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信息技术课如何培养学生新媒介素养

2020-01-02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第一中学王小燕

家长 2020年29期
关键词:媒介青少年素养

□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第一中学 王小燕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青少年处于一个被电视、平板、手机、网络等现代媒介包围的环境中,他们的自制力和辨别能力较差,由于自身媒介素养的缺乏以及媒介的商业化和娱乐化特征对青少年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使青少年在行为和认知上出现了一些偏差。部分家长和学校会限制青少年接触网络,以免青少年受到不良影响,这样的方式早已无法满足当前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我们必须正确看待媒介传播,将其和信息技术课程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正确的新媒介素养,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新媒介素养的措施

(一)明确教学目标,改变教学观念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了解相关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明确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能够从信息技术教育上升到扩展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通过最简单的计算机操作学习,具备信息时代最为重要的信息素养以及媒介素养。只有明确教学的目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才能够有一个准确的方向,制度合理的教学措施,正确地引导学生。长期处于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再加上高中时期的学生需要应对高考,在我们传统的认知中,高考对很多学生来讲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转折点。

这一时期教师、家长、学生都会将关注点放在考试成绩上,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十分欠缺,就连信息技术教师,都会将信息技术课程放在一个不重要的位置,这样的观念是十分错误的。时代发展需要的是综合型人才,信息技术时代的来临对于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提升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观念,认识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意义,明确信息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

(二)改变教学模式,渗透媒介素养

很多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仍然停留在知识理论的讲解上,这与信息技术的特点全然不符,信息技术作为新时代发展的产物,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传统的理论学习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难以产生帮助。信息素养指的是评价信息活动的过程、结果、方法;获取、加工以及交流和表达信息的能力等,这就要求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转变自己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放在教学首位。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课堂定位模式,将学生放在课堂的核心位置,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带领学生学习,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和探索空间,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能够提出问题,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过程中可以对一些关键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明辨信息的真伪和价值,这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三)注重课堂实践,激发学生兴趣

当前很多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兴趣不浓厚,不愿意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这主要是因为长期处于灌输式的理论学习中,课堂学习过于枯燥和压抑。这样的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十分不利的,长期处于单一枯燥的学习环境中,会导致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不浓厚,不愿意主动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改善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将自己所学的媒介知识应用在实践过程中,发挥所学知识的实用性,提升自身的实际操作水平,对于广告、新闻等的表达和制作能够有所了解,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拓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还需要注重实践教学的反思,在实践教学的设计上,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实践过程的开展需要循序渐进。与此同时需要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进行扩充和更新,做到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实际,在教学评价过程中,需要采取多角度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给予学生最为公正客观的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思考和探索,提升学生对信息的判断能力,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和媒介素养的同步提升。

二、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新媒介素养十分有必要。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认识到时代发展的特征,重视信息技术教学,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渗透新媒介素养的培养,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信息技术知识的实用性价值,从而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学习中,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新媒介素养。

猜你喜欢

媒介青少年素养
青少年发明家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书,最优雅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