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与吸引:中国梦助推软实力的两种方式
2020-01-01张一苇
杨 威 张一苇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 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逐梦的历史。 人们在孜孜不倦地筑梦、 逐梦、 圆梦过程中, 不断地推动人类文明走向进步。 古往今来, 梦想永远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提供方向指引和精神动力。 2012 年11 月, 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 首次提出“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中国的中国梦” ①。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 人民幸福” ②,对中国梦的内涵作出进一步阐释。 中国梦自提出以来, 凝聚了中国人民的共识和力量,吸引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对我国软实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 中国梦与国家软实力
在悠久的世界历史长河中, 其他古文明相继陨落, 唯有中华文明生生不息、 绵延至今。 其中一个深层次原因就是, 中华民族具有伟大的梦想精神, 从古至今, 中国人敢于筑梦, 勤于追梦, 勇于圆梦, 总能超越现实的局限, 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正是由于心怀梦想, 中国人民总是不自满于现状, 不甘于平庸, 不畏惧困难, 戮力同心, 旨在将中华民族的发展带向新高度。
(一)中国梦的提出契合国家软实力发展的现实
按照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观点, “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 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 任务本身, 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 才会产生”。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 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 第 33 页。在人类社会历史上, 任何富有影响力的思想主张都不可能是脱离现实、 凭空而来的, 其背后一定存在符合思想生长的现实土壤。 当今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盛, 社会各个领域蓬勃发展, 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进而我们才有信心、 有能力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近代以来, 无数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 国富民强的梦想前赴后继, 但始终受制于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不成熟的物质、 精神条件,缺乏强有力的领导力量, 因而都难以圆梦。 如今, 中国梦承继历史进程的脚步, 切中时代发展的脉搏, 郑重宣告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底气。 中国梦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符合人民群众的需要, 具有现实的条件。 它引领思想和行动, 连接历史和未来, 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精神, 伟大的精神支撑伟大的梦想。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②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新华网, 2017 年 10 月 27 日。, 这是现时代我们肩负的根本任务, 也是我们当代人应当怀有的理想境界。 放眼寰宇, 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经济全球化、 政治多极化、 文化多元化的基本格局仍在继续, 全球治理体系、 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 国际形势不断变化、 利益格局错综复杂, 民族国家发展的影响因素增多, 不确定性日益增加, 机遇与风险并存。今天的中国, 正处于一个伟大而重要的转折期, 能否把握机遇, 克服阻力, 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在整个国家发展进程中尤为关键。
也正是在这样的时空背景下, 各国更加重视软实力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面对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 正需以一个崭新的理念全面影响人们的思想、 行为和社会生活, 影响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继续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实践展开, 为人们的奋斗提供明确的目标和不竭的动力。 在社会物质、 精神条件日益完善的过程中, 中国梦的提出适逢其时。 中国国家软实力的发展和物质力量的进步, 使得“我们现在比历史的任何时期, 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目标。 我们现在比历史的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 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③《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 《人民日报》2012 年11 月30 日。正是中国梦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结合, 使得中国人民对此充满热情。 正因有着充分的现实条件和深厚的历史积淀, 中国梦一经提出, 就自然而然成为中国人心中最强烈的呐喊, 迅速在华夏大地汇聚起磅礴之力。
(二)中国梦的实现有助于国家软实力的提升
