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经典诗文 聚精神力量
——在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探究

2020-01-07

科学咨询 2020年14期
关键词:诗文诗词诗人

包 俊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利济学校 四川成都 610502)

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德育教育是核心工作,正所谓教书育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让学生成为一个具有民族气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的公民。然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却不难发现,社会中的部分人道德低下,其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所偏离。因此,我们必须要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阶段,对学生加强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从大量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单一说教式的德育教育方式,往往显得很被动,而且效果也不佳。对于实践性的德育教育方式,如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实践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则非常高,其教育效果也较好。但此类实践性教育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校不可能经常开展此类活动。基于此,教师迫切需要探究德育教育的载体和有效途径,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在反复学习和研究中,我们发现以学科课程为载体的学科德育,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教育部最新发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也指出:学校要充分地挖掘学科教材中蕴含的德育教育资源,发挥学科中的德育功能,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德育教育。

什么是学科德育呢?这指的是任课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及其延伸出来的活动,对学生实施的德育教育。我们发现在小学阶段的众多学科中,语文学科的德育教育资源尤为丰富。教材中既有描写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舍生取义的英雄事迹;也有描绘祖国的壮丽山河,抒发爱家乡和爱祖国的经典诗文;亦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名言警句……《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使学生能够在教材内容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借用经典诗文让学生汇聚精神力量,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呢?

一是让学生在自读中体会。自读是学生进行语言文字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在反复自读中可以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诗句练读,会慢慢地体会到诗的意境。学生通过读通、熟读、质疑再到解惑的整个自读过程,最终到达理解经典诗文大意的目标。

二是让学生在品析中明理。教师在进行经典诗词的教学时,要适时地向同学们介绍诗人的写作背景或写作的心情。比如,柳宗元的《江雪》是诗人被流放期间所写,诗中表现了诗人的不屈。又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如果不介绍写作背景,就无法感受诗人的无限喜悦和急切的心情。在品析诗句时,教师要抓住古诗中的“诗眼”进行教学,古诗中的一个字或者一个词常常蕴含着非常深刻的含义。

三是让学生在想象中悟情。小学阶段的经典诗词中,有的描绘一年四季的美好景色;有的或抒发诗人的爱国情怀;有的阐明诗人的远大志向或朋友间依依惜别的友情……这些经典诗文都能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借助这些丰富的想象,同学们就可以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成直观、形象的画面,从而加深对诗词意境的感受。同学们还可以充分地发挥想象,把古诗文改写成小练笔,这样既能提高写作能力,又能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

四是让师生在吟诵中获得精神上的升华。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师生声情并茂地吟诵经典诗词,既能激发同学们学习诗词的兴趣,又有利于同学们体会中华经典诗词的韵律美,从而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深了对诗词蕴含的爱国情怀和高尚情操的理解。

总之,教师要在语文经典诗文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就要充分挖掘经典诗文的资源。无论是备课时的资源预设,还是教学过程中的资源生成,或者是课后延伸出的系列活动,教师都应在深入研读新课标的基础上,挖掘出经典诗文课例中的显性德育因素和隐性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年段的特征,通过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使德育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无痕”呈现和悄悄渗透,让学生在品读经典诗文的过程中,汇聚起精神力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猜你喜欢

诗文诗词诗人
“以文为诗”辨正——从诗文之辨看韩愈长篇古诗的节奏处理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极相思·检翻旧日诗文
诗词之页
天下诗文第一楼 绵州越王楼
景徐周麟诗文中的他乡与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