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七”的文化意蕴探析
2020-01-02丁浴洋李庄达
丁浴洋,李庄达
(1.河南农业大学,河南郑州 450046;2.郑州工商学院,河南郑州 451460)
从数字的角度上来说,“七”自身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思,但是古典文化中来看,数字“七”自身的引申义较多,“七”则不仅是一个特殊数字,更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神秘的星空,我们最早认知的莫过于北斗七星;人类的故乡,是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七大洲;人类拥有丰富多彩的生命体,总在七情六欲中纠结和徘徊。 人们从不同的音乐中制定了七音音阶,组成美妙的曲调,创造出无数动人的旋律。冥冥之中,似乎有一种神秘的存在,赋予数字“七”诸多有趣的内涵。
1 “七”之崇拜,源于古老天文学
混沌之初, 人们没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来解释世间现象,抬头仰望的星空,神秘而遥远,似乎在俯视着人间的一切,所以人们就把心事诉诸神灵。古巴比伦王国的闪米特人就非常相信七曜皆神, 并确信他们轮流执政,主宰着浮世沧桑。闪米特先人把对七星神的敬畏演化于宗教中,他们造七座坛、献七份祭礼、行七次叩拜之礼……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七”渐渐地从虔诚的图腾崇拜中抽象出来, 成为一个隆重的符号,最终融入新的宗教之中[1]。
随着文化的传播和渗透,这个神秘的数字“七”对于整个世界文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七宗罪”“七重天”,甚至一周有7 天,都是“七”在宗教文化中的广泛应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七”结合了阴阳和五行,所谓儒家“和”的状态,也与道家的“善”与“美”“道”或“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代天文学家认为,宇宙有七大行星。 先人们根据日月星辰运行的轨迹和位置,把黄道附近的星象分为28 组,俗称“二十八星宿”。 它们按照4 个方位来布局,每一方恰好是“七宿”。各方七宿连接起来,恰好可以想象成一种动物,以为“天之四灵,以正四方”。
文学作品中的“七”。 七星在传统天文学中能够表现为二十八宿中的天罡,即北斗星。北斗七星的排列从“天璇”开始,穿过“天枢”并且逐渐向后延伸,其中贯穿的长度有自身的5 倍不止, 在这个距离范围内能够看到与北斗七星明亮度相近的星星, 这就是北极星。北极星在季节的变化中自身的位置、颜色都会有所差异。正因为如此,在古时人们经常使用北极星作为判定季节和位置的重要载体和工具。
2 中国传统文化之“七”
2.1 人日由来
在我国农历新年过后的第七天, 也就是我们生活中称作的“正月初七”也可以被称为“人日”。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七”具有自身深远的含义,在农历新年庆祝的过程中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七就是“过大年” 的节庆时间, 其中的每一天都有自身的不同含义。 根据晋董勋的《问礼俗》中的规定正月初一到初七每一天都具有自身独特的含义分别是鸡日、狗日、猪日、羊日、牛日、马日、人日。
其中正月初七的“人日”在魏晋时代已经得到了普及。 在这一天人们基本上都会食用7 种不同的蔬菜制作而成的“七宝羹”,并且手工制作一种类似于人形的小饰品佩戴在身上。与此同时,人们还有一项重要的外出互动就是“登高”在新年伊始登高远望能够给予人们新年生活中更为美好的愿景。 “人日”也可以称之为“人出现的节日”这一传说也能够与女娲造人的典故相结合,给予了数字“七”更加深远的文化韵味。
2.2 民俗文化中的“七”
在我国古代的丧葬文化中“七”寄托了家人对于已故亲人的思念, 认为已经逝去的亲人会在去世的第七天回到家中与家人告别, 家人需要做的则是为亲人准备一顿饭菜,或是在家中放一个梯子,这样能够帮助亲人尽早往生极乐。 与此同时为了保证已故亲人在见到家里人的时候不舍得离开, 那么家人应当在以上的东西都准备妥当之后自行回避[2]。
但是这种“头七”的风俗习惯在我国不同的地区表现为不同的形式, 一部分地区在这一时间段中邀请往生者的亲朋好友共同吃一顿饭, 进而能够寄托对于往生者的哀思, 成为丧葬仪式中的最后一个环节。
从《诗经》“有子七人”(《邶风·凯风》)到《左传》“七子从军,以宠武也”(《襄公二十七年》),从《论语》“子曰:‘作者七人矣,”(《宪问》) 到《庄子》:“七圣皆迷,无所问涂”(《杂篇·徐无鬼》),然后汉末有“建安七子”,晋有“竹林七贤”,以至禅宗“但纪七佛”……终至于从明初到明中叶百余年间,文坛上前后“七子”相续,声势浩大,从而社会意识中七位一体的“七子”模式也成为文化上强势突出的现象。
古代《水浒传》中有七星聚义,《西游记》中蟠桃园中有“七仙女”、盘丝洞中有“七个蜘蛛精”,当代有梁羽生的《七剑下天山》等。 中国文人对于“七”情有独钟,诗体以七言来表情达意,创作出无数诗篇,王昌龄被誉为“七绝圣手”,而我们从小熟知的崔颢的《黄鹤楼》被誉为“唐诗七律第一”。
