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如何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2019-12-30罗煜韬

知识文库 2019年24期
关键词:接班人立德育人

罗煜韬

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因此,各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切实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立德树人。

1 “立德树人”的背景与内涵

当今时代是一个全球化、科技化、市场化、信息化的时代。在西方强势文化渗透的今天,良莠信息同在,西方文化中糟粕文化对人的消极影响和侵蚀作用不容低估。这种社会信息的全球化碰撞客观上导致了信息纷繁复杂,让人更难明辨是非,增加了人的信息选择难度和价值选择的难度,也就增加了我们道德修养的难度。因此“立德树人”的提出无异于能够正确抵制外来文化的不良思想,让我们在纷杂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保持一份清醒,从而更好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己任。同时,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校面对严峻复杂的社会环境必须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旗帜鲜明地坚守意识形态阵地,牢牢把握意识形态斗争的主动权,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不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时代的命题,我们要把“立德树人”重大意义置于时代背景下审视,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找坐标、找定位,这是历史所赋予的不可推脱的使命。

立德树人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要探究“立德树人”的基本含义,首先应当把“立德”与“树人”应拆解开来,弄清楚立什么样的德和树什么样的人。“立德”本意指树立德业;“树人”本意思是培养人才。而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立德树人是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建立社会主义道德,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立德——立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我国经济基础的现实反映,同时反映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方面的现状。其站在了无产阶级的角度,心系全体人民的的根本利益所反映出的道德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我国的现实需要,也是当代高校学生需要迫切学习的内容。我们只有先“立德”,才能后“树人”。

树人——树社会主义接班人。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社会主义建设的顶梁柱,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则提出了新的希冀:树立好理想、锻造好本领、发挥强担当,做“三有”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汇聚磅礴力量。教育以树人为本,有了立德这个基本前提,立德的目标——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这个目标也会得以实现。为了更好的应对时代的发展,我们必须在各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在理解了其内在含义后,以理论为指导,投身到实践的浪潮中去。

2 高校为背景立德树人现状分析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我党历来重视高校党建工作,高校党建工作在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立德树人”这一理念在高校的实施,让学生逐渐加强了对意识形态领域的认识,从而增加了对国家的认同感,爱国主义的情怀也逐渐彰显。更加有利于培养优秀大学生党员,更是做好了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随着高校“立德樹人”工作的落实,党建工作也逐渐步入正轨。同时,高校“立德树人”的工作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不断的改革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正在逐渐脱离知识教育的桎梏,更多地体现在对人的心理变化的关注,对道德情感的体验,对网络平台和新型课堂的利用上。

近年来,“立德树人”的理念虽然反复被提及并推行,但在各领域的践行成效却微乎其微。在高校受评价体系的局限,高校“立德树人”的目标难免发生偏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教师素质的差异性影响“立德树人”的理念运行

大学教师的知识储备是无可置疑的,但是高校教师对于在大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却有一定的忽视。首先,在教学的过程中,大学教师发挥更多的是学高的作用,在课堂上,不少教师只是传授相关的学科知识,忽视对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培育。因此,教师素质的差异性影响了高校“立德树人”理念的运行。

2.2 工作机制的单一性阻碍“立德树人”的目标实现

目前,高校“立德树人”的实现缺乏强有力的制度支持和保障。由于当前各行政机构与运行管理机构存在较多,虽然他们都有独立的工作与职能,但是往往缺少内容交际,日常疏于沟通,也存在职能交叉的现象,出现管理死角,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管理和运行机制不健全的环境下成效甚微。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方面,相关机构通常也是孤立无援,与其它机构没有任何交集。大多数情况下,无法真正顾及到大多数学生。另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念滞后、缺乏创新也是导致德育成效不佳的重要原因。工作机制的单一性阻碍了“立德树人”的目标实现,无论从纵向还是横向上来说,都缺乏各领域共同的支持与力行。

3 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路径探析

高校想要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这就好比我们的“两个百年”目标的实现。也需要分好几步来完成。因此,实现“立德树人”这一目标可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

3.1 近期目标

提升高校教师素质。高校要想克服当前困境,突破瓶颈,就应该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建师德建设平台,同时凝聚自身道德力量;高校教师应研习伦理学、道德心理学等相关知识,不断汲取新的道德养分,以丰富自身的伦理维度。如此便可以确保各高校将师德纳入高校教师评价的指标集中,积极构建科学评价高校教师的新体系,从而更加以积极向上的素质去教育学生、启发学生。

健全高校工作机制。想要健全高校工作机制,在横向方面就要完善高校“立德树人”的组织管理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高校“立德树人”的领导机制。通过制定、完善有关规定,理顺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构的职责界限,改善德育工作一盘散沙的现状,积极创新管理理念和运行制度,掌握德育主动权。

3.2 中期目标

培育“三有”青年,立社会主义道德。理想是青年担当的根本遵循,本领是青年担当的重要保障,担当是青年实现理想,展现本领的价值表现,四个方面互联系又相互影响。新时代培养“三有”青年,有利于社会主义道德更好的在未来引领社会风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立社会主义道德。

实现“三全”育人,树社会主义人才。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新时代,我们必须努力克服当前道德教育的困境,突破瓶颈。在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激励落实中,营造良好的校园思想氛围,将“三全育人”工作落到实处。以此开创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良好风尚,让学生智育与德育并重,积极正视自身的道德短板,主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切实成为合格的“中国梦”的接班人。以上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缓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矛盾,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局面。

3.3 长期目标

任何一个目标所取得的结果都不能绝对化,就像矛盾不能完全消失,事物没有绝对完美。随着上述近期目标和中期目标的完成,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将会得到很大的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也会达到理想的预期,届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会迎来新局面。完备了社会主义道德以及合格的建设接班人,到那时我们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会更近一步。正如习总书记所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立德树人的现实追求。高校实现了“立德树人”的目标,会有越来越多德才兼备的青年投身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浪潮中去,中国梦的实现也会在这个目标的完成后实现。

(作者单位:兰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接班人立德育人
Stories about labor education家校劳动,立德树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做中国“智”造接班人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