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几点思考
2020-01-02包竞生
包竞生
(大庆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712)
当前,各高校课堂教学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变化带来的新问题和挑战。“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是我国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理应成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课题。高校美术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就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就此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1 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美术院校的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动机及需要也呈多样化等。这给高校美术教育在新时期提出了新的课题,要求专业课教师与时俱进应及时针对实际问题进行教育。利用课堂教学的载体,加以正确引导。而现实中我们不少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渗透德育的意识。这就很容易导致有的教师误认为自己的职责仅仅局限于教专业知识,忽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出现一些错误认识,一是无关论。认为学生的德育教育是团委、学工处、学生辅导员的任务,应该是思政课教师的职责,与专业课教师无关。将知识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隔离开来。二是单纯专业论。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对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能训练积极性高。他们把技能和技巧的训练放在教学的首位,在教学中的直接表现就是“技术主义”至上的原则。认为专业课教师仅承担知识教育和业务教育的责任,美术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侧重于对象客观形态的描述与认识。大部分美术院校的专业美术教师只管传授绘画专业知识,无形中导致德育渗透可有可无,随意性大。三是等待观望论。目前,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还没有特别成型经验。授课教师讲专业课轻车熟路,搞德育渗透需要潜心研究,认真琢磨,劳神费力。因此,有的教师左盼右顾持观望态度。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美术审美意识的培养和道德的教育。导致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学生价值观淡薄的现状。由此可见,提高对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问题的重要性认识是当务之急。
1.1 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是教书育人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教书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德育为首”的重要标志。德育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作,它需要教师不断地为之努力。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美术专业课的空间,对学生搞好德育教育,从简单的良好习惯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热爱学校到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等等方面引导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使学生做到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为善小而不为。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思想状况,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帮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明辨是非,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当好学生引路人。
1.2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课堂教学是渗透德育的最好方法之一,在具体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我们并不否认除教学之外,还有其他的德育途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课堂教学是德育最主要的途径,并不能舍此而另搞一套。如果不把德育纳入课堂教育的轨道,不从德育的角度考虑教学,动辄喊口号、搞运动,那么德育只会变得越来越苍白无力。”美术教学是从三维到二维,从二维回归三维,从虚拟三维又到虚拟二维,从虚拟二维又到了真实的三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调动学生各方面素质,培养美术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引导学生进入美的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美术的德育功能体现在它能与艺术的美感融为一体。这样才能真正地完成现代美术教学的任务,才是真正的“教书育人”。美术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才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2 在美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美术本身是美的集成者它把自然历史人文之美集于一身,是真、善、美三位一体,高度统一的。由此可见,美术教学的德育功能,是十分明显的。作为一种美术活动所具有的德育价值,几乎随着美术教学的整个过程而展现。美术教学在作为德育手段方面,有其他学科没有的优势。美术教育是通过对色彩、线条、肌理、构图的审美因素反应进行的视觉教育。它不单是通过理论的说教与灌输,而是用美术特有的艺术形象作用人的感官,所以生动、逼真、有趣味、潜移默化,学生容易接受。在美术教学中有意识地开发德育功能,通过完美的艺术形象的感染与激发效能,不断启发欣赏者的意识与情感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品德意志,从而达到提高思想、品德和情操的目的。犹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在学生纯洁无瑕的心田里种下美好的种子,开出绚丽的花朵。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有思维的参与,它还是一个情感过程。在美术教学中,要采用全方位的渗透德育,充分利用美术课堂教学的优势和独特性,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美的感染和艺术熏陶的优势,通过完美的艺术形象和感染力来树立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品德意志。
2.1 充分利用美术教学过程中渗透点的广泛空间
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其他学科都有一个标准答案,像数、理、化等学科只有唯一答案。因为人文素质差异、审美观的不同、观察问题视角区别等美术学科却难有标准答案。美术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的结合点应该说是非常广泛的,在讲授国画美术教学中,不仅指导学生进行具体的临摹或写生实践,还讲解中国画艺术特色及其技法特点,中国古代山水画中情景交融的意境。从而激发学生对传统民族美术热爱的浓厚感情。让学生在感受中国艺术美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传统艺术的情感。美术技能训练是培养、提高学生的智育水平、技能素质、文化修养和个性特长的重要形式。在纯技法训练课上,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地进行美术创作,以培养锻炼学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意志品质和对艺术作品创作的严谨态度。
