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动作”,大学问
2020-01-01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东庐中学小学部韦纪兰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东庐中学小学部 韦纪兰
【案例描述】
片段一:
……
师:我们一起来听音乐,仔细观察,想一想音乐中的小朋友是在哪个拍点闪动时开始起唱的?
(播放音乐前奏,多媒体同步播放动态拍点)
生:在绿色的拍点上开始唱的。
师:数一数这些拍点一共有含有几个三拍?
(再次播放音乐前奏,随乐演示动态拍点)
师:绿色拍点在第几个三拍里?
生:在第四个三拍里。
师:观察第四个三拍,绿色的拍点排在第几个?
生:排在第三个。
师:我们数四个三拍,在绿色之前的拍点上开始吸气准备,第四个三拍的最后一拍开始演唱。
听着歌曲前奏,跟着动态拍点数一数,准确起唱。
……
[设计意图]:《蒲公英》是苏少版二年级下册歌曲,前奏营造了梦幻般的气息,弱起拍是一大难点,学生总是不能准确进入演唱部分。我把前奏中的四个三拍用动态拍点跟音乐同步呈现出来,通过边数拍边观察动态拍点,帮助学生理解起拍方法,找到起拍的拍点,准确地进入演唱部分。
片段二:
……
师:点一点下面四个乐句,听一听有没有完全相同的旋律,再唱一唱。
(1)Sol,sol,la ti do mi (2)Sol,sol,la ti do do
(3)Sol,sol,la ti do mi (4)Sol fa mi re do do
生点一点、听一听、唱一唱(在每个乐句上点击都能同步传出钢琴的声音)。
生:一、三两句相同。
(请生个别点,大家唱)
师:点一点、听一听,第二句的旋律跟哪些乐句相似?
(请一名生点,其余生听)
生:跟一、三两句相似,最后一个音不同。
(请一位同学上来点一点这两个音,大家一起唱一唱,边唱边做手势)
师生接龙唱,师唱 sol,sol,la ti生接 do mi;师再唱 sol,sol,la ti,生再接 do do。
师再唱第三句 sol,sol,la ti,生接 do mi。
师:想一想第四句最后两个音跟哪句结尾相同?自己唱一唱,做一做手势。
师唱sol fa mi re,生接do do。
师生完整接唱四个乐句,师唱每句的前四个音,生唱每句的最后两个音并做手势。
师:点一点第四个乐句,听一听、唱一唱、想一想,这四个音的音高排列是从高到低还是从低到高的?
(请生点一点单音,唱一唱、说一说)
师:你用动作怎样表现你听到的音高变化?
(师弹旋律,生做动作)
师:其他三句开头的四个音的音高变化该怎样去表现呢?
(师弹旋律,生表现)
师:现在请四名同学分别点击这四句旋律,其他同学用自己的动作表现出来。
[设计意图]:歌曲《八只小鹅》中有四个乐句旋律,学生很容易混淆。我设计出可以点出声音的音符,点击音符同步出现声音,让学生亲自动手点击,在点的过程中建立音符的概念,帮助学生建立符号与音乐的联系,分辨出不同音符所表现出的不同的音高。
[案例分析]
以上两个教学片段中,我结合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根据音乐不同特点及教学的实际需要,创新运用PPT软件将音乐元素以同步动态的呈现方式适时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一、小“动作”,真有趣
识谱教学是音乐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学生对于数字的认知远比简谱的音符认知要早,因此在认唱简谱时往往会跟数字相混淆。此外,识谱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脑力活动:音名、音高、节奏、速度等等。
很多公开课上,一进入识读乐谱的教学环节,学生很快会感到枯燥、厌烦,没有耐心。为了不让学生丧失兴趣,很多老师会选择代替学生去唱,学生始终处于跟唱状态,就像是被牵着鼻子走的牛,非常被动。唱谱过程中,学生并不能把唱名与实际音符对号入座,唱的是哪句也不清楚。这样的教学环节美其名曰体验、感知,其实不过是走过场,毫无意义。
学生对于自己已有的生活体验的问题总是接受得比较快,学习时更有信心。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永远都是教师首先需要关注问题。想要学生学起来更有趣,教师就要站在学生的视角设计教学方案,让他们用更加简单、有趣的学习方式。将识读乐谱的过程变成动手“点奏”的过程,“演奏”出音乐旋律,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学习兴趣更浓。
《夏夜》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感悟音乐的美好意境,我创新设计了音画合一的萤火虫“飞行画”,帮助学生体会音乐旋律走向与形态。卡通萤火虫动态飞行的画面一下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在观赏与聆听的交互体验中产生了通感。在这样新颖有趣的动画中很快就能记住旋律的音高节奏变化,歌曲旋律在音乐画中一览无余,使得识谱活动充满乐趣。
二、小“动作”,真有效
怎样学习识读乐谱?如何借助乐谱进行音乐教学?对基础薄弱的农村小学生来说,从音符到音乐是需要努力去跨越的过程,需要教师提供适合学生攀登的“脚手架”,帮助他们稳步进阶。
《蒲公英》一课中,我用大小圆分别表示出强、弱、弱关系的拍点与音乐同步跳出,帮助学生加深拍子的概念,找到正确的拍点起唱,解决了弱拍起唱难点,在视拍、数拍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内心拍感。
二年级下册《小狗圆舞曲》中,音乐呈连续快速进行的状态,而且很多旋律句尾呈现明显的上行音阶。在这课中,我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现出音乐行进的线条,并通过教师的亲身示范让学生边听音乐边看动作体会两者的联系,对音乐产生综合感知。在充分地感知音乐的基础上,学生也会用自己的小手跟着音乐画起来、动起来,生动地表现出小狗顽皮、活泼的形象。
又如在江苏民歌《开心里个来》一课中,复杂多变的旋律音高感知是教学的难点。我运用PPT软件,将音高、节奏、歌词三合一,整合成直观词谱,只要点击歌词就会自动出现红色的音符随着音乐的节奏、音高流动起来。音乐的动态特点直观展现在学生面前,与歌词演唱形成综合联觉,学生唱几遍下来,就能准确掌握旋律的变化,一字多音处的音准也不再困难了。长期坚持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逐渐形成立体的音乐思维,旋律感会越来越强。
三、小“动作”,真自主
在科技发达的现代,学生从小就能接触到手机、iPad、电脑等媒体。他们只要动动手指就可以与轻松与世界对话、交流。
目前,“翻转课堂”的理念已经在各个学段、学科被广泛运用。一些学生通过自己听就能解决的问题,完全可以自己学习解决。我运用PPT制作课前学习材料包,有完整的、分段的、分句的,在界面上藏好“小机关”,只要学生点击这些小机关,就能听到相应的乐音,真正实现了“哪里不会点哪里”。教师还为学生提供了学习任务指南,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动手点音符的环节不仅可以用在课前预习,在课中、课后也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灵活运用。如在课堂上难点解决的地方可以请个别学生上来当一当小老师,点给同伴听、唱,体验作为课堂小主人的愉悦感与成就感。课后,可以用来自主复习,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
现在,音乐课中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常态,怎样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这其中大有学问。我认为首先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教师、学生三位一体共同感悟音乐,展现音乐是音乐课堂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
综上所述,我运用PPT软件,给小音符配上小“动作”,帮助学生感知旋律音高、节奏、乐句、乐段等方面,收到了不错的效果。这已经成为我个人教学的特色,也成为学生感知音高旋律常用的工具。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动态音符拓展到音乐教学的其他领域之中,和学生在音乐课中享受学习之趣、音乐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