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教学中的区域文化资源:意义、使用原则及建设路径
——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为背景
2020-01-02吕明
吕 明
(合肥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在思政课教学中,区域文化正成为重要的教学资源。然而,我们也发现,思政课教学中的区域文化资也存在总量不足、使用方式单一、教学优势不明显等种种问题。
笔者认为,之所以造成这种状况,主要可以归结为三种原因:一是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意义认识仍然不够充分——意义认识上的不充分直接导致任课教师运用区域文化资源开展思政课教学的能动性不足;二是运用区域文化资源开展课堂教学的规律总结不足,选取什么样的区域文化资源、从什么角度选取区域文化资源,以及用什么方式和手段开展相应教学尚须深入探究;三是区域文化资源建设自身存在缺陷,虽然许多地方热衷于区域文化建设,然而这种基于市场经济利益驱动建设出来的“区域文化”与适合思政课教学的“区域文化资源”有着明显的距离。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在本文中,笔者将尝试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背景出发,对思政课教学中的区域文化资源意义进行进一步揭示,并以此为基础对区域文化资源的使用及建设提出若干建议。
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背景下的区域文化资源
2019年3月18日,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中指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1]一般认为,所谓“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以下简称“一体化建设”)不是一般性的“德育衔接”和“补短板”,而是依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目标进行的“顶层设计”,是新时代背景下思政课教学规律的全新判断和经验总结,其不仅强调不同学段课程内容的贯通,更强调课程教学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之间的配合,强调思政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学科建设整体推动,因此,“统筹设计”“科学设置”“互相配合”“协调推进”“全面提升”构成“一体化建设”关键词①。
仔细审视可以发现,在“一体化建设”背景下,区域文化资源对于思政课教学的意义更加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2](P36)。青年学生只有拥有了充分的文化自信,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挑战时,才有可能保持文化定力,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因此,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构成思政课教学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优秀区域文化无疑构成青年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一方面,优秀区域文化具有多样性特征,其或者表现为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或者表现为代代传承的红色文化,或者反映了新时代的文化发展;另一方面,优秀区域文化与青年学生距离近,认同度高,在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学中,将触手可及的优秀区域文化转化为教学资源并加以有效运用,高度符合思政课教学“三贴近”的原则,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二)推进课程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众所周知,思政课程内容的重复、倒挂、缺失是“一体化建设”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然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并不能仅仅寄希望于课程设置与教材编写,思政课程内容上的重复、倒挂、缺失的问题解决必须依靠课程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区域文化资源可以成为思政课课程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重要桥梁。由于区域文化资源不仅具有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的可见优势,同时还能够为思政课教学提供广阔的教学情境与教学纵深,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思政课教师通过对区域文化资源多角度、多层析的挖掘,由表及里、分批分层展现区域文化资源所蕴含的“知识脉络”,将可以深度化解课程内容的重复、倒挂和缺失现象,实现课程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最终形成“螺旋上升”的教学效果。
(三)满足“多样性”“实践性”的教学改革要求
虽然基于教学对象的差异,目前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改革侧重点有所不同,然而在“一体化建设”的背景下,包含“实践性”和“多样性”在内的“八个相统一”已经成为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共同要求②。
