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桐乡市桂花村公共环境提升设计研究

2020-01-01楼姝吟齐延成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桂花设计

楼姝吟,齐延成

(嘉兴学院,浙江嘉兴 314001)

1 项目概况分析

桐乡市石门镇同星村因遍植金桂,而得名桂花村,位于桐乡市西部,距桐乡市区7 km。桂花村地处江南水乡杭嘉湖平原中部的石门湾,名树古木,村内树龄布艺的金桂、银桂共上万株,其中有列为市级文物保护的百年以上的古桂树3 棵,最古老的桂花树已有144 岁,50年以上桂花树15 棵,20年以上桂花树36 棵。置身于桂花林中,仿佛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园区中占地面积250 余亩,四周水网交错,水陆交通方便,环境优雅古趣,民风淳朴,至今仍保留了原始的江南古村落风貌,适于打造农家乐或精品农宿。

1.1 交通分析

从地理位置来说,桂花村属于京杭大运河流域范围内,并且毗邻嘉兴市与杭州市,优越的地理位置为桂花村带来了较大的客流量。桂花村位于320 国道北侧,与练杭高速与申嘉湖高速相邻,交通优势突出,与外界联系紧密,农产品输出便利。桂花村便捷的交通,源源不断的客流量,为之后乡村的发展提供了扎实的经济基础。按照规划总体要求,桂花村属于一个自然村,村内路网体系相对健全,但人行、车行流线不清晰,且与周边景区及镇区等其他区域的交通连接有待整合。桂花村作为一个旅游自然村,村内需与外界相接轨,因此优化区块交通体系等显得尤为重要。

1.2 周边资源分析

桂花村定义为第四层次基层村,应从事种植业和发展生态农业为主,发挥生态居住休闲园的职能。村落内除了桂花众多,杭白菊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国之首,除此之外,村落内还有蓝印花布、晒红烟等传统历史产物。桂花村南靠千年古刹福严禅寺,北接艺术大师丰子恺故居缘缘堂和江南运河第一湾石门湾。由于村落对区域文化以及旅游资源等的宣传尚缺乏,导致客流量不大。建议桂花村对症下药,利用历史资源与现实资源,抓住古镇游的契机,结合旅游业与休闲农业,做好活动宣传,吸引大量游客,增强村落综合经济实力。

2 项目设计策略分析

2.1 设计背景

桂花村桂花产业在萎缩,需要产业升级;在整体上也缺乏一个能够集中挖掘、展示、体验的农旅产业的示范景区;桂花及其他农业产品物流及种植技术、资源差异性发展、规模发展具有较大空间。传统上农民熟知桂树栽培,有种植经验;农民本身接受度比较好;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及深加工系统完善。

2.2 设计策略

经过实地调查与研究分析,桂花村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区域内河道纵横,水陆交通方便,京杭大运河由南而北穿越折向东流,区位优势明显,自然环境优越;旅游资源主要是原生态的古桂花景区,江南农村风光,古村镇文化、运河文化、古农耕文化、生态农业等。该次规划将整治区域定位为:以桂花村旅游为依托,规划配套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宜居宜游的美丽自然乡村。

2.3 游览导向及文脉设计

该次规划功能结构为“一城三园,一带三心”。“一城”为现有城镇商贸、生活为主的城镇中心;“三园”是指以特色职能为载体的三大功能园,分别为生态居住休闲园、新型材料产业园和汽配机械产业园。“一带”是以京杭大运河为城镇文化、景观特色的生态基础设施纽带;“三心”一城镇商贸生活区和文化展示区为载体,分别形成的城镇生活、文化、休闲中心。

3 项目实施之设计途径

3.1 农业资源篇

在该项目中,以当地特有的文化定位以及结合当地的特色乡土树种为素材,运用传统的植物造园手法来从植物方面展现当地人民的“文化传承”的精神理念。根据桐乡市“百花地面,风雅桐乡”的定位,利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观花植物来营造不同的花卉最佳观赏期,以及在同一个花卉季相观赏期中,不同的花卉品种在该时间段中展现的“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观赏效果。

3.2 乡村旅游篇

根据旅游与休闲农业的结合,利用传统田园景观和现代娱乐休闲设施相结合,在区域内设置了餐厅、书屋、宿营、环河骑行等不同的文娱设施和花堤、飞花溯源、红莲涌动等节点景观。为了给游客带去丰富的游玩体验,特设置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游玩路线。

