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20-01-07刘芫
刘 芫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第二中学 江西赣州 341000)
群文阅读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它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开展,改变了传统单篇阅读的局限性,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语文知识框架与思维体系,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阅读分析能力、批判思考能力等多项语文综合能力。[1]这对于学生高效地完成语文学习任务来说,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将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浅析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一、通过群文阅读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拓展学生的阅读学习思维
课前预习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课前预习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上能紧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课堂知识的探究与学习。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的课前预习效率,教师就可以打破常规让学生直接进行课文阅读的单一预习方式,实施群文阅读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课前预习。在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多篇与教学课文相关的文章进行预习,以拓展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这样,学生在接下来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就能够快速地抓住文章的重点内容,对文章有更加全面、客观的理解与感悟。例如,在学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鸟》一课时,这篇课文以爱鸟事件引出了作者对日常生活和社会现象的透彻洞察。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时,为了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的思维得到最大程度的拓展,就可以分别搜索几篇描述“自然界中的鸟”与“笼中的鸟”的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这就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阅读学习思维,让学生初步了解“笼中的鸟”与“自然界中的鸟”存在哪些区别。在接下来的课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就可以更好地去体会作者爱鸟与悲鸟的情感,学会从不同角度去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2]以此保证学生的阅读学习效率。
二、通过群文阅读拓展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对阅读教学内容的理解
在传统的初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深度探究与分析上。由于初中学生生活经历有限,因此,他们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对很多学习内容就无法产生更深刻的感悟与理解。这就导致他们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只能学习到一些浅层次的阅读知识,很难通过阅读学习得到精神层次上的升华。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合理地实施群文阅读来拓展教学内容,通过引入多篇与教学课文主题相关的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以此有效地丰富学生的阅读情感,促使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能够对阅读内容产生更为深刻的感悟与理解。例如,在学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揣摩出这篇课文中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提前为学生搜索几篇有关亲情的文章,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多篇文章的阅读来感受亲情,升华自己的情感。这样,学生在群文阅读中,更能体会用爱承担起构建和谐家庭的责任。以此保证阅读教学价值的最大程度发挥。
三、通过群文阅读引导学生进行课后阅读,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除了需要寻找一些与文章主题相关的文章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以外,还可以寻找一些与教学内容迥异的文章来让学生进行阅读,让学生学会在比较中学习,避免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受到限制。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以后就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与教学内容迥异的文章,引导学生进行课后阅读,以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会运用全面、客观的眼光去看待各种事物,以此保证学生阅读思维品质与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3]例如,在学习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白杨礼赞》一课时,这篇文章主要从白杨树的外形特征与生存环境来赞美与它具有相同品质的抗日军民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在讲解完课堂知识以后,为了让学生对白杨树有一个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推荐几篇与课文内容迥异的描述白杨树的文章,让学生在课下进行阅读。这样就能开拓学生的思维视野,让学生明白白杨树姿态万千,每个人的思想和经历都会影响到对它的看法与见解,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眼光去看待事物,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文章,以此保证学生阅读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让学生在语文阅读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教师就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大胆尝试,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应用群文阅读进行辅助教学,拓展学生的阅读学习思维,强化学生对阅读知识的理解,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群文阅读也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形式,快速达到完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任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