软实力这一概念, 由美国学者约瑟夫·奈(Joseph Nye)于20 世纪90 年代首次提出。 按照他的观点, 一国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按照存在形态的不同, 可以划分为有形的力量和无形的力量, 即硬实力(hard power)和软实力(soft power)两部分。 其中, 硬实力包括国家基本资源(如土地资源、 人口资源、 自然资源等)、 经济力量、 军事力量、 科技力量等具体可视的内容; 软实力则比较复杂, 是一种“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达己所愿的能力”①约瑟夫·奈: 《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 东方出版社2005 年版, 第2 页。, 它包括国家的凝聚力、 文化被普遍认同的程度和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等, 主要来源于文化、 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 由此可见, 相比那些看得见的硬实力, 国家软实力的形成, 需要更为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 其内在规律、 机理也更为复杂, 并非一朝一夕间可以快速达成。 继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概念后, 国内外学术界对于软实力的内涵和外延又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形成了丰硕成果。
基于此, 从地域范畴和作用方式上, 我们将软实力的构成主要划分为国内凝聚力和国际吸引力两部分。 其中, 国内凝聚力指一个国家中不同民族、 政治力量、 社会阶层, 在共同利益、 共同理想、共同目标相一致的基础上所产生的黏合力, 也是推动民族、 国家、 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和助推器, 是一国综合国力的灵魂和支柱, 是一国软实力的基础和前提; 而国际吸引力则涉及政治、 经济、 文化各个方面, 包括国家的思想文化、 意识形态、 价值观念、 社会制度等要素的综合发展潜力、 吸引力、感召力、 影响力和导向力。 正如约瑟夫·奈多次在不同场合表达的那样, 硬实力和软实力同样重要,但是在信息时代, 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 在世界范围内, 国与国之间软实力之间的较量,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展开, 并时常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后果。
通过考察近年来国内外发展状况, 可以发现, 中国梦与软实力二者深度关联, 在现实中相互作用, 彼此推动。 一方面, 国家软实力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软实力的提升成为中国梦走向现实、 落地生根的重要基础; 另一方面, 中国梦又助推国家软实力的提升, 为软实力的增强提供思想、 精神支撑。 具体来说, 在国家内部, 中国梦能够以伟大梦想号召全体中国人拼搏进取, 增强中华儿女的凝聚力, 促进人民团结, 汇聚民众智慧, 激发人民群众的奋斗精神、 想象力和创造力, 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 在国家外部, 中国梦的提出, 对于积极地向世界人民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价值, 增强我国社会主义道路、 制度和文化的吸引力, 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亲和力,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氛围, 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凝心聚气: 中国梦增强国内凝聚力
人类社会和民族国家的发展史表明, 国内凝聚力是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内在要求与必要条件, 甚至可以起到决定性作用。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广土众民的大国, 怎样让13 亿人的所欲、 所思、所望释放出正能量, 呈正向驱动, 兹事体大②章忠民: 《中国梦: 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 年第10 期。。 中国梦提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最大公约数, 集中代表着中国社会不同阶层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和整体愿望, 从而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
(一)苦难辉煌: 中国梦的深层历史意识增强国内凝聚力
中国梦之所以能够产生强大的凝聚力, 是因为它集中表达着中华民族深层次的历史意识, 是一个承载着无数志士仁人追求民族独立、 国家富强的历史梦想。
中国梦的基因流淌在中国人的血脉之中。 在世界历史长河中, 我国曾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与其他单纯依靠军事扩张建立起来的世界帝国相比, 中华文明始终以其强大的融合力和持久的生命力著称于世。 自秦汉统一以来, 虽也有过战乱分裂, 但文明火种一直生生不息, 衰而不败。 在长达1500多年的历史上, 中华文化始终繁荣昌盛, 中国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前列。 西汉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一直为东西方世人所称道; 中国发达的农业、 手工业和先进的生产技艺, 中道理性的政治思想, 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 赢得世界各民族的推崇和向往; 从莱布尼茨到伏尔泰, 世界许多著名科学家、 思想家都曾高度评价中华文明对历史的贡献。 然而, 明中叶以后, 随着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弱, 文艺复兴运动后欧洲科学文化的迅速崛起, 中国在综合实力上逐步落后于西方, 发展步伐严重滞后。 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更是沦落到挨打的地步, 国门被打开, 成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 中国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 这种巨大的反差, 使近代中国人产生了巨大的忧患意识和改变落后面貌、 重振中华的强烈愿望。 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辛亥革命, 一大批进步爱国人士开始了民族复兴的探索, 这种复兴开始包含政治独立、 社会变革、 文化重建等多方面的内容,其核心就是要使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前列。 “求木之长者, 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 必浚其泉源”①《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人民网, 2014 年10 月15 日。。 中国梦的产生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和文化渊源。 今天的中国梦是从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它植根于历史, 流淌于血液, 铭刻着深刻的集体记忆, 具有超越一般梦想的深沉力量。 中国梦所追求的“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 人民幸福”的夙愿, 早已流淌在中国人的血脉之中, 经过时间的沉淀焕发出深沉的力量, 具有非同寻常的内涵和意义。
