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视域下生态文明建设创新路径探究
2020-01-02周楠
周 楠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河南行政学院党史教研部,河南郑州 450001)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理念发展重大进步的表现,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它能够反映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中国特色,是将生态文明基本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体现一种符合中国实际、契合中国国情的一种生态文明观。
马克思认为:“超越一定界限的改造活动一定会受到自然的反击,如果过分强调人的能动性,将自然视作被征服的对象,那么人类最终将尝到这一背离的苦果。”[1]经过相当长期的不懈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是生态经济模式得以发展。自然资源能源的投入大大减少,利用率提高,环境污染得到缓解,生态经济与生态环境实现共赢。二是生态环境得以改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了“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总体上实现了从“沙逼人退”向“人逼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森林资源持续增长,城市环境质量、农村环境质量均有所提高。三是生态文化建设深入人心。全社会基本树立和形成了尊重自然、善待生命、节约资源的道德风尚,生态文化的内涵不断扩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
1.1 存在问题
土地沙化与水土流失。由于自然及人为因素,使得我国土地沙化及水土流失现象仍然很严重。尤其是在北方及西部地区,植被覆盖较少,天气干旱少雨,加上人们对各类资源的开发,使得土地沙化愈演愈烈。
土地沙化是一个重大的环境问题,对我国经济及社会发展有着极大的危害。一是减小和破坏人们的居住空间和生活环境。二是造成当地经济的严重衰退。三是致使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大气污染严重。目前已知的空气污染约有100多种。空气污染大体可分为自然因素(如火山喷发、森林火灾等)和人为因素(如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
资源约束趋紧。据统计,中国的耕种土地面积占全世界近7%,是世界上耕土面积第四大国家;天然草场总面积占世界的9%,仅次于澳大利亚和俄罗斯;森林覆盖面积占世界的7%,稍次于俄罗斯、巴西、加拿大和美国。从这些统计数据来看,中国自然资源总量似乎有着很大的优势,但由于人口众多,从人均占有量看并不算富裕。比如,中国的人均可耕地面积不及世界人均的三分之一,人均森林面积约为世界人均的七分之一。而且我国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足,像石油、淡水、天然气等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源紧缺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比如,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我国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2]资源缺乏、浪费严重、污染加剧、生态脆弱,形势十分严峻。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析
我们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为切入点,全面分析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特点,深入探索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规律。
2.1 强化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意识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态文明建设要建立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的基础上,而人本身也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因此,我们树立尊重生态、保护生态、敬畏生态、顺应生态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统筹兼顾好人的自身发展与生态发展相统一,实现人与生态的和谐共处。
(1)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
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由于生态资源不能直接成为生态资本和经济资本,生态资源要转化为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等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有关文明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在认真反思和深刻总结过去发展中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传统粗放式发展方式的有力反驳,对工业文明种种弊端的坚决扬弃,对未来中国发展路径的明确校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全面和谐。
(2)加强对公民进行生态文明道德教育
人与自然共存于天地之间,人要想获得良好的生存环境,组成和谐的社会,就要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发挥自身潜在的智慧,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我们知道,人类社会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社会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现正向生态文明阶段迈进。在农业文明时期,由于“人定胜天”的思想,人类开始了对自然的征服和利用,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进入工业文明以后,在生产无限扩大、消费主义至上的理念驱动下,生态环境遭到惊人的破坏,地球不堪重负。可以说因为人类的原因,具体的说是人的素质发展失衡导致生态失衡,生态恶化的根本问题就生态观念的问题,也就是生态道德观念的问题。人的思想是人的能动作用的思想基础,它决定了人的实践活动。人的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实践活动的成败与好坏。新时代需要新型的人,生态文明社会是公民的社会,它需要公民的参与。公民生态道德素质决定了生态文明社会的性质和程度。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需要加强对公民进行生态文明道德教育,用道德准则规范人类的行为,实现从伦理道德从社会伦理向环境伦理转变,建立人与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2 倡导绿色文明的生态生活方式
