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创新策略探讨

2020-01-01杨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文献资料个性化图书

杨艳

(肇庆市图书馆,广东肇庆 526060)

在进入到网络信息时代当中之后,各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速度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我国社会各个行业面临着知识经济和网络化的双重挑战。公共图书馆本身作为信息数据的重要汇聚场所,在网络化发展背景之下遭受到严峻的挑战,因此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应当发生一定变化,读者服务人员实际工作的过程当中,应当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详细分析以往一段时间中读者服务工作进行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联系问题形成原因及本馆实际情况,找寻适应性比较强的措施,在原本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促使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效率及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在进入到网络化时代当中之后,公共图书馆开展读者服务的过程当中,应当将服务效率及质量放置在较为重要的地位上,积极应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转变以往服务模式的被动化局面,凭借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各个读者群体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向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读者提出的实际阅读需求,从而也就可以在公共图书馆向着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的过程中,起到一定促进性作用。

1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特征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更加具有信息化时代的特征,主要表现为3 部分,分别是图书馆资源数字化、服务手段多样化、读者服务开放化。

1.1 将资源数字化

在传统的图书馆运营中,基本都是以图书文字为读者提供阅读资料,以纸张为载体来体现图书馆的文献资料。但是,自从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开始进入各个领域,图书馆事业单位也开始运用互联网技术,使得图书馆资源变得多样化,可见图书馆的发展也在往信息化方向发展。通过网络管理人员能够高效的将普通图书、文献资料以及报纸期刊等进行整理分类,大大降低的图书管理者的工作压力。这种数字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往多样化方向发展。

1.2 服务手段多样化

传统的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人员将图书馆资料进行整合管理,从而使其满足读者对知识内容的需求,从而提供更全面的服务。随着图书馆开始使用互联网技术,有更多的馆藏资源被数字化,与传统的纸质书籍相比,现在的图书以及文献资料大多都以数字化出版物的形式产出,从而使得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方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这种多样化发展能满足当今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更多需求。

1.3 读者服务开放化

通过网络技术手段,图书馆的纸质书籍内容被转化为网络书籍资源,读者可以根据需求自由选择。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改变传统的封闭式服务,为了对读者的服务体现得更加全面,就应该将服务模式转变为开放式。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图书的形式也就越来越多样,图书馆为了尽可能多的满足读者需求,可以安排人员对图书馆内的读者进行问卷调查活动,全方位了解读者对知识内容的需求,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

2 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中的问题

2.1 图书资源结构不科学合理,获取网络资源的难度较高

在进入到网络化时代当中之后,某些公共图书馆馆藏建设领域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比方说在图书购买工作进行的过程当中,并没有科学合理的依据本馆实际情况进行规划,片面的沿用传统型图书购买模式,重视纸质文献资料购买,但是电子文献资料购买及添置等工作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源结构不是十分科学合理,图书馆馆藏电子文献和纸质文献资料难以走上一条平衡发展道路上。甚至某些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在是运行的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本地区各个读者群体的实际需求,更没有收集具备地方特色的文献资料,读者在从图书馆获取文献资料的过程当中,自然也就会遇到一些问题,难以及时获取到自己需要使用到的资料,不利于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稳定发展。

2.2 文献信息开发力度不高,难以向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

在进入到网络化时代当中之后,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领域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不单单信息的交流会受到一定限制,并且本图书馆中信息资料的收集及整理力度和频率也不高,因此可以向读者提供的文献资料时效性比较弱,难以让文献资料得到高效的应用。虽然各个图书馆当中都引入了一定数量优秀资源,但是需要对各种资源的利用方法进行介绍,才能够对电子文献资料的利用率做出保证,否则即便是再为优秀的网络化图书馆其实也仅仅流于形式而已。与此同时,因为不同读者群体提出的图书资料需求也是不同的,展现出的个性化特征比较鲜明,但是现阶段高校图书馆可提供的个性化服务比较少,形式也比较单一,仅仅向读者提供各种图书的信息检索功能而已,这种个性化服务难以得到读者的认可,因此也就会在公共图书馆实际运行的过程中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2.3 服务平台建设的滞后性比较强,图书供需不对称

