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秦时期张家口地区优秀历史文化资源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

2020-01-01左建曾杨志强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黄帝张家口文明

左建曾,杨志强

(1.张家口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河北张家口 075000;2.张家口学院文法学院,河北张家口 075000)

苏秉琦先生曾对中国历史作了高度精辟的概括:“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系,上万年的文明起步,五千年的古国,两千年的中华统一实体。”其中“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系” 指的就是泥河湾遗址群中的东谷坨遗址,“上万年的文明起步”包括了泥河湾遗址群中的虎头梁遗址。之后三祖文明开涿鹿,拉开了中华文明进程的序幕。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各国不断向北扩展疆土,张家口地区成为中原政权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争相争夺的重要场所。张家口地区的历史进程是中华文明的缩影,文章以历史进程为节点,重点关注先秦时期张家口地区优秀历史文化资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和论证。

1 原始社会时期,张家口地区出现了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雏形

桑干河流域拉开了人类文明进程,展现了人类早期在自然界中顽强生存的场景;三祖文化开启了华夏文明的序幕,全方位展示了华夏文明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精神雏形。

1.1 桑干河流域,人类文明的起源,追求“富强”的原动力

(1)泥河湾遗址群。桑干河流域在阳原县与蔚县境内长82 km,宽27 km 的桑干河两岸遍布了80 多处古人类活动遗址,是旧石器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从泥河湾遗址群发掘出的各种石器、石制品上万件,完整地记录了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演变的文明进程,使人们对人类文明的起源有了新的认识。具体而言,石器、石制品的出土,表明古人类石器的制造工艺已达到一定水平,这是原发性追求富足,不断在自然界中探索实践的结果;灰烬、烧骨等考古发现,表明古人类掌握了管理和控制火的技能,是人类早期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可用于烹饪、照明、取暖、热处理材料、驱赶野兽等,从日常生活的改善到生产工具的改进,整体上增强了人类的生存能力,加速了文明进程;穿孔小石珠、穿孔小砾石、穿孔兽牙等的发现,表明古人类已经开始追求美,是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

(2)“三岔口”文化。“三岔口”指中原、辽西与河套三个地区交汇,是北方草原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交流的双向通道。在桑干河流域发掘的蔚县三关、筛子绫罗、四十里坡和庄窠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文物数万件,既有仰韶文化的玫瑰图案彩陶盆,又有红山文化的龙鳞纹彩陶罐,是“三岔口”文化遗存的重要呈现。具体而言,仰韶文化石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彩陶文化,距今约七千年前,它的发现使得中国史前历史文化的研究有了实物依据。红山文化与仰韶文化处于同期,发源于内蒙古中南部至东北西部一带,始于六千年前左右,手工业达到了很高的程度。龙山文化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的新时期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距今约四千年前,出现了城址、骨刻文,是解释中国汉字起源的新依据。2007年5月,美国权威学术杂志Human Genetic一文通过对龙山文化陶寺类型遗址中出现的古人骨进行的DNA 研究,Y 染色体SNP 单倍型是03—M122,同中华民族各地汉族同类型染色体60%多是相同的。

从历史遗存的出土到现代基因技术共同论证了汉族先民创造了原始社会文明,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三岔口”文化遗存在张家口地区的发现,再次论证了从史前文明开始,张家口地区就是各种中华文明交汇融合的重要场所,体现了从自然经济迈入到改造自然的生产经济,是原始人类早期追求富足的自发性行为向自觉性行为的转变。

1.2 三祖文化,华夏文明的起源,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精神雏形

三祖文化始于距今4 700年前,包括了人文三祖、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合符釜山、建都涿鹿等重要内容,被统称为三祖文化。

(1)人文三祖体现了华夏文明对“富强”的追求。①黄帝,轩辕氏,在西北部居住时重视农业生产,由于“土色黄”故称黄帝,发明了战车,这种车有轩有辕,所以黄帝又称轩辕氏。黄帝的体貌特征反映了华夏民族的共同外形特点,其称谓则揭示了华夏民族早期对先进生产力和先进军事力量的追求。②炎帝生活在西北部的姜水附近,对农业生产感兴趣,最早教人们耕种,被称为神农氏,同时还发明了草药,是我国医药的发明者。在炎帝带领下,其部落在当时是农业生产发展水平最高的部落,一度在各部落中的威望与势力都要大于黄帝,之后才被黄帝超越取代。③蚩尤部落联盟居住在我国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一带,借助辛勤劳动以及优渥的自然条件,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开始以金属制作兵器,成为我国东南部地区最强大的部落。

