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自信的主体性建设

2020-01-03杨吉华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乡村文化自信

杨吉华

[摘要]乡村文化自信是一个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问题。调查发现,当前我国乡村文化自信总体水平在恢复中,但发展还不平衡,需要采取切实措施,提高包括乡村基础干部、乡村农民、外出农民工、乡村教师、乡村企业和个体经营管理者在内的乡村主要行为主体的文化自信,从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坚实的思想和心理基础。

[关键词]乡村  文化自信  主体建设

文化自信是一种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而乡村文化自信则是乡村振兴最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是乡村居民自觉行动起来为乡村振兴而奋斗的前提条件。没有乡村文化自信的确立,乡村民众就会对自己的前途缺乏信心甚至悲观失望,所谓的乡村振兴就不可能实现。可以说,乡村文化的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和灵魂,实现乡村文化的振兴首先必须要解决农村文化自信缺失的问题。[1]而乡村文化自信说到底是一种主体性建设,所有提升文化自信的政策措施最终都要通过乡村主体也就是乡村民众的文化自醒,形成文化自觉才能够实现。为了搞清当前乡村文化自信现状,为乡村文化自信培育提供依据,本课题组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问卷调查时间从2018年4月到2020年8月,共收回问卷569份。第二次问卷设计除了与第一次互相印证补充外,还弥补了第一次调查的不足,重点完善了如何提升乡村文化自信方面的问题。问卷调查主要以山东、安徽两省为主,还包括江苏、四川、海南等省内部分比较发达地区。选择前两个省的原因是因为它们都是农业大省,其农村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中游,所反映的问题有一定的代表性。在两次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研究者对安徽某县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深度访谈,访谈对象包括外出务工者、企业经营管理者、村民、农村基层干部、县政府有关负责人等。本文以两次调查的数据资料为依据,对乡村文化自信的培育体系做了初步探讨。

一、当前乡村主体文化自信总体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农村政策扶持下,我国农村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包括了农村精神面貌和精神文化状态的变化。为了更好地认识当前乡村主体的文化自信状态,调查问卷设置了观察乡村主体文化自信总体状况的问题,两次问题的角度有所不同,第一次侧重了解乡村民众对农村总体发展前景的态度和对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信心。当问到“您对乡村发展前景是否有信心?”回答“非常有信心”的占24.73%,回答“相当有信心”的占32.38%,“有信心”的占26.67%,“没信心”的占7.62%,“不清楚”的占8.57%。当问到“您认为我党提出的乡村全面振兴战略能否实现?”回答“肯定能实现”的占35.24%,“基本能实现”的有32.38%,“或许能实现”的有23.81%,“不能实现”的有3.81%;“不清楚”的有4.76%。数据表明,当前农村主体对乡村发展前景总体看好,大多数被访者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持有信心。对乡村未来发展前景不看好和认为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实现的只占15%和8%左右。由于乡村文化自信包含在乡村发展的总体自信之中,对乡村发展前景总体自信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乡村文化自信的体现。

在对第一次问卷的情况进行分析后,课题组开展了第二次調查,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追问,同时设计了若干具体问题,以更清晰地了解乡村主体的乡村文化自信程度。当问到“您对家乡的认同感强吗?”回答“强”的占43.97%,“比较强”的占占41.38%,“不强”的占12.07%,“缺乏认同感”的占2.59%。家乡认同感主要是对家乡文化的认同,虽然这种认同还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却是文化自信的基础,缺乏认同感就谈不上文化自信。调查数据表明,大多数被访者还是有比较强的家乡认同感,认同感不强和缺乏认同感的只占近15%。当问到“您是否有家乡自豪感?”回答“有强烈自豪感”的占23.92%,“有自豪感”的占56.9%,“缺乏自豪感”的占15.3%,“没有自豪感”的占3.88%。缺乏自豪感和没有自豪感的一共占近20%。家乡自豪感是以家乡认同感更深一层的家乡情感,是乡村文化自信的直接表现。调查显示出较多农村青年对自己的家乡缺乏自豪感,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说明当代农村青年在因谋生而经历频繁迁徙和流动之后,部分人对家乡的认同感越来越淡薄,自豪感在下降,部分农村青年逐渐认同了城市文明和城市文化,已经没有乡村文化的认同和自豪。当问到“您如何评价当前乡村文化自信的现状?”回答“非常自信”的占16.81%,“比较自信”的占48.28%,“缺乏自信”的占32.97%,“自卑严重”的占1.94%。这一数据有两个方面含义,一是可能表达的是被访者本人乡村文化自信状况,也可能反映的是被访者对乡村文化自信总体状况的整体判断。但不管是哪种情况,数据对当前乡村文化自信状况的指示意义已很明显。另一个关于信心的问题是“您对您的家乡(村)的未来是否有信心?”回答“非常有信心”的占25.43%,“比较有信心”的占53.45%,“比较没信心”的占13.79%,“没信心”的占7.33%。“比较没信心”与“没信心”两者相加为21%。这个题目设计与第一次问卷调查的题目不同之处在于,它直接针对“您的家乡(村)”,而非泛指的“乡村”,问题更有针对性,答案的可信度也更高。

