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外合作办学的思想政治导向
2019-12-30陈立
陈 立
(福州墨尔本理工职业学院通识教育中心,福建 福州 350108)
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外合作办学进入我国教育体系,发展迅速且颇具规模。合作办学的模式主要有项目合作、分校、海外学校与授权办学4种,本文探讨的是在合作办学中两国高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安排教学计划、院校互认学分的项目合作模式。
国内外学者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政策考察、广告宣传、模式研究、办学中的德育教育与学生管理、外籍教师队伍建设、办学的收费管理、教学质量评估及管理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价值、传统文化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传统文化核心内容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应用、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教育面临的困境、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等方面。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外合作办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研究尚属少见。鉴于此,本文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与核心内容入手,阐述传统文化融入中外合作办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要性,并提出对策与建议,以供相关院校参考和借鉴。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念与核心内容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精神观念、文化思想与民族道德。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倡导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兴利除弊”的改革精神,“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人格精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精神,见贤思齐的自律精神,人伦和谐的“和合”理念,以及勤劳俭朴、诚实守信、尊师重道、敬老爱幼等等美德,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心灵支撑和强大的内在动力。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内容是“和合理念”与“整体思维”,是追求异质要素的相互融合贯通、相异相成而形成的和谐整体。
1.和合理念
和合理念的“和”是和谐、和平、祥和的意思;“合”是指结合、合作、融合。“和合”是和谐合作之意。“天人之合”与“人人之合”是和合理念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天人之合”是指人与自然的和谐,认为宇宙系统是由天、地、人三个要素构成的有序整体,各要素各有其位,不能僭越。人们在生产生活中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不能超越自然;要顺天应时,崇尚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反之,会受到自然界惩罚。如大自然中的森林具有提供木材、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旱涝等作用,能够造福人类;而滥砍滥伐森林会导致水土流失、水库淤塞、旱涝频繁、珍稀动物灭绝等现象,环境质量下降。因此,天人之合倡导人与自然和谐一体,共存共荣。“人人之合”是指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倡导“和为贵”的处事原则,认为人类为了生存,人与人之间必须通过一定的关系联结为群体。群体中不同的人们汇聚在一起,必须一视同仁、平等相处,才能彼此心情舒畅、关系融合,才能和谐协调。如若人与人之间相离相争,就可能导致群体的解体,失去生存的家园。为了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必须建立伦理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将不同的个人联结起来,使每个人都能安其位、明其责、尊其则,才能相济而成、生机盎然,形成和谐的群体和社会。和合理念是人类生存智慧的结晶,也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结晶。
2.整体思维
整体思维是将自然界视为有机的整体,认为自然界是由多种不同物质构成的,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特性,它们之间并非相互独立,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矛盾、相互制约。如果其中某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就会引起其他要素的相应变化,有可能引起整体的变化,从而影响其正常运作。整体思维主张从整体出发去认识事物组成要素的特点与功能,同时又从各要素的关联中去认识整体。例如整体思维认为,农业收成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三者是农业收成不可或缺的条件。人们择地而居、择时而作,顺从天时、顺应自然,尊崇土地、热爱自然,这种崇尚和谐的理念是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今社会已步入信息时代,整个世界形成一个系统的等级序列。经济全球化导致国际间的技术转移与协作、资本流动、文化交流、贸易等形成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有机经济整体,其中任何一方的变化都会对其他各方产生系统效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在社会各要素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因此必须树立并运用整体思维观念来推进工作、展望未来,才能对当今世界与未来社会的经济发展做出科学决策,才能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要求。
二、传统文化融入合作办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要性
(一)中西文化导向失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刻不容缓
中外合作办学是外国教育机构与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包括办学理念、教学与管理方法、师资、专业与课程,以及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立足中国的国情,以平等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与合作。合作办学院校以双语教学或英语教学为主,部分课程采用国外合作方教材,所以教材内容中反映中国文化的英语资料凤毛麟角,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西方文化的入侵与渗透。另外,学生在课堂上或日常生活中,与外教交流接触的机会较多,必然会受西方文化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能会出现中西方文化、思想意识、价值观的碰撞。学生虽有较强的求知欲、时代感和参与意识,但他们缺乏人生经验,缺乏识别和抵制西方文化中消极思想的能力;同时其思想意识可塑性强,会内化西方文化为自己文化,进而使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受到影响而变异、扭曲、西化。长此以往,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化将被推向弱势边缘甚至有被异化的危险,因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刻不容缓。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开幕式上的讲话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2]
中外合作办学旨在培养既与国际接轨又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感情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举。只有对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观念和文化体系高度重视,才能增强民族文化的信心,抵制外来文化的冲击,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成果,才有走向世界文化之林的基础与可能。
(二)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自尊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极其丰富,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思想,有诗、词、曲、赋、对联,有国画、书法、武术、棋类、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有传统节日、民俗、民风等等,博大精深。儒家的仁政王道,墨家的兼爱非攻,道家的清静无为、以退为守,法家的循名责实、信赏必罚,这些思想形成了爱国爱民、民族团结、仁爱包容、自强不息的传统精神。诗、词、曲、赋、对联,采用言、声、意、形于一体的形式,表达出人们对生活的充沛情感。通过传统文化的浸润,有利于人们陶冶情操、丰富想象。国画、书法、武术、棋类、民族音乐、民族戏剧具有传统文化的独特艺术价值,可以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责任感。传统节日、民俗、民风,是对历史的真实记录,是对民间生活真挚的表达,真切地阐释出人们淳朴善良的生活态度,反映着流年岁月中普通人的衣食住行,影响着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是丰厚的道德教育资源。德育教育教学中通过阐述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星罗棋布的文化遗产,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强精神。