在《周易》中,“七”是天道,循环往复运行的周期数,《周易·复卦》中有“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之说。 阴阳交互往复变化,以七日为一周期。 《集解》引虞翻曰:‘乾成坤反出于震而来复。’‘消乾六爻为六日,刚来反初,故七日来复。 ’此即是说:以卦之每一爻代表一日, 由乾一姤一遁一否一观一剥一坤一复,阳爻渐消尽而复生,七变而成,故言“七日来复”。
2.3 中医学中的“七”
《黄帝内经》提到一个重要定律“女七男八”,指的就是男性和女性在自身成长的过程中需要重视“七”和“八”两个不同的时间阶段,进而对自身的身体健康进行保障和重视。
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
(男性)“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泄,阴阳和,故能有子。 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 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 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气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 ”[3]
根据上文的论述中能够看出, 女性自身的生理情况在7年的阶段中就会发生较明显的变化, 而男性发生生理变化的时间阶段是8年。 因此,在“七”和“8”的时间变化中,男性和女性都应当重视时间的流失和身体的转变。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重视自身的保健和养护,重视自然规律对于身体的影响。 在相关研究中,女性的盛年是28 岁,男性则是32 岁,在这期间一旦不重视自身的身体保健极易产生严重的影响。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也写道,如果外感风寒,即使不治疗,只要不发生合并症或并发症,一般7 天就可以自行痊愈,如果7 天不好,病程就会延至7 的倍数,14 天或21 天,这种规律被称为七日节律。
3 “七”隐藏的文化密码
历史长河里的故事,多有与“七”相关的文化密码。 不知道是故意为之,还是纯属巧合?
3.1 七夕相会
在我国农历的七月初七,俗称七夕节、乞巧节,也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这一天的文化底蕴与牛郎织女相会具有紧密的联系, 相传这一天青年恋爱中的男女也要相聚倾诉衷肠。 此即汉应劭 《风俗通义》中所说:“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七仙女与凡人董永结为夫妇,由于制度的影响和王母娘娘的干涉,两个人被迫分开, 两个人只能够在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在鹊桥上相会。 这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随着历史的进程而逐渐成为了我国具有传统文化色彩的情人节。
牛郎织女的传说起源是来自古人对星象的观察。最早见于西周时期的《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 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这里的“牵牛”和“织女”是指两个星座的名字, 作者是借织女星不织布和牵牛星不拉车来讽刺当时的西周王朝徒有宗主国之名却不保护属国的现实。
到了汉代, 牛郎织女开始成为神话传说:“乌鹊填河成桥,渡织女”(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二六引汉.刘向《淮南子》)。 人们将自身在男女相爱相思的感受赋予了天上的神, 添加了七夕相会的情节[4]。“七月七,河鼓(指牛郎)织女二星神当会”(东汉九原太守崔寔《四民月令》); “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相传七日鹊首无故髡, 因为梁以渡织女故也”(《风俗通义》东汉.应劭)。 东汉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中《迢迢牵牛星》里,牵牛星和织女星之间的爱情已经明朗。
公元前120年,汉朝为征讨西南诸国训练水军,开凿了工程浩大的昆明池。池完工后,汉武帝在池畔东西两侧分别立牛郎、织女石像,“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班固《西都赋》)。“爱情关系、天河阻隔、七夕相会。 其中爱情主题的注入是关键, 它使本来毫不相干的两个星座或说两位星神具有了人性, 从而演绎出丰富动人的神话传说故事。 ”(李善注引《汉宫阙疏》)。
