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教师初步开展大班线上亲子游戏指导的思考

2020-01-02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洗墨池幼儿园谢非芸

家长 2020年29期
关键词:育儿亲子绘本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洗墨池幼儿园 谢非芸

一、明确家长及幼儿指导需求

亲子游戏主体是幼儿与家长,教师指导亲子游戏前应充分考虑不同家庭情况的特殊性,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地指导。因此,我在指导游戏前,开展问卷调查,寻找家长志愿者。通过问卷分析,了解不同家庭的指导意愿与需要,组建专门的亲子游戏指导微信群。此次自愿参与活动的一共30 人,意见征集归纳为三部分:合适的时间段、适宜的指导内容、期待的指导方式。

合适的时间段:多数家长选择指导时间为周末或工作日晚7~9点,个别愿意全天候配合。故我将第一次亲子游戏指导时间定于晚7 点,往后的亲子游戏则在午后提前发布,家长可充分规划时间,甚至进行多个游戏。此外,教师倡导家长即时进行反馈,通过同步在线互动辅助亲子游戏的进一步推进。

适宜的指导内容:家长期望亲子游戏简单、易操作,部分家长提及希望同步参与。

我初次指导时,分享了《筷子的15种玩法》并根据不同年龄段给出不同建议,家长参与率百分之百,反馈效果好。往后我推荐游戏时优先选择低结构、多玩法亲子游戏,附上年龄建议,家长反响甚佳。

期待的指导方式:期待情形各不相同,我选择互动式指导:忙碌的家长,以微信留言的形式互动,不错过新内容;全天候亲子陪伴的,则以视频、电话等形式交流,不间断推进亲子游戏;有老人可以辅助的,则分时段联系孩子不同的陪伴者,避免手机育儿。鉴于幼儿兴趣差异,我选择专题式指导:如亲子美食、亲子美工、亲子建构、亲子科学制作、亲子绘本共读、亲子益智类等。

二、多角度提升亲子陪伴质量

明确家长、幼儿实际需求后,根据家长、幼儿的选择,分组进行游戏指导,从指导内容、指导形式、指导方法三方面推进亲子游戏,多角度提升亲子陪伴质量。在指导内容上,借鉴五大领域,将亲子游戏分成五大类:亲子美食(健康领域)、亲子共读(语言领域)、亲子建构(社会领域)、亲子探究(科学领域)、亲子美工(艺术领域),通过反馈,判断幼儿最近发展区与敏感期。在指导形式上,根据幼儿爱游戏的年龄特点,推送以游戏为形式的亲子活动,再根据家长反馈,判断幼儿游戏水平,做进一步引导。

在指导方法上,我发现,大部分家长缺乏科学有效的教育理念与方法,造成了一定的育儿误区。我以育儿理念分享为侧重点,为家长解读幼儿行为背后隐含的心理诉求,了解幼儿游戏行为后可能涉及的心理发展,帮助家长树立科学有效的育儿观。

三、坚持鼓励家长进行长期反馈

在专题游戏指导中,有家长坚持每日反馈亲子游戏体验,通过发送反馈文档、照片、视频、文字解说等形式与我进行交流。如亲子共读小组的一位家长反馈:自己以往在亲子共读中,长期要求孩子只听故事,听故事时不能提问题,且故事说完就睡觉,忽略了与孩子的交流,导致孩子对阅读不耐烦。在我与家长分析了幼儿好学好问的年龄特点后,家长接受了我推荐的亲子共读步骤,增加了交流互动环节。

改善阅读步骤的第一天,家长反馈孩子对于故事的兴趣比以前更强,我根据反馈,推荐了更有趣的读物,并增设了读书画的要求。第二天,家长反馈,原本不爱表达的儿子对画面有意想不到的观察,令她惊喜,并且读书画也帮助孩子重新思考了绘本。我根据反馈,及时肯定了孩子的进步,并鼓励其坚持阅读与反馈。第三天,家长反馈,孩子虽然不会认字,但是对于故事情节有着自己另一番理解,令她感触很深。我根据反馈,在推荐绘本时附上绘本可以探讨的思考角度,建议家长与孩子进行更深的交流。第四天,家长反馈,孩子说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合理有趣,令人欣慰。我根据反馈,给了家长更多挑选绘本的建议,鼓励孩子坚持阅读。第五天,家长反馈,孩子愿意主动阅读,不再排斥,期待更多的亲子指导活动。不难看出,坚持反馈的家长,不仅带动了自身的育儿水平,也带动了孩子的进步与成长。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线上亲子游戏指导前应先明确家长、幼儿的需求,不做单方面的指导;在线上亲子游戏指导时应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在答疑解惑时传达科学合理的育儿观;在线上亲子游戏指导后及时回应家长反馈,促进家长、幼儿、教师自身共同反思与进步,学习与成长。

猜你喜欢

育儿亲子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偷偷摸摸育儿
育儿神器
育儿Q&A
育儿Q&A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