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的《生物化学》课程线上教学实效性探索
2020-01-02窦瑶孙聪王宏英王卫芳郭艳霞阎慧郭寰宇周晓晶
窦瑶,孙聪,王宏英,王卫芳,郭艳霞,阎慧,郭寰宇,周晓晶
(长春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吉林长春 130117)
线上教学也称网络教学,是指利用已经普及的电脑和宽带网络等硬件环境,依托专业的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异地、同时、实时、互动教学和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线上教学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一种方式是可以基于网络的软件硬件集合授课,另一种方式是基于网络的软硬件集合的教学资源授课。线上教学与传统教学是优势互补的,线上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受众层面更加广泛,但是线上教学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新的挑战,不论是线上教学还是传统教学,核心未变,教学主体不会因为使用线上教学而改变,教学的主体仍然是学生或学习知识的群体,教学的核心依然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探索线上教学模式的同时,以此为契机积极探究“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教学模式改革,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整个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的先进教学理念是线上教学改革的关键。1952年,罗杰斯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认为“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育是通过非指导性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旨在将学生培养成“完整的人”,即身躯、心智、情感、精神、心灵融会一体的人。“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师的主要职责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角,教师的角色是要努力培养、挖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潜力,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基础知识,引导他们学会主动提出质疑并思考问题,以学习兴趣的驱动知识获取,实现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探索求知、自主创新的能力培养目标。
而“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教学实效性探索,成为线上教学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目标,对于线上教学的实效性,教师一直比较关注设备、平台、技术的影响,这些固然是前置条件,很重要,但却不能忽视特殊的线上教学模式下,教学实效性的体现,而线上教学的实效性更离不开“以学生为中心”的先进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教学实效性体现在围绕学生的能力培养的线上教学准备、教学环节设计、教学反馈及调控、线上实验教学、评价方式等多个重要的环节。环环相扣,每个环节都不能脱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该文以《生物化学》课程为依托,因为《生物化学》课程是一门教学资源丰富,教学环节全覆盖,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全方面能力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生物化学》课程中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教学实效性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1 以学生为中心的《生物化学》课程线上教学实效性探索的目的
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生物化学》课程线上教学实效性探索,不断完善线上教学模式,实现“线下课堂”向“线上课堂”的迁移和融合,构建和优化线上教学的组织与管理体系,保证线上教学正常高效开展,保障线上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生物化学》课程线上教学实效性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程线上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合作学习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生物化学》课程线上教学实效性探索,使授课教师可以及时掌握教学效果,及时调控改进线上教学方法,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生物化学》课程线上教学实效性探索,在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的基础上,促进《生物化学》课程的建设、发展和优化。使《生物化学》课程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探索出新的改革理念和思想火花。
2 以学生为中心的《生物化学》课程线上教学实效性探索
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生物化学》课程线上教学实效性探索,构建科学的线上教学实效性体系,包括线上教学课前准备、线上教学课中教学环节设计、线上教学课后反馈体系、线上教学评价体系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设计等环节,尝试积极构建“备、教、研、学、评” 一体化实践活动的科学线上教学实效性体系,将“以学生为中心”理念贯彻始终。
2.1 线上教学课前准备:开发资源,个性创生
