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20-01-02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九洲小学李旋

家长 2020年29期
关键词:口诀钟表乘法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九洲小学 李旋

一、感官协同的启发

低年级的学生需要通过操作,直观体会数学公式和规律,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充分应用手、口、眼等感官,以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最大化降低数学知识的抽象程度,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比如教师在教学乘法口诀时,可以让学生准备90根小棒。在学生还没有熟练掌握乘法口诀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数小棒的方式,掌握一些比较基本的乘法算式。教师可以举出一个“6×6”的例子,让学生6根6根地数小棒,分成6组,然后让6组一直数36根小棒,这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再引导学生说出“6×6”的答案,这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归纳能力。教师还可以举出很多乘法口诀上的算式,让学生经过反复操作,从而掌握全部乘法口诀,也能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学科的兴趣。学生经过实践后,对乘法口诀的内容印象会更加深刻,也能降低学生出错的可能性。

二、组织趣味的游戏

因为低年级的数学知识比较枯燥,且低年级的学生普遍自制力比较差,如果只一味让学生练习计算题,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对数学产生厌烦心理,不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多组织趣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

比如教师让学生以唱儿歌的方式,熟悉乘法运算,比较常用的就是《数青蛙》这首儿歌。歌词模板是“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教师先要对这个模板中的数量关系进行介绍,比如嘴的数量是青蛙的只数乘1、眼睛的数量是青蛙的只数乘2、腿的个数是青蛙的只数乘4、学生在每唱出一句歌词时,都会运用这些乘法口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和计算能力。这种唱儿歌的游戏方式比传统的做计算题的方式更具趣味性,学生也更容易接受,而且《数青蛙》这首儿歌,学生都比较熟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能活跃课堂气氛。

三、创设教学的情境

因各种各样的原因,低年级学生在学习某些数学知识时会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有些学生数学基础比较薄弱,教师在课堂上要为低年级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都能投入解答教师的提问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因学生在课堂上最容易被丰富的色彩吸引,教师就可以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例如教师在教学《1~5的认识》时,可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通过数数的方式说出图片代表的数字。教师在展示出图片后,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主对图片上的数量关系进行探究。例如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出奥运五环的图片,再向学生提问: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图标吗?我们一起来数一下这个图标上有几个圆环?这时学生就能将注意力转移到图片上,也会自觉伸出手指,数图片中的数量,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意识。

四、增加实践的环节

课堂上设置的实践环节,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也能让学生收获更多经验,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设置较多的实践环节,尤其是设置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实践活动内容,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参与课堂活动,从而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

例如教师在教学《认识钟表》时,就要以例题的形式让学生熟悉读表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钟表的特点和组成部分。为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绘制钟表图,并给定一个主题,让学生绘制一个生活起居的表格,根据学生自己填入的时间绘制表格,比如学生每天早晨7时10分起床,学生就要写出7:10,并绘制出这一时段钟表的图形。此时学生积极配合教师安排的活动,在绘制钟表的过程中,也能回顾钟表的构成要素,这比传统的教学活动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对低年级的小学生进行数学学科教学时,应当多采取一些需要学生实践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课堂中既能动脑,也能动口、动手,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获得更多数学技能经验。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对教学策略进行优化,改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认知。教师在教学中,要将学生作为课堂上的主体,引导学生自发对数学知识点进行探讨,引导学生由一些简单的现象归纳出数学公式或结论,这些都能让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保持积极性,为学生奠定良好的数学学习基础。

猜你喜欢

口诀钟表乘法
算乘法
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口诀与加法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口诀中的规律
把加法变成乘法
怎样熟记口诀
丽娜认钟表
巧记乘法口诀
藏起来的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