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激励着中国人民顽强抗争和不懈奋斗。 自近代以来, 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深, 世所罕见。 但是, 中国人民从未屈服于任何敌人, 经过持之以恒的不懈抗争, 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价值, 是中华民族永葆旺盛生命力的强大力量。 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韧性塑造了国人的顽强信念, 经过170 多年的不懈奋斗,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今天终于展现出光明前景。 习近平总书记感慨历史、 现实和未来: 中华民族的昨天, 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 中华民族的今天, 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 中华民族的明天, 则是“长风破浪会有时”②《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 《人民日报》2012 年11 月30 日。。 170 多年的漫长历史征程, 一代代不屈不挠的中国人筚路蓝缕砥砺前行, 使我们今天终于离这个梦想越来越近。 深藏于中国人民心中的民族复兴梦想, 终于不再是空中楼阁, 可以说,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 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红日, 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③《毛泽东选集》(第 1 卷), 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第 105~106 页。。 中国梦的实现, 已经具备了越来越多成熟的社会历史条件, 中国人民长期以来的不懈奋斗, 终于为伟大梦想的实现带来了明亮曙光。 中国梦, 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 进一步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路向, 指明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 中国梦,不同于一般的理想和目标, 它既宏阔高远, 又极具现实性; 它不可能一蹴而就, 却又非不可企及;它以其鲜明的个性、 洗练的语言集中概括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把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乃至每个中国人的追求和憧憬集中统一起来, 形成了一种最具影响力、 号召力的时代强音。
(二)民族复兴: 中国梦的宏大发展愿景增强国内凝聚力
中国梦之所以具有凝聚力, 是因为它生动地描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宏大愿景, 指明了全体中国人为之奋斗的方向和道路。
复兴梦随时代变迁而具有新的内涵。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 中国人的梦想是实现民族独立自主, 改变自身的落后面貌, 在寻求复兴的道路上, 努力追赶世界文明发展的浪潮。 从洪秀全试图将基督教教义嫁接于旧式农民战争, 到康有为仿照英国的君主立宪, 再到孙中山主张建立共和国,直至中国共产党人找到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中国近代的思想者一直在积极学习外来的文化成果, 以推动中华文化的与时俱进, 实现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 我们经过持续奋斗逐渐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但“路漫漫其修远兮”, 我们的复兴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华民族的复兴梦, 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具有新的内涵。 马克思指出, “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 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 人民出版社 2012 年版, 第 411 页。。 当前, 中国人的梦想并不是要回到所谓汉唐盛世, 更不是要重建东亚封贡体系, 自居于天朝上国, 陶醉于万邦来朝, 而是赶上时代前进的潮流,让全体中国人共享发展成果的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梦想, 是使中华民族站立于世界历史发展的潮头,随着时代潮流而前进的梦想。 这个梦不是复古倒退的梦、 抱残守缺的梦, 而是时代进步的梦、 与时俱进的梦。
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提升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 道路关乎国家发展的命脉, 以改革开放为标志,党和人民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道路。 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巨变, 社会主义在中国真正活跃、 兴旺起来, 在世界风云急剧变幻的情况下,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了严峻考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社会主义制度振奋起亿万人民建设新生活的巨大热情, 中国在经济、 政治、 文化和社会建设方面都迅速取得重大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改革开放40 周年的大会上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理论、 制度、 文化是完全正确的, 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 基本路线、 基本方略是完全正确的”②《在庆祝改革开放4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人民日报》2018 年12 月19 日。, 充分肯定了40 年的探索历程和发展成就。③董振华: 《中国梦与中国精神》, 人民出版社2015 年版, 第42 页。改革开放40 多年来, 我国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 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社会主义制度在除弊创新中自我完善和发展, 国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 中国梦的提出更具有社会现实性, 它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新概括, 是凝聚中华民族和炎黄子孙的精神力量, 是中国共产党人基于对现实的研判提出的重要思想主张, 体现了对国情、 国力、 国势的自知、 自觉与自信, 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和动力。
