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重构视阈下《论语》英译本中文化元素的显化
2020-01-02林一龙
林一龙
(长沙理工大学,湖南长沙 410114)
《论语》是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结集,中国古代人的必读之物,也是各名家文化典籍诠释的宠儿。该文将从韦利和许渊冲不同视角出发, 研究这两位译者翻译的表现手法。韦利是英国著名的汉学家,其翻译主要目的是学习、引介中国传统文化,并对其进行研究。 许渊冲先生是中国著名翻译家,作为本土人,深谙中国传统文化, 可以在准确传达文本意思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文本的功能与作用,达到“音美”“形美”“意美”,重视译文与读者的对话[1]。这两位作者由于所处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差异, 使他们对同一文化的理解和阐释有所不同。但对比发现,这两位译者都多用显化达到翻译目的, 只是韦译本在语境重构中更强调叙述性,通过显化,让译文简洁流畅,通俗易懂。许译本更注重译文的美学效果,力求让译文富有文学气息和意境。
1 语境重构理论概述
“语境就是语言使用的环境, 即特定情境中,语言使用所涉及的文化背景因素综合, 包括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 ”人类在交谈和创作中,使用的任何一段话语或文字,都是建立在“情境语境”的基础上理解,才有其语义。文化因素是翻译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而中国文化典籍传播就是文化载体的转化与传递,因此,为了更好地传递中国文化典籍之精髓,就需要译者通过各种翻译方法进行语境重构翻译,将典籍文化等效地传达给译文读者。
2 语境重构视阈下两个《论语》译本中文化元素的显化
2.1 强制性显化
强制性显化主要是在翻译中, 由于两种语言句法和语义的不同,需要对代词、冠词、介词、连接词和人称代词增译或改变句式结构。 所以翻译时必须采用显化,以达到贴切自然的翻译效果,否则翻译出来的语言会发生表达错乱的问题。 汉语词汇往往缺少形态变化,代词也缺少数和格的变化,没有冠词,形容词等的变化, 而这些恰好要在英文译本中呈现出显性状态[2]。
示例: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
W: Master You said, “Those who in private life behave welltowards their parents and elder brothers,in public life seldom show a disposition to resist the authority of their superiors. And as for such men starting a revolution, no instance of it has ever occurred. It is upon the trunk that a gentleman works.”
X: Few who respect their parents and their elders, said Master You, would do anything against their superiors. None who do nothing against their superiors would rise in revolt. An intelligentleman should be fundamentally good.
解析:“其为人也孝弟”与“而好犯上者”“不好犯上……”这两句处于一个平行关系,没有很明确的主语。在古代文言文中经常会出现省略主语的情况,主要是因为汉语注重语境,隐含表达语言意义、逻辑关系,所以译者需从语义和语境中找出主语,先理解,再采取合适的内容进行重构, 让读者在阅读这句话时理解,“其”译为“Those”“few”有一个明确的主语,有代入感,否则就会出现分不清主语的混乱现象。许和韦译本用“who” “and”等连接词进行连接,注重显性接应,明示语法意义、逻辑关系[3]。
2.2 情感性显化
在情感显化上, 主要表现在文本内容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更为明显,感情色彩更加突出。中国的语言文化强调委婉含蓄, 在情感的表达上往往缺少直接阐述,这在翻译时必须要直接的进行表达,否则文本缺少相应的情感表达,内容传达中缺少相应的情感,因此在译本中情感的显化尤为重要[4]。许渊冲的译本更加注重文本内容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采用语境重构方式, 让感情色彩更加强烈, 让文本的阅读性增强,更贴近读者阅读感受的实现,更加具有召唤性。
示例: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己。 ”
W:The Master said.“He who sets to work upon a diөfferent strand destroys the whole fabric.”
X:To antagonize a different view, said the Master,would reveal one's own weakness.
