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构建的三个着力点

2020-01-01金筱萍白琬婷

文化软实力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话语特色时代

金筱萍 白琬婷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经过长期努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①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人民日报》2017 年10 月19 日。这个新时代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时代; 是实现我国现代化性质由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拓展, 现代化程度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提升的时代; 是我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 为全人类的共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时代; 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开始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当然, 新时代的到来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拥有光明发展前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在国际上, 世界进入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国际形势日趋复杂, 虽然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浪潮依旧, 但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相互碰撞的情形也正在进行。 在国内, 改革进入深水区,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对党和国家的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与此同时,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互联网逐渐成为大国博弈的新载体, 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也逐渐转移到网络空间, “西方反华势力妄图以这个‘最大变量’来‘扳倒中国’, 我们在这个战场上能否顶得住、 打得赢, 直接关系到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②《意识形态领域斗争要敢于亮剑》, 《北京日报》2013 年9 月2 日。因此, 聚焦网络空间, 从话语内容、 话语方式、 话语环境三个方面入手构建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着力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大力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既是顺应时代发展、 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 也是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的关键所在。

一、 着力构建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

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构建, 最根本的是要高举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 切实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 落地生根, 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最基本的是要传承: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继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最关键的是与时俱进: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 教育人民, 学懂、 弄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做好做强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 把坚定“四个自信”作为构建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关键。 与此同时, 新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阶级性、 民族性和时代性的新要求, 与新媒体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多元化、 流变化和潮流化的网络话语环境产生了巨大的矛盾, 这为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构建提出了不小的挑战。因此,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构建必须确立应有的定位和方向。

(一)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建构中的主导地位

“互联网是一个社会信息大平台, 亿万网友在上面获得信息、 交流信息, 这会对他们的求知途径、 思维方式、 价值观念产生重要影响。”①习近平: 《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人民出版社2016 年版, 第6 页。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 截至2020 年3 月, 我国网民规模达9.04 亿, 互联网普及率达64.5%。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庞大的网民数量决定了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聚集和呈现思想活动的重要场所, 抓好网上舆论工作, 加强网络阵地建设, 牢牢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 “做大做强主流舆论, 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②习近平: 《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思想基础》, 《人民日报》2019 年1 月26 日。具有极端重要性。 但是, 由于网络空间的开放性,话语主体的匿名性, 信息传播的广泛性, 造成各类信息混杂, 虚假、 不良信息充斥网络; 西方敌对势力利用网络进行意识形态渗透, 企图实现西方话语霸权;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控制力和吸引力不断被削弱, 各种错误思潮甚嚣尘上, 冲击我国主流价值观。 此外, 网络空间话语主体的匿名性所导致的话语风格的多样化, 来去匆匆、 容易一哄而起, 也容易一拍而散的网络舆论, 以及所产生的非常强的时效性、 时间短暂但范围广泛的影响, 它们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构建都具有很大挑战性。 需要教育者在应对纷繁复杂且飞速变化的网络舆情时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与教育实践能力,准确把握话语时机并加以科学合理的引导。 在这种情况下, 只有坚持正确思想的引导, “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 使全体人员在理想信念、 价值理念、 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③习近平: 《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思想基础》, 《人民日报》2019 年1 月26 日。, 建设起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才能不断巩固和扩大网络思想舆论领域的红色地带, 在网络大国博弈中赢得主动。 要想做好宣传思想工作, 就必须牢牢树立起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 作为我们党理论创新成果的最新概括和表述, 作为党和人民实践经验、 集体智慧的结晶,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 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前进方向。 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 也成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遵循。 鉴于此, 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建构中的主导地位, 充分发挥主心骨和定盘星的作用, 积极引领网络舆论, 这样才能保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复杂多元的网络话语环境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这既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构建的本质和核心, 也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构建的基本前提以及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体系构建的阶级性与时代性的根本要求。