构建绿色的低碳生活。在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的今天,节能减排低碳生活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近几年,随着环保意识逐渐被人们所接纳,低碳生活已逐渐成为社会的流行语。所谓低碳生活,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低排放、低消耗的生活方式,这种方式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要求和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低碳不仅是企业行为,也是一项符合时代潮流的生活方式。除此之外,还要多参与社会一些低碳环保的公益性活动,为低碳生活贡献一己之力,让低碳成为一种习惯,大力提倡科学、健康的低碳生活,尽量节约能源,杜绝铺张浪费,不使用纸杯、塑料袋、快餐盒等一次性用品。在构建低碳生活中,企业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企业应积极投身于低碳经济的发展当中,实施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高技术等生产方式,带动低碳经济的全面发展。低碳是一种技术革新,需要政府创造优良的环境,去培育和发展。政府也应制定相关的政策,借用舆论和媒体的力量,加大宣传和普及教育,制作有教育意义的公益广告,用志愿者活动,知识竞赛等让更多民众参与进来,低碳生活是未来社会一种趋势,人类社会的发展,必将会越来越文明,人们也将在文明的体制下幸福的生活,这种美好生活的憧憬需要每一个人共同的努力,一种健康良好的社会秩序的建立,绝对不是一朝一夕,是需要长期的积累,需要人们共同的维护与努力。
倡导良好的生态消费习惯。生态消费是一种在满足人们正当消费需求的同时,又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消费行为,它是一种绿色消费模式,它要求在整个消费过程中消费产品不仅要符合物质生产水平,又要适应自然界的生态调节能力。不合理的消费习惯,不仅会消耗社会的物质财富,造成资源浪费,污染环境,还会阻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生态消费应该是一种理性消费,是低碳、文明、绿色的消费习惯,而且在环境污染、资源匮乏,人口爆炸日趋严峻的今天,生态消费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生态消费首先应是文明消费,即人们的消费行为应该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消费应是有节制、有步骤、有计划合理的消费,而且有利于人身心发展的消费。其次是节约消费,它要求人们的消费要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按照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行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奢侈无度,提倡勤俭节约,开源节流。最后是低碳消费,即消费地同时注重与自然和谐发展,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健康消费,将消费行为纳入生态系统中,维持消费与生态的双向平衡。
倡导生态消费,应该鼓励人们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引导消费者购买健康、环保的产品,这样既节约资源又能满足消费需求。政府机构要通过媒体、报纸等方式进行宣传教育,让人们了解生态消费的知识,逐渐形成科学的消费观,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艾伦杜宁曾说:“当大多数人看到一辆豪华的汽车首先想到它污染空气而不是它社会地位的象征的时候,环境道德就到来了”[4]。因此,人类应该在适度消费理念的指导下,逐渐关注生态环境的变化,降低物质需求的欲望,反对把纵欲当成追求幸福的途径,应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消费。
2.3 运用生态技术发展生态经济
发展绿色经济。“绿色经济”的概念始于20世纪80年代,一经提出便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绿色经济是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符合的,绿色经济是传统经济的改良模式,它是为适应新条件下人类健康与持续发展需要而产生出的一种新型发展状态,通常情况下,它是以市场需求为引导、以传统经济产业为后盾、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发展新能源为方向,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适应为目,既注重当代的消费需求又考虑资源的可持续性。绿色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发展绿色经济要进行技术创新。“我国绿色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其增长动力主要源于绿色技术进步”[5]。另一方面,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增加绿色节约环保类产业所占的比重,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研发绿色新型技术和产品,建立绿色创新体制,开发和使用绿色能源,逐步建立起绿色生产体系。发展绿色经济,离不开绿色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绿色技术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还可以保护人类的身体健康及生态环境,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当今社会比较流行的生产方式,它是人类利用科学技术把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质资源重新转换为可以为人类服务或对自然资源无任何污染的物质转换过程,此过程一般包括资源开发、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产品废弃、产品转换、重新投入生产或排放等过程,循环经济把传统依赖资源消耗达到经济增长转变为依靠生态资源循环发展绿色经济,它是以资源回收和循环再利用为目标的经济发展方式。它改变了“资源—产品—废弃物”这种传统的单向直线式的生产过程,使之变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这样一种非线性反馈式的循环系统,能将活动过程中的物质和能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尽可能地降低经济活动对环境及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循环经济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重要经济发展方式,既可以合理地调动和分配我国现有的资源,又可以将剩余的生产资源合理地回收利用,使得可以维系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提升经济效益”。[6]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必须着重推进循环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从根本上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旧的生产方式,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2.4 加强生态文明法制建设与执法监管
