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探究

2020-01-01潘一璞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人文关怀关怀人文

潘一璞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广东广州 510550)

随着当前时代下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为了使学生毕业之后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及时地排解内心的压力和不良情绪,在当前高校中一些高校学校领导开展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思政教育,相关教师时刻关心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变化,并且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和思想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中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

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重要性

1.1 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在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将工作重点放在了对学生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上,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一些教育工作者只是向学生讲述一些理论的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心理的关怀,无法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引导,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增加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旨在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有效的引导,运用正确的心态和价值观念对待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事[1]。当前高校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比于传统思想教育工作来说,不仅工作重点发生了变化,而且教育的目标也得到了有效地提高,需要相关教育者根据当前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提高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使得学生的人格和心理素质能够顺应当前时代的发展进行不断的完善。

1.2 增添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

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增加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增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与中国政治的发展是紧密连接的,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一定要站在新的教育视角,根据当前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在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突出政治性和思想性,使学生在大学生活中不仅学到较为牢固的专业知识,还具备了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另外,随着当前时代的不断发展,人文精神也得到了新的内涵,高校为了顺应当前时代发展的潮流,需要根据当前人文精神的新内容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进行有效的补充,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以说教为主的教育形式,更多的是对学生日常生活和学生心理的关怀,突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

1.3 激发了大学生的主体性

学校所开展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主要是为了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因此在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另外一定要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的学习任务和当前时代对人才的需求,能够将个人理想和社会发展方向相互结合,在学校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进行积极的学习[2]。因此教师应当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个性化教育,使学生能够在活动中不断地改善自身的思想或者是心理,促进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

2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缺失的表现

2.1 未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

在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中,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开展时间较短,因而没有根据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教育目标,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一些教育工作者没有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进行有效的结合,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多数教育教师仍然以讲述理论知识为主,开展相关的教育工作,没有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问题出发开展科学的教育,使得存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问题仍然存在,阻碍了人文关怀和心理辅导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2.2 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性

从当前高校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看,学生的主体地位仍然表现的不明显,大部分学生在高校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只是被动地学习一些思想政治理论,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也无法应用于生活中,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和心理进行疏导,大多数教育工作者仍然使学生被动地接受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学生在这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无法调动自身的积极性来配合教师的教育工作。

2.3 教师的人文素养有待提升

为了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教育工作能够有序地进行,需要具有较为专业的教育素养的教师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学生的心理和品格进行良好的指导,但是从当前高校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多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为青年教师,这部分教师不仅缺乏一定的教育经验,还没有对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含义进行深入的剖析,使得这部分教师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不能体现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

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的策略

3.1 树立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

为了体现高校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相关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以人为本来开展相关的教育工作,对学生的学习差异以及个性化发展进行尊重,突出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性质,根据学生的心理情况和学习需求出发制定较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调动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配合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2 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

大学阶段的学生思想是较为灵活的。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需求,深入到学校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突出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2]。

3.3 关注大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高校以往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都是从学生的整体角度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这种教育模式不仅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还抑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此在当前高校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定要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品格和心理素质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效地调节自身的情绪,树立较为完善的品格。

3.4 塑造大学生优良的性格

在当前社会上的一些企业在招聘人才时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良好品质,并且学生在具备了优秀的品格之后,今后的发展就会一帆风顺,因此在当前高校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定要重点培养大学生的优良品格,使学生能够具备正确的观念处理自身在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文化修养。

3.5 维护大学生的权益

大学生和其他群体一样都具有相应的权益,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定不要侵犯学生的权益,相反要对学生的权益进行全方位的维护,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学校领导一定要强调对学生权益维护的作用,保证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一个良好的实施环境。

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强化心理疏导的策略

4.1 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为了使高校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较强的有效性,每个学生都能够迅速地进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内心不良的心理或者是情绪进行有效的疏导,高校一定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为高校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学生也能够在这种学校氛围中也可以有效地排解内心的压力。

4.2 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阶段的学生心理活动和情感世界都是较为丰富的,假如学生在大学阶段遇到了一些情感上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疏导的话,长此以往学生很容易会形成一些心理问题,并且大学阶段的学生也面临着较为沉重的学习和就业压力,因此在当前高校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疏导内心的不良情绪,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应对来自生活和就业的压力,帮助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3]。

4.3 完善大学生的心理疏导机制

为了保障学校所开展的心理疏导教育工作能够有序地进行,相关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根据当前心理疏导工作的现状,完善大学生心理疏导的机制,高校领导可以根据当前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举办相应的讲座,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明确当前存在于自身心理方面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措施,使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角度来对今后的发展进行规划[4]。除此之外,还要对学生当前的心理素质和心理问题进行全面的评估,突出心理疏导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4.4 真诚关爱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

在大学生中,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使得一些学生出现了一些心理障碍问题,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因此对于这类学生教师一定要随时关注学生的日常行为对学生的人际关系和学习表现进行充分的了解,给予学生来自学习和生活上的关注,使这部分学生在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之后,重新树立起对生活和学习的自信心,促进该学生的良好发展。

4.5 搭建大学生思想情感交流的平台

一些学生由于性格较为内向,不敢和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师进行一对一的交流,高校在开展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时,应当充分地利用网络为学生搭建思想情感交流平台,学校领导要在网络平台中指派相应的教师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疏导,并且运用网络的形式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了满足。

5 结语

在当前时代下高校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定要加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两方面的教育工作,让每个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弊端,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排解内心的不良情绪,并且形成良好的品格,促进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人文关怀关怀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人文社科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亲切关怀 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