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因素激励理论在民办高校教师管理中的运用分析

2020-01-07张江南

科学咨询 2020年14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高校教师民办高校

张江南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广东广州 510925)

引言

中国教育事业不断改革发展,相应的民办高校也不断崛起,新建的高校也比较多。但是,一些民办高校仍然不够成熟,这是由它们自身的因素造成的。还有一些民办高校中的师资力量不够雄厚,教育水平不高,这也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许多问题。因此,如何在民办高校中科学地运用双因素激励理论,鼓励民办高校教师积极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已经成为民办高校教师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一些民办高校的管理现状,并且提出了激励措施的具体实施办法。

一、双因素激励理论的概念

双因素激励理论,它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中一个是激励因素,还有一个是保健因素。激励因素主要表现在工作中,比如,在学校工作中,学校要给与教师赏罚政策,让优秀的教师能够获得满足感,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水平,使所有教师向优秀的老师看齐;保健因素指的是一些与工作没有直接关联的事物,属于外部因素,比如,工作人员自身的健康状况、物质条件上的满足等,这些因素也与教师更好地开展教育事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需要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1]

二、民办高校教师的管理现状

中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在此基础之上,高校的毕业生逐渐增多。由于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作性质,吸引了许多大学生去教育单位工作。但是,一些民办高校在管理过程中却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服务性质过强,这就导致教师的工作性质发生了变化。教师在学校中是教育活动的引导者,因此,学校需要充分尊重教师的工作。当前,一些民办高校虽然因势进行了一些实质性的改革,但是还是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例如,民办高校教师的工资增长的幅度不大,不能很好地满足民办教师的基本物质需求;民办高校教师的成就感不足,这也不利于教育工作的开展。[2]

三、双因素激励理论的作用

学校要设立一个高效的激励政策,需要双因素激励理论做引导。因此,学校要真真切切地将激励理论应用到对民办高校教师的管理中,真正发挥作用。学校相关管理者还要充分地了解民办高校教师的个人特点和工作水平,制定切合实际的激励策略,这样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因此,高校管理者要制定出有效的激励机制;除此之外,不仅要给予教师充分的尊重,教师的精神需求也很重要。

四、民办教师管理中的激励对策

(一)建立激励赏罚制度,提高民办教师的教学水平

为了加强对民办高校教师的管理,更好的为学校的教育服务,学校必须采取一些方式和措施,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其中,激励制度就是一项可行的措施。受制于传统赏罚模式的影响,激励制度多倾向于个人主义,这并不利于教师对良好教学策略的探讨,也不能调动教师加强自身教学能力的积极性。但是,双因素激励理论能够产生很好的效果。因此,学校要完善综合考评制度,因人而异地捕捉每个民办高校教师的优点,加以整合,统筹兼顾,建立一套完善的公开考评制度。这样,教师就会充满信心,增强探究优质教学方式的积极性。如果每个人都有所进步,那么,整个学校的教学力度就会大大提升,进而更好地服务教育。在平时的管理中,学校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同时也要给予每个民办高校教师个人表现的机会,评选出最佳人选,增强教师的获得感,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进而可以提升教师教学的兴趣。学校通过赏罚激励策略,如果民办高校教师表现良好甚至优秀,就可以对教师进行物质以及精神上的奖励,这样可以起到鼓励教师的作用,让老师积极加强对教学模式的探索,想到更有利于学生有效学习的办法;反之,教师如果做不好,就应该惩罚,同时也要给予一些激励,不要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一点价值都没有,这样能够让老师意识到自身的不足,进而改进完善自我。因此,这种赏罚结合的方式,能够很好地调动老师在教学中的参与度,为以后服务社会奠定科研人才基础。[3]

(二)做好民办教师管理的职业规划

学校做好民办教师的职业规划,可以起到双重的激励作用:首先,对教师个人来讲,使其能够从工作过程中得到成长;其次,是从高校的角度来看,给高校教师制定符合他们心理需求的职业规划,这样能够增强民办高校教师的获得感。但是,学校在制定职业规划过程中,也要遵循几方面的原则:首先,结合民办高校的发展,给民办高校教师提供多方面指导,帮助高校教师实现职业目标;其次,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和激励政策,也是加强对民办高校教师管理的重要手段,但是,这在许多民办高校中经常被忽视。因此,在民办高校教师的管理过程中,学校要加强与教师的沟通,广泛征求意见,了解激励政策的实施情况和一些高校教师的个人感想,做到实事求是。同时,学校还要让高校教师提出更加合理的建议,助力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4]

五、结束语

总之,民办高校教师的激励方式应该不断优化。学校要根据校情,科学运用双因素激励理论,制定合理的激励政策,将激励政策的作用充分发挥,以此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宿感,促进学校健康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高校教师民办高校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如何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