一般认为,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性”是指“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1];而思政课教学的“多样性”则强调“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1]。
区域文化资源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高度契合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性”和“多样性”的改革要求。一方面,由于区域文化资源常常依托于各类博物馆、纪念馆、遗址公园加以展现,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采用参观、考察、调查等实践教学方式构成区域文化资源运用的较好方式;另一方面,不同的区域文化资源也有利于学生“因地制宜”地把握课程内容、理解教材,特别是克服目前教材“以城市为中心,对农村生活的艰苦现状关注不够并且过于乐观,其内容偏于理想化,难以赢得农村学生的共鸣”的缺陷[5]。
(四)为课程建设“协同配合”提供平台
在“一体化建设”的背景下,推动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学科建设的协同配合已经成为大中小学各个学段思政课建设共同要求。思政课程建设不但要与日常思政教育建设需要形成“合力”,更要让思政学科建设成为思政课建设的有力支撑。
区域文化资源可以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专业课、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思政学科建设的“工作平台”。即,无论对于思政课教学、专业课教学还是日常思政教育,区域文化资源都具有“可用性”,围绕区域文化资源的使用及建设,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常常可以找寻到交流与合作的“契合点”。同时,基于区域文化资源内涵的丰富性,区域文化资源本身亦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大中小学可以围绕区域文化资源,开展“手来手”研究,实现“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导科研”,进而获得思政课程建设与思政学科建设的“合力”。
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背景下区域文化资源使用原则
基于上述意义归纳,结合区域文化资源特性,笔者认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背景下,思政课教学中的区域文化资源使用因遵循如下原则。
(一)积极使用原则
即,需要将区域文化资源看成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既不能不用,也不能滥用、错用,要从“建设者”和“接班人”总体培养要求出发,紧扣思政课程特性,积极运用正面区域文化资源。
1.紧扣思政课程特性
必须看到,思政课的课程资源与一般性课程资源是不同的:一般性课程资源侧重于吸纳各类自然、社会与文化现象从而形成知识体系,其并未通过人类外化的实践活动来实现人类内在本质的发展与完善,而思政课的课程资源“并不仅仅表现为某种外在于人的知识体系,而是注重人类实践活动的自反性,强调的是各种自然、社会与文化资源如何能够在发挥其外在功能的同时,促进人内在能力与德行的发展与完善。”[6]
正因为如此,哪些区域文化适合成为“一般性课程资源”,哪些区域文化适合成为“思政课程资源”,需要使用者进行悉心鉴别——在有限的思政课教学实践内,任课教师应该充分使用那些体现思政课程特性、包含鲜明价值取向的区域文化资源,这些区域文化资源的使用对于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将发挥直接效用,而对于那些体现价值特性不明显或者只有“知识”没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则要果断放弃。
2.使用正面区域文化资源
文化可以分为正面文化和负面文化。一般认为,所谓正面文化是指与主导价值取向相一致,能够支撑主导价值的文化形态,而负面文化则是“与积极的、正确的、光亮的社会意识相抗衡和相否定的观念形态或精神现象,是社会经验的背向积累和腐蚀性变异,是影响社会进步、健康与和谐的消极力量和病毒”[7]。
区域文化亦存在正面区域文化和负面区域文化,虽然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正面区域文化总体呈现为主流和增长态势,然而在特定时间段和特定区域中,负面区域文化的存在也是长期的。笔者认为,在思政课教学中,应尽量采用正面区域文化作为教学资源,对负面区域文化进入课堂则应持高度谨慎的态度。原因有二:
其一,正面区域文化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充分的文化自信。如前所述,区域文化资源在思政课教学中运用的直接意义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而充分的文化自信必须建立在文化自豪感之上。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娴熟运用正面区域文化资源开展授课,学生的文化自豪感更容易得到激发。
其二,负面文化容易产生虚假的“亲和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然而,亲和力并不是“漂浮”的教学吸引力,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亲和力”是指“一种显性情感互动力量,往往通过受教育者喜欢、悦纳、认可等外在形式表现出来,它所反映的是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整体价值评判”[8],换句话说,思政课教学中“亲和力”的达成是以思政课教学要求和内容达成为前提的。然而,在现实教学中,我们能看到这样一种情况,个别教师以提高教学“亲和力”为名,刻意将负面区域文化带入课堂:在其教学过程中,或者无视教学内容,以“负面区域文化”的知识性淡化意识形态性;或者颠倒教学手段和教学目的的关系,追求所谓负面区域文化的“娱乐”效果,而这样一种区域文化的教学转化和使用方式显然已经严重背离了思政课教学“亲和力”的初衷。
