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OBE理念的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2020-01-07穆广杰

科学咨询 2020年14期
关键词:学习者课程体系经济

穆广杰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河南郑州 450046)

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成果导向教育”是上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学者Spady提出的一种教学理念。1994年其在《基于成果的教育:关键问题及答案》一书中解释OBE是“围绕着让学习者在完成其学习经历后都能获得成功这一根本目标,通过对教育成果的明确了解,进而组织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相应的课程指导与评估,最终确保获得期望的教学成果”[1]。目前,OBE理念在国内教育界受到高度重视,面向市场需求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运用OBE 理念指导教育教学,改革课程体系,已经是当下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并取得了丰富的教学改革成果。但这些成果大多数是在工科领域取得的,基于OBE理念的经济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成果相对较少。

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大数据时代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经济类专业人才。高水平的经济类专业教育是满足社会对高素质经济管理人才需求的根基和源泉。因此,设计基于OBE 理念的经济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需求,是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成果导向教育(OBE)的内涵

成果导向教育(OBE)的思想内涵是要求对教育教学的产出给予高度重视,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要围绕产出成果(Outcome)进行。“这一思想改变了以学科、专业、课程为中心的培养模式,以最终教育结果为起点,反向推出应该配备什么样的课程体系,以及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应该完成的内容,使得培养目标能够充分适应市场需求。”[2]这就要求我们对教育教学的内容进行精准设计,改变粗放式的教学模式,用与教学目标和能力培养密切相关的课程内容构建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体系,培养出精准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教育教学应该提供给学习者适应未来的能力,教育目标应列出具体的核心能力,每一个核心能力应有明确的要求,每个要求应有详细的课程对应。

可以看出,OBE强调的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为最终教学目标。其明确指出学习者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能力与素养,以及学习者的社会定位,并针对不同的定位进行提出具体教育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以实现课程与培养目标的具体结合。

二、传统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课程体系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决定学习者获知识结构的路径,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是培养目标实施的规划方案。其是由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活动方式所组成,其中课程观起着主导作用。

我国传统的经济类专业培养模式的课程观是以学科、专业为出发点,其课程体系的设计是按照经济类学专业的理论体系要求配置相应的课程,教学目标是让学习者学会课程大纲规定的知识,理论和方法。但大多数课程仍采用的以知识为导向、以教师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学习者在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以通过课程考试为目标,教师以课程考试成绩作为培养质量的主要评价依据[3]。这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其培养模式不同程度地存在需求导向不明确、培养目标不清晰、基础知识不扎实、理论联系实际不足、通识教育缺失等局限性。

(一)培养方案方向不明确。制定经济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时缺乏对产业、行业、职业的需求分析,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设计忽视了社会、市场对经济类专业毕业生的能力和境界的需求,向学习者传授的是过程化的分析模型和方法。

(二)培养目标制定不清晰。绝大多数高校将经济学专业的培养目标阐述为“……能够独立从事实际领域的管理工作”等等,缺乏明确的目标体系和能力要求。学习者通过某门课程的学习,自己哪些方面的能力可以得到提高,还存在哪些问题;自己在毕业时应具备那些能力和素质不了解、不清楚。学习目标不明确,从而导致其缺乏学习动力,使学习变成了应付,往往考试结束学习也就结束,往往造成学过就忘的局面。

(三)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传统高校经济类专业教育中过分强调专业化程度,不注重提高知识结构的通用性,学习者对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人文类基础课程重视不够,很难从哲学的高度辩证地分析客观实际;很难从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角度审视了解客观实际,从而难以将理论方法与实际工作环境相结合,很难应对较为复杂的职业需求。

(四)人才素质培养不全面。以学科、专业为出发点的培养模式只是强调对专业技能、方法的训练,但忽略了全方位能力的训练和达成。在当前激烈竞争的人才市场环境中,能够脱颖而出高素养的人才应该具备较为全面的能力。

(五)理论联系实际不足。传统教学模式中大多数课堂讲授的内容和学习者未来的工作需求联系不够紧密,学习者在课堂上所学习和掌握的大多数是理论知识,对学习者的认识能力、思辨能力、分析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程度不足,出现了课程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需求相脱节的情况。这使得很多学习者在本专业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前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专业技能培训,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和教育资源的较大浪费。

(六)通识教育缺失。传统教育普遍局限于理论模型与方法的教育,淡化了通识教育。而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人的综合素质,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和品德修养。“大学是修养的机构,教育目标是通识性、全面性修养与心智的训练,而不是职业性、实用性教育”[4]。

因此,对于高等院校的经济类专业来说,调整课程观、改革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三、基于OBE理念的课程体系设置的原则