完善生态文明的法律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这是个开放而又富有内涵的概念。是对实现中华民族文明复兴的美好憧憬,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生态法律建设,这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和条件。建设美丽中国,必须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做保障,我国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法治国家,就必须严格树立依法治国的理念,将法治进行到底。因此,要完善生态立法。健全的法律制度,是生态文明的保障。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环保领域的法律和法规,例如《环境保护法》、以及关于大气污染防治、土地保护、循环经济、废物废气处理等法律制度。同时,我国在国际环境治理中也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认真履行职责,尤其是在控制全球气候变暖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尽管如此,我国在环保方面的法律体系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集中体现在没有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环保的指导思想,环境基本法的地位尚未得到立法的肯定,生态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还不够健全等。因此,要进一步完善生态立法,保障生态文明的宪法地位,并制定和完善有关遗传资源、生物安全、环境损害赔偿等方面的法律制度等。
加强生态文明的执法监管。在完善环境立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生态执法。要加强执法力度,在执法系统里实行内部监督机制,发现执法不严等情况,要给予惩处,并发挥舆论及公众的外部监督功能,同时还要对执法的部门进行培训,提高执法水平,增强执法工作人员的环保法律意识、执法必严意识、教育引导意识和耐心服务意。努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真正地做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实行环境污染专门负责制,建立有效地生态监管,执法机制。将分散的生态环保职能进行集中,由专门的环保机构进行统一负责。建立和完善环境监测的网络,及时地搜集监测的数据,并进行分析。要从源头上解决执法不严等问题。另外要对违法违规的企业进行处罚,甚至是停产整顿,加大对违法企业的惩治力度让企业逐渐树立自觉守法的意识。另外要对遵守法律法规的企业,生态文明示范企业进行表彰与激励,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和制度创新。
2.5 加强国际合作,共建生态文明
当今世界需要更多的国家参与到国际合作与交流,而生态文明建设也更加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来完成。我国作为有担当的、发展中的超级大国,在探索、推进自身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也要加强国际合作,把握好国内和国外两个大局,同其他各国一道共同建设人类生态文明。
加强国际交流。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起步较晚,经验较少,应多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也应该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原则,积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地参与到国际分工当中,同世界各国共同应对生态问题。1993年我国成为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成员国,并与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签订了双边合作协议,为我国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生态建设提供了较大的支持。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我国要积极做好国际生态文明制度的构建,强化区域间生态建设合作,制定符合发展中国家利益的政策,认真履行国际公约,为全球生态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创新合作模式。虽然我国近几年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在科研、技术等方面仍落后于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因而,加强国际合作是十分重要的。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思路也要随之改变,不仅要加强合作,更好转变合作的观念、创新合作模式。在国内,可以利用民间组织和企业的力量,创造更多的渠道,形成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多方共同参与合作的机制。在国外,要凸显出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地区性大国的优势,面临全球生态危机,我国绝对不是一个被动的旁观者,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参与者,甚至是一个准则制定的主导者,并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在治理全球性的生态问题上扮演主要角色。在此基础上,加大对国内科研机构的资金投入,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引进先进的人才、技术与设备,研发节能技术,共同实现生态文明的宏伟目标。
发挥大国影响力。中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和许多重大的国际和地区事务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治理全球的生态环境问题上,气候组织大中华区总裁吴昌华认为:“长久以来,大多数国际问题都由西方国家主导。现阶段,全球都面临着生态问题,仅靠一国之力无法解决,更需要中国进行号召,将生态文明理念作为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观,不分宗教,不论肤色,不言国别,因为每个人都是地球的公民。这是体现中国全球领导力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敢于大国担当的重要体现”。当前中国正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绿色发展,作为发展中的世界大国,可将我国的绿色发展模式转变为新开放战略下的可持续发展,并最终成为国家级新区共同追求的目标。通过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合作,充分发挥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各有的自我优势,倡导建立更为合理有序的国际政治生态新秩序,进一步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为全球生态环境的改善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