(二)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①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人民日报》2017 年10 月19 日, 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 人文精神、 道德规范, 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 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②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人民日报》2017 年10 月19 日。。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要求, 是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前提。 一方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真善美”上的不懈追索和价值凝结, 为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和传播载体的网络文化产品打开了更为深远的精神价值空间。 另一方面,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话语符号、 元素、 标志等必须符合新时代和新媒体的特点。 只有创造出具有中华传统文化底蕴的优秀网络文化产品, 才能构建丰富深刻的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体系。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 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规律, 在对历史的思考中汲取智慧、 走向未来”③习近平: 《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趋势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人民日报》2019 年 1 月 4 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涵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思维、 价值观念和哲学智慧, 对道德建设起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在构建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体系的过程中, 要把握、 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宝贵的天然禀赋, 使之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深厚根基; 同时也要对其内涵加以补充、 拓展和完善, 使之更加适应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更加适应当下的网络舆论环境, 以更多倡导主流价值观的新时代优秀网络文化产品, 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表达与传播提供坚实载体, 进而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三)要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聚焦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及化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广泛, 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日益凸显, 在追求物质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 开始更多强调精神需要的满足。 马克思曾说: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 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于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 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 第 11 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明确和把握, 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发展的全局, 关系到党在新时代制定正确的路线和方略, 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前途命运。”①王树荫: 《牢牢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这个根本》,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 年第11 期。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取得实效, 就要顺应实践发展, 及时调整话语内容,不能停滞不动; 要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贴近国情、 民情, 从实际问题着手, 正面回答新时代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 关注人民在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 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 只有倾听时代之声、 体现时代之貌、 满足人民之需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才能被人民群众广泛接受。 在构建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过程中, 由于网络信息涉及范围广、 更新速度快、问题众多, 再加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数量有限, 这就决定了话语内容必须聚焦主要问题, 通过抓住主流, 分清支流, 以主要矛盾的化解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 可以大大提升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同时,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虽然发生了变化, 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仍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世情没有变, 在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要注意引导人们科学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变”与“不变”, 立足于我国发展的现实状况, 有针对性地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坚决摒弃假大空的口号式宣传, 把说理话语与叙事话语统一起来,把握时代脉搏, 让理论理性在生活实践中获得新的张力和活力。

二、 着力创新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方式

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是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戮力前行, 为实现所有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这一新时代的发展目标不懈奋斗。 在这个过程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讲究动员的方式方法, 使人民群众真正理解中国梦的内涵与意义, 赋予人民群众强大的精神动力, 进而转化为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力量。 互联网时代, “网络信息传递并非单中心定向辐射而是多中心网状交互”②徐璐、 朱炳元: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构建研究》,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 年第11 期。, 自媒体的兴起变革了以往教育者面向受教育者单向传播的话语方式, 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辩证统一体, 这使得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既充满了机遇, 也要迎接挑战。 因此, 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应该实现以价值话语、生活话语、 大众话语和交互话语为主导的话语方式的转变。

(一)注重话语的价值内涵, 创新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话语方式

这里所说的价值话语方式, 是指在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过程中, 要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看作一个整体, 并且在构建的过程中突显主流价值的引导性并以合适的语言方式予以呈现,而不是单纯地把网络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 简单地将现实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搬到网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 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必须把统一思想、 凝聚力量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环节。”③习近平: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 《人民日报》2018 年8 月23 日。要求我们在宣传思想工作的实践中, 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 教育人民, 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 这些重要思想也是我们创建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话语的根本遵循。 尽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话语的具体主题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 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阶级性是根本不变的, 也就是说它作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工具性是不变的, 因此, 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话语方式, 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时代担当, 也是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话语鲜活的主题。

