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常本固,变则生生— —非遗视角下紫砂艺术的“常”与“变”

2020-01-06黄丽萍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8期
关键词:紫砂艺术

黄丽萍

2006年宜兴紫砂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首批非物质遗产名录,始于明中期距今有着600多年历史的紫砂传统技艺的传承与保护也随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成为紫砂业界与跨界专家热切关注的主题,不仅涌现出一批关于紫砂非遗的文章,紫砂非遗展览、紫砂非遗知识产权保护、紫砂非遗传承人评选等活动也如火如、荼层出不穷,甚至基于紫砂非遗的各种旅游与文化产品也见惯不鲜,过度开发将文化保护的初衷变质为商业化的招唤,面对紫砂非遗熏人热度保持理性的静观,以高度的自觉意识把握紫砂传统技艺的内在规定性及恒常性,同时运用辩证思维考察其流变性,才能实现紫砂艺术的复魅与活态可持续发展。

知常容,容乃公,紫砂艺术之常是其生命的根基,也是紫砂艺术发展求变的根本,可归结为某些精神属性、价值追求及工艺的本体特征。

首先,紫砂作为一种从日用陶瓷的生产中分离出来的特殊材料,由最初的因宜茶性能而制成的以实用为主要目的茶器后,经历代匠人审美意识、审美理想的自觉渗透与融入,从而将止于至善的艺术追求贯彻于实践,最终由文人雅士的助推成为融诗书画印于一体的高雅艺术品而步入艺术殿堂,至今又在艺术品、收藏品市场倍受追捧,这与贯穿于始终的工匠精神密不可分,工匠精神也的确在紫砂艺术的迭代发展中释放出了巨大的能量。

紫砂艺术的工匠精神首先应表现在一种工匠的本位意识,也就是对自己角色的准确定位,将工匠的质朴本色与智慧结晶熔铸于作品之中,把紫砂艺术作为终身事业与人生理想,而不是获取名利的手段,远离喧嚣,不忘初心,虚静淡泊,无为而艺。 这股凝固于其中的精神力量以物用为趋向,又最终超然于物用之外,以强劲的人性化的力量给人精神方面的关怀与导引,使盈盈一握器物文明可掬。

紫砂不同于瓷器的表面施釉工艺,采用一种特性介于陶与瓷之间的特殊的粘土质粉砂岩制成的无釉陶器,含蓄柔丽的色彩美、砂粒隐现的肌理美、光泽蕴蓄的材质美是其突出的审美特质,正因为如此,紫砂艺术的表面处理在没有釉汁的遮盖与粉饰的条件下而对匠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紫砂艺术独一无二的手工拍打成型工艺及对造型线条的极致追求更是高难度的技巧,往往不经千锤百炼所无法掌握。除了卓超的造型能力之外,成型之后的自体装饰也是由匠人根据整体构思独立完成的,它常常起到喻示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是提升作品附加审美价值的有力手段,但由于装饰手法丰富多样,内容题材包罗万象,且构图需经二维向三维转化,所以对匠人的艺术素养与创造力则是巨大的挑战。紫砂工艺的这些特殊性要求都需要匠人们始终秉承工匠精神,坚持精益求精的态度,孜孜不倦地探索,呕心沥血地追求,不断地积累经验、概括规律,为紫砂艺术的蓬勃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增强其艺术魅力。

其次,宜兴紫砂的产生与发展始终以茶文化为依托,本身就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紫砂伴同风雅茶事逐渐温润了平凡的日常,诗化了生活的情趣。匠人手制的温度穿透作为物质形态的茶器向使用者的精神与心灵的层面渗透,人与人通过物的交流超越阶级、边界与时空,沟通理性与感性,克服主客二分的冷峻,深沉博大的人文精神于此间弥纶周流。

人文精神是人类普遍的自我关怀,它在人类最基本、最普遍的活动和生活中得到最集中的体现,人文精神的注入促使生活成为人们自我创造自我实现的活动和成果,甚至可以作为自己的作品来观照和感受。明代中后期,南方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市民阶层崛起,社会经济在宋代基础上更为繁荣,物质生活也更加精致富足,生活起居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思想领域涌现出以李贽为代表的思想解放潮流,文人意识文人情趣普遍融透于生活之中。紫砂艺术正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泡茶法也取代了宋代的点茶法,作为紫砂艺术精髓与主流的紫砂壶才开始出现,它从茶文化的丰厚土壤吸收养分,成为当时人们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的重要表征,此后紫砂艺术的创新发展都因应着生活图景与审美趣味而衍生流变。完全可以说,紫砂艺术的产生和发展都围绕着生活这条主线,而处处体现出人的存在,反过来也用其特殊的方式给人带来精神的抚慰与关怀,使人在对自我的反观与确证中获取对理想的憧憬与生活的信心和力量。这正符合非遗的定位原则,源于生活,积淀于生活,回归于生活,正是生活的根基才能使作为非遗的紫砂艺术具有不朽的生命力。