两次问卷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多数被访者具有较高的乡村文化自信水平,对乡村发展前景比较乐观,对当前农村发展形势的看法正面、积极,认为党和政府对农村扶持的政策力度逐年加大,“三农”状况明显好转,未来前景可期。但数据也显示,有少部分受访者文化自信不足,对自己家乡缺乏自豪感,对乡村传统文化认同有所减弱。说明经过改革开放40年来的建设,我国乡村的文化自信在逐渐恢复中,但发展还不平衡,打造具有充分自信的新型农村社区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

二、乡村文化自信的主体性分析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所表征的是当代中国在文化领域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文化主体性的确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必须落实在文化主体性的重建上。[2]为了深入了解乡村文化自信现状,课题组对乡村各阶层、各群体进行了深入分析,不仅研究了主体的生活环境、职业、教育等指标,也研究了主体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社会心理。

(一)乡村人口构成

乡村职业构成比城市简单,居民以务农为主,收入水平低,文化教育水平低,文盲率高;文化程度较高的年轻人和中年人大多离开了乡村,留守人员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乡村空心化现象严重。数据显示,我国每天有20个行政村消失,全国每年有7000多个村委员会减少[3],部分省份农村的“空巢率”已经超过60%[4],贫困人口较多。“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问题非常严重,这种趋势在有些地区还在加剧。本次调查探访了安徽皖南的一个村民组。为了方便出行,当地政府把公路一直修到山顶,平整的路边植被茂密,山涧潺潺流水,俨然一个宜居的天然氧吧。可是,我们从山脚走到山顶不见一人。经打听得知,这个村民组几乎所有劳动力都已外出打工,留下的只有几位老人。当地人告诉我们,当地农村几乎没有什么收入来源,外出打工一年还能挣五、六万,所以能出去的人都出去了。乡村人口的这种现状和特征,无疑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出了严峻考验,这也是乡村文化自信缺失的重要原因。乡村有劳动力的人口成规模流出,本身就是对乡村前途缺乏自信的一种表现。

(二)乡村基层干部

乡村基层干部尤其是村委会成员是乡村的管理团队,主要负责乡村发展的组织、领导以及国家政策的实施,是乡村民众的主心骨。乡村基层干部的文化自信水平,直接关系到乡村文化自信的建立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如果一个地方的村支书、主任对本地文化没有信心,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当地是发展不起来的。经过几十年建设,我国农村基层干部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总体呈现出年轻化、学历化的趋势。本次调查表明,乡村基层干部的文化自信程度以及对乡村发展总体自信程度,在所有职业群体中是最高的。当问到“您对您的家乡(村)的未来发展是否有信心?”乡村基层干部比重最高,高达85%(非常有信心30.77%;比较有信心51.28%)。课题组还设计了一个直接测评乡村基层干部文化自信水平的问题,当问到“您认为当前乡村干部自身对于乡村前景的自信状态如何?”总体评价是“非常自信”的占11.85%,“比较自信”的占40.95%,“不够自信”的占33.19%,“缺乏自信”的占14.01%。说明受访者对乡村基层干部文化自信程度呈两极化。而乡村基层干部自我评价是“非常自信”的占7.69%;“比较自信”的占56.41%;“不够自信”的占30.77%;“缺乏自信”的占5.13%。说明乡村基层干部对自身的文化自信程度的认识比较客观,认为自身文化自信水平还有待提高。总体而言,在所调查的部分地区,乡村基层干部的文化自信程度不高,文化自信缺失现象在乡村基层干部身上表现得比较明显。

