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情分析的课堂实践
——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为例
2020-04-24余利锋
余利锋
(诸暨市湄池中学 浙江诸暨 311800)
本文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3-1》中“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一节的相关教材文本,深入研究,以学生的学情出发,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
一、以实验为载体,唤醒学生已有的认知,引入课题
初中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有了基本的电路知识,运用演示实验的直观教学手段,巧妙设计疑问,以此促使学生的认知冲突,启迪创新思维,本节课中,通过创设“复杂”电路实验情景,引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课题。
教师演示1:闭合总开关3,三个灯泡均亮,拆掉其中一个灯泡,其他灯泡不灭。(在已知现象的情形下,将开关1、2先闭合,再闭合开关3,再让学生观察一次现象)
教师演示2:拆掉一个灯泡,其余灯泡均灭。
提问:前后两次有何区别?能否用初中已学电路的知识解释。
学生:前一次灯泡是并联,后一次是串联。
通过两次实验的对比,不管是从灯泡的亮暗程度,还是灯泡的熄灭与否,都能使学生感受到电路结构的变化,电路中灯泡连接方式的变化,使学生联想起初中所学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知识,紧接着教师再引导和展示电路板的背面电路(如图所示),分析灯泡前后两次的连接方式,与学生的回答相呼应,自然引出课题。
二、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注重教材逻辑的严密,回忆复习并理论推导
初中已学习过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各部分电流的关系、各部分电压的关系,以及各部分电阻的关系,初中的学习是从电路实验,通过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来判断电流、电压的关系,并无理论依据,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只是停留在现象、数据以及公式的记忆上,而物理中许多概念、规律都存在密切的逻辑关系,这种逻辑关系应是我们教学的重要部分。本课应注重串、并联电路规律的理论推导、认识物理概念、规律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从而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由此进行如下教学设计、课堂实践。
1.展示电路,回忆复习,完成表格。
2.通过学生已有知识类比,用已学恒定电流、静电场的知识,理论推导以上规律。学生已学了恒定电场、恒定电流、电流的定义等知识内容,教材中提到“恒定电流电流内各处电荷的分布是稳定的,任何位置的电荷都不可能越来越多或越来越少”,这应用了电荷守恒的思想。在学生认知中,电流是非常抽象的概念,无法感知电路中的电流,对于电路中的电荷分布的理解更是难以理解。由此本课将电流和水流进行类比,电荷分布和管中水的分布类比,电流与水流类比。
教师演示:将瓶子倒挂,水不断流出,请学生观察管子中水量的变化。
水在不停地流,但管子中水是不变的,与电路中电流类比,相同时间内通过某一横截面积的电荷量相同,那自然是水到渠成。
三、从理论研究到实际应用,拓展学生的眼见
从应用角度出发,通过对电表量程的改装、电压表和电流表电路模型的建立等内容使知识得以拓展,电表的改装问题通过习题方式呈现,目的不是新知识的传授,而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流、电压规律的应用,欧姆定律的应用。
(一)巧设铺垫,埋下伏笔
提出问题:1、—定电流通过电阻时,电路再串联一个电阻,有何意义?(增加电路的总电阻、增加电路的耐压值总电压)
2、一定电压加在某电阻两端时,电路再并联一个电阻,有何意义?(增加干路上的总电流)
这两个问题的呈现与思考为后面电表的改装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使得学生的思维方向具有连贯性,给解决下面的问题埋下伏笔,承上启下。真正做到学生主体研究,教师主导指引。
(二)展现实物,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表头是学生接触的新鲜事物,将表头、电池分发给学生,让他们观察表头的结构、用途,再进行实践操作,使学生了解到表头是一个电阻,有电流通过,指针会发生偏转,而且刻度均匀,引导学生知道表头的参数Ug、lg 、Rg,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表头实际上也是一个小量程的电压表,进行如下设计:
提出问题:若表头G满偏电流 lg=3mA,Rg=100Ω,怎样在刻度盘中标出所加的相应的电压数据?
提出问题:这样一个表头的缺陷在哪?和以往所见的电压表、电流表有何不同?分发给学生已经拆开的电压表,让学生观察电压表的内部结构,测量电池两端的电压。
(三)留下问题,给学生自我探索的空间
通过点电压表的改装,学生已掌握其要义,如何改装成电流表是学生自我提升的过程,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行解决,分析汇总,概括归纳。
提问:有一个表头G,内阻Rg=30Ω,满偏电流lg=1mA。要把它改装为量程0~0.6A的电流表,如何改装?改装后总电阻为多少?(提示:1.表头两端加多少电压,就能满偏?2.如何增加电路的总电流?)
四、教学感悟
本课的设计、实践的要义在于基于学生学情,通过类比、等效等方法引导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认知,通过事物展示和实验设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铺垫和问题设计使得学生学习思维更具逻辑性,从初步认识规律到理论推导规律,再到实践应用规律层层递进,以促使物理知识的彼此融合,使学生感悟高中物理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