因为公共图书馆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会遭受到资金和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图书馆实际运行的过程中难以全面满足读者的实际需求。从读者的角度上进行分析,一般都难以对公共图书馆提供网络信息服务的方法及渠道形成清晰的认识,图书等信息资源供需的不对称性比较强,并且还有一些读者的网络信息收集、整理及应用经验不是十分充足,从而图书资源的利用率自然不高,在此背景之下想要让更多的读者认可图书馆提供的读者服务,自然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3 网络环境下做好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对策

3.1 向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为读者构建出更为舒服的阅读环境

公共图书馆之所以提供读者服务,就是为了能够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享受到更好的服务。构建一个舒服的环境,对于图书馆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图书馆可以在合适的地点构建休息室,或者是在读者阅览区域当中设置饮水机以及咖啡机等装置; 还可以在各个楼层当中向读者提供纸笔,方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当中记录下来自己需要的信息。这种人性化设计方法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向读者提供一个舒服的阅读环境,促使图书馆读者服务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除去可以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当中获取信息知识之外,还可以得到一种物质层面上的享受,在此背景之下读者自然会更为认可公共图书馆,从而也就可以在公共图书馆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过程中,起到一定促进性作用。

3.2 切实依据读者需求,向读者提供基本服务之外的个性化特殊服务

切实依据各个读者的实际需求,向读者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咨询服务。联系素质教育及科研单位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向这些机构提供适应性比较强的服务。最终,还可以向我国社会当中的各个弱势群体提供知识援助服务,促使图书馆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将自身的平等意识及人文精神充分展现出来,在此背景之下,图书馆实际运行的过程中自然是可以创造出更多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最终也就可以在我国构建精神文明型社会的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

3.3 构建基层服务点

基层服务点指代的是由图书馆和有相应借阅需求的单位签订合作协议,依据各自责任义务构建的基层分馆。图书馆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定期提供各种类型的文献资料,向基层服务点输送各种类型的图书。基层单位提供管理人员以及阅读场地。这一模式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并且可以促使图书馆文献资料利用率得到大幅度提升。还能够在图书馆原有服务范围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让各个公共图书馆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为更广泛范围内的读者提供服务,得到更多读者的认可,推动图书馆逐渐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上。

3.4 依托信息技术,向读者提供自助服务

在这里所说的自助服务,指代的是读者通过公共图书馆当中设置的科技服务设施,届时依据具体操作流程,在不需要工作人员帮助的情况下,独自完成图书借阅、信息数据获取等服务的现代化服务模式。以往一段时间当中,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我国范围内各个城市的图书馆相继向读者提供自助服务,其中包含自动借阅、自动复印以及自动打印等。读者可以更为方便的获取到自己需要使用的文献资料,还可以让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基层图书馆应当积极开展自主服务系统构建工作,让读者在享受服务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体验。比方说可以在图书馆周边位置上设置自助图书馆,全天24h 向读者提供自助借还以及预约等服务,促使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效率及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最终也就可以在我国构建精神文明型社会的过程中,起到一定促进性作用。

4 结语

在进入到网络化时代当中之后,公共图书馆面临的转型问题不单单是在管理和服务模式上的转型,更是应当在建设及发展思路上发生一定变化,公共图书馆应当切实依据本馆实际情况,通过数据分析技术了解各个读者群体的实际需求,分析以往本馆读者服务模式当中存在的问题,找寻适应性比较强的措施,在原有读者服务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更好地向各个读者群体提供服务,满足读者提出的实际阅读需求,促使读者的精神文化素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从而也就可以在我国构建精神文明型社会的过程中,起到一定促进性作用。

猜你喜欢

文献资料个性化图书
一种融合PageRank和PersonalRank的多层个性化推荐算法
图书推荐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用信息技术搜集文献
班里有个图书角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浅谈文献资料的特点和作用
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图表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