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戴明环管理思想视域下高职课程质量监控体系构建

2020-01-04谭函梅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9期
关键词:监控教学质量体系

谭函梅

[摘           要]  在全国教育大会、《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的指引下,众多职业院校积极探索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路径。戴明环管理思想视域下高职课程质量监控体系构建旨在应用全面质量管理思维,依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相关课程特点等,搭建PDCA循环下的课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以有效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关    键   词]  戴明环;课程质量;PDCA循环;监控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9-0014-02

一、构建高职课程质量监控体系的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人才队伍。近些年来,许多国家各种各样的机构都在积极探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各种路径和方法。就国内而言,自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以来,国务院、教育部发布系列文件,引领高职院校建构质量管理制度、改革监控评价技术手段等,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输送更多合格人才而不断努力。

“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要增强教育服务社会创新发展能力,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各类人才。大力办好职业院校,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以促进就业和適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

二、应用戴明环管理原理构建课程质量监控体系的现实意义

(一)贯彻“质量强国战略”的根本要求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首先,质量强国战略指出:“国家强,则质量必须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好字当头,质量第一。”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阶段,要处理好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的问题,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水平才能保障其可持续健康发展,所以,发展质量是重中之重。其次,“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高质发展,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因此,职业教育应明晰发展定位,坚持改革创新,由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从规模扩张到精准对接市场,实施科学管理,培养适应社会转型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质量兴校”是促进高职院校高质、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如今,我国经济处在由高速发展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的重要时期,迫切要求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同时,近些年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也加剧了高职院校之间的市场竞争,高职院校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深入分析挖掘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所有内外部因素,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能促进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使学校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进而实现高职院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通过构建系统、动态的课堂教学单元教学评价体系,对助力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是落实“质量兴校”方针的基石,更是促进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立德树人”是发展高职院校教育事业的核心

《左传》:“大上有立德。”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也是高等教育的使命担当。近些年来,高等职业教育为国家的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不可否认的是,职业教育重技术技能、轻德育美育包括人本教育也是不争的事实。为了纠正职业教育中出现的偏差,高职教育界的广大教育者必须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立德树人统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机制,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

(四)多元智能、需求层次等教育学、心理学原理,为挖掘完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智能优势和智能弱势选择最适合学生个体的方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则强调人都潜藏着不同层次的需要。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关注学生差异,善待学生的差异,在教学评价中,要根据学生的差异,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模式手段、方法等,促进学生各项潜能的开发,最终使每个学生都“来有所学,学有所得,得有所长。”因此,深入了解学生的需要是应用需求层次理论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一个重要前提,不同班级以及班级内部的学生有差异性,而且经常变化。所以教育者应该采用各种方式调研,清楚各个层级学生的内在需要,然后采用有针对性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价激励。依据心理学、教育学等原理,深入挖掘课程教学评价指标,可以有效实现全面评价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是培育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

三、基于戴明环视域高职课程质量监控体系构建基本思路

(一)基于戴明环视域高职课程质量监控体系构建基本思路

1.基于戴明环管理思想,应用系统化、动态化思维方式,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理念、评估理论,重视全面质量管理和系统方法在高职课堂教学评价中的应用。通过深入分析、诊断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实施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反馈(Action)四个循环往复的具体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水平。

2.戴明环原理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还体现在应用互联网思维,借助大数据、信息化等技术手段,合理应用智慧校园平台、大商科综合实训平台等,收集教师教学的适时数据信息、学生学习过程的适时数据信息,通过适时、动态数据的分析,随时了解教学质量,及时解决教学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将问题消化在萌芽状态。

3.戴明环原理下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还体现在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上,不再局限于学校内部主管部门评价、学生的评教等方面,而是要构建由市场指导、学校主导、学生主体、行业参与等多方教育利益相关者共同实施的教学质量监督,以增加教学评价的有效性,真正为市场提供高质量的技术人才,为实现“质量强国”战略贡献力量!

4.合理应用教育学、心理学等原理,结合专业、课程教学特点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如,应用世界著名心理教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细化教学评价内容、评价形式及评价指标等,借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分解教学内容,制定不同层级的教学评价指标,以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实现学生的多元、多方位发展。

(二)PDCA课程质量监控循环体系的基本框架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法宝,课程质量监控是保證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应用戴明环原理,搭建一个不断循环提高的课程监控体系。其基本思路为“四个步骤、八个环节”,四个步骤为:确定计划、组织实施、过程监控、问题反馈;再进一步细分为分析现状、确立目标、组织保障、落实改进、过程控制、评价改进、总结经验、优化改进八个环节,然后进入下一轮循环,如此适时、动态不断循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最终使课程质量监控始终处于不断改进、提升的良性循环中。

四、戴明环视域高职课程质量监控体系实施成效

基于戴明环管理思想视域的课程教学质量监控在增强学生学习获得感、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等方面都具有非常显著的成效。

(一)增强学生获得感

PDCA教学质量监控的过程控制帮助学生明确课程学习目标,并在良好学习方法的指引下,为学生搭建系统性知识框架,在此基础上,有目的地对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检查结果,再进行改进。随着学习过程中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在质量监控循环的引领下,学习效果明显增强、标志性成果显著。PDCA的教学质量监控对接市场和相关岗位对学生课程质量过程的监控,丰富了校企合作内涵,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对口率。

(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PDCA教学质量监控能推动财经类专业课程教学不断改进,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持续改进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经历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运用PDCA课程教学质量监控方法,每一次循环的开始都是上一次循环结果的改进措施,并输入新一轮循环,使教学质量改进可以在原有基础持续进行。通过构建PDCA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使专任教师的课程质量改进理念不断增强,也促进了自身的专业成长。

课程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教学管理活动,需要我们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坚持“问题导向、过程管理、阶梯提升”的改进思路,推动课程教学内涵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效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财经人才的渴求。

参考文献:

[1]王扬南.新时代新要求、新目标新行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买入新阶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

[2]周平.基于PDCA循环的会计专业“3+4”课程衔接质量持续改进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9(12).

[3]史晓君.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构建与运行[J].统计与管理,2017(5).

◎编辑 武生智

猜你喜欢

监控教学质量体系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通信电源监控系统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
GPS/DR/GIS技术在基于GSM—R列车监控系统中应用
侦察兵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
1-Wire在家庭监控网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