中国梦的发展愿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 “中国产生了共产党, 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④《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光明日报》2016 年7 月2 日。。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已近百年, 它全心全意为人民、 为国家、 为民族谋福祉的宗旨和追求始终不变, 这使得中国共产党人能够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 为强国富民的目标进行艰辛探索和不懈奋斗。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央领导集体对全体人民的庄严承诺, 是党和国家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 为引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提供了正确航标和强大动力。 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是人民的选择、 历史的必然。 扎根中国实际, 中国梦不是抽象的, 而是具体的, 党的十八大以“两个一百年”作为奋斗目标铸就中国梦。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 它为实现中国梦铺平了道路。 中国共产党还用“三步走”战略, 将这一目标具体化, 明确各阶段发展任务, 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现实基础。
(三)休戚与共: 中国梦的共同利益纽带增强国内凝聚力
中国梦之所以具有凝聚力, 是因为它将国家、 民族的命运与个人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将不同阶层人民群众的利益结合在一起。
共同的价值是兴国之魂和力量之源。 马克思曾说: “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 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 人民出版社 1956 年版, 第 82 页。。 群众利益, 是任何大的历史事件的基础, 无论目标愿望、 情感态度还是价值取向, 最终必须落脚于现实的利益关系。②章忠民: 《中国梦: 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 年第10 期。在当今世界政治、 经济、 文化局势的现实挑战面前, 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 形成统一的意志和共同的理想, 朝着既定的目标奋进尤为重要。 中国梦作为中国人共同的利益纽带, 背后蕴藏的价值内核是全体中国人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 可以有效地化解利益纷争, 凝聚共识, 汇聚力量。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 “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 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 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 共同的理想和精神”③《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人民网, 2014 年10 月15 日。, “不同地方、 不同阶层、 不同领域、 不同方面, 大家会有不同想法。 把最大公约数找出来, 在改革开放上形成聚焦, 做事就能事半而功倍”④《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年版, 第45 页。。
个体利益在共同体中得以实现。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到今天, 已经进入一个整体性阶段, 全球广泛交往, 世界深度互联, 各种利益和风险均紧密连接, 个体利益在整体中得以实现, 个体与集体的命运休戚相关。 因此, 在大的灾难面前, 任何国家、 民族和个人都无法独善其身, 任何自私、 狭隘、封闭的发展模式都与世界大势背道而驰。 在这种背景下, 一种全局观和整体性思维尤为重要, 可以预见, 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差别只是暂时的, 未来, 一种整体性的人类文明必将成为历史的大势。 在2020 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 中国梦承载的“人民幸福”的价值指向, 决定了党和政府以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作为一切决策和行动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将人民立场贯穿于抗疫的全过程, 真正打响了一场对抗新冠病毒的人民战争; 同时, 中华文化内蕴的家国情怀与民族大义再次彰显出磅礴之力, 使每一个普通人将家国利益与个人利益有机统一起来, 自觉遵守秩序, 能够牺牲所谓的“个人自由”, 以大局为重, 从长远打算, 实现了广泛的社会动员。 这一点, 与西方社会的状态形成了鲜明对比。 正是中国人血脉中代代相传的集体主义文化基因, 促成了全社会防疫工作紧张高效、 有条不紊地开展, 从而转“危”为“机”, 谋求发展, 取得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大胜利。
中国梦是个体理想愿望的汇集。 当今时代是放飞梦想的时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 从上学、就业到住房、 就医, 尊严的保证、 事业的成功、 价值的实现, 13 亿个鲜活生动的个人梦想, 最终汇聚成为中国梦这个统一的价值追求。 中国梦的广阔舞台, 为个人梦想提供了生长的空间, 每个人追求梦想的努力, 又都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最高理想的描绘, 就是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前提。 中国的发展进步带给每个人崭新的希望、 全新的梦想和自由全面发展的空间、 机遇、 土壤。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不是某一部分人的梦想, 而是全体中国人共同的追求。 因此, 中国梦的深厚源泉在于人民, 中国梦的根本归宿也在于人民, 中国梦是人民需要的总体汇集。
