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与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培育路径
2019-12-30杨威涛
杨威涛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招生就业处, 福建 福州 350108)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多极化、全球化、现代化等挑战,这考验着各国人民的国家认同意识。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在他的政治学说中曾提到:“国家认同危机成了一个全球性现象。各个国家的认同危机除了自身的特殊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即现代化、经济发展、城市化和全球化使得人们重新思考自己的身份,国民对文化认同和地区认同比国家认同更为关注。”[1]在这样的全球化形势下,国家的主权、地位和作用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急切需要挖掘新的契机,整合鲜活的教育资源,运用积极有效的策略,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实效性。可以说,以充分的文化自信为精神源泉,培育大学生高度的国家认同感势在必行。
一、文化自信与大学生国家认同的逻辑关联
国家认同是“一个人确认自己属于哪个国家以及这个国家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的心理活动”[2],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主权、文化传统、道德观念、政治主张等能否得到国家成员的认同。国家认同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政治资源,也是国民意识的真实体现,具有强大的稳定性和传承性,它是民族国家凝聚力的源泉,可以说,一个国家的存在和发展与国家认同是密不可分的。
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具体表现,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大学生对国家单纯的情感归属;第二层次是大学生对自我公民身份的确认与深层次的情感皈依相融合的程度;第三层次是建立在大学生公民身份自我认同和情感升华的基础上而生成的理性认同行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类型有两种,一是主观层面上的认同,二是客观层面上的认同。主观层面上的国家认同一般表现为大学生在国家认同程度方面存在的差异,而客观层面上的国家认同则主要突出国家和社会层面对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建构与提升。在传统意义上,大学生的国家认同主要指的是主观层面上的认同,而在现代意义上,则更强调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培育与塑造。
(一)大学生文化自信是国家认同的思想基础
文化如同遗传基因,被誉为一个民族的立身之本,它代表着一个民族的传统与特色[3]。充分的文化自信是人们在特定的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关于文化思想理念和价值取向的自信,蕴含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信仰的认同与坚持。可以说,国家认同在特定的文化土壤中孕育,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而传统文化的传承性、融合性为大学生国家认同提供了内在动力。大学生发挥文化创造性,增强主观能动性,践行文化自觉,都是以文化自信为思想之源。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国家认同的依托,是实现大学生国家认同培育目标的有效支撑,文化自信影响着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建构程度。在文化自信中,大学生能更加理性地认知中国文化的历史成就,正视当前的社会文化发展现状,坚定对于国家理论完善、制度建设、道路发展、文化繁荣的信心。因此,要实现高度的国家认同,维系稳固的国家认同,必须帮助大学生建立充分且持久的文化自信。
(二)大学生国家认同是文化自信的努力方向
文化是国家政治思想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是国家意志的重要表现,从国家制度确立以来,文化就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文化自信为实现公民对国家、对政治的认同这一目标提供了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当代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集中体现了大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充分的文化自信,是国家、民族、政党对自身文化传统的默默坚守,对文化价值的高度信仰,对先进文化历程的责任担当;同时,国家认同也推动着文化自信的发展。因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培育必然与特定的文化环境联系在一起,它通过国家在政治文化、经济文化、社会文化、生态文化不同领域的高度发展,让大学生切实体会到新时代国家的强盛,体验到国家富强赋予个人成长的精神文化力量。大学生对国家未来的自信与自觉,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提供了求真,向善,向上的凝聚力与引领力。因此,国家认同在带来国家富强的同时,强化了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实基础。
总之,大学生国家认同与文化自信共存于个人的观念和意识中,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正向的互动性。大学生国家认同和文化自信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只有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才能推动大学生国家认同的认知与践行,只有高度的国家认同,才能夯实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实基础。
二、文化视域下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现状
(一)文化主权弱化冲击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国家认同,从国际维度来说,一般指的是在全球环境中,他国对本国国家主权、地位和作用的认可。此外,受以经济一体化为基础的全球化发展的影响,每个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发展程度都将面临他国的评价,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全球一体化中不可或缺的个体。全球化在推动国家认同形成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国家认同的生成带来危机。过去,国家的主权在各国的国际交往中占据着绝对的权威地位,但面对全球化国家认同危机的国际局势,跨国企业和国际性组织也在全球范围内加快了发展速度,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各国国家主权的权威地位。国家内部矛盾出现复杂化、国际化、多样化等特点,例如意识形态安全、经济贸易、气候问题、霸权主义等都属于全球治理的问题。上述问题都让世界各国的主权边界变得模糊不清,国家的主权尤其是文化主权的弱化,让国家的权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文化边界模糊影响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塑造
在政治学家亨廷顿看来:“冷战结束后,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差异,不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领域的,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1]从这些文化的差异中,能明显看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边界。主流文化的意识形态与文化核心价值观念,都对大学生的国家认同产生强大的凝聚和引领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生成了文化与文化之间的边界。从本质上说,文化代表的还是国家意志,维护的是国家利益。在价值观念多元多样,思想观念相互碰撞的当今世界,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都呈现出多元、开放、共享的态势,使得各国之间的文化边界开始变得模糊,这一现象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文化共享的结果。与此同时,外部势力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对我国的文化侵略。他们以互联网为主战场,企图以多元文化为庇护,渗透各种不当的观念,由此产生的“噪音”与“杂质”必然会给本国的主流文化认同带来消极的影响,进而引发文化冲突,造成大学生对于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界限模糊的困惑,影响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生成。大学生思想具有多元化、个性化、复杂化等特点,他们往往对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新动向、新趋势把握不清,易于被外来文化的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过程所左右。大学生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存在认知不深、不全面、低层次的问题。可以说主流文化认同若出现偏差,势必影响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内核。因此,文化边界的模糊必然导致认同迷茫,影响着国家认同的生成。