紫砂艺术的人文精神还体现在它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滋生长养下形成独具一格的美学境界,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态度、人生理念和思维方式,是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包括审美心理结构的物态化。这些独特的美学追求审美理想无论是从紫砂艺术外在的形式要素如色彩、装饰、造型等审美特质,还是从它的内在特性方面都能得到准确的印证。紫砂矿土又名五色土,春秋时期象征社稷的五色土被施于祭坛也作墓葬的封土,是祈求江山和谐稳固的祥瑞之物,紫砂虽异于彼,五色土是一种含铁质层列状沉积岩,按其色系可大致分为紫泥、绿泥、红泥、段泥,每种色系下的品种又名目繁多,呈色自然穷尽变相,再加上烧成温度与烧成时窑内气氛的影响,即便是同一种泥料呈色也有很大差别。但是紫砂泥色总体上皆古朴凝重、柔和含蓄,从不浮艳张扬、眩目取宠,正是去五色之欲的君子敦庞大雅之道,蕴含中和色彩,取直于中国古典美学、古典艺术美学特征与价值体系。又如紫砂艺术的自体装饰内容往往成为人性、思想的隐喻,形式组构上追求意境生发、虚实结合。抑或造型法则中仰偃开合、布线构形均取法于传统文化,此不一一赘述。尤其需要说明的是紫砂艺术的自在批判性是其艺术生命的内面驱动力,中国古典美学自老子建立以道为核心的哲学体系并提出一系列美学范畴,至魏晋时期形成关于审美客体、审美观照、艺术生命的特殊看法,主张应当超越外在的有限的象进入对道的表现与观照,而“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以及“反者道之动”的辨证思维都给紫砂艺术的创新发展以深刻的启示,对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的思考渗透到了艺术语言、艺术形象和艺术意蕴的各个层面,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它的感性形态同时做到工用相侔,而且不断深化对意蕴层的追求,紫砂艺术的生命之流正是在新陈代谢的自我批判中得以延续运化,生生不竭。

最后,紫砂艺术历经漫长历史积淀的技艺手法、工艺特性是它区别于其他陶瓷艺术的重要特征,也是紫砂非遗传承与保护的核心内容。它是较紫砂艺术的材质规定性更为重要的精髓。众所周知,紫砂器的特殊性源自于它使用的材料,一项分析表明,紫砂原料属高岭—石英—云母类型,含铁量高,其气孔率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且由于泥料制备过程保留有原本的团聚体,显微结构中包含由石英、云母、赤铁矿和高岭石的单一矿物组成的两种团聚体以及团聚体内部的闭口气孔和团聚体周围的开口气孔群,即通常所说的双重气孔,正是这种结构使紫砂器具有绝好的透气性,紫砂壶殊胜的宜茶性正基于此。但紫砂矿料并非宜兴所独有,随着陶瓷业的兴盛,陶瓷矿藏被越来越多地开掘,同时紫砂器的地位与知名度不断提高,紫砂泥的身价也与日俱增,浙江、江西、台湾相继发现紫砂矿土,并用当地的制陶工艺进行制作,如景德镇的匠人用制瓷惯用的拉坯法来制作紫砂器,而这种所谓的紫砂器与宜兴紫砂有本质的不同,拉坯使用的泥料含水量多导致矿物颗粒间隙较大,坯体表面不够致密影响烧成后的光泽度。又由于拉坯时坯表颗粒受摩擦拉力作用破坏了原有的排列秩序,紫砂器表应有的砂粒隐显纷披的自然之态尽失。宜兴紫砂特有的手工拍打成型技法则采用干湿度适中的泥料,先锤打成泥条泥片围合后,以左手托垫内壁,右手握特制的拍子拍打,可使坯体外紧内松,再加上明针砑光的表面处理,使得烧成后的紫砂器光泽度与透气性兼具,砂粒感更增加了其玩赏趣味。除此之外,紫砂传统技法中的搓嘴、搓把、通嘴、赶身筒、篦身筒、琢嘴把、完盖、完底、手工贴花等都有其独特性,有其深刻的工艺特性与美学特征的根源,匠人们在紫砂艺术的传承创新中都应自觉地持守,以体现紫砂艺术的纯粹性。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紫砂艺术虽然有着优良深厚的工艺传统及博大深沉的人文底蕴,它不仅延续了紫砂的过往,规定了紫砂的当下,也征兆着紫砂的未来,可以说紫砂的艺术价值正是立足于这种独特性,它对紫砂的规定性深入且强势,但这并不等于说紫砂艺术只能因循守旧、故步自封,毕竟紫砂作为实用的艺术,作为生活的艺术必要以生活为准绳和尺度,要忠实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何况,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发展,人们的审美需要与审美追求也日益迫切且发生着改变。所以早在20世纪60年代,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姚斯就已经提出“期待视野”的概念,并且要求期待视野与艺术创新之间保持适度的审美距离,认为人们的审美愉悦正来自于审美经验的拓展与丰富的过程,以此强调艺术创新的必要性。紫砂艺术自然也需求并以陌生化的形式来震撼感官与心灵,这就是紫砂介入生活的方式。