中国梦体现家国同构的整体性诉求。 在现代社会, 社会价值多元、 利益格局复杂,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任何社会在尊重价值多元的前提下, 也必须形成共同的价值导向。 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一直保有家国同构的思想传统, 形成了国家、 社会、 个人相统一的整体性思维方式。 从根本上说,国家利益就承载着个人利益, 国家梦想就蕴含着个人梦想, 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因而具有强大的震撼力、 凝聚力和感召力。 “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 ‘最大公约数’, 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 团结奋进, 关乎国家前途命运, 关乎人民幸福安康”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外文出版社2014 年版, 第168 页。。 而中国梦对民族复兴宏伟蓝图的设计, 对“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三步走”战略的科学设计, 正是最大限度地兼顾和包容了中国各族人民的利益, 有利于把全国人民凝结成“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社会各阶层、 各方面的群众, 都能从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中看到个人的前途, 都能从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中看到自己的希望, 从而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 共同推进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
三、 独放异彩: 中国梦生发国际吸引力
中国梦的提出, 不仅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 而且在国际社会也产生热切反响, 生发了对于外部世界的重要影响。 被誉为“软实力之父”的约瑟夫·奈表示: “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中国梦, 对世界非常具有吸引力, 中国梦也是软实力”②《中国梦也是“软实力”——访〈软实力〉作者约瑟夫·奈》, 《文汇报》2013 年12 月13 日。。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当今中国的梦想, 不仅关乎中国的命运, 也关系世界的命运, 这已然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认识。
(一)沧桑巨变: 中国梦的奋斗成就生发国际吸引力
中国梦之所以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认同, 产生如磁石一般的吸引力, 关键在于它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民族复兴、 国家富强道路上奋斗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当代中国迎来了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 经过长期努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 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 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 制度、 文化不断发展, 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中国梦不仅是面向未来的一种愿景, 其背后更有着各领域发展的辉煌成就作为支撑。 70 多年来, 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不懈奋斗, 推动我国经济实力、 科技实力、 国防实力进入世界前列, 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 党的面貌、 国家的面貌、 人民的面貌、 军队的面貌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实现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奋斗历史的总结, 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重要贡献所在。 这必然会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增强我国的国际吸引力。
中国社会发展取得根本性变革。 近代中国的一个最大困窘, 便是有大国之名, 却无相应的实力,反而成了其他大国甚至中等国家的刀俎之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我国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在经济、 政治、 文化领域都取得巨大成就, 发生深层次、 根本性的变革。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 综合国力明显增强, 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出蓬勃生机。 近年来, 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 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 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 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 我们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迎难而上, 开拓进取, 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①《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 《人民日报》2012 年11 月30 日。。 中国社会的历史性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飞跃, 本身就是中国道路成功的最好证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 年新年贺词中指出: “过去很多发展中国家热衷于学习西方经验, 现在纷纷提出向中国学习, 这说明我们的发展理念、 发展道路、 发展方式对他们产生了很大吸引力”②《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2020 年新年贺词》, 人民网, 2019 年12 月31 日。。 由此可见, 中国道路开辟了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中国发展的成就也确证了中国道路的优越性。
