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融通,解码小学研学旅行的设计与实施困局
2020-01-03叶成斐
叶成斐
要说时下教育界的热词,“研学旅行”应该算是一个。那么,什么是研学旅行?研学旅行在当下学校教育实施中面临怎样的困局?有效开展研学旅行有什么策略?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展开论述。
一、研学旅行的重要地位
从国家层面看:2013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在《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中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研学旅行”的设想;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出台《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意见》;2017年8月,教育部出台《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研学旅行被纳入课程。从省市和地方层面看:2017年,福建省教育厅出台《关于认真做好研学旅行规划的通知》;2019年9月,厦门市教育局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工作的意见》。逐级文件的出台,体现了研学旅行的重要地位。
二、研学旅行设计与实施的困局及原因
近年来,不少学校都开展了研学旅行,但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一,同质化。将研学旅行等同于春秋游,按照以往春秋游的操作模式,跟旅行社商定好景点,研学旅行成了离开学校的半日野餐行。其二,形式化。为了研学而研学,研学旅行只是学校为了完成上级行政部门的工作要求而走的过场。其三,大一统化。在研学内容的安排上,一到六年级几乎相同。其四,外包化。随着研学旅行话题的持续升温,从旅行社到校外辅导机构无不打着“研学”的旗号,有些学校为了省事,直接将研学进行整体外包。其五,碎片化和点状化。研学旅行的存在独立于学校课程体系和教育体系之外。其六,育人价值缺失化。研学旅行的整个过程没有与学生、与生活产生关联。
三、小学研学旅行的设计与实施策略
基于对研学旅行设计与实施面临的困局及其成因梳理,筆者认为,聚焦融通,打破研学旅行中各联系事物之间的壁垒,是研学旅行设计与实施的重要途径。
1. 以学科为土壤,构筑“对话”桥梁。一是以教材为基,给予其内容的参考。在研读了各类文件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后,我校确定了一、二年级“蔬菜连连看”,三、四年级“快乐小农夫”,五、六年级“蔬果拼盘大比拼”分年级活动。二是以学情为本,提供方法指引。通过对我校各年级学生做的心理量表分析和对“槟榔小学学生能力发展图谱”进行比照,从学龄特点、学生需求和学生能力发展目标等方面进行整体论证。三是以课堂为线,贯穿研学始终。课堂的指引贯穿研学前的激趣、研学中的体验和研学后的反思。
2. 以生活为根基,引流实践的本源。“研学旅行要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在槟榔小学春季“梦想田园”主题研学旅行中,一、二年级学生通过“认识生活中的蔬菜”,学会了辨析葱和蒜,韭菜和芹菜,等等。三年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以“雏鹰假日小队”的形式,走进槟榔菜市场和学校周边的超市,了解生活中的蔬菜并进行简单的蔬菜绘制,在真实场景下获取生活中的知识。
3. 以活动为滋养,联结参与的纵横面。一是“大”与“小”的融通。通过研学旅行,将原有的品牌活动做大做强。2017年,我校被评为思明区唯一一所福建省百强德育示范项目学校。在设计实施2019年春季研学旅行主题线路时,我们将2017年的项目作为首选,并联结劳动生活教育进行了重新设计。二是点、线、面融通。在研学旅行中,实现学生个体活动,班级、年级活动和学校活动的整体关联。如在2019年春季“种植”主题研学旅行的整体牵引下,一、二年级开展“认识生活中的农业作物”活动,三、四年级开展“种植在这里进行”活动,五、六年级开展“农业作物功能多”活动。三是日常与节点的融通,即常态化活动与大型活动的融通。劳动教育是学校日常教育的内容。如果把日常劳动教育比喻为常态供氧的话,那么劳动实践主题研学旅行就是高纯度给氧,让学生在全学科和高密度活动中愈发清晰劳动的重要性。
4. 以家庭为枝干,生发探究的外延。在研学资源的挖掘上,家校双方携手进行,互通研学资源的信息。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家校互动,以家庭为单位,开拓研学社会体验。研学旅行前,对主题内容社会化的调研,依靠家长引导下的雏鹰假日小队来开展;研学旅行计划的制订,家长对内容、场地都提出了建议;研学旅行后,家长参与研学意见反馈。家长的这些参与,都对项目的开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聚焦融通下产生的裂变式发展
1. 学生发展:多元价值贯穿研学全过程。研学活动不仅在实践基地中展开,其丰富的多元价值还体现在“后研学”中:有的班级通过雏鹰假日小队,组织学生观赏丰收美景,体会劳动的美;有的班级利用班会活动进行厨艺大比拼,帮助学生养成营养均衡的好习惯;还有的班级组织学生将研学种植产出的部分蔬菜拿到市场上卖,从而使他们领悟到赚钱的不易和动脑赚钱的重要性;也有的班级组织学生把部分蔬菜赠送给需要帮助的人。研学中形成的多样化资源,如照片、活动心得、美术作品等,都成为了班级文化的一部分。
2. 德育活动:多维视域中构筑多层次活动。在“春季梦想田园”主题研学活动中,学生走进农场,认识了蔬菜,了解了蔬菜的种植;走进超市,开展蔬菜的农残实验,探究了食品安全的秘密。梦想田园的体验与社会生活链接了起来。在班级特色展示“贝加精彩”活动中,学生将在田园中的故事创编成小品上台表演,真实表达了活动中的场景。毕业班的学生把在梦想田园主题研学中的体验写成诗歌和剧本,在毕业季典礼上朗诵、表演。学生在梦想田园活动中画的图画和拍摄的照片被印刷出来,成了全校师生争相购买的珍贵礼物。主题研学融合了劳动实践教育、传统节日文化教育、食品安全教育等,拓宽了我们的视域,增厚了德育活动的价值。
3. 教师和科研:多样创新开拓一方新沃土。研学课程大纲初具雏形。学校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春季“劳动种植类”主题研学,道德与法治、综合、美术等多学科交互教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槟榔小学“春季梦想田园”研学课程大纲,大纲详细规划了课程分学段目标和课程细化安排。
跨界人工智能初显身手。随着梦想田园主题研学活动在我校掀起的一波又一波种植浪潮,我校物联网“梦想田园”项目应运而生,它是我校创客社团的重点项目。教师带领学生在田园中开发自动灌溉和养护系统,在探索植物的生长特性,光照和土壤湿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等各类专业知识后,经过半年的努力,做出了物联网“梦想田园”模型,并在集美大学专业团队的帮助下,对田园进行了改良。在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公布的2020年度“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中,我校名列其中。
立德树人、培养人才是研学旅行的根本目的,学生从主题研学旅行中掌握的知识、技能,形成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让这一目的得到了更好的实现。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槟榔小学 责任编辑: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