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12—1949年皖西地区灌溉水利建设

2021-01-12关传友

皖西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皖西寿县旱灾

关传友

(皖西学院,安徽 六安237012)

1912—1949年皖西地区处于军阀混战、国共内战、抗日外战的局面,人民饱受战争和水旱灾害的摧残,水利建设趋于衰落期。但皖西地区的水利建设还是取得了一定成效。李松对民国时期皖西寿县芍陂(安丰塘)治理情况进行了探讨①。本文仅对灌溉水利建设进行讨论,敬请批评指正。

一、皖西地区的旱灾

1912—1949年皖西地区的旱灾发生极度频繁,据笔者通过相关史料统计,在短暂的38年中,就有15年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旱灾,还有2年发生了先旱后涝的灾害。1934年的旱灾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特大旱灾,该年安徽省政府的工作报告记载:“是年入夏以来,雨泽奇少,水量枯竭,加以酷热蒸腾,各田争戽,纵使塘堰全修,亦未必能抗此数十年来之奇旱。”全省受旱农田共3707.2万亩,占全省总耕地面积69%[1](P18)。有人称“客岁江淮大旱,皖灾尤烈,耆宿故老叹为百年所未有”,“客冬严寒凛冽,冻死、饿死者不胜其数,因不能生活而全家自戕亦时有所闻。”[1](P18)皖西地区旱情极为严重,春夏秋连旱,塘堰干涸,禾苗全死,籽粒无收,草根树皮食尽,民多逃荒,流离失所,饿殍遍野。仅霍山县受灾田地20万亩,损失稻谷36.68万担,杂粮9.92万担[2](P103)。舒城县是禾苗全死,籽粒无收,草根树皮食尽,民多逃荒,流离失所[3](P69)。可见,旱灾频繁发生不仅造成皖西地区民众极为惨重的经济损失,而且使得他们生存生计都难以维持。旱灾有时还伴随着蝗虫灾害,更使得灾民雪上加霜。具体旱灾情况见表1。

皖西地区频繁发生旱灾的原因除自然因素外,灌溉水利工程得不到有效修治当是主要原因之一。

二、农田灌溉水利建设成就

修建河道堤防是为抵御洪水灾害,修筑塘堰则是抗御旱灾。所以历史上皖西地区民众截陂之水潴而为塘、堵河谷溪流纳为堰池,以此使农田得到灌溉而保障农业生产。到民国时期,皖西地区境内有不同规模的公、私塘堰七、八万处,大多数属自修、自管、自用的小型私有塘堰,灌溉面积较小,为单姓户或数户所有,名曰私塘。中等规模的塘堰则由多姓多户共有,名曰公塘,其修治则由受益户承担。大型规模的塘堰则属官府所有,灌溉面积较大,名曰官塘,如寿县的安丰塘和蔡城塘、霍邱县水门塘、六安县的查陵陂塘等,其修治则需官方力量的介入才能完成。民国年间,因战火连年,社会动乱,皖西地区历史上著名的较大型灌溉水利工程得到全面系统修复的几乎没有。

1932年至1935年,寿县安丰塘三次塘水干涸,环塘水田不得不改种旱粮。因此,寿县“地方人士奔走呼号无虚日”。1933年,皖省建设厅饬水利工程处测量设计。第二年春,水利工程处处长兼总工程师、寿县人裴益祥带队测量安丰塘,历时两个月完成,测得安丰塘的面积是“纵7.4公里,横5公里,计面积37.42平方公里”,“其主旨在于灌溉,而航运防洪,亦兼筹及之”②。据此编制了《寿县芍陂塘引淠工程计划书》,指出:“该塘最大容量计仅56.1兆立方公尺,附近稻田除雨水外,尚须有三十公分左右水深,以供灌溉。则每十万亩所需水量,约在18.42兆立方公尺,若利用该塘平时蓄水,以供需水时期之灌溉,至多不过三十万亩,而待灌之田有百万余亩。其余田地,自必取给于引淠渠之进水量。”②为此而制定了甲、乙两种方案,疏浚孙家湾至两河口间长18.365公里的河道工程(即“引淠工程”)是本次工程施工的主要项目。甲种工程计划需挖掘土方52.9797万公方,需款十二万元,可灌田六十余万亩;乙种计划需挖掘土方27.8184万公方,需款六万元,可灌田四十余万亩②。当年因经费困难并未施工,裴益祥为此于7月7日曾致函皖省第四区行政专员席楚霖,希望“能投数万之资,每年即可增数十万之收入”,建议于地方建设项下酌拨若干,再于受益农田每亩筹洋一角,可保证修治经费②。皖省及寿县地方社会筹设办理期间,“适导淮委员会亦派队前往测量,并允地方人士之请,转请全国经济委员会拨款办理,唯须先行调查该灌溉区现在地价,及将来增价,经饬寿县县长查复,现在地价每亩四十元,灌溉后每亩可增值十元,导淮会遂订定整理安丰塘灌溉工程第一期施工草则,送由本省合力办理。”[4]1936年至1937年,在导淮委员会的组织下,先后完成了疏浚淠源河、增培安丰塘堤及塘河堤工、修理旧有闸坝等工程,淠源河进水涵洞因故未完成,“计开工款十万零九千余元”,达到“环塘农田二十万亩悉得灌溉之利”③。自此之后,民国期间安丰塘再也未进行过较大规模的修治行动。