黄帝能在阪泉之战、涿鹿之战中获胜,能够合符釜山,建都涿鹿,创造千古文明开涿鹿的传奇,正是由于黄帝部落是当时先进生产力和先进军事力量的代表。三祖文明开涿鹿既体现了华夏民族追求“富强”的文明起源,也论证了民族富强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黄帝在涿鹿之战中能够以少胜多,除了生产力和军事力量之外,还注重“修德振兵”争取人心。所以,华夏民族在整个追求“富强”的文明源头始就注重“修德”,重视“人心”。

(2)合符釜山体现了华夏文明早期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追求。黄帝杀死蚩尤,降服炎帝之后,赢得黄河流域各部落的拥戴,被要求担任天下“共主”,并在打败蚩尤的故地举行“釜山合符”。三祖之战实现的各部落之间的融合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民族融合,形成了华夏民族的前身,既体现了中华民族“文明”的进步,又体现了中华民族和谐共生的底蕴。还有一个“合符釜山”与“龙图腾”之间的动人传说。相传黄帝在“合符釜山”时想要制定一个统一的图腾,具体规定如下:一是要由各部落选派代表,共同制定新图腾;二是各部落要献出自己已经使用的图腾,组成新的图腾。在此规定下,最终制定出的新图腾就是包括了蛇身、鱼鳞、马头、狮鼻、虎眼、牛舌、鹿角、象牙、羊须、鹰爪和狗尾在内的“龙”。“龙图腾”的整个制定过程都体现了鲜明的“民主”特性,同时折射了“平等”思想。

2 春秋战国时期,张家口地区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导向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各国开始向北扩展疆土,张家口地区成为中原政权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竞争、融合的总要场所,其中主要的当属古代国的建立以及代郡、上谷郡的建立,展示了中华文明追求富强,推进民族融合的进程。

(1)燕昭王,锐意改革,追求富强。燕昭王是战国时期燕国第39 任国君,执政期间招贤纳士,锐意改革,追求富强,造就了燕国一时盛世。①招贤纳士:相传燕昭王筑黄金台以招贤、礼遇纳士,并留下“拥慧先驱”“碣石宫”两个词语来比喻尊礼贤才行为。②改革内政:一是摒弃“亲亲”“贵贵”的用人传统,确定察能授官的任用原则;二是加强对官吏的审查和考核,治理法度松弛、官吏营私的问题;三是嘉奖遵纪守法的顺民,安定社会秩序。③改革军事:在军事方面重点开展战法和纪律的训练,提高军队战斗力,体现了对“富强”的价值追求。上述内容体现了燕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以及“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追求,最终凝练成举国上下奋发图强的精神。

(2)赵武灵王,壮大军队,强大赵国。赵武灵王,为战国时期第6 任国君,执政期间一直在谋划让赵国强大起来的路子,最终将目标锁定在军队建设。具体而言,针对当时车战、马战、步战为主的战争形式,进行将士服装的改革,提出“胡服骑射”的改革措施,并在云中、雁门、代郡分别设郡。上述改革和价值导向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两层支撑关系:一是国家层面内部的价值追求相互支撑,即“富国”与“强兵”相支撑;二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需要社会层面的价值追求来支撑,即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追求同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追求相结合。

3 结语

纵观全文,中华文明是中国人的祖先自己创造,且一脉传承,是世界历史长河中文明从未中断的唯一的文明形态。在追求物质资料富足的原始动力驱使下,中国原始人类完成了从自发在自然界中获取生存资料到自觉改造自然的生产经济的转变。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将“富强”放在首位的历史依据。在追求“富强”的原始动力驱使下,国家、社会层面陆续衍生出了“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更丰富的价值形态。在这期间,涌现出的黄帝、炎帝和蚩尤等华夏文明三祖以及燕昭王、赵武灵王等秉承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导向。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我们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中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和人文精神等优秀品质追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渊源,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构起地区优秀历史文化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连接点,结合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进行创造性转换,让中华文明绽放时代风采。

猜你喜欢

黄帝张家口文明
帛书《黄帝四经》之“道”的“入世”特征
“清华简”又爆“猛料”蚩尤竟是黄帝之子
论中医文化的守正与创新——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帝内针为例
请文明演绎
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众文艺云上展演(张家口专场二)
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众文艺云上展演(张家口专场一)
漫说文明
张家口发布氢能规划
来自张家口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