(三)政治冷漠心理降低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实效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与政治是密切关联的,政治性在人的本性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如今,政治与经济、文化已成为衡量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标识。大学生国家认同程度反映了他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大学生政治素养的提高,政治参与度的提升可以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提升提供有力的支撑。然而,传统的政治文化是扎根于封建社会文化之中的,其冷漠的政治态度与政治行为影响着大学生日常政治参与、政治评价等行为,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国家认同培育的成效。大学生在情感上对国家主权、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政治合法性等方面的认同与认可程度体现着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现状。虽然大学生普遍认同国家,但是认同情感具有差异性、不稳定性等特点。大学生对社会政治生活能否理性认知直接关系到国家共同体的生成,关系到大学生与国家同利益、共发展的命运。其实纵观中国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在古代社会,人民认为君主治国安邦,他们畏惧权威,缺乏民主思维,附庸心理及自卑意识严重。如今,大学生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政治冷漠心理,对政治的认知停留在表层,对政治评价功利化,对政治诉求的表达热情低,在政治参与上缺乏理性。其实新时代的大学生是国家政治改革的实践者,国家对其政治参与意识、政治行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传统政治文化中的这些政治冷漠心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可与认同,造成国家对于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努力效果欠佳。
三、文化自信背景下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培育路径
文化认同建设是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国家认同培育的重要载体,文化认同更是居于国家认同的核心地位,在特定的文化共同体中,随着国家和个体不断发展与生长,大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都被特定的文化所模塑。因此,高等教育要从我国优秀的文化自信土壤中汲取营养,扎实推进大学生国家认同培育,让大学生以文化自信的姿态认同国家,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积极力量。
(一)弘扬传统文化,强化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精神之源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之基、民族之魂、自立之源。光辉灿烂的中国历史与文明是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的的精神财富,也是可以增进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文化财富。大学生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力军,高校是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场所,提升大学生主体的文化自觉性,能为培育高度的国家认同开辟路径。
弘扬传统文化,高校应优化课程结构,融入传统文化课的教学。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中。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与现代教育体系深度融合,注重以文化育人。传统文化的真谛源于传统经典,大学生通过研学传统经典,积极思辨,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从文化自信的独特视角,做传统文化的传承者。高校还要挖掘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教学互动资源,满足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需求。此外,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文化资源,通过培育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涵养大学精神,涵育大学生品行,将传统文化与学生专业学习实践相结合,强化传统文化的体验和融合,实现引领思想、启迪行动、升华道德的教育效果,依托校外文化实践基地,如高新技术开发区、乡村社区、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园区)、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以新闻实录、问卷访谈、专题研究、微电影等多元化的形式,引导大学生关注传统文化与专业成长、职业发展的关系,在研学过程中以文化自信的姿态加深国家认同,为培育大学生国家认同提供精神之源。
(二)强化主流文化,巩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力量之核
文化自信以核心价值观自信为内核,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4]。因此,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构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目标、内容、途径具有内在一致性。大学是传播主流文化的精神高地,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学习者、坚定信仰者和自觉践行者。
强化主流文化,一是要建好课堂阵地,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引导学生将祖国发展同个人成长相结合,培养大学生对祖国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关注新时代的国家命运,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在意识形态上增强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创新性、发展性的认同,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以文化自信强化大学生国家认同。二是要抓好实践阵地,鼓励大学生在校内外文化实践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要积极支持与指导大学生研学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常态化机制;通过多种形式的国情教育、民族教育及文化传统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价值观自信。三是净化网络阵地,坚持善谋、善建、善管、善用,遵循新媒体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与规律。加强主流新媒体在学生意识形态上的思想引领,构建导向鲜明、广泛有效的新媒体传播教育体系,善于创新主流文化的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运用新媒体语言和学生进行交流,在涉及政治问题、意识形态等敏感问题上,要旗帜鲜明地进行引导和教育,是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话语真听、真懂、真信。四是守护学术阵地,制定《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目标管理考核办法》,落实师生理论探讨会、论坛等“一事一报”“一会一报”制度,确保高校始终成为宣扬主流文化的精神高地。
(三)正视并借鉴西方文化,建构大学生国家认同的自信之道
理性地分析研究西方文化,正视西方文化,需要我们拥有包容与学习的心态,只有借鉴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才能保持自身文化发展的持久生命力,但是我们也需要辩证地看待和学习西方文化。实事求是、正本清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着引导大学生正视西方文化的重要任务,科学辨析西方文化的精华与糟粕。首先要认清西方文化给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及行为带来的现实危机。西方国家以“人道主义”的旗帜为幌子,谋求经济霸权,用西方的民主、自由观念试图“西化”、分化我国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因此中西文化交流中, 我们在自觉捍卫国家文化安全的同时,还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思政工作者就是要帮助大学生理性批判、吸收西方文化,坚决抵制西方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并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学习西方文化中优秀的精神品格、有价值的文化资源和科学知识。还要强化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 牢固树立大学生的民族主体性意识,有力批判“文化霸权”,理性面对西方文化给我们的思想与行为方面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让发展中的中国文化、开放中的中国文化、社会主义的中国文化、为人类文明做贡献的中国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生成坚实的文化自觉,积极培育大学生的国家认同[5]。
总之,以文化自信为载体,坚持问题导向、差异导向、创新导向的教育理念,国家所秉承的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就能够更加积极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与行为,国家的理想和价值就能更加有效地转化为大学生易于接受的信仰与价值。充实大学生国家认同培育所需要的文化制度、文化知识、文化情感等教育资源,使其融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转化为大学生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实际行动,立目标、聚智慧、践行动,从而形成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的政治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