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政课建设探讨

2020-01-02郭惠琴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24期
关键词:价值观念价值观思政

郭惠琴

(运城学院,山西运城 044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应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遵循发展规律,明确新的历史方位,探索出全新的发展道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说是国家的意识形态,通过价值观的凝聚形成指导思想,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建设提供良好的引领作用。

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说是当前社会意识形态的实质,是我党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直接关系着我国民族的发展与社会的长治久安。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在本质上是意识形态发展的基础,只有合理进行思政课程建设,才能推动我国意识形态发展。当代大学生是最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群体,也是意识形态教育的重点,将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培养的主要阵地,加强思政课程的重视力度,深入渗透马克思主义理论,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政工作质量,优化大学生的凝聚力,为人才的培养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1]。

思政教育与意识形态可以说是相互依存,缺少思政教育意识形态难以发展,缺少意识形态思政教育则缺少方向指导,应充分发挥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作用,提升思政教育的重视力度,加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控制,加快课程的改革,完善现有的课程体系,注重思想的渗透,始终坚定不移的发展,发挥出社会核心价值观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思政课程建设中的意义。创新意识形态的思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应对多元发展背景,提升大学生的意识形态,产生时代感召力,满足时代发展需求[2]。

习近平总书记重点强调现阶段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属于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乎现阶段意识形态的发展,在本质上影响党的事业发展,事关国家社会的长治久安,关联着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将其归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内容,其在形式上较为独特,发挥着意识形态的功能,如果其教育缺失,将导致意识形态高楼的建设缺失根基,犹如空中楼阁。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青年一代的推进,以当代青年的开拓力为基础,深化推进社会发展,优化意识形态教育。例如,阿尔及利亚的哲学家阿尔都塞在研究过程中提出全新的理念,其观点中认为学校是意识形态发展的重要阵地,对于当代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可以通过高校思政课程来渗透相关的理论,融入马克思思想,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呈现出鲜明的政治性,促使高校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助推社会意识形态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力。意识形态的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与政治信仰、道德价值、思维方式等存在密切的关联性,需要实现与时俱进,尤其是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我国进入到新时代社会主义,高校思想政治课程需要进一步深化,创新现阶段的发展模式,打造全新的理念,营造优质的环境,明确现阶段的主流意识形态,注重意识形态的全面发展,遵循科学发展观念,倡导以人为本思想,实现主流意识形态与人文精神相结合,优化人民性,对各种意识形态创新发展,占据主导地位。但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我国传统理念因素的影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中构建性、创新性、适应性不足,弱化其教育功能,因此需要充分发挥出思政教育的优势,从多个角度创新,注重大学生发展的引导,提升当代学生的认同感,保证课程的时效性提升,形成具有时代感召力的主流意识,引领时代发展。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优势

对于社会来说,想要凝聚意识形态,必须建立与政治制度、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核心价值观念,灵活利用其优势构建社会意识形态,带动社会稳定的发展,保证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呈现出更高的时代感召力,满足时代发展需求。

2.1 具有较强的时代感

实际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引领与梦想追求,是当前时代背景下所有人民的共识,不仅反映出时代的诉求,还折射出当前社会的价值观念,实现祖国的繁荣与富强、民主与和谐,打造全新的发展格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时代感较强,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推动新时代的治理体系逐渐完善,构建全新的发展模式,逐渐向中国梦发展,激发出社会的发展活力[3]。中国梦的发展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重点,深化推进民族复兴,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完善的新时代社会治理体系,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升社会的发展活力,促使社会的秩序更加完善,诠释社会发展目标,打造全新的发展环境,以推进社会发展。美好社会的构建以诚信、爱国、友善、敬业为基础,提升人们的幸福感,遵循个人的基本道德准则,明确未来的理想发展目标,凝聚完善的价值观念。

2.2 具有较强的现实感

相对来说,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是主流的价值观,在当前的背景下,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国外的价值观与国内的本土价值观产生明显的冲突,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的选择逐渐呈现多元化,需要灵活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引领,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以现实为基础坚守本心,立足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社会发展。社会价值观念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功利化倾向,并且促使现阶段的价值评价标准在发展过程中呈现一定的趋近化,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将其融为一体,共同发展理念,凸显出其价值思想。

