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社团建设路径探析

2020-01-04马维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9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校园文化

马维

[摘           要]  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自发形成的各种群众性艺術、文化和学术团体等。跨越院系、年级和学校的界限,由相同爱好、共同兴趣的大学生组成。高校学生社团在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大学生素质教育实施、浓厚的校园学习氛围的营造、繁荣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大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高校管理制度的深化改革,在新形势下为充分体现和发挥高校学生社团在大学生成长成才道路上的重要作用,需要对高校学生社团进行深入了解,从而探索出建设优秀高校学生社团的最优路径。

[关    键   词]  新形势;高校学生社团;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9-0168-02

高校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至关重要的载体,同时也是大学生素质成长的第二课堂,为学生的兴趣培养、才华展示及社会接触提供了一个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对高校的大学生来说,学生社团不仅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而且在自身的个人能力提升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了他们的团体合作能力,从而促进了校园的和谐,有利于学校的学风、校风建设。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和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高校学生社团的育人价值和重要性尤为突出。深入了解高校学生社团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重要作用,分析当前学生社团存在的一些问题,探索出学生社团建设的最佳路径,从而充分地发挥高校社团的育人功能,是目前高校思政教育者迫切需要研究和重视的课题。

一、高校学生社团的价值功能

(一)高校学生社团有利于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

随着高校管理制度的不断改革,班级不再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学生关注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以及校园文化开始体现在社团文化中,高校学生社团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是解决被大部分社会公众所接受的心理素质和政治思想品德与大学生目前状况的基本矛盾。想要解决这一基本矛盾,不仅要发挥高校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也要提升大学生的主动积极性。高校学生社团集学术性、文化性、思想性和娱乐性于一体,学生在参加活动或相互交流中,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寓教于乐,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不同于以往传统、枯燥无趣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时效性和针对性。因此,高校学生社团的积极活动和有效管理有利于深化高校管理制度改革。

(二)高校学生社团是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深和全球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公众对科学教育给予了极大的重视,科学教育备受青睐,但是人文教育受到一些冷落,随之带来了一系列世界性社会问题。在此背景下,全球各国都在采取各种措施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整合到一起,在高等教育改革方面,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放在重要地位,以此来促进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步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的要求,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大学生在社团这个平台上,可以尽情地展现自己、实现自己的理想、展现自己的才华,提高自己的自信心,从而全面培养自己的健康人格。在社团开展活动时,学生可以自发组织,从活动的策划、跟进到活动的宣传,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交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组织管理能力。

(三)高校学生社团有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高校学生社团的类别是多种多样的,包含四类:科技学术类、文艺体育类、理论学习类、公益服务类。科技学术类和理论学历类这两类社团开展的各种寓教于乐的各种活动,包括英语角、专题理论知识讲座和科学技术竞赛,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提高他们学习的动力,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积极的学习态度,养成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因此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有利于营造校园内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这对加强学校的校风学风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学生社团有利于校园文化的繁荣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主要包括学校组织和社团组织。一般学校组织的活动不能满足学生的全部需求,因此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多姿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给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氛围带来了青春活力和时代气息。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具有一定的传播性和穿透性,这些活动的开展形式大多是大学生所能接受的形式,特别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活动展现了校园氛围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成为校园内独特亮丽的风景。这些活动极大地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并且充实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多种多样的社团活动最大化地提升了校园文化的繁荣程度,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从中培养出文化知识全面、思想品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服务于社会

(五)高校学生社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学生社团中,各社团成员之间关系平等,组织者与参与者、参与者与参与者之间是处在同一个位置上的,社团活动从策划到开展宣传都是由社团参与者一起商量决定的。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这些成员之间可以畅所欲言、公开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相互之间平等的意见交换。在社团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学生社团的负责人有较强的领导意识,社团骨干成员需要较强的团队意识,社团的成员需要较强的民主意识,同时也要求社团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协作,从而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发展。

