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接地气”的教授
2020-01-03朱永新
朱永新
有人曾经评论说,在中国基础教育界,在中小学科学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方面,郝京华教授是“最接地气”的人之一。
是的,郝京华教授有许多显赫的头衔: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南京师范大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科学》教材主编等等。但是,我最看重也最骄傲的是,她是我们新科学教育研究所的所长。
认识郝京华教授应该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20世纪80年代末,郝教授是南京师大教育系教育学教研室主任,我是苏州大学教育科学部的主任。记得是1988年前后,她带领南京师大教育学教研室的老师们到苏州大学访问交流。那次交流,我们讨论了很多教育学学科教学的问题。
后来,她去了俄罗斯教育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学习,师从发展性教学著名学者B.B.达维多夫。回国后,她跟随鲁洁教授攻读博士学位,同时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幼小衔接项目、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实施现状的调研,以及参加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的撰写,活跃在教育研究的一线。
国家课程改革启动之后,在课程研究和科学教育研究方面出类拔萃的她面临着两难选择:是当国家的教材审查委员,还是当普通的科学教材编写者?前者是拥有“生杀权力”的裁判,后者是踏实干活的运动员。她选择了后者。她说,作为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教师,作为研究发展性课程与教学问题的学者,能将教育理念变成现实的机会实在难得。编写教材虽然更艰巨,更有挑战性,但是值得去努力。就这样,她成为苏教版《科学》教材的主编。
虽然我们联系不多,但我一直关注着她的学术行踪,不时也拜读她的学术论著。心里一直想着,应该邀请她参与新教育团队,为科学教育研究把舵导航。
机会终于来了。2017年11月,新教育研究院要在海门举行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在年初拟定邀请专家名单的时候,许新海博士和我不约而同地想到了郝京华教授。其实,在新教育课程体系的构架完成之后,我就一直在思考,应该邀请在科学教育方面理论与实践都非常卓越的学者来担纲新教育的科学教育课程研发工作。郝京华教授,自然是我考虑的第一人选。
在海门的新教育國际论坛上,郝京华教授做了一个题为《构建科学教育的合力》的精彩报告,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不久之后,新教育研究院正式决定,邀请她出任新科学教育研究所所长。郝教授后来告诉我,那天我打电话邀请她的时候,她正在出差去重庆途中,出于礼貌和时间的急迫,就不加思索、模棱两可地应了下来。“没想到10天后一纸聘书就寄到我家,望着5年的聘期,老伴现出一脸不高兴的表情。”原本想退休以后清闲一些的她,知道又有了新的挑战。
郝京华教授走马上任之后,我们共同商量了新科学教育研究所的定位:以“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使命,致力打造科学教育研究的重镇,使之成为国内科学教育研究的品牌。研究所的工作主要围绕提高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促进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来进行。
为了同时推进研究、教材开发和推广工作,也为了让新科学教育研究所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我专门邀请我的好朋友、北京触动文化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文虎先生共同合作,由他负责为研究所筹措研发资金,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确保郝教授的工作无后顾之忧。同时,为了减轻郝教授繁重的行政事务,我在我的学生中选择了学术素养好、踏实厚道的王伟群博士担任副所长,协助她开展工作。
郝京华教授和王伟群教授两位所长上任的时候,距离2018年成都的科学教育主题年会已经很近了。当时,研究所的主要任务就是全力以赴准备年会的相关工作。所以,她们和我一起反复打磨年会的主报告,共同商量策划年会分论坛的次级主题。我们最后确定了五个领域:抓关键信息的科学阅读、利用科技馆资源的科学学习、体现探究的科学课堂、传统文化中的STEM教育、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为了保证年会现场展示的品质,她们俩先后两次赴成都,和武侯区的老师一起研讨相关的展示活动。她们兢兢业业、细致入微的工作风格,给研究院和武侯的校长、老师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事后,郝京华教授对年会的主报告以及她的搭档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她说:《让科学之光照亮求真创新之路》的主报告,在大方向上绘就出了新教育科学教育未来发展的蓝图,“这让我感到肩上的担子轻了一半,更重要的是报告纲要与我的理念高度吻合”,“幸好朱老师给我配了位非常棒的执行所长——苏州大学的王伟群教授,重活累活都由她扛着,我们很快成了好朋友,成了一根绳子上的两只蚂蚱,真正做到了同呼吸共命运,心有灵犀一点通”。
