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探“泛在学习”视域下的家校俱乐部活动

2020-01-02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城中实验小学刘雅敏

家长 2020年29期
关键词:宜兴市泛在学习宜兴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城中实验小学 刘雅敏

在学校课题的指引下,德育工作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抓手,携手家长,成立“和美”家校俱乐部,将课堂延伸至课外,知行合一,让德育课堂“流动”起来,合理整合科技手段,提高活动效果,引导学生以和为美,以美融和,从和融走向和畅,从尚美走向美好,让学生关注自然、关心生活,时时处处收获成长。在实践活动中,我们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实践,在活动中思考,在思考中创新。

一、横幅、胸章、英雄帖,让活动更有仪式感

仪式感是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是一种精神上的礼仪。这种小小的自我暗示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它却是一根强有力的杠杆,能够大幅提升人的行为力。学生成长需要仪式感,仪式感也是学校德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泛在学习”的理念,在于重视学生根据自己需要,在想学习、能学习、需要学习时进行学习。各班“和美”家校俱乐部没有固定的活动小组和活动时间,活动内容由班级家长代表提供资源,然后通过微信群发布“英雄帖”,召集参与者,布置活动前准备任务。

如五年级发出的英雄帖召集学生参加“学习悲鸿精神,感受科技力量”的活动。活动要求每位参与者通过网上学习,了解徐悲鸿的生平事迹,完成10 道知识问答题。合格者才可以参加报名,设置了门槛,不露痕迹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基地、景点、博物馆,让学习跟上新形势

泛在学习(U-learning)是数字学习(E-learning)的延伸,克服了数字学习的缺陷或限制。由于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移动学习(M-Learning)逐渐引入泛在学习体系。鉴于此,学校在学习形式上下功夫、动脑筋。校内打破班级限制,根据学生的兴趣重组班级,合作探究。俱乐部的家长带着孩子走出家门,拥抱自然,学会健康生活,足迹遍布宜兴市陶瓷博物馆、科技馆、阳羡生态园、苏宁现代牧业、农耕文化园、溧阳新四军江南指挥所等,活动开展至今参与人数已累计近万人次。宜兴电视台《阳羡茶馆》栏目为此进行了专栏报道。

在博物馆,学生了解宜兴的民俗民风名人,感受家乡文化,做历史文化的继承人和传播者;在银行,学生当了一回“小小银行家”,和家长一起参观农业银行营业大厅,学会辨别假钞,上台进行点钞比赛,初步接受金融知识熏陶;在苏宁现代农业生态园,学生参观现代化蔬菜大棚,和可爱的小动物亲密接触,感受生活的乐趣。

三、课内、社团、双休日,让成长不负好时光

就“泛在学习”的本质特点而言,它是“以人为中心,以学习任务本身为焦点”的学习。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学习成为一种自然或自发的行为。学习者可以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关注的将是学习任务和目标本身,而不是外围的学习工具或环境因素。

学期初,通过自主选择,全校各班都认领了一个节气研究主题,每到节气,都会有班级开展节气主题队活动,学生从中增长了知识,收获了快乐。宜兴电视台《阳羡茶馆》栏目以及《宜兴日报》在不同时间都对我校的节气研究进行了专门报道。

利用社团活动时间,学校热情邀请智慧家长走进校园,走上讲台。家长根据自身职业优势和个人特长,来校为孩子作了急救知识进校园、近视防控科普等专题讲座。在学校着力打造的校本品牌课程“节律”课程《走进二十四节气》中,“和美”家校俱乐部依托校本课程,充分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展开丰富的学习、实践、探究活动。学生通过网络搜集、红领巾寻访,知道了节气的来历、纪念方式,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热情。

“和美”家校俱乐部活动突破空间、时间的限制,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学习,培养学生根据自己需要,在想学习、能学习、需要学习时见缝插针地学、无所顾忌地学、循环往复地学、互相切磋地学有选择性地学的好习惯。这样一来,学生所有的空间所有可利用的时间,都可以有“学习”的存在。

活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也是教育发生的基本形态。今天,这种蕴含现代化教育元素、办学特色和育人特点的“和美家校俱乐部”,在宜兴市城中实验小学正成为一道迷人的教育风景线。

猜你喜欢

宜兴市泛在学习宜兴
江苏省宜兴市陶城实验小学刘佳
宜兴釉陶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区域历史文化泛在学习内容设计研究
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大学英语互动反馈教学模式研究
泛在学习资源的类型与应用研究
泛在学习中学习评价网络效用模型的构建与实践
圆桌
浓浓紫砂情 拳拳报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