三国时期对于牛郎织女的故事已经进行了相应的完善, 这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不仅能够表达对于自由爱情的追求, 还能够展现出我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封建礼教的反抗和斗争。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牛郎和织女的故事被进一步的扩展开来,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 ”在传统的星宿研究基础上,将两颗星星正式结合成为了一对夫妻。在七月初七相会主要是因为天庭的反对, 由于两个人沉浸在爱情中不能自拔,进而出现了“废织衽”的现象,后来被天河隔开,只能够在七夕节这一天相见。
从汉代到魏晋,牛郎和织女的故事逐渐成熟,其中主要的框架和流程就是牛郎和织女两个人产生了深厚的爱情,但是没有被天庭中的王母娘娘接受,只能够在七夕节这一天相聚。在这一段故事中,凡人和神仙之间不仅能够产生爱情,还能够生儿育女,相爱相守。 这样的神话故事能够展现我国对于封建礼教的反抗和推翻, 即便是身份等级相差较多的两个人也能够在爱情的引导下建立家庭关系。 神仙和凡人的婚姻中反映出了我国古代群众对于情感的追求和对于自由的向往。
3.2 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 (公元前475—22l年)7 个较强的诸侯国的统称,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 到战国后期,仅剩下7 个实力较强的诸侯国,分别为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合称为“战国七雄”。
战国晚期,各国之间的兼并更加激烈,由于秦国的势力逐渐庞大, 秦王统一天下的野心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在公元前241年,赵庞暖合赵、楚、魏、燕、韩五国成了合纵政策,以团结之兵来对付秦国。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乘势各个击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统一天下,七国争雄的局面结束。最终经过十几年的休整,秦国开始统一全国的战争,至公元前221年,消灭了其他六国,统一了中国。从此, 中国由一个诸侯割据称雄的邦联制国家转变为一个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国家。
3.3 建安七子
东汉建安年间,以汉乐府五言诗、辞赋、散文、表章为题材的文学蓬勃发展,涌现了许多文学名篇。后人因此将汉建安年间、 魏黄初年间文学合称建安文学。而这其中的代表人物便是建安七子和三曹。其中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他们三人既是文人,又是政治人物,因此不能等同于士大夫。但他们与七子相与友善,相互唱和,共同构成了建安文学的昌盛繁荣。
建安七子是指建安年间(196—220年)的7 位文学家,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7 人中,除孔融与曹操政见不合外,其余6 家,虽然各自经历都不同,但都亲身经受过汉末离乱之苦,后来投奔曹操,以获得安定富贵的生活,孔融,字文举,鲁国人。汉献帝即位后,曾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建安元年,袁谭攻北海,孔融最终败逃山东,之后被朝廷征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又任太中大夫。因孔融喜欢抨击时政,言辞激烈,触怒曹操,于建安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被处死,孔融时年56 岁。
陈琳,字孔璋,广陵射阳人。汉灵帝末年,曾任大将军何进主簿。 建安五年官渡之战爆发时,作《为袁绍檄豫州文》,历数曹操的罪状,骂了曹操的祖宗。后被曹军俘获,曹操爱其才既往不咎,先让他做了司空军师祭酒,后又认命为丞相门下督。 建安二十二年,染疫疾而亡。
王粲,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人。 曾先依附于刘表,因其貌不扬,未被重用。 建安十三年,归附曹操,赐爵关内侯。 建安十八年,曹操晋爵魏公,王粲官任侍中。 建安二十二年,从曹操南征孙权,北还途中病亡,终年41 岁。
徐干,字伟长,北海郡人。建安初,曹操召授司空军师祭酒掾属,又转五官将文学,后又授以上艾长。建安二十二年二月,瘟疫流行,徐干亦染疾而亡。
阮瑀,字元瑜,陈留尉氏人。本不愿归附曹操,逃入深山后,被曹操放火烧山逼出应召。做了曹操的司空军谋祭酒官。 建安二十二年染病而亡。
应玚,字德琏,东汉汝南南顿人。初到邺都时,曹植、曹丕都很敬重他,经常邀宴游吟诗,曹操闻其名,任命应玚为丞相掾属,后转为平原侯庶子。建安二十二年,因病去世。
刘桢,字公干,东汉末年东平宁阳人。 其人警悟辩捷,以文学见贵。 刘桢生性孤傲,不拘礼法得罪曹操,罚为苦役,终身未再受到重用。建安二十二年,因病去世。
