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初中信息技术实用性技能的培养策略

2020-01-02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太极中学白发春

家长 2020年29期
关键词:兴趣小组文稿学科

□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太极中学 白发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也面临新的挑战,培养学生实用性技能,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信息技术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开始意识到实用性技能培养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教育观念落后,导致培养学生实用性技能的目标无法落到实处。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必须转变自身教学观念,提高信息技术实践教学能力。

一、传统教学模式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信息技术课程重视不足

初中教学阶段,学生面临巨大的中考压力,无论是学校家长还是学生个人,都过分强调考试成绩,忽略了其他学科的教育活动。信息技术是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技能、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学科,在初中教学阶段,通过信息基础教学,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不够重视,在课时安排时往往只有少量课时,这对信息技术教学而言远远不够。此外,从信息技术教学硬件设施的来看,许多学校由于对信息技术学科本身不够重视,用于计算机等教学硬件的资金明显不足,导致硬件设施无法支持学生信息技术发展需求。从师资队伍建设的角度来看,在信息技术教师引入方面,学校通常只关注学历方面的表现,忽略了实际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的考核。缺乏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导致信息技术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二)教学方式死板,课堂教学气氛沉闷

由于长时间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许多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创新,教学方式死板单一,经常以说教的形式向学生传输知识,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十分有限,通常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解答,教师再对学生的表述进行评价,这样的互动方式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缺乏兴趣。信息技术学科本身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在教师单一的教学模式下,课堂组织形式变得千篇一律,教师在台上讲解信息技术知识,学生在台下记录相关笔记,再通过大量的课后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偶尔穿插少量实践教学,满足学生动手操作的需求。死板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思维发展受到限制,学生的个性无法得到凸显,长此以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容易陷入僵局。

(三)重理论轻实践,学生技能掌握不足

信息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理论为实践打下基础,实践是对理论知识的巩固。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仍以讲解为主,重视理论知识传授,忽略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这就导致学生虽然能够了解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原理,但是在具体操作中能力不足,无法运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信息技术实用性技能的培养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法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重要教学方式,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教师能够利用生活中的学习素材,帮助学生抓住生活与信息技术知识之间的联系。因此,教师必须选择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素材,通过视频、图片、音乐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呈现生活化内容,突出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范围。创设生活化情境,实际上就是对生活中的各项活动进行模拟,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信息技术能够解决的问题,并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方式。创设情景强调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冲击,帮助学生感受信息技术学科的魅力,教师在创设情境中的引导作用尤为重要。

举个例子,在学习初中信息技术“制作演示文稿”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明确演示文稿的概念、用途,帮助学生基本了解演示文稿的类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形式,教师可以从影视作品中节选与演示文稿展示相关的片段,让学生了解演示文稿的应用方式。学生在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下,能够快速感受演示文稿的价值与魅力,从而联想到生活和学习中需要用到演示文稿的场合,帮助学生提高信息技术知识应用能力。

(二)组织信息技术能力竞赛

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使用技能,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信息技术能力比赛的形式,通过竞争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信息技术练习。在组织信息技术知识竞赛的过程中,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同时也要关注实践技能的运用情况,突出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举办信息技术知识竞赛,可以是班级内部之间的小组PK,也可以是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校内部的比赛,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设置丰富的比赛奖励,调动学生参与比赛的热情。

举个例子,在学习初中信息技术“图片加工与美化”相关知识后,可以举办“海报制作大赛”,以校园生活为主题要求学生进行海报创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制作寓意深刻、图画精美的海报。海报制作本身是一项受众很广的竞赛活动,每位学生都可以参与到比赛中,在紧张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学生必须投入精力研究和学习图片加工与美化知识,主动练习图片加工软件。

(三)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分层教学

由于每位学生成长环境不同,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学习表现各不一样,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结合分层教学思想,将学生分成A、B 两类并进行差异化教学。结合教学大纲的基本需求,教师需要明确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哪些知识要求每位学生都要掌握,哪些知识可以进行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在讲解理论知识时,教师必须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表现,尽可能帮助学生快速理解信息技术知识。在实际操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布置基础的教学任务,要求每位学生按照教师要求进行操作并掌握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不同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布置差异化的实践操作任务。对于学习基础较强的学生,教师布置实践任务时,应当强调拓展性,由学生进行自主设计选择开放性的实践任务,对于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主要以教师引导为准,通过反复练习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技能。

(四)创建信息技术兴趣小组

兴趣小组是初中阶段学生课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强化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师可以牵头组织信息技术兴趣小组,鼓励学生在课外活动时间参与信息技术技能训练。组建兴趣小组时,教师应当根据课程教学进度调整兴趣小组的分享活动,转变与学生的相处方式,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此外,组织兴趣小组活动时要注重以活动为主,将教师讲解与学生动手操作有机结合在一起,避免过度讲解导致学生自主性受到影响。

三、结语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下初中信息技术实用性技能的培养,是信息技术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作为新时代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必须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为学生组织丰富的信息技术能力竞赛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分层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促进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发展。

猜你喜欢

兴趣小组文稿学科
文稿规范
文稿规范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艺术教育类课程与兴趣小组有效结合的策略
周末加油站(V)
“超学科”来啦
文稿打字的小方法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
妙求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