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仿古立新 传播艺道
——谈仿古陶瓷的现代文化艺术传播

2020-01-06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8期
关键词:传承者手工技艺

方 霏

引言

在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过程中,无论是金、银、玉、铜、铁、铝、竹、木、锦、漆、陶、瓷等手工技艺的创作,还是在其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其他装饰与制作工艺等,都是延续着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艺术符号,撰写着每个时期与时代的特征,同时也体现着每个时期的人文追求与文化艺术憧憬。古陶瓷,在原有陶瓷的基础上,出现的仿制本时期之前的陶瓷艺术品的创作行为、文化现象与艺术制作的陶瓷器的存在形式。《中国古代瓷器基础知识》解释为:“后朝模仿前朝的名瓷品种而烧造出来的瓷器,称仿古瓷。”而《中国古代瓷器鉴赏辞典》则是:“仿古瓷即仿古代或后朝仿前朝青铜器、陶器、瓷器、漆器等而烧制的瓷器……”,我想作为一名古陶瓷的从业人员我们现在去理解古陶瓷仍旧有一定的难度,怎样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古陶瓷,我觉的这就是需要做好古陶瓷的现代文化艺术传播。

一、梳理历史文献,完善文化艺术内容

真正传播与弘扬古陶瓷文化艺术,首要工作我认为就是要整理好历史文献资料,完善各个时期关于古陶瓷从萌芽、发展、繁荣、兴盛、衰败至今日复兴的图文资料。

目前来看梳理关于古陶瓷的历史文献,一方面寻找古籍善本,另一方面征集全国古陶瓷收藏者、爱好者、研究者等他们手中的仿古陶瓷作品的实物进行,各个时期作品的时间鉴定、实物拍照存档,并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学术研究与文化艺术探讨,形成良好的文史资料分销、交流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更大程度的掌握各个时期仿古陶瓷的历史风貌与文化艺术特征。

在此基础上,文史资料的丰富,必然要有对仿古陶瓷作品本身的信息采集,这就需要一整套的文案、图片、影像等多方面的建档工作,随着技术的进步,完全可以借助科技的力量将原件作品进行全方位的检测、打样、图文整理等,集文成书,完善古陶瓷文化、艺术、作品实物、造型艺术、装饰艺术、釉料工艺等全方位的资料库建设。这正是古陶瓷文化艺术传播所需要的灵魂所在。

二、支持民间艺人与团体,健全院校传带体系

我们常说“高手在民间”,其实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现代文化艺术的复兴与繁荣发展,古陶瓷的春天也已经到来,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日益需要的文化艺术创作,更是进一步提升了那些民间艺人的地位,同时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家庭陈设、收藏、拍卖等市场的热度提高,更是为古陶瓷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这个时候我们更需要古陶瓷传承与制作的能工巧匠。

任何时期,手工技艺不能丢了传统,古陶瓷亦是如此。我们要尽可能的发现并对存留民间的古陶瓷从业者进行保护,最大限度的了解并发掘在他们身上传承下来的手工技艺、装饰手法、釉料拼配的古法,了解他们的传承体系,并列入保护名录,同时将他们的创作风格与艺术特点进行梳理,最终形成团体建设与手艺人团队的培养,真正形成属于古陶瓷民间手艺人自己的文化艺术圈子与原生态的古陶瓷发展生态链。在古陶瓷家传、父子传承、血缘关系传承的基础上,巩固古陶瓷的创作个人与团体创作的激情与对这个特殊的文化艺术存在形式传承与创作的基数。

另外,做好科研院校对于古陶瓷传统手工技艺的新时代传承者的文化教育、艺术教学、手工技艺系统化传授、古陶瓷学术研究的理论化与实践的结合,形成产学结合与人才培养的“传帮带”的新时代要求,以古为新,立新作古。只有这样才能在民间手工技艺的基础上,培养符合这个时代的传承者与接班人,才能在文史资料的理论基础上,进行学术研究与实践创作,才能继往开来,既要继承传统又要能创作出属于这个时代的古陶瓷作品,才能做好师承关系的传播、学院学术氛围的传播、科研实践人才的传播,这才是古陶瓷传播过程中的“存在形式”的传播。也就是在文献资料“意识形态”传播为灵魂的基础上,配合古陶瓷民进艺人、团体、院校等传承者与创作者的作品“存在形式”,最终形成古陶瓷文化传播的两大传播源。