中国内政外交各领域成果丰硕。 十八大以来, 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农业现代化、 城镇化率提高、 “一带一路”建设成效显著, 外贸、外资、 外汇稳居世界前列。 中国在不少经济领域均坐上全球头把交椅: 中国是头号制造业大国、 头号农业大国、 头号渔业大国、 头号互联网大国。 这些成绩无疑彰显了中国作为新兴大国的雄厚实力,以及在全球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政治领域, 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迈出了重大步伐; 民生领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 城乡居民就业状况持续改善, 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 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 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国家安全全面加强; 我国的科技实力也大为增强, 科技研发人员总数仅次于美国,排名世界第二, 尤其是在许多重点、 尖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除此之外, 我国在思想文化建设、 科技创新研发、 生态文明建设、 军队现代化建设、 港澳台工作、 外交事业方面均取得了斐然成就。③《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 《人民日报》2012 年11 月30 日。这样全面、 巨大的发展成就, 不能不令世人瞩目。
(二)独立自主: 中国梦的发展道路生发国际吸引力
梦想关乎目标, 目标关乎道路, 道路决定命运。④章忠民: 《中国梦: 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 年第10 期。中国梦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是因为它象征着一条与众不同的独特发展道路, 正是这种发展道路、 发展模式的独特性、 优越性, 才吸引了世界各国的目光。
中国道路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梦之所以超过美国梦、 英国梦, 在国际上产生吸引力, 关键在于找到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 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推动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 赋予社会主义道路之中国特色和时代意蕴, 使中国道路成为社会主义民族化道路的成功典范。①祝黄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内在逻辑》,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9 年第6 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这“三个必须”, 第一次把中国道路、 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三大要素有机统一起来, 清晰概括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要求,指明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 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②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光明日报》2016 年7 月2 日。。
中国道路在独立探索中不断守正创新。 当下是历史的延续, 中国的发展和中国的道路是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 正如马克思所说,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 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 而是在直接碰到的、 既定的、 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 人民出版社 2012 年版, 第 669 页。。 随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现代化建设的格局不断得到拓展, 现代化建设的内容越来越丰富, 现代性也从最初的追求富强发展到追求民主、 文明、 和谐以及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等重要内容, 从追求物质文明发展到追求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 社会文明及生态文明, 从理念变革到制度机制变革、 行为习惯变革, 从某些方面的发展拓展到全面、 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这些都说明, 中国的现代转型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与模式有着根本性的不同。 中国梦, 不是复兴封建帝国的旧梦, 也不是食洋不化的他国梦, 而是基于中华民族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现代梦。
中国道路以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作为内在支撑。 在实现中国梦的奋斗历程中, 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的精神信念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人民群众永远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也是一切价值的主体,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人民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④《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 《人民日报》2012 年11 月30 日。,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⑤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新华网, 2017 年 10 月 27 日。。 中国共产党强有力的领导, 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福祉的初心, 也是形成中国道路不可或缺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反复强调, 要“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不忘初心, 就是始终保持中国共产党创立之初的理想信仰、 奋斗精神和对人民群众的郑重承诺, 就是不忘本来、 面向未来, 为实现民族复兴与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庄严宣示。⑥汪青松: 《“不忘初心”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 年第9 期。这一坚定的理想信念, 成为支撑我们党开展各项事业的驱动力, 成为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力量。