2.3 具有较强的人民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当前的人民性为基础,将其作为发展的出发点,探索价值观的本质属性,折射出当前时代发展的背景,实现全面的发展。例如,灵活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针对当前的人民精神生活进行引导,促使人民形成良好的精神品格,为人民的发展彰显出良好的发展价值观念,指明发展方向,深化落实马克思主义,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4]。从不同的角度开展分析,如社会、个人、国家等其价值需求存在一定的趋同性,可以利用其价值理念来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彰显出现阶段人民的主体地位,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深化落实马克思主义思想,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人们的情怀,锻造优质的品格,实现价值的理性引导。

2.4 具有较强的包容性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重点强调包容性,以平等共享为基础,加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发展,在尊重本土价值观念的基础上吸收外来的观念,但应剔除不良的观念思想,形成良好的主流意识,加快价值的融合,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适应新时代[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中呈现出良好的覆盖性与包容性,既是主流价值的体现,又是社会价值的普及,继承着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较高的传承价值,呈现出较高的吸引力与感召力。

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策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与高校思政课程存在密切的关联性,二者相辅相成,因此应充分发挥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优势,引领新时代,加快高校思政课程建设,形成良好的价值观教育阵地,将其观念作为课程建设的依据,深入挖掘其时代性、人民性、包容性以及现实性,培养优秀的人才。

3.1 高校应加强重视力度创新意识形态的教育功能

现阶段,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深入挖掘思政课程的意识形态的教育功能,以教育发展要求为基础,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帮助当代大学生在个体利益与价值观之间形成良好的共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观念,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促使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提升。例如,高校可以根据现阶段的“原理”、“纲要”、“基础”等相关的思政课程进行创新,践行现实与历史,形成正确的思想,创新现有的课程形式,合理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优质的思政教学环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合理的反馈明确当前学生的现状,帮助学生减少个体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之间存在的冲突,夯实学生的思想,产生共识思想,客观对学生进行引导与评价,促使当代大学生其树立正确的价值思想观念,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磨练自身的意志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自觉与自主意识,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深入挖掘思政课程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渗透时代主流意识,端正自身的行为思想,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成果,促使学生实现多元化发展,明确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实现全方面发展[6]。

3.2 深入挖掘高校思政课程在不同层面的作用

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过程中,应根据当前的时代背景深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层面、社会层面、学校层面以及国家层面的作用,对当代的大学生进行引领,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与意识,从多个角度创新,逐渐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保证其形成良好的能力与品格,帮助学生建立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关键能力与终身发展学习能力[7]。明确当前教育背景,现阶段核心素养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也是我国教育逐渐向世界教育靠拢的一种表现,推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保证教育的整体竞争力与创新力,形成教育核心体系,将学生作为主体,遵循学生的人格思想,形成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思想理念,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以及文化发展,明确学生的个体发展方向,将其与国家对大学生的价值期望相融合,形成不同的方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在社会、学校、学生以及国家等四个方面的引领作用,促使学生全方面发展。将利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作为课程创新的主要任务,明确培养人才的目标与任务,灵活应用思政课程的优势进行教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将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与课堂相融合,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社会责任感以及国家荣誉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渗透与熏陶,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打造优质的发展环境,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8]。

3.3 积极融合外来文化实现共同发展

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高校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过程中应明确外来文化产生的影响,加强中国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吸收外来文化精华,降低不良价值观产生的冲击,树立良好的发展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精神引领,实现全面的发展。例如,针对现阶段大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如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不足,未能明确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价值与思想,导致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知浅显,难以深入分析其现代意义[9]。因此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避免出现盲目认同外来文化情况,保证其理性的接受,合理进行价值认同,推动高校思政课程完善。充分发挥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包容性,探索蕴含的社会本质,逐渐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构建全新的发展模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促使学生了解中国特色历史,培养学生对优秀的文化进行认同,正确处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成为综合型素质人才[10]。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应深入挖掘现阶段的思想资源与价值,合理进行思想碰撞,引导学生产生文化自信,明确自身的价值取向,逐渐规范自身的行为,通过思政课程的渗透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与思想,提升课程建设的时效性。

猜你喜欢

价值观念价值观思政
我的价值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新时代价值观念冲突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电影《老炮儿》的价值困顿
浅谈高雅艺术对大学生的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