(二)统筹规划原则
如上所言,“统筹规划”是“一体化建设”的关键词,“一体化建设”中的“统筹规划”不仅包括课程目标规划、课程内容规划同时也包括课程资源规划。正因为如此,在思政课教学中,思政课教学的教学组织者(包括但不限于思政课教师)同样需要根据不同学段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特点统一规划、合理安排区域文化资源使用,以有效提升有限区域文化资源的运用效果。
具体而论,虽然目前各学段思政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仍处在规划调整期,但其基本方向是确定的:即,就课程内容而言,小学阶段主要以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初中阶段主要以集体主义教育、道德和民主法制教育以及理想教育为重点,高中阶段主要以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为重点,大学阶段主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就课程设置而言,小学阶段采用完全综合课程,初中采用由一定学科背景的不同知识领域整合的综合性课程,高中采用以生活为基础的分科形态,而大学课程则由多门课程共同组成。
我们认为,按照上述方向,思政课教学中区域文化资源在使用上应注意以下差别:
1)小学阶段应强调区域文化资源的故事性,注重培养学生对区域文化的亲切感。按照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的划分,在小学阶段(7—12岁左右),儿童的思维发展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虽然出现了逻辑思维,但思维还直接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离不开具体经验,还缺乏概括的能力。因此,在小学阶段应注意将区域文化资源转化为贴近儿童生活、学习的正面故事,将便于儿童理解和接受,形成区域文化的亲切感。
2)中学阶段应强调区域文化资源的知识性,注重彰显区域文化的历史感、凝重感、自豪感。一般认为,在中学阶段,学生已经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系统,能进行抽象逻辑思维,智力发展趋于成熟,因此,在这一阶段,教学组织者在运用区域文化资源时应有意识地将正确价值判断建立在区域文化资源的知识维度之上,通过将区域文化资源放置在时间、空间和逻辑进行分析并加以正确引导,帮助学生从国家、历史和人类发展的角度看待区域文化,了解国情、历史和世界,进而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为文化自信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
3)大学阶段应强调区域文化资源的理论性,注重展示区域文化发展背后的科学规律。一般认为,大学生已进入了所谓后习俗水平,由不定型到定型,由他律到自律,由非理性到理性,因此,大学阶段的思政课教学不能满足于“以情感人”,更要把理论说透。具体而论,在大学阶段,不同的思政课程要善于从区域文化资源中抓取理论资源,满足学生理性思维和抽象思维要求;在运用区域文化资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按照从特殊到一般的要求,从不同角度帮助学生发现和理解区域文化资源背后的理论抽象,提升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真正形成以正确科学认知为基础的文化自信和坚定的理想信念。
(三)立体使用原则
区域文化资源的立体运用原则是指在思政课教学中按照“一体化”建设的要求,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运用区域文化资源,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视角形成区域文化资源的运用方法。
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品德心理结构包含四种心理要素,即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虽然这四种心理要素在不同学段存在着侧重与差异,然而,就个体品德形成的总体进程而言,这四种心理要素却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缺一不可的。正因为如此,我们认为,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无论哪个学段对区域文化资源的运用都应该是立体多样的。
具体而论,思政课教学中的区域文化资源运用可以通过以下多种方式展开:
1)运用语言、文字、图片、视频展示区域文化资源。该种方式最大的优点在于可以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高效接触区域文化资源,具有经济上的节省性,同时随着新媒体出现并迅速发展,这种方式固有的距离感也将得到极大的改善,适用于大中小学各个学段。
2)通过参观、活动体验区域文化资源。即,利用思政课实践教学课时,组织参观区域性纪念馆、博物馆、遗址古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动脑动手了解接触区域文化。该种方式具有极强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同样适用与大中小学各个学段。
3)将区域文化资源融入课程考核。即,突破传统的考核模式,将区域文化资源融入课程讨论、专题辩论、论文撰写、调查报告、社会实践调研等多样考核方式中去,助力思政课程形成知、情、信、意、行相互渗透融合的综合评价体系,更好地发挥课程考核“指挥棒”的作用。
三、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背景下区域文化资源建设路径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区域文化资源在思政课教学中作用的发挥最终有赖于区域文化资源的建设,虽然经过多年的探索,思政课课程资源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就适合思政课教学的区域文化资源建设而言,却存在明显不足,主要表现为两点:
