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应坚持以阅读为要
2020-01-02山东省安丘市实验小学曹爱发
山东省安丘市实验小学 曹爱发
2018年,部编版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在深圳市作专场讲座,指出高考正在变革,未来几年全国高考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科目上会有很大改革。2019年的高考就印证了这一点,语文全国卷中的阅读写作类内容占比90%以上。平时语文学习仅靠刷题或阅读能力弱的学生,连做完试卷都困难。
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是长期积累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是靠读几本经典名著就能立竿见影的。近几年来,很多小学语文课堂最大的特点就是热闹,教学形式层出不穷,缺少沉浸式的阅读学习,缺少学生的自由阅读和表达。随着部编教材的统一使用和推广,语文阅读素养的培养再次受到广泛关注。
现在全国统一使用的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阅读为要”。激发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在语文教学中,让孩子学会阅读、爱上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为专家和一线教师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我们希望学生能通过课堂精读课文的学习举一反三,运用学来的读书方法自主读其他文章,让课堂的精读带动课下的泛读,增加阅读量。阅读积累多了,才能由量变到质变,使语文阅读素养落地生根。
一、重课堂实效,教会学生阅读方法
倡导教师放手让学生自由阅读,并不是要放弃精读课文的教学。不但不能放弃,教师还必须要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教得更加精细,通过精读课文的讲授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学生学会了阅读方法,对读书就不会畏难,能自主地去阅读更多课外书。读书的方法有很多,不管是边读边记、圈点勾画,还是编写读书提纲、画阅读思维导图、猜想主人公命运、续写主人公故事等,教师都可以给学生一一讲到。教师不要对学生作过多强调和要求,而要在授课时潜移默化地去引导学生,让学生在精读课上熟悉阅读方法,在略读课上自然而然地感悟和运用,不断激发探求新知识的兴趣。
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以小学生的心态去读课文,把握要点,想一想从学生的角度如何理解课文,应该重点学会什么。如小学一年级的课文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篇简单的小文章,要背下来也非常容易。教师进行备课时,一定要先静下心来耐心地读两遍,想想一年级的小学生在阅读中可能会碰到什么问题、 会有什么想法,要从儿童视角出发找到学生感兴趣的点。教师以学生的兴趣点精心完成的教学设计,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进而引导学生爱上阅读。
二、拓展课外阅读,丰富学习内容
1.用“1+X”的方式拓展阅读空间
“1”是课文,“X”就是与课文相关的类文。课本课文要精读,与之相关的类文可以泛读,泛读的内容越多越好。学生通过大量阅读增强了阅读能力,也可以加深对精读课文的理解。“语文主题学习”丛书针对教材的1 篇课文拓展4~5 篇类文,不再局限于一个学期大约32 篇课文的教材,教师可以在授课时有针对性地选用。这样既能巩固课堂所学,又能拓展学生的阅读量,加深阅读体验。
2.从碎片化阅读到整本书阅读
小学生到了中高年级阶段,基本可以无障碍地阅读整本书了,这时,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单纯的碎片化阅读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毕竟是有限的,也难以感受读书之美,整本书阅读才是阅读素养落地的最好途径。如小学六年级下册名著阅读单元里的《鲁滨逊漂流记》一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跟随主人公的探险旅程,体会引人入胜的情节,感受名著内涵。
小学生学习任务轻,相对初中、高中学生来说有更多自由支配的课余时间,可以静下心来读书。教师在讲课时不要局限于一篇文章、一本书,读完《鲁滨逊漂流记》,可以进一步推荐学生读 《格列佛游记》《哈里贝克·费恩历险记》《八十天环游地球》《海底两万里》等同类书籍,对于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再推荐《流浪地球》《超新星纪元》《三体》等科幻书籍,让学生在自由阅读中养成阅读的习惯,爱上阅读。
三、重视传统文化阅读教学,以文育人
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留给我们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文也逐渐加大了比例。语文教师要结合教材精选的小古文,利用语文课堂逐步给学生构建起“读—解—悟—诵—用”的经典作品学习模式,通过诵读、讲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多多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爱国、仁爱、诚信、正义的家国情怀。有了传统文化底蕴,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体会会更深入,阅读核心素养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高考语文中的基础知识可以“背”,写作可以“套”,唯有阅读没有捷径可走。在今后的高考中,要想提高语文成绩,单靠刷题根本不能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以课本为例子,从小学开始海量阅读,从根本上提高阅读能力,提升语文阅读素养。这也是改革后的语文高考的目的所在。
小学6年时间是学习语文的最佳时期,语文学习必须从小学阅读开始抓起。如果学生这几年不好好读书,在阅读上没有质的提高,以后再想大幅度提高语文成绩会非常艰难。而在小学打下海量阅读基础的学生,可以在根本上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自然能事半功倍、从容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