3.3 生活起居篇

桂花村农业需水量大,但发展途径单一,效率低下,给村民带来的收入较低,桂花村目前处于亟待转型的时期。在上位规划中,桂花村将建设游船码头并打造水上运动基地,可见其水资源是除了桂花以外的另一个主要切入点。因此,为了更好地利用好桂花村的水资源,应突出村庄的水网空间特质,以复兴水网为核心,激活水网功能,通过产业、生态、生活、文化层面的策略手段,联动生活、生产、生态,以达到“水网兴村,水网利民”,营造一个借力自然,长足发展的村庄,实现“倚水宜居,门泊汾渚”的理想。同时打造一种江南“新水乡”的村庄模式,区别于古镇模式错维护部,协同发展。

4 项目优化及创新

4.1 生态保护设计

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区域内除了菜地、林地以及农田外还存在大面积空置土地,农作物、植物等种类较为贫乏。村内水塘、河流等水系发达,但由于保护不善、缺乏整治,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环境污染严重。综合分析,我们认为首先应保证桂花村的耕地保护,因为只有保护已有的可耕地面积,才能够保证农村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保证耕地资源的基础上保持耕地功能的多样性,既保证了农作物的安全性,又让耕地营养成分的均质化。同时利用有机肥料,重视对土壤的保护。其次应加强对村内河道、水塘等其他的水体的保护,并且注意流经村域的河两岸的人性化设计与生态的和谐共处,改善生态环境。最后,对村庄内房前屋后、道路两侧的垃圾堆放等杂乱现象进行统一整治,营造一个整洁优良的美丽乡村新形象。

4.2 产业融合创新

首先围绕着桂花村的桂花等农作物产业的升级展开调研与研究。其次通过政府,引导并辅助村内部分村民升级自家住宅,以点带面,辐射全区,形成促进作用。部分的村民住宅可改造成农家乐或者精品民宿,提升服务。利用现有农田,发展现代农业园,形成规模化与科学化的管理,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

民宿的改造设计以先带动个体经营的方式,形成集群效应,政府统一管理,目的是为更多的村民创造收益。还可以在村内以出租的方式联合几家共同设计,打造成一个较大的民宿酒店,与周围的个体经营差异化,但要注意在保持相对独立性的同时要相互联系。另外要注意不能阻断村落内农田与河道、临河道路的联系性,对于农旅两用的建筑室内分布和庭院不能只是雪球视觉设计,还要注重功能等其他方面。

4.3 设施完善设计

主要包括田园景观设施游览设计、休闲设施服务设计。田园景观设计:利用不同的田园景观带给游客的不同感受来营造田园的游览氛围,有别于传统农业景观区,此次景观设计具有以下特点:(1)具有文化承载力,农业文明承载了人们的物质文明和浓郁的乡村历史文化发展并使其延续。(2)具有生命力,景观、田园原本就具有一个生命体系,除了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所需以外,还必须满足生态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4.4 具有吸引力

特有的文化内涵与文化沉淀营造出的田园景观具有区域独特性,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在整个区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休闲设施服务设计: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加速,为居民提供健康娱乐活动服务的趋势渐渐由城市过渡到乡镇。乡镇政府十分重视当地的居民参加健康娱乐活动。由于开展活动的基本条件是要有一个固定的活动区域,为了能够长期开展一系列体育服务项目,所以设立一个生态文化园成是必然的选择。文化体育娱乐性服务的开展,不仅能够保证居民健康活动的稳定开展,还能满足当地乡民游憩和观赏等需求。

4.5 空间优化设计

在保持村内建筑原样的基础上,鼓励村民拆除自家的围墙隔断,增加整体性与通透性,引导村民可多运用菜地,花卉,果树等方式增加绿植覆盖率。

4.6 绿化提升设计

现状绿化分布区域主要有沿道路两侧、宅前、河道景观、林地等,其中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首先,道路两侧和河道两岸虽绿化较多,但植物种类较少,缺乏层次感,其次,宅前绿化作为改善居住环境的重要内容,整改区内民居宅前的绿化却主要分为围合成花坛、种植蔬菜和无人管理、野草丛生两种。在接下来的规划中,将会运用多种不同冠形、色彩、叶形、高低的植物,做好植物的高低搭配,有起有伏,产生节奏韵律,避免布局呆滞。制造对景,借景的效果,从而为观赏者带去不同的视觉效果,让他们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

5 社会效益及推广价值

桐乡市石门镇三里桥村发展乡村旅游经济不仅能够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还改变了当地传统观念以及为城市居民体验生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去处。更重要的是,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可以带动乡村内其他产业的发展,例如手工业与农产品的输出。增强乡村吸引力,使当地发展更充分,更广泛,从而促进当地乃至整个浙江省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猜你喜欢

桂花设计
桂花
做桂花糕
今年的桂花
何为设计的守护之道?
《丰收的喜悦展示设计》
桂花蒸
打桂花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