三、高校学生社团建设过程中的困境

(一)高校学生社团定位不明确

部分高校的领导层对社团的定位不明确,对学生社团组织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视而不见,认为高校学生社团相对班级和学生会来说,是处于从属地位的,对高校学生社团和学生会的认识不清晰,看不清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对社团的重视程度不高;认为社团的发展对学校的校风学风建设没有太大的作用;对他们的管理上面采取任其发展、自生自灭的态度;对学生社团的管理缺乏指导,没有对社团进行一些激励制度。也有部分高校对社团的管理过于严苛,他们认为社团是属于团委,所以大部分的活动都由团委牵头,而社团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组织开展自己的互动,没有自主性。

(二)学生社团自身管理不够规范

社团建立的最初目的就是将具有相同爱好、共同兴趣的大学生聚集在一起,在组织管理上缺乏相应的机制,组织散漫、人员流动性大,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另外,学生社团自身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跟班级和学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没有明确的分工制度和规范的活动流程,导致社团的随意性较大。我国高校学生社团普遍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经费的制约和场地的限制,导致学生社团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三)学生社团的活动质量不高

由于学生社团的自发性和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加上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导致学生社团的活动水平较低,学术氛围不浓。在活动的最初策划阶段,由于没有专业指导,导致策划文案的水平较低,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学生的活动形式较为单一,缺少新颖的活动形式,因此导致这些活动在低水平阶段不断重复,在后期的活动宣传方面,由于前期的准备和活动的开展水平都不高,导致宣传力度不够,社团活动得不到认可。这些最终导致社团成员的积极性较差。

(四)学生社团的骨干素质不高

学生社团组织结构散漫、人员流動性较大,导致学生社团骨干的更换比较频繁。加上学校对学生社团的重视程度不够,不会对社团的骨干进行系统的培训,因此导致学生社团的骨干素质不高。由于学生社团的经费来源单一,学校给予的经费支持较少,因此需要社团成员自发出去拉赞助,这样导致经费的不透明化,缺乏有效的财政管理,一些骨干可能会钻这些空子进行贪污。

四、新形势下加强学生社团建设的新路径

(一)为学生社团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首先,学校要加强对社团建设的重视程度,充分认识学生社团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社团对大学生和高校的意义和作用。除了在思想上加强重视之外,学校需要划拨专项经费和提供充足的场地来支持学生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

其次,学校需要规范化社团的管理制度,根据学生社团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长期发展的实际需求,遵循学生社团的发展规律,制订出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明确社团的各方面规章制度,包括学生社团登记注册条件、招新制度、骨干培训制度、经费使用制度以及考评制度等,保证学生社团发展的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

(二)加强学生社团骨干的培训工作

学生社团的价值功能不仅是将兴趣相同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并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而且学生通过社团活动的开展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交能力,提高他们的自我组织管理能力、主人翁意识和活动参与意识,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学生社团有隐形的育人功能。学校可以通过学生社团这个平台对大学生进行一系列的能力培训,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社团骨干,从而可以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和层次,引导社团的良性发展。同时,需要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律设置不同类型的学生社团比例,以保证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形成。

(三)利用新媒体加强学生社团的建设工作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学生社团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加强社团建设。社团信息可以通过新媒体快速传播,加强与其他高校之间的联系,分享社团建设工作的经验、相互交流,从而促进社团的发展。此外,可以利用新媒体,加强校内各平台之间的联系,可以通过QQ、微信、微博和论坛等新媒体宣传自己的活动内容,建立共有的账号,比如QQ群、微信公众号、社团联合论坛等,分享各自的活动心得,同时文艺类和科技学习类的社团之间可以相互学习,从而促进社团的全面发展,形成和谐繁荣的校园文化氛围。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工作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势下,必须要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发挥出其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人才。

参考文献:

[1]付忠勇.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优化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0):66-67.

[2]熊兵.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29):39-40.

◎编辑 王海文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社团校园文化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社团少年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的高校学生创业风险控制策略研究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