(三)农民阶层

农民是乡村人口的主体,长期以来农民占乡村总人口的80%以上。当前需要重新定义“农民”这一概念,严格地讲,常年在城市务工的农村居民已经不再是真正的农民;只有仍然坚持在农村从事农业(广义)生产的人员才能算是农民。虽然这类人数的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但他们仍然是农村居民的主要组成,培育乡村文化自信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培育农民的文化自信。本次调查发现,“农民”对乡村文化和总体发展前景的自信程度要明显低于农村基层干部、农村企业经营管理者、农村个体经营者等阶层。访谈过程中,有少数村民对本地发展前景持悲观态度,认为虽然村里家家盖起了新房,部分家庭买了轿车,公路也修起来了,但这些都是在城市务工挣来的,或是政府直接资助的,当地经济反正一年不如一年,看不到未来出路。持此观点的村民年龄偏大,观念传统,思想保守,不愿接受新生事物,内心深处保留了传统农民听天由命、不思进取的精神状态。

(四)农村创意阶层

这些是活跃在广大乡村的农村文化艺术人才,包括手工艺品生产者、农村文创人员、小剧团演员、歌舞表演队、民乐表演、农村非遗传人、民间艺人等。农村创意阶层是当地文化艺术活动的主体,这一群体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熟悉了解乡村的历史、传统、人物、风情,对乡村文化有着独特的敏感和认知。他们是乡村文化的代言人和传承者,他们的文化自信对乡村文化自信的培育有着重要的影响。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的主业和主要收入来源是农业,从事文化艺术主要是出于对文化艺术的爱好,同时也为了增加收入补贴家用。这类人对乡村文化最为了解,也最有感情,具有较高的乡村文化认同、文化自信,也有传播乡村文化的热情。但大多数文化艺术活动收入水平不高,仅能够维持基本生存需要,同时他们还要面临技艺失传、后继乏人的苦恼。留在农村的民间艺人面临着生存困难和技艺失传的双重压力。

(五)乡村企业与个体经营者

这类人头脑灵活、思维活跃、务实,能够带领乡亲们致富,在当地有一定号召力,能影响当地的政治生态和文化生态,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他们对乡村发展的态度以及文化自信水平,直接影响着乡村整体文化自信的发展。除此之外,个体经营者、手工业者、店主、摊贩等也是农村中有影响力的群体。这一部分人在农村占比不高,但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高于一般农民,有一定的影响力,他们是传统乡村文化的象征,是乡村集体记忆的传承者。过去常见的村头小店,不仅为当地民众日常购物提供了不少方便,也是当地社会交往的场所,是各类人群聚集的地方,在信息传播和文化传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些经营者对乡村文化有着深刻的认识,他们的精神世界的变化是乡村文化自信的晴雨表和风向标。随着企业的入驻和大型超市的兴起,村头小店和夫妻店不断减少,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乡村文化的一个损失。

(六)乡村教师和中小学生

乡村教师除了向乡村学生传授知识,还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乡村教师的文化自信水平、对乡村文化和藝术的态度和认知,对乡村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调查发现,在所有职业群体中,乡村教师对乡村文化自信水平最低。部分教师长期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的都是农村落后、城市先进、将来考上大学后一定要想办法进城、留在农村没有出息之类的观点。虽然这种“弃农”“离农”的观点在现阶段有着现实的基础,但客观上为这些成长中的下一代早早播下了“文化自卑”的种子,对农村发展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中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正处于形成阶段,是自我意识和群体意识的建立时期,学校教育和环境如何,对于少年儿童文化自信的初期培育至关重要。如果缺乏有效的教育和引导,就容易形成很深的文化自卑心理。在当前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提升农村教师和学生的文化自信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三、完善乡村文化自信主体建设的思路对策

乡村文化自信的培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乡村发展的方方面面,单靠一方力量或某一领域是不够的,必须构建培育体系,互相配合、形成合力。

