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善若水:水的文化意蕴及教育思考

2019-12-30潘新

知识文库 2019年24期
关键词:统一道德美的

潘新

水,“几于道”,富于德,融于智,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与智慧的象征静静地流淌在历史与生活的长河中,滋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灵。

汲取先哲智慧,涵取自然精神,是当下教育开源创新,创造具有中国气派的教育理论,教育风格的理性选择之一。如此,方能不负时代,不负未来。

生活中,触目皆水。世界主要文明体都孕育、生成、发展于江河湖海之滨。对水的观照、思考也因此成了人类原初思想家们共同的主题之一。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水是万物本原”的论断,开启了西方哲学史的长河——“哲学是从这个命题开始的”。在中国,易以“天一生水”,断定了水在万物生成中的本原性。老子的“上善若水”,则开启了以水喻德的伦理学思考路径。孔子的“智者乐水”、《荀子》关于“水之九德”的论述,与老子前后呼应,共同形成了、造就了先秦水文化的博大精深。

1 上善若水——老庄关于生命存在方式的本原思考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道德经》第八章)

共存是存在的必然方式。如何与他人、社会以及自然万物相处是人类不得不思考与处理的问题。基于对“道”的深刻体认,老子选择了“善利”与“不争”。“善利”是基本价值取向,“不争”是基本路径选择。

在老子心中,水是这一生存方式的最好隐喻:它滋养众生而不争,润泽万物而处下,一如生生不息的天地道体,值得我们观照与效法。

五千言中,多处以水喻德: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道德经》第七十八章)

从不同的角度刻画了水的特性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伦理启示:包容与谦卑、柔弱与坚持。

在《道德经》中对水性而来的道德启示最集中的论述仍在第八章: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与“善利”作为普遍性的法则不同,此处的“水之七善”是对社会生活法则的具体论述,体现了中华民族生存智慧的早熟與深邃,也赋于“善”更为丰富的内容:

“上善”之善:本原之善,最高之善,善的本体性表达。

“善利”之善:善利者,以善滋养,体现的是善如水一般的温婉与柔软。善,不是最高原则的硬塑,而是在潜滋慢养中对万物生长性倾向的引领、滋润与达成,是助成,而不是刻意的强迫。

“善地”之善:是善于、善长,是善的智性表达与实现,是德与智的圆融与统一。

关注个体存在的庄子同样赋于了水“善”的属性:

山有百藏而不言,水润万物而不语。(《庄子·列御寇》)

相比于“利”,“润”更能体现水滋养万物的温婉形态。

水,“几于道”,富于德,融于智,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与智慧的象征静静地流淌在历史与生活的长河中,滋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灵。

2 智者乐水——孔孟关于道德实现路径的深刻观照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第六》)

在原儒处,道德既是厚重的,也是活泼的。生存的理想状态不仅仅有道德的严肃与厚重,更有发自内心的欢悦与欣喜,是仁与知,动与静,乐与寿的和谐统一。在注解本章时,钱穆写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俯仰之间,而天人合一,亦合于德性与艺术耳,此之谓美善合一。

孟子继承了孔子以山水意象塑造、形成、丰富道德范畴的思想路径: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在于水的观照中,思接道德文章——水,渐积满盈方能通达流动;君子,厚积深蕴,而能光显天下。

水德并述,以水喻德。

而这一点,在《荀子》借孔子之名对“水之九德”的论述中达到极致,在深刻揭示水性之美的同时,完成了对即将到来的大一统时代君子之德的建构。

孔子曰:“夫水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洸洸乎不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洁,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见大水必观焉。(《荀子·宥坐》)

在这九德中,德、义、道、勇是对上古传统的继承与致敬,法、正、察、善化、志则是对即将到来的大一统时代君子新道德的开源,在儒法共融中给君子治世、处世以道德启示。

孔子见大水必观焉。(《荀子·宥坐》)

在对水性的洞察中,儒家完成了对君子道德的提示与建构。而水,这一自然之物也在其中获得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思想史中意味最为丰瞻的文化意象之一。

3 独钓寒江雪——诗人对精神彼岸的诗意向往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山水是中国士大夫的精神彼岸。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

这精神彼岸上接于先秦诸子,完成于唐诗宋诗和水墨山水画。

在政治上受挫遭贬的柳宗元,寄情于山水:孤舟一叶,蓑笠一席,于寒风冷雪中孤坐独垂,其所钓的与其说是鱼,不如说是自己的孤寂与悲苦。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柳永的离情别意,经此烟波熏染,更为沉致、深远、悲痛入骨

与柳宗元、柳永的孤寂、悲苦不同,张志和于山水中自得其乐: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苏轼更是纵情而歌: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苏轼《前赤壁赋》)

让苏子于忘却贬谪之苦,“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的,只有这“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只有这“万顷茫然”,以致“饮酒乐甚,扣舷而歌”。

