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校大学日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0-01-04刘萍安蓉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改革高校

刘萍 安蓉

摘要:随着中日两国交流合作的加强,社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为了能培养出大批专业型日语应用型人才,高校开始注重开展日语专业教学。然而,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日语课程教学仍存在很多问题。为了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促进日语教学的发展,本文主要总结了当前高校大学日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深入分析了日语教学的现状,探讨了高校大学日语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措施。

关键词:高校   大学日语   教学改革   实践

一、高校大学日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从当前高校外语课程开设的情况来看,日语教学在高校中的重要性仅次于英语,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日语课程的开设情况,教师需要分析日语课程开设的原因。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中国与日本的交流联系逐渐加强,为了实现两国之间的友好交流,促进两国之间密切往来,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日语课程的开设。此外,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国民教育得到迅速发展。

近年来,很多高校正在逐渐扩大招生规模,其根本目的在于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在生源不断增加的同时,高校也逐渐暴露出了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如在发展过程中,高校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有效提高学生的素质。尤其在现阶段,大学生严进宽出的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需要引起高校足够的重视,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而这一问题在日语教学中比较明显。

在大学日语教学过程中,大学日语的学习者有别于二外日语的学习者,后者是非日语专业的外语专业学习者,而前者是非外语专业的学生。部分学生选择日语作为主要学习科目,完全出于第二语言必修的要求。从当前的教学角度来分析,日语教学往往具有一定的应试性。受教学目标的限制,学生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培养素质,使得很多学生出现学习聋哑日语的情况,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所以说,高校日语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高校大学日语教学的现状

1.教材存在缺陷

当前,大学日语教学主要基于教材,所以教材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当前使用的教材往往具有一定的弊端,主要体现在教材中的内容过于陈旧,高校没有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新教材内容,难以满足当前教学的需求。其中,部分高校的日语教学以日本电影为素材,虽然这种教学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学习要求,但暴露了一定的局限性。如高校没有立足于当前实际,没有考虑学生实际接收能力,由于电影中的句子较为复杂,且语速较快,以学生当前的日语水平,是无法理解其内容的,这就导致日语教学效率低下,难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

日语视听教材中的正规视听课程,如《实用日语会话》,虽然进行了难易程度循序渐进的安排,但视频教材中的演员多是印度或东南亚演员,口语发音不标准,不但没有对学生的日语学习起到促进作用,而且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

2.教学投入有限

在外语教学过程中,由于高校只注重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将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通过率作为获取本科学位的条件,导致学生对日语的重视程度不高。与英语学科相比,日语学科在教育经费、基础设施投入、师资队伍等方面都存在较明显的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日语教学工作的开展。

另外,从课外参考文献的角度来讲,日语的参考文献无法与英语参考文献相媲美,由于学生没有足够的参考资料,再加上日语学习难度大,使得部分学生逐渐失去了日语学习的兴趣,这些问题都影响着日语教学的发展。

3.日语教学模式较为滞后

现阶段,传统教学模式在高校日语教学中仍占据着重要位置,而且教师仍以这种教学模式为主。在这种教学模式影响下,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其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不仅如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校秉承着以学生成才为教学目标,过于注重传授理论知识,没有将实践部分作为教学的重点,往往忽视了这部分内容的讲解,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另外,部分教师没有立足于日语学科特点开展教学活动,没有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日语学习的热情,日语整体教学效果不理想,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

三、高校大学日语教学改革与实践分析

1.将文化元素渗入日语教学

在传统的高校日语教学中,文化元素在语言教学领域的应用成为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开展日语教学时,部分专家学者主张要有意识地将日本文化元素与日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创造更多学习的机会。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日語教师要注重讲解日本文化,保证学生了解日本文化,这对于学生学习日语具有重要作用。

如当文章中涉及日本人饮食方面的内容时,日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日本的传统饮食文化,以及日本的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等,让学生对日本形成全方位的了解,充分了解日本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日语水平。

2.精挑细选日语教学内容

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很多教学内容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讲完,为了保证在特定的时间内提高教学质量,日语教师需要精挑细选教学内容,使教学工作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无限的可能,确保学生学习到更多有价值的内容。

在课堂教学前,日语教师可以预先拟定本堂课的教学大纲,为学生讲述本堂课的重点教学内容,使学生基本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然后,在讲解具体内容时,日语教师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概括各个段落的意思。同时,日语教师可以注重讲解重点和难点,尽可能地为学生留足自学的时间。

此外,日语教师要做好备课工作,根据教学的需要,做好新旧知识的转换工作,并在讲解新知识时,力求寻找到旧知识与新知识的契合点。在保证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还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复习旧知识,进而提高日语教学的整体质量。

3.改变日语课堂教学方法

在大学日语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能积极参与其中,日语教师要注重创新教学模式,实现大学日语教学的多元化,为学生带来不同的体验。与此同时,日语教师还应将听说能力的培养与传统日语语法教学整合起来,根据当前学生的学习规律、心理特征,尊重学生的个性展开教学,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由于不同学生日语学习的出发点不同,日语教师要意识到这一点,并坚持因材施教,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组织、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日语。

另外,日语教师要注重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根据日语教学的要求,安排学生使用日语写出简单的情景对话。当学生完成对话写作后,日语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写作情况,全面分析学生的作品,从中选出较好的作品,并将其作为案例向其他学生展示,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整体的日语水平。

4.实现教、学、考相结合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很多高校在开展日语教学时,没有将教、学、考相结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虽然传统教学法帮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但不能够使学生将这些语法知识运用于交际中,或者使用于考试中,这也是当前日语教师有待解决的问题。同时,这一问题的出现大大增加了学生日语考试的难度,给学生顺利通过考试设下了障碍,甚至增加了学生的就业压力。基于此,在开展日语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当前教学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日语教师要注重将教、学、考相结合。

四、结语

综上所述,日语作为高校重要的外语课程,其重要性仅次于英语。在实际教学中,日语教师要意识到日语的重要性,分析现阶段高校日语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此外,日语教师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实现教学方式的多元化,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教学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日语教学的效率,促进日语教育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亚杰,张羽.从日语专业课程设置谈提高大学生日语水平[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

[2]乌兰其其格.新形势下大学日语教学改革的研究[J].北方文学:中,2012(12).

[3]于学英.浅谈大学日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J].现代交际,2017(1).

[4]徐蓉.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大学日语教学[J].黑龙江科学,2017(1).

[5]杨清玉.浅析大学日语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7(18).

[6]刘静.浅析大学日语教学的趣味教學[J].科教导刊(下旬),2016(4).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改革高校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