一是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虽然区域文化建设获得高度关注,但这种区域文化建设常常以经济利益获得为直接目标③,区域文化的社会效益维度总体关切并不充分,许多富有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区域文化资源被有意无意淡化甚至忽略,适合于思政课教学的区域文化资源总体挖掘不足。
二是相对于思政教学特别是思政课实践教学要求,区域文化资源在载体上供给不足。虽然区域文化资源的立体运用原则要求思政课教学中的区域文化资源必须具备载体的多样性,然而,就现实情况而言,由于载体建设往往需要较大经费投入,而政府和企业的经费投入又常常以经济效益考量为前提,因此,适合于思政课教学的区域文化资源载体建设并不能充分满足要求。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我们认为,必须按照“一体化建设”要求,以“共享共建”为目标系统推进适合思政课教学的区域文化资源建设。
(一)开展“一体化”研究,挖掘适合思政课教学的区域文化资源
适合思政课教学的区域文化资源靠谁来挖掘?地方政府和市场显然不是合适的主体。作为思政课教学的组织者,什么样的区域文化适合成为思政课教学资源,思政教师无疑最具发言权。
具体而论,按照“一体化建设”要求,大中小学不同学段教师应从思政课教学出发,组成统一的教科研团队,围绕区域文化开展系统研究。在这支教科研队伍中,“大学教师具备丰厚的教育理论基础和及时获取新知识的优越条件,具有敏锐发现问题的洞察力和运用相应理论研究问题的能力,能给中小学一些新思想、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新的发展思路和研究问题的策略及方法”[9];而中小学教师则“了解、熟知教学实践,具备丰富、鲜活的教学实践经验,他们将生动的教学实践经验带给大学教师,会给大学的研究和教师教育注入新鲜血液”[9]。
当然,形成这样一支团队并不容易,其中主要障碍来自于大中小学条块分割管理现状,这种管理现状直接造成大小学教师的隔膜,影响了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交流与其他活动的开展,其中亦包括区域文化资源共建。
笔者认为,可以从“机制”和“项目”两方面手段化解这种管理现状。就“机制”而言,在条块分割短时期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应着力构建有利于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交流、互鉴的机制,在这样一个机制中,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不可或缺;就“项目”而言,必须为思政课教师提供充足的、开展区域文化资源研究的教科研项目——充足的项目支持不仅可以将大中小学教师和学生有效整合成团队,协作分工,在更加宽广的教学视角对区域文化资源进行充分挖掘,亦可以为区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建设工作提供资金支持。
(二)打造“一体化”基地,推动地方区域文化资源载体建设
区域文化资源载体建设不能单纯依靠大中小学校和思政课教师。资金和技术的要求决定了区域文化资源载体建设需要地方政府和全社会的支持,而这种“支持”并不违背思政课教学规律,而其内在逻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上好思政课,“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1]
我们认为,可以通过打造区域文化资源载体建设“一体化”基地(以下简称“一体化”基地)促成上述协作与配合常态化、制度化。“一体化”基地具体要素包括:
1.参与主体开放性
为了方便不同主体参与区域文化资源载体建设,真正发挥“一体化”基地的效用,“一体化”基地必须应该是开放的基地,不仅大中小学应参与其中,更要让政府、企事业和各类社会团体参加其中。
2.机构的唯一性和公信力
为了有效凝聚各种人员、资金和技术支持,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一体化”基地应该是唯一的、可辨识的机构。同时,“一体化”基地还应该具有高度公信力,“一体化”基地的组成、运转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运转,具备和政府、社会、市场“打交道”的主体资格。
3.内部运转机制的完备性
为了协作配合高效展开,“一体化”基地必须根据区域文化资源载体建设目标,形成完善的内部运转机制,这种内部机制不仅应顺畅的表达思政课教学对区域文化资源载体建设的要求,更应努力实现基地内不同主体、资金及技术有效融合、相互配合,让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能从区域文化资源载体建设中获益。
注释:
① 相关总结可参见高国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思考》,载《思想理论教育》2019年第5期。
② 即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参见《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载《人民日报》2019年3月19日。
③ 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面对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大背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纷纷提出将文化产业打造成为区域支柱性产业,将文化产业作为区域经济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参见魏鹏举:《文化产业:超高增速转向深层次调整》载《中国文化报》2017年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