解析:在上述译文中,许渊冲对于原文的翻译,更讲究内容的互动性,明确了对话人物身份。韦利的翻译用直接引语,符合英文表达习惯,而许渊冲则将直接引语转换成间接引语,增强了情感性的显化[5]。
2.3 叙述性显化
叙述性显化是通过逻辑性思维以一种叙述的方式更好地传达译文所要表达的情感方式, 主要体现在时态、第三人称单数、祈使句、感叹句等多种体现情感、故事情节的表达方式上[6]。两种语言的差异,在中文文本内容中,对于时态,如过去时,完成时等,还有第三人称单数、 第三人称代词的表达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这就要求英文译本要讲叙述性显化,既要体现原文的语言使用特点, 又要符合正确的叙述语境[7]。
示例:孟懿子问孝。 子曰:“无违。 ”
W:Meng I asked what filial piety was. The Master said,“It is not being disobedient.”
X:When Meng Yi Zi asked about filial duty, the Master said, “Do nothing in disagreement with the rites.”
解析:韦利采用语境重构方式,将“无违”译为“It is not being disobedient”,其中“it”重构主语,将其译为第三人称代词,增强了对话内容的叙述性,而许译在语境重构中,译为“Do nothing in disagreement with the rites”,采用省略主语“you”的祈使句,对话性更强一些。韦利的译本叙述性较强,许渊冲译本则较多的采用了具有描述性、对话性和说明性的语言,对过去时的使用较少[8]。
2.4 指称性显化
指称性显化,即对于指称的明晰性,韦译本和许译本最突出的相似点在于指称明晰, 即在翻译过程中,通过使用定语从句、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专有名词等方式[9],让译文传达原文的隐意、不易理解的对象, 帮助读者更加清晰明确的了解文中的内容和精髓。
示例: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
W:The Master said, “a gentleman who never goes on eating till he is sated, who does not demand comfort in his home,...”
X:An intelligentleman, said the Master, eats to live, and not lives to eat.
解析:这一句,最突出地展现了文言文语义省略的特点,在翻译时,韦译本为等效的传递语言文化,语境重构选用定语从句“who does not...”,让整句话的主语指向性更加明显。 韦利和许渊冲在针对文言文的英语翻译时,增强了指称的明晰性,让读者更能明白语义,读懂语句[10]。
2.5 劝说性显化
劝说性显化, 是把原文具有劝说的意图通过显化,表达出更加真实的情感,主要表现在对情态动词的使用,使得论语内容的劝说性更加强烈,并带有劝诱的色彩[11]。
示例:子曰:“大哉问! 礼,与齐奢也,宁俭。 ”
W:The Master said, “A very big question. In ritual at large it is a safe rule always to be too sparing rather than too lavish.”
X: “A significant question! ”said the Master. “In ritual performance, it would be better to be thrift than lavish.”[12]
解析:该句具有循序渐进引导之意,许译本巧用“would” 情态动词, 可以很清晰的发现作者表达意图,通过和韦译本对比,发现许译本更好的增强了文章的理解性,帮助读者更加深入理解译本内容,通过语境再重构, 让读者更好的理解原文深层意思,“将会怎样”,这具有极其明确的劝说性显化[13]。
3 结语
不同的语言受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的影响,其本身会形成一定程度的特点。 而中文与英文在思维与文化上各有不同,在英文翻译过程中,就会存在一定差异,这就需要理解原文的同时,语境重构,让读者更好的理解,传播中国文化。韦利译本和许渊冲译本在显性上, 就有着不同, 一方面受语言习惯的影响,中英文在时态,人称代词,句式的运用上都存在着差别。 而这两个译本中的显性也是该文研究的重点,在显性表达方式上,受文化环境的影响,外国翻译学家不能更好的体会蕴含在论语内容中的深层次的含义,因而在翻译过程中会受到相应的局限。在这一因素的影响下, 翻译学家会尽可能地通过显性表达来进行内容的翻译,在翻译时语境重构,这样的显化,贴近原文,让文化典籍外译更好地走出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