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散文写作艺术赏析举隅

2020-01-01江苏省洪泽中学李占宏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0年7期
关键词:分封制范增鸿门宴

江苏省洪泽中学 李占宏

陶渊明曾说读书时“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说出了读书人有所感悟时的快乐心情,笔者也有类似感受。现将教学古代散文时,师生在写作艺术赏析方面的感悟,选取两个例子,与大家分享。

一、叙事名篇《鸿门宴》

《鸿门宴》的故事家喻户晓,为人们津津乐道。这主要得益于司马迁的生花妙笔。那么,其文章有哪些写作艺术可以借鉴呢?

1.选材精准,剪裁合理。鸿门宴是宴会,更是政治斗争。为帝王立传也好,为记录诸侯争斗也好,都绕不开鸿门宴。太史公敏锐地认识到这一点,将鸿门宴这一历史事件载入史册,让读者从中领略楚汉纷争的激荡风云。从写作选材的角度讲,非常精准!如何叙述这一事件,才能让读者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呢?司马迁按照时间顺序,交代了宴会的由来(略写)、宴会上的明争暗斗(详写)、宴会的余波(略写),情节清楚,详略得当。从材料的剪裁角度讲,十分合理。

2.张弛有致,动人心魄。项羽不满刘邦派兵把守函谷关阻挡诸侯联军西进,准备消灭刘邦。曹无伤的告密和范增的建议,更是火上浇油,使得大战一触即发。此处,文章之弦紧绷起来,将读者带入激烈的矛盾冲突中。接下来写的是项伯居中调解,刘邦第二天一大早就来到项羽大帐,言辞谦卑地跟项羽表明自己并不敢如人说的那样擅作主张,称王关中,一切只是小人谣言引起的误会而已。项羽轻信了刘邦的谎言,取消了作战计划,并设宴款待刘邦。写到这里,文章之弦松弛下来,让读者也觉得轻松。然而短暂的轻松之后,紧张的场景一幕接一幕:先是范增举起玉玦示意项羽早下决心,杀掉刘邦,接着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再接着是樊哙闯帐。这些都让读者惊心动魄。直看到刘邦借机逃席,读者方得以喘息。所以说作者把明争暗斗、刀光剑影的鸿门宴写得跌宕起伏,将文章节奏控制得张弛有致,动人心魄。

3.细节传神,栩栩如生。《鸿门宴》中的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能够凸显人物心理,活画出人物形象。比如:一开始范增便说刘邦“志不在小”,劝项羽“急击勿失”,可见范增作为谋士的长远眼光;宴会上范增多次示意项羽做出杀掉刘邦的决定,可见其内心的急切;在没有请示项羽的情况下,范增召来项庄刺杀刘邦,可见其自作主张;刘邦逃席后,面对张良献上的玉斗,范增“拔剑撞而破之”,并说“竖子,不足与谋”,可见其计划落空后的气急败坏,以及将失败原因都归之于他人的偏激!性格即命运,认同这一观点,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忠心耿耿的范增最后却被项羽疏远。至于项羽的优柔寡断、刘邦的能屈能伸、樊哙的粗中有细,读者都可以从他们在宴会上的言行中领略到。文章通过细节描写将历史人物写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二、议论名篇《封建论》

中晚唐时期藩镇割据,大一统思想受到挑战,甚至有人鼓吹分封制优于郡县制。热心政治、才华横溢的柳宗元,挥动如椽大笔,写下《封建论》一文,纵论古今,针砭时弊,拨乱反正。

1.开门见山,高屋建瓴。文章开篇目光高远,并不拘泥于作者所处的朝代,而是放眼到天地之初的上古时代,提出论点:“封建,非圣人意”(实行分封制,不是圣人的本意)。这样的开端,立意深刻,富于雄辩,是优秀议论文开头的典型代表。它让读者可以抓住文章的关键信息,跟随作者一起进行深度思考。

2.论据典型,真实可靠。作者在选取论据证明论点的时候,较为谨慎,他舍弃了三王五帝等缺乏记载的史实,选择了周、秦、汉等有详备记载的史实。这样的论据更典型,更真实可信。如果有读者质疑,也完全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核实。这就启发创作者一定要选用真实确凿、经得起考证的论据,因为事实胜于雄辩!

3.逻辑严谨,结构工整。全文按时间先后顺序展开:先用周王朝衰亡的史实否定了分封制,指出分封制的缺点在于“诸侯尾大不掉,天子威分于下”;然后从秦王朝“有叛人而无叛吏”的史实中指出秦的过失在于暴政,而不在于郡县制;接着又用汉初分封制、郡县制并存,却又饱受诸侯叛乱的例子,指出“有叛国而无叛郡”,进一步肯定了郡县制的正确性;最后,文章指出唐代“有叛将而无叛州”,所以唐王朝需要做的是控制好军队,而郡县制是完全优于分封制的,是需要坚守的。纵观全文,作者的推理过程十分严谨,结构非常工整,简直无懈可击。让读者感到文章浑然天成、一气呵成!

总之,古代散文的写作艺术灵活多变,有待我们不断探索。教学中引导学生加以探究,既有助于深度阅读文本,也利于借鉴古文的写作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古代散文教学策略。

猜你喜欢

分封制范增鸿门宴
差点成为“羊二代”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浅析汉初实行分封制的原因
浅析汉初实行分封制的原因
从王朝兴替看大型企业经营管理
从王朝兴替看大型企业经营管理
张居正的反贪“鸿门宴”
军师范增的短板
西周分封制与西欧分封制的比较
西周分封制与西欧分封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