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饭”可以炒出“佳味”来
2020-01-03陈宝铝
陈宝铝
在第七届“新课堂·新教师”海峡两岸基础教育交流研讨活动中,来自江苏的特级教师吴勇执教了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的《桂花雨》一课。这一篇课文在人教版、苏教版教材中都曾出现过,可谓是老课文。老课文如何教出新味来,本来就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而在统编版五年级上册中,它排在第一单元的第3课。活动是在10月19日至20日举行,这一篇课文如果不是特意留下不教,显然是已经教过的课文。课后查询,此班学生的确已经学过这篇文章。那么吴勇老师为什么要特意选这样的课文来教呢?这就更值得观课者深思。当笔者带着这个疑问,听完了整节课与吴勇老师的简要分享,一切豁然开朗,原来吴老师这样做就是为了表达他的一个观点:教材已教过,但那是着眼于阅读层面;而他这节课的教学是基于教材,着眼于写作。所以,吴老师一到班级,就告诉学生,今天这节课要来个“蛋炒饭”,意思就是,教过的课文如同一盘冷饭,加上鸡蛋等佐料,可以炒出香味,炒出新味,炒出佳味!那么吴老师是怎么“蛋炒饭”呢?他的课又有什么别出心裁之处呢?让我们走进他的课堂。
吴老师在课伊始出示曹文轩的《桂花雨》,告诉学生这是一篇小说,而我们已学过的《桂花雨》是琦君写的散文。两篇文章尽管体裁不一样,但都有“摇桂花”的描写。接着顺势将学生引入通读《桂花雨》。这样的导入,有效唤醒学生对已学过的《桂花雨》的一种新的阅读期待,同时也为学生课后的阅读打开一个视窗。接下去的课堂教学主要有三个板块。
一、再读课文,聚焦于感受“桂花情”
对课文的再读,吴老师的指向十分明确,聚焦于感受“桂花情”。他先出示“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我喜欢的是桂花”这个语段,抛出一个问题:琦君是怎么表达这种喜欢的感情呢?找出相关语句。引导学生走进语言文字的深处去体会、感悟。在学生读出自己所找的语句的基础上,吴老师又一一出示相关语段——
1.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2. 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好香的雨呀!
3. 桂花摇落以后……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4. 杭州有一处小山……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接着吴老师让学生读出感情,并予以评点。这样做,旨在带领学生走进文章,对课文内在情感进行一次重温,更重要的是自然而然地引出下一环节——从表达角度探索课文。
二、紧扣“桂花情”,体悟文章的写法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所在,也是亮点所在。吴老师的具体做法如下。
1. 无疑处质疑,引出写法总特点。教师问学生,作者那么喜欢、那么爱桂花,可这四个语段中有这样的字眼吗?由此引出了写法总特点:“盐在汤中”。
2. 比较感悟中体会“盐在汤中”的具体写法。首先,在“琦君是怎样做到这一点”这个问题的导引下,吴老师再次出示前面的1、3、4三個语段,让学生进行比较——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通过比较,明白了这三个语段都写出了桂花的香,但角度不同:第1个语段写的是桂花盛开时的香;第3个语段写的是桂花晒干了仍很香;第4个语段是写杭州的桂花与家乡的桂花香的比较。由此,又总结出一个更细致的写法:不同角度显特点。其次,出示上面的第2个语段,引导学生探究表达的角度,明白“摇桂花”是作者印象最深的事,紧接着探讨故事中作者与桂花是如何交融在一起的,明确了这个语段一方面是写“桂花树在我手中”,另一方面是写“我在桂花雨中”,从而明白了作者这样写是做到了“物中有我,我中有物,物我交融”,进而总结了又一写法:物我交融有故事。
至此,吴勇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文本细读,品析概括出文章表达的总特点与具体的写法。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盐在汤中”这样的说法是带有独特的个人风格的概括,也可以称之为吴氏说法吧,它形象、易懂,学生容易接受。而“不同角度显特点”“物我交融有故事”使得“盐在汤中”更为具体化,是从操作层面总结出的习作知识。用精准的作文知识来指导学生习作,是吴勇老师一向倡导的,是他习作教学的重要主张。这节课也正是他这一教学主张的实践体现。
三、课堂实践,在表达中转化为习作能力
在阅读中总结出写法之后,吴勇老师用课件出示几幅图片:玩具、动物、溜冰鞋、手套……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什么。接着出示片段练习题:“不同角度显特点”,可以从不同角度写出心爱事物最大、最亮的特点;“物我交融有故事”,可以写一件和你心爱之物之间发生的印象最深、最有趣味的事情。
要求学生选择题目来写,或特点或故事用一段话写出来。学生写完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点评。出示了评价表格,对于两种写法分别予以评点指导。写前者,着重引导学生看看是从哪几个角度写的。写后者,主要引导学生看看写的是什么故事,是否有趣味。
综观吴勇老师《桂花雨》这节课,从写作角度解读课文,挖掘出精准的写作知识,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做到了读写的有机融合,教得轻松,学得扎实,教学实效明显,“冷饭”确实炒出了“新味”来。这节课给我们的启示是:第一,对于同一篇课文,不管是否教过,教学的角度可以多样化。尤其要注意从表达角度对文本进行解读,进行设计。第二,在落实语文要素时,要兼顾读写。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习作表达的要素是“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二者之间是相对应的。我们在教学课文时必须将二者结合起来,阅读教学时必须考虑表达方面的要求,有意识地进行渗透与孕伏;到了习作教学时有机结合,就可以使读与写更好地融合起来。吴勇老师的做法是一步到位,基本上完成了单元的习作要求,这是高效教学的表现,这是基于他对小学习作教学的长期研究,基于他丰富的教学经验。这种做法,其他教师当然也可以仿效,但更为重要的是树立起“落实语文要素时,要兼顾读写”这一意识。
当然,如果引申至“老课文如何新教”这个层面,除了吴老师这个做法之外,还可以有很多其他方法。比如,引入其他文章,进行比较教学。像这节课,开头点出了曹文轩的《桂花雨》小说,我们不妨将它与琦君的《桂花雨》进行比较,看看小说与散文在表达情感方面有哪些不同的表现手法。还可以让学生展开批注学习,进行深度思考;让学生侧重从欣赏角度再读课文,读出新意……但笔者以为,“老课文如何新教”并不是吴勇老师设计本课的主要出发点。
(作者单位:福建省语文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 责任编辑:林彦 刘贞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