表1 皖西地区旱灾情况一览表

寿县东乡的蔡城塘(1965年后属合肥市长丰县,今属淮南大通区)自清光绪年间修治后,年久失修,塘埂严重塌陷,渗漏相当厉害,以至不能盛水。稍遇干旱,便成旱灾;而每当山洪暴发,积水难排,便又成涝灾。但因群龙无首,难以兴工。居乡的原淮上革命军司令王庆云召集水姓大户计议,选出代表成立蔡城塘整修管理董事会,明确塘长,以各姓代表为董事。王因是倡议人,带头捐大洋三百块,其余按亩筹集,土方劳力按照受益田亩出工。加高塘埂,开拓引水渠道,建设四十八个排灌斗门。仅仅花费两个冬春,完成整修工程[5]。数年后,塘长王筱杵曾领头派工摊粮维修,但因豪家反对而作罢。

1929年,中共在皖西地区先后领导发动了立夏节、六霍农民武装起义,建立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成立了苏维埃政权。苏维埃政府以农民自修为主,财政适当扶持为辅的原则,大力支持修塘筑堰,开渠引水,便利灌溉等事项,组织领导农民兴修水利,合理使用水源,增加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确保根据地的农业生产。据金寨县地方志记载,铁冲乡苏维埃主席周世安、村主席陈亭珍领导100多群众,在庙坎扎营修堤两个多月,完成两条共长130米、平均高2米、宽2米的河岸工程,恢复农田200余亩。黄龙乡苏维埃政府动员男女老少出工修堤,先后费时4个多月,修筑一长250米、高2米的土石堤坝,并恢复耕地60余亩。今存桃岭乡的钓鱼台河坝,果子园乡佛堂村构柯湾塘、吴湾村的红檀树堰、果子园村的八字堰等均是当时乡、村苏维埃政府领导修建的[6](P173)。1931年,春旱严重,霍邱县区乡苏维埃领导人和叶集驻军负责人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挡河打坝,从四里店至小河洲筑拦水坝(时称“红军坝”),长3华里。同时加高南桥河和马道河河埂,并开挖3华里长的引水渠,引史河水灌溉开顺(今属金寨县)、叶集农田4万亩[7](P206)。

因日军侵略,安徽省政府被迫迁至皖西立煌(今金寨县)县城金家寨(位今梅山水库淹没区)。1941年,“为繁荣农村,增加生产,把握民众,与充实抗战力量计,实有举办农田水利贷款之必要,经援照赣川黔等省先例,拟定计划呈经中央核定,与中央农行总管理处签订贷款一百万元之合同,并另由本省自筹二十五万元,一并贷放,为普遍救济与安定社会,把握一般民众,凡一塘一堰亦可贷款举办”[8](P241)。自1942年起至1944年4月底止,计贷出立煌霍山等县总额八十五万三千四百八十六元[8](P272)。霍山县先后修治了孤山堰、大沙埂水牮、洛阳河西岸水牮、移洋湾拦沙埂、西沟堰、四保公塘、崔家院五塘、杨家旱塘、八字塘、上草塘等十处工程,计关系田亩为六千九百二十亩,完成工程计划土方八万零一百一十公方、石方三千三百六十六公方;立煌县修治了哑巴沟堤、硖石口河堤、叶家大堰拦河坝、同心桥河坝、植冲拦河坝,棠桥拦河坝等六处,计关系田亩二千四百三十亩,完成工程计划土方二万三千八百四十公方、石方六百二十公方;此后立煌县还完成修治了坳口塘、青龙咀塘、三公塘、陈家塘四处。六安县完成了修治官草湖塘、关塘二处[8](P241)。但因手续烦琐,物价高涨,推行数年,进展极缓,受益甚微。

1947年,省水利局辅导各县兴办农田水利,按全省水利环境,划分为十个辅导区,霍邱、寿县属第六辅导区,六安、舒城、霍山、立煌(金寨县)属第二辅导区。皖西地方虽制定了修治安丰塘、七门堰等水利灌溉工程的计划,但未能付诸实施。

三、民国农田水利建设经验教训

纵观民国时期,皖西地区社会出于各自利益的需要,对水利工程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治,水利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皖西地区农田水利建设还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不足,使其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对于其不足和漏缺之处,我们要引以为戒,加以克服。

(一)水利纠纷日趋激烈

确保水利工程效应能够得到长期有效发挥是十分困难的,因水利工程会不同程度地受到自然和社会因素的不断影响和破坏。在水利资源的使用上,历代都制定有较为合理的制度,实现双方利益均沾,这实际上是广大民众的良好愿景。但在实际运作中,各方大都出于己利,侵占对方利益,从而破坏水利秩序。民国时期皖西民众时常因水利资源的配置和使用而引起水利纠纷,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其主要表现为引发诉讼纷争,最后引起武装械斗。舒城县七门堰上下荡间虽制定有用水规约,但干旱年份常因争夺有限水资源而引发数次武装械斗,造成无数民众伤亡。寿县东乡蔡城塘因朱姓人在源河筑坝截水,致使该塘濒于枯竭。民国后期,地主豪绅把控安丰塘,干旱季节,常常私开斗门,拦渠打坝,垄断水源,民众称之为“阎王坝”。笔者论文《皖西地区历史上的水利纠纷与社会应对》已有涉及[9],不再详述。具体纠纷见表2。