三、紧跟时代脉搏,用好全媒体的传播效应

有了“意识形态”的古陶瓷灵魂,有了“存在形式”的古陶瓷形神,借助这个时代的文化艺术传播媒介:书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自媒体等,进一步分享、展示、交流、沟通、网络营销等综合性的现代化媒体传播,才能真正将“传播源”推介给更多的人,让热爱古陶瓷的人或者群体更爱古陶瓷,让不了解古陶瓷的人和群体近距离了解古陶瓷的历史、文化、艺术、造型、创作、釉料等,才能更进一步的走进千家万户,从此古陶瓷在这个新时代有了一个新的面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顺应时代的发展,寻找适合这个时代发展于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艺术需求。

传统媒介。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更加快速的生活节奏,加速了对于各类信息咨询的短频快,所以传统的传播媒介已经显得不是特别重要。但是对于传统手工技艺的古陶瓷来说,有些传统媒介还是有必要进行传播的。比如报刊、杂志,古老而又具有时代气息的古陶瓷作品,必须要有传统纸媒的印刷,这其中的文献资料、图文资料还是需要更长远的保存,更有利长期的保存,也便于后来者进行查找与翻阅。也就是说传统媒介还是有一定的存在价值与意义的。

网络媒介。互联网的发展,网页、博客、空间、论坛等媒介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传播的速度,同时更便捷现代人对古陶瓷的文史资料与作品图文的了解,这就需要我们古陶瓷的传承者与创作者,需要不断的整理编辑关于古陶瓷的历史文化知识、古陶瓷传承人人物故事情节的采访与编辑,以及对于古陶瓷作品的图文的整理采编工作,才能更全面、立体、综合性的传播古陶瓷文化艺术以及作品。

融自媒体。融媒体、自媒体大家并不陌生,伴随着网络的提速、科技的进步、手机端的迅速普及,各个行业,各种文化艺术存在形式开始丽影融媒体与自媒体进行传播。这个时候作为古陶瓷的传承者与创作者,我觉的这是属于我们的好时代,原因很简单,我们有属于自己的手工技艺,通过这些媒体既可以发表我们对于古陶瓷的文化知识的观点,结交更多的爱好者;同时通过我们拍摄的手工技艺,展示给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让那些想了解古陶瓷的人群更全面的了解我们,相比于传统媒介的传播速度慢,网络媒介的单层面的展示,自媒体与融媒体能更立体的展示我们古陶瓷的手工技艺,同时能通过直播等形式直观、零距离使得古陶瓷手工技艺制作者与藏家爱好者零距离的接触。

因此,古陶瓷的传播需要文史资料、需要古陶瓷传承人与制作者、更需要借助媒体的力量,让这个特殊的陶瓷艺术门类,走进越来越多人们的视野。

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传承人、藏家、爱好者、相关从业者的共同努力,发掘、整理、保护古陶瓷的人文历史与手工技艺,利用新时代文化艺术的传统媒介,进行三位一体,全面的文化艺术传播与手工技艺传承。只有这样才能保存、保护好这个古陶瓷艺术门类的向前发展于传承,才能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重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的文化艺术瑰宝,做好新时代文化艺术的传播者、弘扬者与接班人。才能真正意义上为古陶瓷文化艺术的存在形式、文化意识表现形式、手工技艺的历久弥新做好传承与创新。

猜你喜欢

传承者手工技艺
做手工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蔡思雅 古老木偶背后的年轻传承者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淳度:泉州卤煮的“匠”技艺
手工DIY
“铁人精神”的传承者
中国共产党优秀思想道德传统的传承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