美术除政教性质的教育功能外,美术的教育功能更多地表现在对“道德”“修养”的辅佐方面。美术的德育功能体现在它能与艺术的美感融为一体。古今中外的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各个时期的著名画家的作品数不胜数,通过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深层次认识那种无私无畏、光明磊落、胸怀坦荡的人品修养,激励和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追求共产主义的情怀,教师应紧紧抓住美术教材和生活中美的形象,不断引导学生进入美的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欣赏大自然美妙、赞美英雄豪杰、讴歌时代楷模等。在进行审美学习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术教学之中。
2.2 美术教学过程中感情色彩厚重,穿透力强,德育含量高
审美教育特别是艺术教育在中国文化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参与者构成了艺术生态。学生所思、所得、所见文化之旅增强了审美判断力。美术教育是以美术艺术为手段让学生在学习和欣赏中思想、情操、性格乃至意志受到陶冶,达到育人的德育效果。艺术家的高尚品格影响学生个体情操。它对学生情感教育有其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能直接而强烈地触及人的心灵深处,进而影响人的情感。
美术是人类情感的温床,是情感艺术交流的场所。美术中的形、色、质是人类情感的载体,是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直观形象与符号,进而容易唤起人的情感体验。看着那变幻的线条、缤纷的色彩,学生通过这些与自己情感生活的连接和相互作用。审美教育,就能让学生在感知美的享受中接受教育,不知不觉地受到高尚,健康的思想感情的熏陶。
在高校教学当中德育渗透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而教师可以与时俱进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教学管理,可以结合地域文化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学内容,进而渗透相应的德育元素。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德育元素在各个方面的存在,进而不断提升自身的德育意识与素养。在新时代的高校美术设计教学过程当中,需要相关工作者们同时可以结合其他专业的教师做到交叉学科互补对高校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进行探索与创新,并展开有效的德育渗透教育专项研究与学习。
3 创新美术教学德育渗透的方法
美术教学德育渗透也是一种教育艺术,有其表现方式,规则及其特殊规律性。
3.1 掌握科学渗透方式
学科渗透法形势总体来说也是课堂教学式,学科渗透法必须依托于学科教学,不能独立存在。在专业课上把育人与教学二者巧妙结合起来,教育者在传授本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挖掘该教材中的德育内容渗透给学生,使之受到教育。让德育教育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孕育和滋养学生。循序渐进,通过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深刻某种美德规范和精神,使之终生难忘。抓住美术教育的情感调节功能,生动具体地渗透德育。作为一名美术教师不但要从自身做起而且随时随地,不放过任何一次在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的机会,既不死板老套,又容易被学生接受。在提高鉴赏能力中,生动形象地渗透德育。
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学会贯穿德育教育。只有认真设计好每一堂课,在教学当中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心思与精力,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首先,要精通教材,结合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学生能够从教学计划中明确教学目标当中获得自己的学习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学生自身的长处,学会取长补短,进而培养良好的习惯以及高尚的品德。其次,在教学过程当中要采取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课堂当中不应当对学生进行照本宣科的理论知识灌输,要多思考学会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在教学中要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当中不断地学习,接触新理论、新事物,合理有效的引导与高校学生的共鸣,每时每刻的渗透德育元素。教师可以在课堂当中制定美术设计课堂行为规范,使学生养成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课堂教育的优良传统我们要得以保留和不断完善,真正做到尊师重教,从教师进入课堂细微之处到师生问好以及学生上课的坐姿站姿等方面来进行规定,以培养新时代的学生遵守纪律、讲文明、尊敬师长的良好行为。最后,在课堂教学结束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积极客观的评价,给予学生客观正确的鼓励,促进学生们能够更加积极的学习。同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具有针对性的指出学生在学习当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及时的改正。形成师生良好的互动关系,进而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2 坚持有机、有度、有效的原则
美术教学德育渗透坚持有机的原则就是指事物构成的各部分互相关联,具有不可分的统一性;坚持有度的原则是松紧有度,收放自如,恰到好处。坚持有效的原则是有效果,能实现预期目的。
高校学生是思想活跃的青年一代,爱国主义教育能够主动积极的继承与发扬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不仅要在课堂当中言传身教,在专业上教会他们相应的设计、绘画等技法以及提高对艺术的鉴赏水平,还要实现在课堂当中贯穿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使得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的继承与发扬我国传统优秀文化。让学生在学习相应知识时善于思考,不断打开眼界认识我国具有代表性的艺术设计作品,对我国不同时代丰富多样性的古代文化与艺术遗产进行了解与探究。在与时俱进不断探究的过程当中发现、领悟与感受艺术的魅力,进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实现爱国主义的有效渗透。
一是学校各学科要形成有机的集合体,共同努力,统一指挥,认真落实。教师使命担当,积极作为。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要求我们提高德育教育的自觉性,要真抓实干。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制度落实,责任到人。防止走过场,流于形式的现象发生。二是要掌握好力度要把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于一体,正确处理好美术学科教学与德育渗透的关系。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个度的问题,力度要掌控到恰到好处,防止偏颇。教师一定要依托教学和教学实际需要,不能将学科课讲成政治课。也不能只注意学科知识内容的传授,忽视德育的渗透,这样美术教学就失去了它内在的意义。三是提高时效性。找准德育切入点,加强德育渗透美术教学的全过程,因应施策,依靠教师的有效引导和学生的自主接受,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清新自然。好的德育渗透,是能够让学生把学习中得到的感悟,进行再一次升华。实现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目标,厚植爱国主义情怀,逐步树立起牢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