(一)充分发挥乡村基础政权的主导作用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政府应扮演好发展者、协调者、引领者、服务者的角色,充当乡村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者,成为培育乡村文化自信的主导力量。地方党组织和政府应当高度重视乡村文化建设,从“五位一体”发展高度出发,制定本地文化发展规划,加快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活动和产品,真正担负起领导本地文化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任。尤其是乡村基层干部,对乡村文化自信的培育起着直接的影响和示范作用,他们需要重新审视乡村文化,全面认识乡村文化的功能[5],要热爱乡村文化,身体力行弘扬乡村文化的优良传统,有创新创业的热情,乐于奉献,积极进取。根据访者反映,当前部分乡村村委干部年龄偏大,观念保守,对当代年轻人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缺乏了解,对如何在文化创意活动中传承乡村优秀文化缺乏思路。可见,乡村干部迫切需要年轻化、知识化。

(二)积极推动企业参加乡村文化建设

乡村企业是指选址在乡村或由乡村举办的企业。企业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为社会提供合格的产品和服务,还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企业经营管理者是具有经营管理能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乡村精英阶层,企业员工也大多由年轻人组成,具备专业技术素质,接受现代化大生产训练,有组织性、纪律性,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较高。因此,企业理应在乡村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中起表率作用。企业参加乡村文化振兴的形式多样,包括为乡村培养文化艺术骨干,支持乡村文化设施建设,通过参加乡村节庆民俗、乡村支教、文化扶贫、文艺下乡等项目弘扬优秀的乡村文化,促进产业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推进乡村治理模式的转变,因此它们是乡村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力量。乡村企业经营管理者应该热爱乡土,熟悉了解乡村历史文化,做传播和弘扬乡村优秀文化的带头人。

(三)高度重视农民阶层的文化自信培育

农民是乡村人口的主体,也是乡村建设的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说,乡村文化自信就是农民的文化自信,尤其是青年农民的文化自信。但农民恰恰是乡村最缺乏文化自信的群体之一(若加上外出务工者,则排名倒数第一)。如何培育乡村农民阶层的文化自信,就成为培育乡村文化自信的关键。培育农民的文化自信,首先需要大力宣传党的农村方针政策,增强农民对农村前途的信心。其次,要积极组织节庆、花会、灯会、赛歌会、文艺演出、劳动技能比赛等各种文化活动,通过参与文化治理活动,在文化实践中提升农民群体的文化自信。三是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传播体系,包括开发“三农”内容的电视频道和节目,积极发展农村电影放映,创作深受农民喜爱的农村题材电影以及农村科普影片,开展农村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推动服务“三农”出版物的出版发行等,弘扬乡村优秀文化,培育农民文化自信。四是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提高乡村文化设施利用率,倡导农民读书用书、学文化、学技能,普及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卫生保健常识。最后,积极培养农民文化骨干,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等农村创意阶层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尤其要发挥留在乡村的青年农民、返乡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农村个体户在乡村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培育他们对乡村文化和艺术的热爱,提升他们弘扬传承乡村优秀文化的热情和能力。

(四)重视各类乡村社团对乡村精神生活的影响

本次调查显示,乡村各类文体社团、协会、宗教团体对乡村精神文化生活具有重要影响,其影响力依次为:文体社团(50.07%),民间协会(38.98%),佛教组织(20.49%),基督教组织(15.14%)。因此,要重视发挥乡村各种文体社团、民间协会在乡村文化自信培育中的积极作用,也要重视各种宗教组织对乡村民众精神世界的影响。虽然总体上宗教组织在农村影响还有限,但当前西方宗教在中国乡村的蔓延渗透,中国传统宗教和本土信仰则趋于式微,这种现象值得关注。[6]一些乡村的宗教组织定时聚会,传经布道,风雨无阻,牢牢控制了一些人的精神世界,其影响力甚至大于当地的党组织。笔者在调研期间数次近距离观察过乡村某教派的活动,并与该小组成员进行了访谈。观察发现,不少教徒认为信教能帮助他们排忧解惑,度过人生难关,教导他们悔过行善,谈吐之间无不流露出教徒独属的“文化自信”。据称,一些教徒因为信教改掉了过去抽烟、喝酒、赌博的恶习,改善了邻里的关系。课题组认为,农村当然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乡村文化,用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占领乡村文化阵地,同时也需要与乡村中合法的宗教活动形成良性的包容关系,毕竟乡村宗教活动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客观存在。

