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游戏化识字课堂的构建策略

2020-01-03温岚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49期
关键词:游戏化识字教学小学语文

温岚

【摘要】游戏化教学是一种以非正式、非严肃的方式教授知识的教学过程。其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应用,有效地消除了传统课堂给学生带来的压迫感,放松了学生的心情,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心理或生理上的愉悦。故以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构建小学语文识字课堂,既是关照儿童天性、吸引儿童识字兴趣的需要,也是活跃课堂氛围,丰富小学语文课堂组织形式的要求。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应该积极分析小学语文游戏化识字课堂的构建价值,坚定自身的游戏化语文识字课堂构建信心,积极投身到对游戏化语文课堂构建策略的自主探索之中。

【关键词】小学语文  游戏化  识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9-0069-02

游戏是指个体自发参与的具有一定竞争性和娱乐性的自由活动,古希腊哲学家们认为世界秩序的变化都具有游戏的特征。将游戏引入小学语文识字课堂,无论是对语文识字课堂的体验性提升来说,还是对增强学生对汉字造字原理和本质含义的理解来说都是一种需要。所以,要想提升小学语文识字课堂质量,我们就有必要构建带有游戏化特征的小学语文识字课堂。

一、小学语文游戏化识字课堂的构建价值

理解小学语文游戏化识字课堂价值是坚定自身游戏化识字策略探索信心的必然步骤。而根据我对游戏化策略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现状的研究,我认为小学语文游戏化识字课堂的构建价值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汉语语言学习本质的要求

游戏是产生人类文明的重要途径,儿童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一种语言游戏。汉语语言游戏以游戏化的形式折射出了中国式的生活形态,早在很久以前便渗透到了汉民族的社会生活之中,兼備着娱乐功能和益智功能。所以,推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游戏化是对语言传统的继承,也还原汉语语言本质的需要。

(二)学生阶段性学习特点的要求

小学阶段的孩子心智尚未成熟,逻辑思维能力也不强,在面对抽象的汉民族的文字时,大部分的学生都是提不起探究性质的。而最好的识字方式是让学生以自觉、自愿的姿态加入到对汉字的解读与研究过程中。故在小学语文识字学习指导过程中,我们需要采取适宜的方式将识字过程变成学生感兴趣的模样。而游戏对小学生的吸引力是巨大的,所以,构建游戏化的小学语文识字课堂是满足小学生阶段性学习特点的要求。

(三)丰富语文识字课堂形式的需要

游戏的形式是多样的,当教师秉承游戏化教学理念构建小学语文识字课堂时,教师就需要深度解读教材,创造性地应用教材内容,根据生字固有的特点设计识字活动。而不同的文字的基本特点是不同的,所以教师选择的游戏形式也是不同的,这便极大地丰富了小学语文识字课堂形式,消除了小学生的审美疲劳,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自主识字意识,提升了小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

(四)营造平等课堂氛围的需要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是游戏的发起者和引导者,学生是游戏的参与者和推进者,二者是地位平等、缺一不可的。在游戏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全身心地投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学生是能够并且乐于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的,而在不断的交流和互动中,师生也会增进对彼此的了解,建立和谐、互助的学习伙伴关系。所以说,构建游戏化的小学语文识字课堂,也是营造平等课堂氛围的需要。

二、小学语文游戏化识字课堂构建现状

虽然游戏化识字课堂具有极高的构建价值,但在当下的小学语文知识教学过程中,游戏化识字课堂的构建情况却并不乐观,其主要表现如下:

(一)教师的游戏化教学能力较低,游戏种类单一

在识字课堂构建过程中,大部分的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置到识字之上,更重视学生对汉字的机械记忆和模仿书写,很少涉及对汉字内在原理的领悟。在组织汉字游戏活动时,教师多会采用汉字听写竞赛等目的性明显的汉字游戏活动,游戏种类比较单一,游戏目的不够多样,不能满足学生的游戏需求。