山、水容纳了这些孤寂的士子,用千顷浩渺散开他们心中的郁结,继续潇洒而自在地俯仰于天地之间。而山水也在接纳游子的同时获得了无边的诗意,成为这世上最富有人情味、文化味的独特存在。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作为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水文化,意蕴深厚,内涵丰富,对深化教育认识,推进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4 追求坚持以善为本的价值取向与启发、培育自由意志的和谐统一

正如《道德经》第八章所揭示的,若水之上善,不仅是利他之善,也是善能之善,是实践主体的主动选择。不争不是不作为,而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持”的无私,“无为而治”不是对责任的推卸,而是对生存主体自由意志的尊重与实现——

太上,不知有之……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道德经》第十七章)

儒家同样重视“仁”的普遍性、绝对性和为“为仁”的主体性。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健全的人格,应当是道德与自由意志的和谐统一。教育,应当追求以善为本的价值取向与启发、培育自由意志的和谐统一。

但在实际道德教育中,我们常常是命令式,“你该做什么”、“你不该做什么”,“这是对的”,“那是不对的”,而忽视了教育对象本身的主体性,忽视了道德他律有且只有经实践主体的认同才能成为道德自律,从而实现对道德的自觉遵守。

而在强调个性,强调多元发展的时候,我们又似乎忘记了道德,似乎所谓鲜明的个性就是对道德规范的违逆与抗争,就是不拘一格的冲撞与奔突。

这两者都不利于道德的完善和人格的健全。

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坚持“立德”与“树人”的有机统一,关键在于摒弃说教式、管教式、纠错式德育,推行实践性、体验式、生活化德育,通过引导、鼓励学生在积极的道德实践中充分体验、感受道德的义务感、尊严感、神圣感,不断培育、形成道德自律,从而形成道德与自由意志的和谐统一的健全人格。

5 追求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陶行知先生从一开始创办育才学校就把“真善美合一”作为追求的目标,他在育才学校朝会上向学生宣读《创造宣言》中指出:“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在汉民族的思维方式是综合性的,偏重整体性的。【4】这一特点在原初思想家中体现的更为明显。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老子的“水之七善”都内含着对真、善、美的整体性追求。

追求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是以培养健全人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己任的教育的内在要求,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要求正是这一内在要求的生动体现。但在现实教育中,整体目标与个体目标、长远目标与短期目标往往在教育的功利性的催迫下出现错位,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往往窄化为对知识、对成绩、对分数的偏执性获取。

这一错误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深刻影响着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形成。根据一项以全国12.6万名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约有20.23%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而近年来,中小学生跳楼事件的时有发生,表明这一问题逐步呈现出低龄化趋势。

回归教育的本真狀态,在通过实践性、体验式、生活化德育立德树人的同时,重视美育,启发与培育学生美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现力,实现精神世界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是当前教育面对日益偏执的灵魂应该有的态度和切实该为的事情。

这其中,重振诗教传统对于丰富美育、丰盈心灵、丰满人格有着举重轻重的意义。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

诗教,对于学生而言,不仅仅是语言的丰富,更是情感的兴发,心灵的荡涤,灵魂的升化。

以美启智,以美育善。充满美学意味的诗,是真、善、美的完美结合。诗,值得读;诗教传统,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光大。

6 追求教育目的与手段的和谐统一

追求目的与手段的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

以道得之,不仅仅是心灵的高贵,更是手段的高明,从根本上保证了目标的不错位、不异化。于教育而言,坚持目标与手段的统一,以水为师,“不争”而“润”也许是一个好的选择。

润,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

教育方式方法的正当性、合理性对学生主体性的觉醒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润而不苛,顺而不挠,重视、尊重学生的独特的发现、体验与创造,让其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是自身的力量,主体性的觉醒挺立才是有源之水。

润,是教育过程中的春风化雨。

教育的春风化雨是教师态度的和善,言语的柔和,是环境的美化,人际的和谐,更是师长的以身示范:孩子环保意识的形成,往往在于你弯腰捡起一片垃圾的时候;孩子对读书的热受,往往在你捧起书本的时候。

当然,学习成长的主阵地仍在课堂,所以教育的春风化雨,更多在课堂的改善。少一些挑刺式的教育,多一些鼓励性的启发,让每个孩子身处其中都有一份安全感、愉悦感。少一点灌输,多一点启发;少一点啰嗦,多一点明快;少一点环节,多一点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的学而不是老师的教占据课堂的C位。这也许是最切实的“润物无声”。

汲取先哲智慧,涵取自然精神,是当下教育开源创新,创造具有中国气派的教育理论,教育风格的理性选择之一。如此,方能不负时代,不负未来。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龙澜学校)

猜你喜欢

统一道德美的
中考省级统一命题意味着什么?
淝水之战
打破平衡
跟踪导练(五)(2)
道德
美的校 美的人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统一方向 瞄准目标
自然界中相互作用的大统一理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