我国的高校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具体执行者,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坚持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根本要求,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校教育管理全过程,使教育系统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深刻理解和把握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各高校确定教育观、各专业确定课程观的总方针。在这个方针指导下,基于OBE理念的高校经济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方向性原则: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握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科学性原则:为培养出高质量的、能够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的人才,必须严格遵循本学科的特点,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认知学习规律,考虑前导、后续和平行课程的设置关系。全面、系统、科学地设置课程体系;

(三)前瞻性原则:任何学科都是在发展进步之中的,课程体系的设置要能够体现这种发展,要能够随时吸收本学科的最新发展成果;

(四)目标性原则:以目标为导向,以本学校、本专业人才定位出发,明确指出学习者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能力与素养,以及不同能力学习者的社会定位;

(五)激励性原则:在考核评价中设置不同的评价手段和方法,鼓励学习者根据自身的特点挖掘自我学习的能力,向不同的方向和层次发展。

四、经济类专业的能力要求

OBE理念的核心是“目标”与“能力”相匹配,设置课程体系必须首先明确本专业的能力目标要求。对此,国内外高校有着不同的阐述。

(一)国外大学经济类专业的能力要求

笔者通过对国外著名大学经济学类专业本科阶段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分析发现,国外大学对其本科毕业生的能力和目标要求突出四个方面:①数学能力,对学习者的数学能力要求较高,为此开设了大量数学课程;②计算机能力,要求学习者能够熟练的掌握一到两门计算机编程语言以便于熟练使用专业软件和数据库;③数据分析能力,要求以真实案例数据作为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④理论研究能力,通过大量的基础理论课训练学习者基础理论能力,使其掌握大量的数量分析模型和方法;⑤表达沟通能力,学习者通过学习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简洁明了的图表等方法表达数据分析的结果。

(二)我国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的能力要求

我国的高等教育是明显区别于国外的,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经济类专业的能力要求不能是单独的能力和目标,而是以一个“以德为本”的能力目标体系。其应该由这几个方面构成:①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具有丰厚的人文底蕴、敏感的伦理意识、良好的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感;③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系统掌握本学科及其相关的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掌握大量的分析模型和方法,具备理论研究能力;④严谨的科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⑤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⑥管理、创新和自我发展能力。[5]

五、基于OBE理念的经济类专业课程体系的内容与评价手段

经济类专业课程体系的内容应根据能力目标体系的要求进行设置,为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与要求,不同的课程需要不同的评价方法与手段相配合。课程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政类:以高等教育政治理论课体系为主导,贯彻教育部“一省一策思政课”指导的指导意见,结合本省、本校的特点开设思政类课程,并且加强对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等经典著作阅读的指导。需要强调的是,由于社会经济研究具有“社会性”的特点,经济类专业应该加大马克思主义哲学类课程的教学力度,使学习者能够运用唯物的、辩证的、历史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客观地分析研究客观经济现象。

(二)人文社科类:人文素养、伦理意识、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感是搞人才素质必须具备的。很多高校把这类课程开在“通识教育”中,门类齐全,但缺乏针对性。经济类专业应该将人文社科类课程重点放在诸如: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逻辑学以及法律类、传统文化类等课程。

(三)专业理论类:经济类专业是应用型学科,学习者不仅需要扎实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掌握社会经济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因此,除本专业的基本课程之外,还应开设统计学、金融学、管理学等相关专业课程。

(四)数学类与计算机类:这类课程可以培养学习者严谨的科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可以为经济分析提供手段、方法和工具。数学知识应该是较为系统和全面的,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数理统计、随机过程等;大数据时代的经济类专业不仅要求学习者有较全面的数学理论知识,还要有较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计算机类课程的开设不仅包括常规的数据分析专业软件如:Spss、Stata、Sas、Matlab等,更需要有开发性的编程语言如:R语言、Python、Hadoop、Java、Julia等。

(五)实践类课程:加强实践类教学环节是提高学习者综合知识运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有效手段。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经济类专业为例,其在实践类教学上设置了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综合实验、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多个实践教学环节,从认识了解社会经济现象开始,通过数据收集、分析、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层层递进,环环相扣。通过训练使学生具有了初步的科研能力,学生不仅在毕业时能够完成高水平的本科毕业论文,还在考研、就业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为了实现培养目标,但学习者能力的提升不是通过一门门的课程孤立实现的,是教育教学成果的综合体现。学习者自身的管理、创新和自我发展能力是通过系统的学习、科学的评价逐步形成的。完整的课程体系必须有全面、系统、以学习者的综合能力评价为核心的评价手段和方法体系。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经济类专业为例:首先,建立学校、学院、专业三级教学质量监控及反馈机制,监控日常教学过程发现问题的反馈、处理;其次,建立有效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机制,采用教师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专家督导评价及社会评价等手段评价专业教学质量;最后,改革考试考核方法体系,针对不同年级、不同课程、不同教学环节上,分别采用“学生自评”“知识考核”“教师斧正”“自我提高”“综合评价”等考核手段和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猜你喜欢

学习者课程体系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