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1+X”证书制度实施策略研究
2020-01-07张艳
张 艳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重庆 401331)
为了更好地提高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全面型人才,我国针对职业院校提出了“1+X”证书制度实施策略,从新时代高职院校的教育发展出发,针对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现状进行理论研究并进行实践探索,努力建设具有社会特色主义的高水平高职院校,大力鼓励职业院校开展创新教育,培育高水平高技能的创新型人才,以满足我国社会不断发展中对人才的需求。
一、“1+X”证书制度的定义和认识
“1+X”证书制度于2018年正式提出,2019年启动试点。“1+X”证书制度是学生通过在高职院校的学习之后同时获得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进一步明确了高职院校的教学方向,同时也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职可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有效地培养全方面发展的新时代技术人才[1]。“1+X”证书制度是高职院校教学制度的一次创新改革,实现了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方向的多方面转变,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相关社会企业以及证书认证机构等都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
“1+X”证书制度包括的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对学生技术能力是否达到相关等级的判断,并不局限于是否能够从事某一行业的资格证书,这正是“1+X”证书制度对高职院校学生提出的新的技能水平要求。同时“1+X”中的“X”更加体现了学生自主性,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学习相关的职业技能,更好地衔接了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与个人兴趣。
二、“1+X”证书制度的发展现状
(一)师生对相关制度的了解不充分
“1+X”证书制度不同于以往的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形式,是国家教育部针对职业院校提出的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方式[2]。学校各级领导、老师和学生需要充分认识到新制度的不同,加强“1+X”证书制度的宣传教育,引导师生共同认识到学习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基础理论的学习同样重要。
(二)课程类型的设置与教学资源比较落后
我国目前的高职院校教学课程类型的设置以理论基础为主,学生严重缺乏相关理论的社会实践。各种新型职业的出现导致高职院校专业技能的课程内容难以满足现代化社会的需求,与社会经济严重脱节。另外,由于“1+X”证书制度中的“X”包含许多未知的职业技能种类,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尚不具备相关的实训场地,不能同时容纳多个学生参加的技能培养教学工作。
三、“1+X”证书制度实施策略研究
(一)及时更新技能教材,有效拓展教学范围
“1+X”证书制度的提出更加强调了学生技能实践的重要性。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职业层出不穷[3]。为了培养出满足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型技能人才,应该在教育部统一编写教材基础上,增设创新型实践项目课程,添加校企技能合作教学教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了解相关专业的最新发展趋势以及企业的人才标准,从而帮助学生更快、更准地确定就业方向。
(二)完善证书鉴定制度,建立技能鉴定标准
“1+X”证书制度实施过程中,证书等级的鉴定需要引起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技能等级鉴定未来将会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质量。因此,具备相关资质的高职院校可以申请在校技能等级鉴定资格,制定相关的技能等级鉴定管理制度,完善相关的技能等级鉴定工作体系,严格按照技能鉴定标准进行考核,保障“1+X”证书制度的全面实施。
(三)强化高职院校师资力量,注重“全能型”教师培养
“1+X”证书制度的施行对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需要掌握相关技能的基础理论知识,还需要了解相关的技能鉴定标准,将技能鉴定标准融入日常教学过程中[4]。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开展相关技能训练研讨交流会,鼓励教师多实践、多了解。另外,学校应该统一要求技能教师首先考取相关技能等级证书和鉴定资格证书,从而有效推进“创新型”高职教师的培养工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开展“1+X”证书制度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有助于改变高职院校的单一技术专业教学现状。 “1+X”证书制度的提出搭建了学历证书与技能证书之间协同发展的桥梁,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了学历证明的保障,又传授给学生必备的专业技能。基于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1+X”证书制度的具体实施仍需要通过试点区域试点教育进行实践探究,并加强“1+X”证书开发与认证的相关工作,积极完善证书认证标准和流程,以及相关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