忙完了年会,她们又马不停蹄地开始设计能体现新科学教育理念的科学课程。当时国内外方兴未艾的STEM教育和项目学习成为新科学教育研究所设计课程的重要背景。直接的客观原因则有两个:一是对国内科学教育存在的最大弊端的认知——不重视知识在真实情境中的灵活运用;二是有一些现成的国内外STEM项目学习课程可供借鉴参考。郝京华教授将新课程命名为“科技项目学习课程”,这是一种“以工程设计为基础,学生用他们在科学、技术、数学各个领域获得的知识来解决真实世界有意义的问题”的新课程形态。为此,她们提出了“让知识与创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相遇”的口号。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第一期的六个项目“被动式太阳能小屋”“生态净水池”“智能小菜园”“梦幻舞台”“动力小车”“营养烘焙”如期完成。与国内外其他的STEM课程不一样的是,新教育的STEM课程突出了工程技术的重要领域,提出了用工程素养(对工程技术本体的认知、通识性的工程技术技能、工程设计的流程、工程思维)作为课程目标的设计思路。为了做好这些课程,郝京华、王伟群和各个项目课程研发团队的老师一次次地聚集在海门。从理念的提出到体例的构想,从体裁的选择到活动的设计,他们在交流碰撞中真正尝到了“痛并快乐着”的滋味。
为了加速推进这一课程,经过郝京华教授的穿针引线,北京联想公益基金会与新科学教育研究所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基金会的理事长刘晓林、秘书长马铁风和项目总监游悦等,对新教育的科学教育理念高度认同,对郝京华教授领衔的STEM教育项目高度赞赏,在了解了这种跨学科的以学生解决问题为主体的课程理念之后,他们决定出资将我们的课程捐助给贫困学校,扶持贫困地区的科学教育。2019年已招募10所贫困地区的学校进行我们设计的科技项目学习课程的试验。就这样,新科学教育研究所与联想公益基金会的同志通力合作,从教师培训到器材的配备,从深入学校到品质保障,使这一门全新的课程在贫困地区的学校扎下了根。
郝京华教授曾经写过一篇《儿童是天生的探究者》的文章:“许多人都认为探究是科学家的事情,儿童只是在玩玩而已。可是,我们往往会忽略这样的事实:‘人类经过上万年的进化获得了逻辑思维、创造想象、直立行走和语言的能力,如今这些能力已经潜藏在人类的基因当中。这种基因表现在儿童身上,就是好奇、好问、好探索,精力充沛、不知疲倦地探索着周围世界,这种发生在儿童身上的鲜明特征,正是从我们祖先那里承袭而来的。所以,科技教育最重要的作用在于保持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好奇和敬畏,而这种好奇和敬畏来自于学生对自然世界和技术世界的探索和理解。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唤醒儿童的好奇心和敬畏心,在他们的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
在新科学教育的STEM课程试验开始后,郝京华教授和团队开始系统地思考如何真正地让儿童成为探究者,如何全面启动新科学教育研究所的工作。研究所专门在北京召开了所务会议,提出了许多问题并进行深入讨论:长周期的项目学习课程与课时从哪儿来,好为人师的课堂文化如何使教师与学生的动手操作相协调,学生是否会因一个学期的项目学习时间太长而失去兴趣,学具的费用如何降低以适宜面广量大的推广之所需,等等。
在深刻探讨的基础之上,他们厘清了后续的工作思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启动一项旨在促进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科技教育改革的方案——未来工程师成长计划。该计划拟包括三项基本建设:一是研发供中小学参考或直接选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科技类课程;二是建设科技教育网络平台;三是打造科技教师后备队。
目前,研究所正在组织力量编写一套面向小学生的通識性科技课程读物。科学课程着重科学概念、科学规律、科学原理的学习;科技课程着重在科学概念、科学规律、科学原理的综合运用。这套读物旨在让学生对工程技术领域有一个概略的了解,如工程技术包括哪些重要领域,工程师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他们是如何工作的等。课程采用工具箱加科技读物的形式,读物将充分体现新科学教育的“读中悟、做中学、写中思”理念。读物语言较之教科书将更加生动、活泼,且图文并茂,更加适合学生自学。
郝京华教授深情地对团队说,为了中国的孩子,为了中国的教育,为了中国的未来,她领导的新科学教育研究所,愿努力探索科学教育、科技教育的改革方向,愿做科学教育改革大潮中的一朵浪花,愿做新教育宏伟蓝图中的一块拼图。
(责任编辑:王振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