(二)官方不够重视

民国前期的北洋政府时期,皖西地方没有专一的官方水利组织负责,一切均由县知事(县长)负责。县长则基于繁重事务而无力承担,只能委托于地方士绅负责。诚如当时人说“其号称负责者,上则县长,下则有堤之处,所谓堤绅、坪董、坝长等类名目而已”,也就是说一县水利建设主要在于县长的“能力精神,以为臧否”,“县长贤,固有所施设,否则,泄沓因循”,而“堤绅、坪董之流,论其名分,似必有肩负全责,然权义既无法定,劳怨每不甘任”。如是,“上恃县长,下恃堤绅诸人之水利事业,安得而不废弛?”[12]1931年,安徽省特大水灾后,省政府颁布了《各县水利工程委员会规则》,限期全省各地成立水利组织,并受建设厅和省水利工程处的领导。皖西各县于次年(1932)分别成立了水利工程委员会,六安县成立于三月二十六日,寿县成立于六月十四日,舒城县成立于八月八日,霍山县成立于八月十日,分别承担整修各县水利工程的任务[13](P23)。在沟渠、塘堰、堤坝所在地也设立了治水团体。但由于战乱及资金短缺,各县水利工程委员会有名无实,工程未能维修,如寿县安丰塘已落得“水源淤阻,塘坝颓废,蓄水之效,几已全失”[14](P66)。

(三)资金投入不足

民国皖西水利经费的投入严重不足,成为限制水利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干旱,省水利工程处及寿县地方于1934年准备修治安丰塘引水工程,因资金缺乏,无力开工,最后在国家导淮委员会的拨款支持下才得以基本完工。1941年至1944年省建设厅会同中国农业银行核定农田水利贷款工程,虽然推行了数年,但进展极其缓慢,受益甚微。揆其原因,“实因公文辗转,手续烦琐,待至贷款额数确定后,而因物价高涨,原估之数已不敷用,再请增贷,稽延时日,影响极大。”[8](P243)类似情况造成许多水利工程因不能及时得到资金而缺乏有效修治。如皖省原计划贷款四百余万元修治舒城县舒惠渠(七门堰引水渠)工程,该项工程关系田亩约十万亩。但历经数年,贷款进展缓慢,使得七门堰引水工程修治因得不到贷款而不能有效进行[8](P241)。

(四)水利工程有计划无实施

民国时期皖西地区较大型水利工程建设雷声大,雨点小;开始仅有工程计划,最后都未能及时实施,有名无实。寿县安丰塘灌溉区仅在1936年、1937年两年基本修治。到1945年,皖省水利工程处提出了《查勘寿县安丰塘情形及意见报告书》,提出了开源、节流、整修闸坝,使灌溉面积扩大到百万亩的治理意见,建议恢复山源、增引肥源、扩展淠源,修建防洪工程,建进水节制闸、泄洪闸,增培塘堤及河堤,疏浚塘河、挖掘塘深,整修并增加放水涵洞,加宽并增开放水沟渠等六项工程,因处抗战期间而未能实施[15](P34)。1946年12月,淮河流域复堤工程局编制了《寿县安丰塘查勘报告书》,建议在六安城北下龙爪处建进水闸,疏浚淠源河,整理塘河河堤,疏浚中心沟、边界沟,整修附属建筑物。第二年五月,淮堤工程局第三工务所进行复勘,并向导淮委员会呈报其报告书[15](P21)。因工程浩大需费众多而作罢。其他较大型水利工程也多是有计划而无实施行动。

四、结语

民国时期皖西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对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这些水利建设主要是在旱灾发生后的应对举措,存在着官方重视不够、资金缺乏、工程有名无实、利益纷争激烈等问题。民国皖西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的经验教训,我们必须以之为鉴,在当今的水利建设中,要在生态建设的宏旨主导下科学使水用水,调解各种水利纠纷,标本兼治,实现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注释:

① 李松的《民国时期芍陂治理初探》(《皖西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和《民国时期芍陂治理述论》(《铜陵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② 安徽省水利工程处:《寿县芍陂塘引淠工程计划书》第7、8、23、28,1934年7月印。

③ 周魁一:《1935年芍陂修治纪事》,《芍陂水利史论文集》,中国水利史研究会、水利部治淮委员会、安徽省水利史志研究会1988年4月印。

猜你喜欢

皖西寿县旱灾
气候变暖背景下云南省旱灾风险区划研究
巧用构造法求解一类抽象函数问题
寿县古城墙:千年守护御“洪兽”
一个后发县域的“新路”
回马枪
回马枪
总统求雨
陈鸾凤
探析安徽寿县苍陵城遗址始建年代
回马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