歌德在《自然和艺术》中说:“在限制中才显出大师的本领,只有规律才能给我们自由”可以视为对“常”与“变”的辩证关系的精辟概括,限制和规律既是对创新的挑战也是创新的基础与机缘,“变”总让人无所适,我们应该努力探索它的元规律。美国建筑大师罗伯特·斯坦恩曾将后现代主义定义为文脉主义、隐喻主义、装饰主义三大基本特征,他认为城市是渐变的而不是突变的,文脉不是封闭的重复,而里为建筑增加新的意义。这为紫砂艺术的创新提供了不少借鉴意义,紫砂艺术的变也应该是渐变的,它应该是传统的逻辑延续,同时应该折射出当下社会生活理念与时代精神,正是这种渗透性流变力使得紫砂成为人类存在于浩浩宇宙时空的有机组成部分,生生不息。紫砂艺术之“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紫砂艺术作品往往是通过线条、比例、造型、色彩、装饰、空间、韵律等形式要素和语言构成感性形象和功能载体,其形式特性不仅关涉到实用功能的发挥,也决定着人们的审美体验,因此成为创新求变的焦点。如传统紫砂讲“三停五眼”借用人的面部审美观念强调各组成部分严格的比例关系,装饰布局遵循黄金分割;线条、造型追求流畅且相似相关但又不重复雷同,嘴、把、钮、口面讲究三点一线,壶体以中轴线向两边展开,左右对称;色彩方面标榜红而不嫣、紫而不姹、黄而不娇、翠而不浮、暗而不沉,崇尚素面素心,趋向一种平淡柔和的审美趣味;空间处理上则依赖于“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空间观念,侧重于从单纯器用的角度加以考虑。凡此种种成就了紫砂在陶瓷艺术苑林中独步的严谨作风,但其创新发展也囿于这些程式化的限制,紫砂艺术实现创新发展必要大胆突破程式,以新的形式语言表现手段构建紫砂艺术新风貌。许多果敢敏锐的优秀紫砂艺人在这方面做了孜孜不倦的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中国工艺术美术大师葛军先生就独创发明了“色饰法”,改变了紫砂素面朝天一色到底的工艺传统,色彩绚丽斑斓,色彩的构成与组合方式也十分丰富,极大地拓展了紫砂艺术的色彩语言,他的《金钱豹》系列作品是对此的最佳演绎,壶体似豹,局部色饰衬底与壶体本色形成对比,通身用色饰法形成形态不一、双色磊叠的豹点,兼具写实之法与写意之趣。又如他的《行者》系列则是对传统紫砂线条造型的颠覆,该系列共有九件作品均以半球形为基本形,用波状线、直线在半球的不同部位进行切割,就单件作品而言线条的流动变幻打破了传统紫砂重对称均衡的静态,鲜活的生命律动活跃奔腾,行进不止。从这整体来看这九件作品又是通过线面的组合变化形成不同的形象,而这些组合方式又可以变幻莫测具有生发新形象的无限可能性,这九件作品似乎只是从奔流不息的江河中截取一段,“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永远处于行进的路上,从而完美地契合于主题。这些探索无疑为紫砂艺术形式语言的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与启示,值得好好地分析研究。