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这也是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话语的重要主题, 这个主题体现了个人需要与集体需要、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 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外文出版社2014 年版, 第40 页。, 所以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凝聚中国力量, 而凝聚每一个个体的力量就要让每一个个体理解中国梦对自己梦想成真、 价值实现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②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人民日报》2017 年10 月19 日。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建强调话语的价值属性, 不是要割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工具属性与价值属性, 而是要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 在实现工具性功能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凸显价值的引领。 也就是说, 我们要用理论的彻底性来说服人和吸引人, 通过话语方式的这种变化, 增强个体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理解、 情感认同与行动支持, 进而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要由学术话语走向生活话语, 创新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话语方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 新时代坚持文化自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 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坚持全民行动、 干部带头, 从家庭做起, 从娃娃抓起”③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人民日报》2017 年10 月19 日。。 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覆盖, 就要形成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话语方式。 以往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一定程度上沿袭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 通过纳入理论、 学术建制形成了一种严谨、学术性的表达体系。 不可置疑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术话语具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但是学术话语理论化与抽象化的特性使得其不易为受众理解, 也很难激发大多数受众进一步传播的兴趣。 我们提出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要由学术话语走向生活话语, 并不是要否定宏大叙事和普遍性原则、 原理与规律的作用, 而是要将这些与社会个体的具体经历及时、 紧密结合起来, 通过对个体经历的阐释升华到对普遍性原则的认同, 关注从严肃、 刻板、 晦涩的学术话语解脱出来, 构建起能激发社会个体的兴趣、 认同的话语方式。 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一般呈现出严谨、 权威、 规训化的特点。 而网络空间由于主体趋向年轻化,整体氛围轻松活跃, 如果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直接照搬过去, 容易造成水土不服。 这就需要在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过程中, 在向群众靠近上下工夫, 结合互联网本身的特点, 加强话语方式转化, 恰当使用网络用语, 以新鲜、 活泼、 多样的话语吸引受众, 把“庙堂之音”转化成生活语言, 让群众能听懂、 愿意听、 愿接受。 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都向世界和中国人民展现了“习语”的鲜明风格和深刻内涵, 如关于国家治理的“治大国若烹小鲜”, 反腐倡廉“苍蝇老虎一块打”, 新年寄语“撸起袖子加油干”, 将理想信念比喻为精神上的“钙”等等, 都是善于用典、 讲故事、 打比方, 把深刻的大道理寓于日常生活与微观世界中, 用最朴素、 老百姓最易于接受和理解的语言阐发出来, “用生活化语、 生动案例、 生动故事打动人心、 入脑入心, 使思想‘绵绵用力’, 理论‘落细落小’”。①李丽: 《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建构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 年第3 期。这也启示我们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创建一定要走向生活话语, 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方式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三)要由精英话语走向大众话语, 创新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众话语方式

这里所说的精英话语主要是指话语者在表述的过程中, 习惯将政治、 经济、 法律、 道德等领域中广泛认同的学术观点为话语基础, 以理论文本作为自己话语的起点, 以内容的内在体系、 设定原则、 精神等语汇的使用为标志的话语风格。 又因为“精英”人群往往被认为是受过良好教育、 见多识广的群体, 所以, 精英话语也容易被人们置于话语中心的位置, 处于指令式的话语地位。 而大众话语则是指话语者在表述的过程中一般从事物应该是什么的语境出发, 较多地以个人的生活感悟作为自己话语的起点, 呈现出个性化、 生活化、 通俗化的话语风格, 往往不是非常注重所述事物学理上的逻辑层次。 与“精英”人群相对应, 大众人群通常被认为受教育程度不高、 观察和思考问题的局限性较大。 由于固有的这些认识偏见, 大众话语时常处于边缘化甚至被忽视的地位。 但是, 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 人民群众是新时代的实践主体,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定力量, 因而也是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②习近平: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 《人民日报》2018 年8 月23 日。。 因此, 要想提升网络思想舆论的引导力,要构建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众话语方式, 就必须摈弃对大众话语的偏见, 摆脱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存在的精英话语“单向度”由上到下的指令式、 强制性的话语逻辑, 创建新时代的大众话语方式, 即在原有的精英话语理论性和逻辑性较强的基础上, 结合大众话语通俗化和生活化的特点,创建出既有理论逻辑又通俗易懂的新型大众话语方式, “使主流意识形态超越理性概念与感性意识的间隔, 入脑入心”③李丽: 《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建构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 年第3 期。。 再者, 自媒体技术的使用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广阔的话语表达渠道, 社会大众不再一味被动地接受精英话语的指导与引领, 精英话语的权威显然会受到冲击,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能再轻松自如地运行在精英们设定好的轨道上。 因此, 必须构建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众话语方式, 必须关注微观生活世界、 关注草根文化, 如十九大报告指出: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④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人民日报》2017 年10 月19 日。在理论形态上, 要认真反思抽象思想论; 在理论主体上, 充分认识大众话语的主体已经演化为分布于社会各个阶层、 各个领域的个体的集合。 在语言表现形式上应该是话语表现力、 丰富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要将抽象的少数人的精英话语转化为大多数人能理解、 运用的话语, 构建与社会大众知识、 生活背景相适应的话语体系。

