基于因材施教的初中班级管理探究
2020-01-07黄长生
黄长生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长塘镇初级中学 广西南宁 530000)
早在两千年前,我国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这种理念在现代教育中也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和重视,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有效实践。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更需要加强对因材施教理念的渗透,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方式实施教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而达到班级管理的优化效果。
一、基于因材施教的初中班级管理的重要作用
(一)因材施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在传统的初中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对学生进行统一的教育和管理,对所有学生提出统一的要求。这种形式的教育对学生有一定的教育效果,但过于简单、粗暴,没有对学生形成有针对性的教育。比如,有些学生基础知识薄弱,根本就达不到教师的教学要求;有些学生性格内向,总是不能按教师的要求进行自由表达,无法表达出自己个性化的观点。因此,在初中班级管理中,教师要重视因材施教理念的应用,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性特点,对学生实施不同的教育方式,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对各种知识的学习效率,促进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1]
(二)因材施教可以有效实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近些年来,素质教育成为了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旋律,在学校中得到了有效落实。各科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利用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由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都不一样,这使得教师不能够对所有学生实施统一的标准。素质教育要求教师面向所有学生,不能忽视学生的实际状况。因此,因材施教就是基于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教学理念。它可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能够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自身的个性,真正实现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基于因材施教的初中班级管理的具体策略
(一)分析因材施教理念,总结学生信息资料
在初中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加强对因材施教理念的分析和研究,充分了解因材施教的实施要素,从而合理地对学生开展教学管理工作。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认同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
教师要积极对学生进行信息资料的搜集和总结,可以通过走访学生宿舍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也可以与学生进行个别谈话;还可以通过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掌握学生的相关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2]在了解的基础上,教师要建立学生管理档案,并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分类,为今后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持。
(二)开展合理分组教学,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
在初中班级管理中,教师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完成统一的教学指标,需要通过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对学生开展分组教学,从而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学生的优势得以施展。这样,学生可以感受到来自教师的认可,树立起自信心。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文化体育活动和团队竞赛活动,让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特长,并对学生的特长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对于相对落后的学生,教师可以对他们进行引导和帮助,实现因材施教的管理目标,从而从整体上提高班级教育管理的质量。
另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优势进行合理分组。比如,喜欢学习英语的学生,就可以鼓励他们成立英语学习小组;喜欢运动的学生,就可以让他们组织篮球运动小组。还有些学生个性比较外向,教师就可以安排这些学生作为班干部,让这些学生发挥自身优势,并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管理,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3]
(三)重视对学生进行激励,给学生足够的空间
在初中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对学生开展因材施教,就要加强对学生的激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课堂热情,顺利开展对学生的教育指导。同时,教师也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尤其是在专业教育方面,既要给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又要适应学生个性化的要求,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让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有效学习。这样,教师只需要给学生一定的帮助和引导,就可以实现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