艺术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艺术作品必然是心与物、主观与客观、表现与再现的统一,它一方面反映现实生活,另一方面又凝聚了艺术家的审美理想与思想情感,艺术创作是艺术家对现实世界的能动反映,换句话说,凡是优秀的艺术家总是用艺术作品来思考社会人生。紫砂艺术作为实用艺术虽然主要以实用性为取向,形式服从功能,追求美的感性形式,但绝不沦为玩形式的弊病,它的审美价值在于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西方将美的类型分为优美与壮美,优美表现为柔媚优雅之美,壮美则表现为力量和数量的巨大。记得曾经有位学者将紫砂的美的类型归结为古雅,说它是高度的优美和低度的壮美,认为紫砂作为案头架上的器玩虽然表现出一定的力感,但由于自身体量方面的制约难于使人产生敬畏与惊怖之感,这仅仅是就外在形式而言的。传统紫砂有些的确具有单纯形式主义的趋向,有些则表达了对自然生机与完美人格的咏颂,形式逐渐转化为传情达意和彰显美的符号。随着时代的发展,紫砂界的精英们知识结构愈发完善,思想境界不断提高,感悟能力日益增强,其作品题材内容不断扩展包罗万象,社会事件、历史文化、英雄史诗、国际关系、经济贸易、体育科教、宗教哲学等都进入紫砂艺术的视野,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性、民族意识、文化品格和哲理性,用真善美的力量参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构建,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股驱动力。况且紫砂作品在体量方面的局限性正在被打破,套具与系列化产品大量涌现,甚至花器、香器、茶宠、法器等周边文化也被吸纳进来,从而成为一种综合文化现象。因而紫砂艺术不能简单地区分为优美、壮美、古雅这些美的类型,紫砂艺术甚至不能单纯地概括为美,而是继承了中国古典美学的传统与宇宙观、人生观有密切的关系,从而具有形而上的含义。

最后有一点亟需澄清的问题就是何谓紫砂的手工拍打成型技法?准确地说传统紫砂手工成型技法包括泥片镶接法和泥条围合拍打法两种,前者主要用于制作各种方形器,后者则是圆器的成型方法,并且从某种意义上说后者更是紫砂传统技艺中精华,因为泥片镶接法并非紫砂所独有,早在两晋时期瓷质的钫、槅、扁壶就是用泥片镶接法制成的,现下各地陶瓷制品的形式更为多样化,以点、线、面为造型元素,追求方正秀挺的方形器也占据了一席之地,这些方形器也主要以泥片镶接法制成。紫砂圆形器的制作又分为全手工成型与半手工成型(即模制法),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均以手工拍打法为成型的起点和基础,只不过全手工成型通过后续的赶身筒、篦身筒来调整规范形状,而模制法则是装坯入模依靠模具来校准形状,也就是说它们均符合非遗技术规范传承的要求,都是圆形器的重要成型手段。相对来说,全手工成型有一定的局限性,擅长处理立面形为轴对称图形的各种几何形,对于非对称的自由形态、具有严格数理特征的浑方造型以及前文提到的几何形体切割的创新语言则较难驾驭,这就为紫砂与现代科技的融合提供了可能性,紫砂的创新发展离不开科技力量的支持,科技的融入也是紫砂艺术时代性的重要标志。现代科技产品不仅成为紫砂造型的借鉴,还极大地充实丰富了其形式语言,3D打印技术更是凭借其精准的虚拟立体图像处理技术优势介入模具的制作,从而为紫砂艺术的创新提供了充分的自由度,使得突破原有的形式法则成为可能,由此而来的理性意味与观念表现使传统紫砂逐渐步入现代化的进程,科技内涵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活化了紫砂的生命力而非相反。

应当承认非遗将紫砂纳入其范围与体系之中对其传承与创新进行全方位的研究,本质上就是对“常”与“变”这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核心范畴的反思,也是针对它们辩证关系与工艺规律的梳理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理论成果,并从传承理念,非遗技术规范,文创产品创新等层面传承紫砂技艺与文化,但是以挖掘传统技艺精髄通过原汁原味的传承来保持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民族性、多样性,并在此基础上与时俱进,融入时代、思考时代元素的同时也将自身置于时代背景之中成为其中的组成部分,其生命也与之绵延共存、生生不息,这应该是每位紫砂人自觉思考的问题,更应该据此形成一股渗透于艺术实践的力量。

猜你喜欢

紫砂艺术
无相
刘少白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纸的艺术
浅谈宜兴紫砂艺术创作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紫砂壶估值的再发现
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