中国道路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道路是独特的, 又是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的。 而今, 中西方思想界都在检讨自身现有的制度模式, 探索新的制度模式。 在这当中, 中国模式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对非西方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具有吸引力。 西方国家因自身的傲慢与惰性导致治理乱象丛生, 政党恶斗对治理效率形成严重掣肘, 而国际社会对中国治理能力高度认同, 公开认同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人越来越多。 发达国家在频发的国际金融危机面前, 也逐渐认识到中国经验的难能可贵, 坦承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的确有很多优点。 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 不同的道路, 对应着不同的历史轨迹、 文化脉络和现实国情。 中国人通过自己的努力, 以自己的方式, 从另外的起点和路径, 同样走近了世界文明的制高点。
(三)和谐统一: 中国梦的价值追求生发国际吸引力
价值观是一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国家吸引力、 感召力产生的文化根源。 中国梦所包含的价值观念, 积淀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基因, 闪烁着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光辉。
中国梦蕴含着独特的价值追求。 英国上议院议员韦鸣恩勋爵曾说, 中国梦是一种极富全球吸引力的中国观念, “中国梦之所以具有吸引力, 主要来自于其特殊的文化和价值观念。 中国梦表现出的传统文化价值、 充满关怀的家庭观和社会关怀等中国元素是极其富有吸引力的”①《中国梦: 极富全球吸引力的中国观念》,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 年11 月7 日。。 中国梦的提出是在避开资本主义发展方式的弊端, 借鉴其他国家现代化先进模式, 综合中西文化的优点, 发展出的中国对世界想象的一个理念体系, 走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18 世纪有欧洲梦, 19 世纪有英国梦, 20 世纪迎来美国梦。 而今天, 全世界对中国梦翘首以待。 每个时代的梦都是主体国家对自身文化和价值观的确认与发扬。 “中国梦”的形成不同于“美国梦”“欧洲梦”, 它是一个拥有悠久文化的世界大国自近代100 多年以来历经外敌入侵与种种苦难, 不满现状的中国人顽强不屈、 坚持探索, 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夙愿, 表达了一个曾经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图自强谋发展的愿望。 它与崇尚个人主义、 征服主义、 实用主义、 物质主义, 体现为对财富与权力极致追求的“美国梦”具有根本区别, 也与二战中遭受重创的英法等国家在对几百年殖民势力扩张与物质主义追求的反思中进行精神修复的“欧洲梦”不同。 中国梦的价值追求, 始终离不开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的精神要素, 是一种具有整体性和纵深感的价值体系。
中国梦始终将社会和大众的利益摆在首位。 这既是由中国近代的国家命运所决定的, 也是由中国历史上形成的文化传统决定的。 中国古老而发达的农业文明, 决定了中国人深知“四海皆秋色, 一室难为春”的道理, 历来把“天下太平”作为理想追求。 大道之行, 天下为公, 就是中国古代君子对理想社会的一种终极梦想。 历史上无数中国人所追求的人生目标, 都是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个人与家庭、 国家乃至天下是密切联系为一体的, 因而也就产生了“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观念。宋代张载著名的“横渠四句”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家的这种家国天下之梦, 就是“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其中充满了中华文化对天道规律、 万物众生、 文化传承、 理想社会的追求和担当。 在这一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中国梦, 必然把国家、 民族乃至天下的公利放在首位, 形成中国梦独特的价值追求。
中国梦的价值意蕴内涵着兼济天下的情怀。 汉语中, “国家”一词由“国”和“家”两者组成, 中国梦是一种“国梦”和“家梦”的结合, “国”和“家”是一个命运共同体②张维为: 《中国梦与中国情怀》, 《人民日报》2013 年 3 月 3 日。。 中国梦就是当代中国人的家国天下之梦, 其中既包含对于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 人民幸福的追求和担当, 也包括对于社会进步、文明交融、 世界和平的追求和担当。 这种梦想是普惠大众的梦想, 也是兼济天下的梦想。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中国梦的世界意义, 指出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是相通的,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和平发展, 不仅造福中国人民, 而且造福世界人民, 强调我们要同国际社会一道, 推动实现持久和平、 共同繁荣的世界梦。 这些论述, 充分显示出中国梦不是排外梦, 不是狭隘民族主义的梦,更不是霸权主义的梦, 而是开放包容的梦, 是和平、 发展、 合作、 共赢的梦。 中国传统文化决定了中国在实现自身发展之梦的过程中, 注重主体之间“情感”与“关系”的良性发展, 通过与他者的互动来协调自身行为, 在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上主张共建共享、 互利和谐, 中国梦就是要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国富民强, 对外不称霸不扩张, 推动世界和平发展。 由此可见, 中国梦的价值体系蕴含着开放性和包容性的重要特征, 始终创造性地传承中华文明基因, 是对具有普世性的中华文化价值观的通俗化表述, 是一种国际化的人类共识, 不仅为各民族的发展提供了中国经验, 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力量。①祝黄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内在逻辑》,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9 年第6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