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的策略

2020-01-02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中华路中学王学麒

家长 2020年13期
关键词:课外书理解能力课外阅读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中华路中学 王学麒

学科中有科学语言学科和文学语言学科,在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就是一种科学语言。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思维逻辑的形成,学习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锻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探索未知领域的态度。将其带入数学学习中,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发展。

一、课外阅读的现状及其重要性

数学教师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养成独立思考分析的良好品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都起到积极作用。有利于今后数学学习中养成正确思维方式,为自主学习提供支持。现阶段初中数学的课外阅读存在一些普遍的现状,如数学阅读意识淡薄、分析理解能力差、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知识面狭窄等情况。阅读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学生主动阅读的积极性不高,没有发自内心地想要去进行课外阅读,缺少课外阅读的兴趣。分析理解能力差表现在教师缺少给予学生分析探索的机会,造成分析理解问题重点方面存在问题。由于并没有引起教师对两者结合的重视,导致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仅仅依靠书本知识的学习,致使学生局限于部分知识,知识面狭窄,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二、初中生课外阅读的建议

(一)通过选择适宜的课外阅读书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选择适合初中学生阅读的图书首先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做到研读课外书籍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学生知识水平、阅读趣味性等问题,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书单。课外阅读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独立分析思考的能力。在选择书单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学生,可按照难易程度分成高难度、中等难度和低难度三种,可尊重不同学生自主进行选择,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校和班级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图书角,投放教师筛选推荐的课外书单,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按自己意愿进行选择性阅读,鼓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数学营养菜》《登上智力快车》《故事中的数学》等书籍,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转变教师观念,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

由于班级容量大,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现代初中数学课堂普遍存在“教师讲、学生听”的情况。这种教学模式虽然教学效率高,但是缺乏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容易转变成单方面的知识灌输。教师可以通过合理地利用课外阅读增加学生主动探索的机会。如在人教版初二上册几何图形的学习时,教师通过推荐学生阅读数学课外书《思考的乐趣》了解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在头脑中形成自己的几何大厦,丰富学生认知的同时引导学生探索身边的几何图形及其性质,最后通过与课堂教学进一步融合升华自身的知识体系。例如,在加德纳的《啊哈,灵机一动》的图书中可以给予学生充分思考、探索的空间,该书总能将一个个抽象的数学问题巧妙地解释出来,甚至于大学的微积分、概率论等,有助于学生形成数学思维、训练逻辑思维,对于学生数学学习长久稳定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三)通过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数学知识也作为一种语言符号,但与语文和英语等学科最为不同之处就是分析推理能力。在进行课外阅读时,需要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以分析和推理为主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思维等方面的综合发展。思维导图在语文学习中经常被使用,有利于学生对于文章脉络的梳理、因果联系的分析。将思维导图与课外阅读两者相结合,可以减少学习知识的难度,将复杂多样的知识梳理得更为简单明了,有利于对数学知识脉络的掌握。例如,在《我身边的数学:巧破迷案》的图书中,包含了一件件谜案需要通过数学知识进行破解,内容宽泛没有固定的条条框框约束学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习起来有趣味性,而且能够训练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如白丁的《魔法数学》图书中,包含了许许多多国家的数学谜题,运用50多个思维工具,需要学生对问题进行剖析梳理、一步步进行推理,有助于训练学生数学思维、逻辑思维的养成。

(四)丰富活动形式,充分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素养指的是学生数学的综合能力,如数学知识、数学语言、思维方式、创新能力等方面。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前提是引导学生感知数学学习的乐趣。例如,在《神奇的数学:牛津教授给青少年的讲座》等课外书的阅读后开展课外阅读的交流活动,鼓励学生交流讨论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和趣味之处,分享学习乐趣之处、增加人际交往机会,有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在人教版初三下册数学《相似》的学习后,以课本知识为基础,课外阅读为辅,组织开展交流辩论会,在固定时间学会判定、应用举例“相似三角形”,加深学生对“相似”概念的理解。还可以鼓励教材知识与课外读物的应用,如学习初三上册的《概率》时,教师提取课外阅读中一个片段“春天要种桃树、梨树、苹果树、葡萄藤,由于树木大小面积的原因需要把葡萄藤放在第一排”,引导学生分析概率解决问题。

三、结语

由此可见,学习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基础,训练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养成正确思维方式是关键,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应用知识是重要途径。数学知识虽然抽象、复杂,但是通过适宜手段学习也可以变得有趣、灵活。数学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的目的也是为了学生数学学习的长久稳定发展,作为当代新青年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不断坚持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提高数学素质。

猜你喜欢

课外书理解能力课外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三部曲”
浅谈如何运用阅读技巧与策略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爱看课外书的我
阅读理解差,美国损失大
重视课外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课外书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新高考·数学版》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