建安七子虽然写了一些流露出人生短暂、 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的诗, 但也写出了不少真实反映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精神的好诗。 他们和“三曹”以及同时代的其他文人,由于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其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
3.4 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7 人,先有七贤之称。 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
阮籍曾任步兵校尉,史称“阮步兵”。可原因竟然是阮籍听说步兵衙门厨房酒多。阮籍到任后,每日纵情狂饮,醉酒酣睡,完全不理事务。如果有幸观之,一定画面感极强。
竹林七贤中,刘伶、阮咸、嵇康等也大多嗜酒,刘伶还曾做《酒德颂》。 然而典故之多,莫如阮籍。 阮籍轻礼法,常到隔壁酒肆醉倒在别人小媳妇的身旁。司马昭欲求亲,阮籍大醉60日,导致此事不了了之。另一个广为人知的典故是阮籍用青眼来对自己欣赏的人,而用白眼对自己厌恶之人。
阮籍常独自驾车出行,不看路,走到路的尽头,恸哭一场而回。 阮籍还曾到楚汉古战场广武,说“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这两个典故说明,阮籍并不是酒囊饭袋,而应是胸有抱负之人,只因有所忌讳,不愿施展。那么忌讳为何呢?从嵇康的故事里或许能看出一些端倪。
大将军司马昭欲聘嵇康为僚属, 嵇康逃亡河东拒绝征辟。而司隶校尉钟会仰慕嵇康,厚礼前往拜访嵇康。 嵇康与向秀正在打铁,忙得不亦乐乎,见到钟会来访也不招呼,理也不理。 钟会气愤难平,这就要走。嵇康还要补上一刀: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这也就罢了。 山涛,嵇康密友,同为竹林七贤,为官后举荐嵇康,嵇康即写了一封《与山巨源绝交书》。虽然志趣不同,但因此事绝交,甚是罕见。
竹林七贤中, 除了山涛和王戎二人积极与司马氏合作外,其余5 人或终身不仕,或被迫出仕,心不在焉,放浪不羁。
3.5 七擒孟获
公元225年,蜀国为巩固后方,丞相诸葛亮率领大军清缴南方(现在的凉山和云南一部分),一路势如破竹,打败当地各个族落。 正准备班师回朝,这时其中一个部落首领孟获把被打败的散兵集中起来袭击蜀军。 诸葛亮在帐中商讨军情,诸葛亮就问,孟获这个人怎么样? 有人就说,孟获这个人打仗勇敢,为人忠厚耿直,深得各部落百姓拥护。于是诸葛亮决定收降孟获。
这一天,孟获的大军直扑过来,蜀军马上后撤,孟获是一位勇敢有加、但谋事不足的人,看见蜀军撤退,认为要逃跑,立即率军追赶,于是掉进蜀军的包围圈,孟获被擒。 孟获闭上双眼就等一死,这时诸葛亮亲自走过来为他松绑,并劝他为蜀国做事,孟获认为蜀军是用计策把他俘虏的,他不服,决不投降。 于是,诸葛亮就释放了他,就这样孟获被七擒七放,孟获终于心服口服地为蜀国做事了。 为让各个部落都归顺蜀国,孟获把各个部落首领都召集在一起,攻打蜀军,又进入包围圈,这时诸葛亮告诉这些首领可以回去,大家都让孟获出主意,孟获说,我被七擒七放呀!满世界都找不到这样的事,诸葛亮对我是仁至义尽了,我是没脸回去了。 于是,各个部落首领都投降了,就这样孟获终于归降蜀国。
3.6 古人教育孩子的“七不责”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同样有数字“七”的身影,并且根据“七”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定[5]。
对众不责:在公共场所中不能够责罚孩子,需要在众人面前给予孩子自尊和自信。
愧悔不责: 当孩子已经能够为了自己犯下的错误而感到后悔,那么也不需要加以责备。
暮夜不责: 当孩子即将睡觉的时候也不能够加以责罚,这样一来孩子带着上伤心和恐惧上床睡觉,会导致孩子水睡觉中噩梦连连,惊恐不已。
饮食不责:在孩子吃饭的时候也不能动辄大骂,孩子脾胃较为脆弱,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欢庆不责: 在孩子精神状态欢呼雀跃的时候也不能够责骂孩子, 由于孩子自身处在较为兴奋的状态中,血脉正在高速运行,一旦突然情绪低落,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悲忧不责: 孩子已经生病的情况下不能够加以责骂。孩子已经身体出现问题,再另行责罚会影响孩子病情的康复。
疾病不责:孩子已经处在生病的状态下,家长一旦责骂会造成孩子病情加剧摒弃不易好转, 此时的孩子需要家长进行关心和爱护, 才能够促进孩子病情的康复[6]。
4 结语
“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秘性经该文的研究能够窥探一二, 并且能够展现出现阶段我国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其中与宗教、信仰、文化之间的密切含义能够表现出我国对于文化的敬仰和尊重。 这种数字为载体的中国传统文化能够给予我国的哲学思想更加广泛的内容。 其中“七”的含义和奥妙都等着相关的历史文化研究专家探索和发现, 也是进行文化研究中具有极强乐趣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