(四)要由“独白”走向交互, 创新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交互话语方式

新时代,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 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 引导力、 影响力、 公信力”⑤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人民日报》2017 年10 月19 日。。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 带动全员媒体的发展, 各类社会主体都在通过网络进入到信息交互过程中, 每个人都成为信息网络上的一个节点, 每个人都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 评价者和传播者, 呈现出“人人都有麦克风”“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格局。 随着互联网范式的更新迭代, 已经实现由单向静态阅读的Web1.0 时代向用户自主控制数据、 实现直接交互的2.0 时代, 并朝着以智能化和个性化为特征的3.0 时代迈进。 新媒体的“去中心化”特点也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由传统的“我说你听”的单向式传播变为平等对话的互动式传播。 在提倡个性自由的网络空间,如果一味对受众进行“灌输式”“填鸭式”的意识形态教育, 不仅会引起被教育者的反感, 而且会大大降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实效性。 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自媒体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交互话语方式,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传播力、 引导力、 影响力和公信力, 就要及时回应、 积极解决人民群众的各种生活需要和问题。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 不能照搬自说自话、 表述固定、 语境严肃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 要构建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交互话语方式, 使教育者转变为提出新视角、 发现新问题、 开拓新思维的引导者、 对话者, 赋予受教育者平等参与对话与协商的权利, 避免出现教育者的“一言堂”。 注重在态度、 思维、 情感及表达上都体现出理性、 平等、 尊重和真诚, 不以“权威者”的身份要求话语不容置疑, 不以“高高在上”的态度拒绝话语走进群众。 如人民日报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搭建与群众互动的桥梁, 在官方微博上开设“微议录”专栏, 聚焦社会热点问题, 集纳网民观点, 与网民高频互动, 通过构建畅通的互动渠道, 增强网民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真正起到价值引领、 有效沟通、 凝聚人心的作用。 可以看到, 现在的主流媒体正在紧跟媒体融合的时代大潮, 利用互联网“积极发展各种互动式、 服务式、 体验式新闻信息服务”①习近平: 《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思想基础》, 《人民日报》2019 年1 月26 日。, 正在转变独白的权威话语方式, 越来越注重与受众的互动, 愈来愈主动关注和解答人民群众提出的疑虑或问题, 因而其传播的主流价值观也越来越为广大人民群众认可和接受。