(二)识字游戏教育价值低,游戏与汉字之间的融合度不够

在游戏识字课堂构建过程中,大部分的教师在组织汉字游戏时比较随意,并没有将识字教学目标融入到识字游戏的创设过程中,使得游戏与汉字学习之间分化明显,学生不能从识字游戏中感受到汉字的文化魅力、体会到汉字造字原理。

三、如何构建游戏化的小学语文识字课堂

我们对游戏化识字课堂构建价值和构建问题的探究最终是为自身的游戏化识字课堂的顺利构建服务的。那么如何才能构建游戏化的小学语文识字课堂呢?在不断的教学探索中,我找到了以下三类,现结合教学实际一一论述如下:

(一)文字解析类

解析文字是感悟汉字造字原理的有效办法,将汉字解析类游戏应用到汉字初学阶段,不仅可以提升识字课堂的探究性,而且还能深化小学生对汉字造字原理的理解与感悟,提升小学语文识字课堂构建层次。

1.谜语激趣,设置悬疑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学生才会在发展近区之内完成较为困难的挑战。字谜是我国传统的语言游戏形式之一,以谜语激趣,导入识字课堂,不仅能够设置悬疑,引起学生好奇心,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在对汉字的拆分组织中,领悟汉字的形体特点。

例如:在《秋天》一课的识字教学过程中,我对同学们说:“听说班里有不少识字大王呀!下面老师出个字谜,看看大家能不能快速找到问题答案好不好呀?”“好!”学生答。“听好了,左绿喜欢及时雨,右红最怕水来攻,左右相逢起凉风,打一个字。”我问。“秋天的秋字。”学生答。“为什么呢?”我又问。“禾苗喜雨,火最怕水,一个在左,一个在右刚好可以组成一个秋天的秋。”“禾苗是绿色的,火苗是红色的,秋天是凉爽的。”学生纷纷说着自己的判断依据。接着,我又通过让学生用秋字组词,引导学生回忆了秋天的生活走入了文本解读情境。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我以字谜导入识字课堂,让学生在对简单谜面的猜测过程中了解了汉字的结构特点,产生了汉字文化探究兴趣,提升自身的文化认同感。

2.歌谣吟诵,感受字理

歌谣是诗词的起源,也是最早的表现情感与期望的形式。幼儿是歌谣的主要消费对象,吟诵童谣是儿童体验语言的节奏美和音韵美的主要方法,也是儿童体验情感、接受文化熏陶的重要途径。故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人为的添加一些精短、好记,朗朗上口的识字歌谣,可以帮助学生在第一时间内对应汉字形体和具体事物,理解汉字中象形字和会意字的形成原理,提升识字课堂的人文性。

例如:在《望庐山瀑布》中的“炉”字教学过程中我就编写了一首童谣,勾画出了一幅小屋子的旁边燃着一堆篝火的画面,展现了“炉火”取暖功能,“小小房间旁,微微炉火亮,炉子烧得旺,屋子暖洋洋。”这样一来,学生每次看到炉字都会在脑海中浮现出这一温暖的画面,加深了学生对该汉字的印象。再如:在《日月明》中“明”字的教学过程中,我将“日月明,亮晶晶”六字歌谣教给学生,让学生在歌谣记忆过程中识记了“明”字结构,以及明字表现出的会意特点。

在这一识字过程中,我以歌谣教授辅助学生实际汉字,让学生在吟诵歌谣这一游戏过程中轻松完成了识字任务,获得了对汉字造字原理的基本认知。

(二)识字整合类

汉字整合类游戏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汉字学习基础的背景之上的,这类游戏的组织帮助学生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汉字知识体系,有效地提升了识字教学的系统性。

1.魔法变化,轻松记忆

汉字是个庞大的家族,在这个大家族中有很多长相相似的兄弟,将这些“兄弟字”放到一起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轻松找到形近字之间的联系与差异,减少汉字出错概率,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构建识字网络,拓展学生的识字量。而由于这些汉字字形相似度较大,所以我们可以以组织魔术游戏的形式导入识字课堂。