传统教学教师在课前要进行“三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但在线上教学中,教师要进行的课前准备要更加全面,在课前准备阶段就要将“以学生为中心”渗透其中,开发资源,个性创生。教师在线上教学前构建教学资源包,在课前已建立的网络平台如QQ 群、微信群、钉钉群、学习通群内上传资源包,资源包包括电子版教材、教学大纲、教学方案、上课课件、知识点整理、学习方法建议、网络资源平台、教学视频、课后习题(其中包括优秀的学生自编试题)等资料,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并且资源包的创建要个性创生,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资源包要体现出个性化,与传统教学的“备学生”是相一致的,在课前分析所授班级的学生情况,包括所学专业、知识水平层次,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前期课程、文理科分布情况、男女生比例和少数民族比例等,真正地做到不同的学生创建不同的资源包,做到有针对性、有个性的课前准备,让学生在线上教学前树立学习自信,激发学习兴趣,消除抵触情绪,能够自主预习,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此外,线上教学课前教师还要“备环境”,线上教学依赖于网络平台,直播或录播过程中有许多可控与不可控因素。不可控的尽力回避,可控的应该全力避免发生,为此,教师在线上教学要多次测试和测评网络教学平台,设施后备网络教学平台,授课教师应提前调试设备,测试网络、声音、图像等效果,预播放PPT,教师授课时保持场所干净、整洁,避免外界声音干扰,请家人不要进出授课场所。
2.2 线上教学课中教学环节设计:启迪方法,能力培养
线上教学课中教学环节设计要比传统教学更加细致,才能打破教师和学生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
在线上教学的开始阶段可以设置课前提问,通过点名连麦的方式,让学生回答预习的问题或者上节课的重点知识,不仅增加了线上教学的师生互动,还能让学生差漏补缺,复习重点内容,激发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
在线上教学的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缓解直播课程的枯燥,在中国大学MOOC 网或者超星学习通有丰富的教学视频资源,教师可以下载相关视频,在直播课程时可以适时的播放,通过视频讲解一些知识点后教师再与学生谈论,可以缓解直播课程的枯燥并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重点难点内容讲授后,可进行课上讨论环节,学生可以在讨论区打字或者通过连麦的方式对重点难点内容提出疑问或讲出自己的见解,教师也可以通过课上讨论环节了解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情况,争取做到以学生听懂听明白为前提的“堂堂清”授课模式。
在重点难点内容讲授后,可适时穿插简短的课上测试,教师在PPT 上或者口述1~3 道测试题,学生在平台上通过点击选项的方式回答,教师可实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在每节线上教学的课后要进行课后总结,可采用教师总结或者学生总结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连贯的逻辑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整理总结概括的能力。
在线上教学的全过程中要注意增加教师互动,这样才能打破时空限制和学生的不真实感,例如连麦讨论和提问,网络语言“扣1”互动,教师授课时如果学生“听到”“正确”“好了”“懂了”“掌握了”,可以让学生在留言区回复“1”,否则回复“2”或者扣一波“666”、送花等,将线上教学紧密贴近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逐渐接受和适应线上教学。而线上教学的考勤,可通过在线时长、在线签到等方式实现。
2.3 线上教学课后反馈、评价体系:及时多元化作业与评价,助力学生展自信
线上教学的课后评价反馈应从短、中、长期的角度逐层次开展,短期评价应贯彻于每一节课,通过学生的讨论区留言、扣1、课中小测试,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及时通过反馈更改教学设计。中期评价可通过线上调查问卷、章节测试、课后作业的形式开展,学生的章节测试和课后作业可在网络平台提交,教师及时批改,并展示或点赞优秀作业,多元化的作业与评价,助力学生展自信。长期评价即期中、期末考试,结合形成性评价,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
2.4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设计:自主选择,主动分享
线上的实验教学,是一种新颖的实验教学方法,与传统实验教学可以优势互补,线上实验教学不受时空和实验条件的限制,学生可自由在虚拟仿真平台进行自主选择的虚拟实验,教师要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助理学习对实验原理等的理解,在学生进行虚拟实验操作后,鼓励学生大胆分享完整的实验思路和实验流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3 以学生为中心的《生物化学》课程线上教学实效性探索的意义
该文以《生物化学》课程为依托,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教学实效性。线上教学实效性的意义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于教师在教学中及时采取措施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以保证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是学生在线上学习的过程中真正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合作学习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而以学生为中心的《生物化学》课程线上教学实效性研究的目的则是激励教师进步,激励学生学习,促进课程的优化发展。首先是促使教师在进行线上教学后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其次是使学生从被动接受教学内容转变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最后则是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促进《生物化学》课程的建设、发展和优化。因此,以学生为中心的《生物化学》课程线上教学实效性研究能够使教与学处于优化、平衡的状态,是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和基本保证。也是为培养创新型、高素质的人才奠定结实的知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