(五)加强农村学校的基础性作用

学校是有组织、系统、连续地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机构。学校不仅有思想政治和各门学科教育,还应有比较系统的乡土文化教育,这对培养学生对本乡本土的认同感、自豪感、积极的情感依恋与农村文化的基本自信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必须要扭转长期以来农村学校那种城市优越、农村落后、留在农村没有出息这一类教育理念。要通过系统教育,让学生樹立新型城市化理念,理性认识城市与乡村的关系,让学生系统了解乡村历史和文化,熟悉各种地方艺术形式,积极参加乡村非遗保护,培养对本土文化的感情和热爱,树立家乡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其为乡村发展做出贡献的情怀和抱负。[7]要加强对老师的乡村文化培训,积极编写乡土教育教材,丰富乡土教育内容,增加乡土教育的趣味性、知识性、情感性和实用性。从本次问卷调查情况看,乡村教师对于乡村文化的认知和自信不容乐观,在所有乡村群体中排在最后。如果连教师都缺乏对乡村文化的自信,也就不可能培养学生对乡村文化的自信。因此,要采取措施,让乡村教师队伍熟悉了解乡村文化,热爱乡村文化,培养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升乡村文化自信水平。

(六)充分发挥乡贤的引领示范作用

在中国封建社会,乡绅或乡贤始终是乡村风俗教化、公共事务、社会建设的主导力量。中国传统乡村社会一直有浓厚的重贤、尚贤的良好风尚,并由此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乡贤文化。唐朝《史通杂述》记载:“郡书赤矜其乡贤,美其邦族。”明朝开始建乡贤祠,凡进入乡贤祠的人既要有“惠政”,又要能代表地方民众的意志;清代不但建有乡贤祠,还把乡贤列入当地志书。当代“新乡贤”主要包括当地政府领导、在外地工作后离退休的党政干部、企业家、贤达人士、地方上有名望的人士,他们素质高,见多识广,影响力大,号召力强,了解乡村历史文化,熟悉当地的民风民俗。他们活跃在乡间,或传播先进理念,或调解纠纷、排除危难,或出谋划策、参加乡村建设。发展乡贤文化,对于传播传承乡村优秀文化、培育乡村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

(七)重视外力的教育和启迪作用

乡村文化自信培育的外力,主要是指乡村以外的组织、专家、团队、专业人才和志愿者队伍,外部力量对于乡村文化自信的培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大多是专业人士、专家学者、投资商,有专业知识,能够给乡村带来新知识、新理念、新技术、新文化,对于破除地方生活方式上一些陈规陋习,消除文化自卑和提升当地的文化自信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一些地方的乡村艺术教育公益项目,艺术家用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让当地的农村妇女、留守老人、残疾人很快学会画画,不仅养活了自己,还弘扬了当地文化,提升了当地老百姓对乡土文化的自信和自豪。国内许多高校也参加了乡村建设,通过策划当地特色的节庆,打造乡村文创项目,推动了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让乡民认识到当地丰富的资源和自身的潜能,极大提振了乡村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钟涵冕,郑兴明.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乡村文化自信的重建[J].区域治理,2019(36):62-65.

[2]林默彪.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当代中国文化主体性的重建[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2):159-166.

[3]李旭鴻.十年后,谁来种地.光明日报[J].2011-10-27(16).

[4]杨麟.湖北农村老人空巢率超60%,2016年人口老龄化超20%.湖北日报[J].2013-08-05.

[5]胡剑南.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文化研究[J].重庆社会科学,2019(5):12-128.

[6]许芷浩,邱成林.当前农村宗教信仰现状研究——以H省L市为例[J].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8(3):59-64.

[7]徐慧宁. 青年艺术学子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探析[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4):15-18.

责任编辑:顾 松

猜你喜欢

乡村文化自信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一场无休止的“逃亡”
一场无休止的“逃亡”
浅析当前乡村财务管理模式的
小学生好奇心与创新意识的潜在联系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话剧《乡村》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MSU:东兰辛“乡村”里未来的公关小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