例如:在包含“良”字的汉字识记过程中,我先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良字,然后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可以将这个字变成其他字吗?”“加三点水,变成浪。”“加女字旁变成娘。”“加反犬旁,变成狼。”……学生纷纷说道。“看来大家都是魔法师呀,那么从这些变字过程中你们可以总结出一条比较顺口的魔法口诀吗?”我问。“有女是个娘,有犬是个狼,有“酉”把酒酿。”学生在我的引导下总结道。“老师,他们的韵母都是ang。”一个学生惊奇地说道。“还有,这组字的偏旁都代表着汉字的对应事物的形象。”另一个学生道。“他们是形声字。”学生总结道。

就这样,学生轻松地记忆了包含“良”字的汉字家族,发现了该汉字家族的造字规律。

2.生活为依,情境游戏

生活是汉字的发源地,也是汉字的应用地。将汉字学习引入生活情境,创设生活情境游戏,不仅能够辅助学生更好地感知生活与语文之间的联系,而且还能延展学生的识字空间,提升学生对汉字的主动学习与探索能力。在识字游戏的构建过程中,我们可以先根据将要识读的汉字选择适宜的生活情境,使得汉字成为生活情境的构建元素,然后再以情境为依托,推进汉字游戏。

例如:对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中的“汉字加油站”部分的学习过程中,我先以多媒体展示了祖孙二人拿着蒲扇在星空下对话的图片,然后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在这个图片中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吗?”接着,我让学生一人一句根据图片共同创编故事,并将学生故事中提到的生词如,蒲扇、牵牛、织女等依次誊写在黑板之上。

这样一来,学生便在对图片中隐藏的情境故事的探索和发现中掌握了字词知识,建立起了以情境为依托的字词串,搭建了新的汉字识读框架。

(三)记忆强化类

机械记忆是小学阶段學生记忆知识的主要方法,也是一种比较枯燥的汉字学习方法。要想让汉字识记过程不枯燥,我们就需要将游戏元素融入到汉字机械记忆之中。

1.找朋友

汉字中有很多合成字,记忆汉字的构成元素的难度远低于记忆整个汉字。所以,在小学语文识字游戏构建过程中,我们可以将每个课时中出现的合成字,拆分后打乱顺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利用这些汉字构成元素自由组字,从而深化学生对汉字结构的记忆,降低汉字识记难度。同时,在该识字游戏推进过程中,学生也能再次回忆汉字构成方式,在拆分组合中,明晰汉字的构成原理。

2.缺了谁

这是一种考验学生瞬时记忆能力和对比分析能力的游戏,在识字课堂结束之后,我们可以展示事先准备好的文字图片,给学生5秒钟的时间记忆图片中的文字,然后隐藏图片展示另一张略有不同的图片,让学生对比两张图片,找出缺失的文字。这样一来,学生便可以在对缺少的文字的找寻中,多次回顾图片中的文字,一遍遍地强化自身的文字记忆,巩固自身的汉字识记效果。

综上所述,游戏化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推广有效地改变了传统师生关系,改正了语文教师教学视野狭窄的现象。它以丰富多样的游戏形式为语文识字课堂注入了新的生命,增进了学生对识字原理的感悟。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有必要认真分析游戏化识字课堂构建理念,从汉字分析、识字整理、知识强化等多个方面入手提升语文课堂中的识字游戏种类,强化语文游戏化识字课堂的构建价值。

参考文献:

[1]刘玉刚.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06):159.

[2]段文海.利用游戏优化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探索[J].新课程研究,2019(13):95-96.

[3]卢晓玮.谈小学语文游戏教学的进行[J].学周刊,2018(18):99-100.

猜你喜欢

游戏化识字教学小学语文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为幼儿园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游戏化语言:幼儿园活动游戏化的支柱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