三、 着力优化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环境

德国传播学家伊丽莎白·诺埃尔-诺依曼在20 世纪70 年代提出了一种描述舆论形成的理论假设——“沉默的螺旋”。 这一论断涉及一个关键概念——“意见气候”, 也就是自己所处环境中意见的分布状况。 当感到自己的意见在环境中处于优势时, 人们就更倾向于大胆表达这种意见; 当处于“劣势”时, 人们则变得更加沉默。 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得各种价值观念, 社会思潮充斥其中, 纷纭激荡,这就使得作为主体用户的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 理想信念波动、 价值取向摇摆、 成长跌宕起伏等问题”②骆郁廷、 唐丽敏: 《网络空间大学生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及其引导》, 《思想教育研究》2019 年第6 期。。 在涉及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上, 积极打好主动仗, 营造一个“正能量强劲,主旋律高昂”的话语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要通过争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话语权, 培育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其中取得优势, 增强吸引力, 以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一)要争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环境新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实现高质量快速发展, 取得众多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 面对中国的发展态势, 西方国家企图西化、 分化我国的事件时有发生。 长期以来, 将他们所演绎的“自由”“民主”“人权”等说成是“普世价值”, 成为西方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幌子在世界各地进行推销, 而网络空间则成为他们的重要平台。 目前, 网络上出现的一些国际议题, 如涉及人类现实社会和未来社会发展的历史终结论、 人道主义论、 人权问题、 文明冲突论等, 都是美国或西方国家率先提出并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的。 我国在与西方国家关于全球秩序、 政治制度、 价值标准等话语权问题的交锋时依然呈现出“西强我弱”的格局, 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新时代“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讲好中国故事, 展现真实、 立体、 全面的中国,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①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人民日报》2017 年10 月19 日。。 要想赢得国际网络话语权, 就要适应社会信息化要求, 做好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占领新媒体舆论新阵地, 主动、 及时发声, 努力提高对外互联网传播的传播力、 引导力、 影响力、公信力, 让世界更全面地理解中国价值、 中国智慧、 中国方案。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发,一些西方政客面对国内严峻的疫情形势, 不仅不认真反思自身问题, 反而抛出“甩锅”言论, 将本国的疫情失控归结于“中国的消息不透明”; 部分西方媒体利用疫情对中国进行有组织的污名化, 刻意引导舆论走向, 企图诋毁中国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疫情防控讲话中提出要“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②《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防控工作 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人民日报》2020 年2 月24 日。, “提高新闻舆论工作有效性”③《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防控工作 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人民日报》2020 年2 月24 日。。 网络思想舆论的阵地, 如果我们不占领就要被敌人占领。疫情期间由于人们隔离在家, 互联网便成为人们获取信息、 交流看法、 发表言论的重要平台, 一些别有用心之人趁机在网络上大肆散播各种虚假信息和不当言论。 因此, 在疫情防控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在网络舆情中的导向和引领作用, 及时在网络平台上发布权威数据, 积极回应民生关切,通过官微官博、 抖音短视频等平台“深入宣传党中央决策部署、 对湖北和武汉的关心重视, 宣传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的大爱精神, 宣传一线医务人员、 基层干部、 公安民警、 社区工作者、 志愿者等的感人事迹, 展现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 同舟共济的坚强意志”④《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更果断的措施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狙击战》, 《人民日报》2020 年2 月11 日。, 切实增强网络舆情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营造强信心、 暖人心、 聚民心的舆论氛围”⑤《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坚决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 《人民日报》2020 年3 月11 日。。 既让广大群众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越性, 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也给了那些西方媒体沉重一击, 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 网络舆论场的主动权和主导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将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为“最大增量”, 真正实现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 将一个真实的、 立体的、 全面的、 为全球疫情防控作出卓越贡献的中国形象展现给世界。

(二)要培育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环境新氛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新时代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要“倡导讲品位、 讲格调、 讲责任, 抵制低俗、 庸俗、 媚俗”⑥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人民日报》2017 年10 月19 日。。 而当前网络文化氛围有娱乐化、 浮躁化和个性化交织的现象。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环境构建急需改善这种乱象, 拨开迷雾, 形成向上向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 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社会大众。 因此要加强网络话语资源建设, 在网络空间融入现有的优秀文明成果。 换言之, 就是将优秀的文化成果在网络空间上再现, 并影响后续的网络文化创造; 要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整合各种优势资源, 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深刻和广泛思想引领作用的思想文化平台; 要创新这些思想文化平台的管理机制, 既保证弘扬主旋律, 又保证丰富多彩。 新时代, “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⑦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人民日报》2017 年10 月19 日。。 因此, 要鼓励创造更多优秀的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作品, 拓展网络文化服务的范围和深度, 既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又能使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充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空间,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良性发展。

(三)要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环境新秩序

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环境构建不仅在于“建”, 还在于“治”, 双管齐下才能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环境新秩序。 一是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综合治理机制。 “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 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①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人民日报》2017 年10 月19 日。。 要密切关注舆情动向, 加强话语的监测与研究,及时掌握和疏导舆情热点, 化解话语矛盾, 及时清理网络空间中有悖于我国主流价值观的虚假言论,依法管理并惩治散布此类言论的网络平台。 二是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安全防御机制。 我们既要切实加强技术创新, 强化对网络空间的观测、 研判和预警, 全面提升安全防护能力; 也要致力于维护网络安全, 构建和平、 安全、 开放、 合作的网络空间, 建立多边、 民主、 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 三是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法治体系。 2016 年, 我国颁布了《网络安全法》, 这是我国互联网领域立法的重要里程碑, 标志着我国互联网正式进入依法治理时代, 使得互联网执法真正实现有法可依。 “要严格依法管网治网, 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执法, 强化网络综合治理”②《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人民日报》2019 年10 月28 日。, 这样才能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 为社会正能量的传播与弘扬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话语特色时代
特色种植促增收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