(三)有助于教书育人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会上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3]教书育人是高校的首要任务,高校不仅传授知识与实践教学,立德树人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这是是高校教育工作的关键。传统文化的和合理念倡导不同事物间的多元和谐与互补融合。和合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协调不同的教育目标和内容;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与身心健康为中心,发挥各种教育因素的最佳效能进行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是在中西文化交融下培养人才,期望学生在外求学心系祖国,报效祖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立德树人的宝贵智慧。“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言必信、行必果”等名言警句,可以帮助学生修身养性,以良好的品德获取他人信任。“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告诫学生要珍惜时光,不虚度年华。“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有志者事竟成”等警句,指引学生要直面正视人生的困难与挫折,以顽强的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克服困难拼搏进取,从而获得目标的实现。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立德树人,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关系到中外合作办学教书育人的成败。
(四)有助于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实现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中外合作办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设置是以《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为根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主要内容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采用矛盾冲突的观点来分析社会中利益存在冲突的群体,揭示经济社会变迁与阶级冲突产生的原因,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社会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揭示客观经济规律,利用经济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与证明,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逻辑根据。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性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运用。学习目的是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去认识和分析现实问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主要内容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目的是帮助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内容有鸦片战争、“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革命的发生、发展和胜利的历史进程。目的是增强学生坚持党的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侧重于法律的基本理论、宪法及相关的基本精神与内容,帮助学生增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法律意识。通过学习该课程有助于学生接受既定的、公认的道德价值和信仰。
我国是重伦理道德的古国,道德教育的根基与资源厚重。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外合作办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增强伦理教导,有助于学生明辨义利,提高道德思维判断能力。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社会以及他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伦理道德导向,从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
三、传统文化融入合作办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途径
(一)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以德育人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涵盖了哲学、史学、伦理学、民俗学、数学、物理学、文学、艺术学、天文学、地理学等诸多学科。哲学使人深邃,史学使人明智,伦理学使人高尚,民俗学使人明达事理,数学使人精密,物理学使人深刻,文学使人灵秀,艺术学使人感性,天文学让人谦卑,地理学使人自广,每一学科内容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彰显了中华文化的魅力与智慧。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社科[2014]3号) 要求,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一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能够体现文化精髓,激发学生共鸣,优化教学效果。如组织“当青春与经典诗文相遇”为主题的古诗词吟诵、成语接龙赛、蕴含传统文化的影视作品大赛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课堂上教师在引用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品时,也适当融入传统文化作为论据来丰富教学内容,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当代文化有机统一起来,使传统文化生动具体地融入学习当中。
(二)开发本土文化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
本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行政区域内的人们在长期生活与生产活动中积淀而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包含自然景观、名胜古迹、民俗风情、当代艺术、礼俗好尚等等。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本土文化资源丰富,美学独特。如举世无双、连绵不断的万里长城;山青水秀、石美洞奇的桂林山水;“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杭州西湖;素有“园林之城”的苏州园林;奇伟俏丽、灵秀多姿的安徽黄山等自然景观和名胜古迹,都蕴含着独特的本土文化。追思先人、祭先烈、敬先贤的清明节;在赛龙舟、挂艾蒿、吃粽子里增强爱国情怀的端午节;感悟团圆亲情的中秋节;爱老敬老的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和民俗风情,表现了人们对道德生活的感悟与启示。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京剧,优美动听、唯美典雅的越剧,采用安庆地方乡音土语的黄梅戏,兼具说唱弹艺术、体现吴侬软语的评剧等地方戏曲艺术,都是文化殿堂中的瑰宝。越是本土文化,越是民族的文化,越能够受到世界认可,具有国际性。将丰富的本土文化与深邃的艺术融合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是实现文化国际化与本土化有机结合的最佳方式。
中外合作办学旨在培养学生参与未来国际化竞争的能力。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4]。引入本土文化学习,使道德理论课内容形象生动,增进学生对地域历史的认知,加深学生对德育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并加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是德育课程内容国际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最佳契合点。
(三)革新教学方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是以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为重点,而是立足树人,重在教化。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合作办学院校的德育教育,既符合课堂教学要求,又符合中国文化的教化功能。这就要坚持与时俱进,采用“动静结合”“古今结合”“中西结合”的教学方法[5]。
“动静结合”要求德育教育不仅是开展各种德育讲座和德育课程,而是要把各种活动同德育教育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静”要求德育理论课教学要根据学科内在的基本规律,传授基本的教学内容。“动”要求通过阅读经典名著、参观历史文化名人故居遗迹遗址等,加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体验和认知。还可以根据国内外突发事件,及时引导学生关注热点问题,把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社会的潮流中,同时将传统文化与学生的课堂学习相结合,让学生用辩证的思维感悟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教学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与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才有感召力。让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进教材,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弘扬中华文化精神[6]。
“古今结合”是用历史的眼光观察当今世界,或是在古今关联中继承优秀传统[7]。如目前所提倡的反腐倡廉,其关键是法制化、制度化。明代朱元璋实行的“重典治吏”对当今依法治国、惩贪反腐具有借鉴作用。这种严于执法、重典惩治官吏、取消“官当”特权的行政手段就是古为今用的学习范例。历史的经验教训具有典故的趣味性,实际情况的分析具有现实的严峻性,这是德育课的魅力所在,同时也强化了学生古为今用的学习意识。
“中西结合”就是加强中外文化的比较。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学生,有一部分将到国外继续深造和学习,他们必须通过学习祖国的历史,树立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同时,也必须了解西方社会的价值观、民族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等,培养他们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要加强中西文化的比较教育,使他们在中西文化冲突中,清醒地看待外国文化并吸收其精华,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借鉴外国先进文化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学内容既有中国国情特色, 又有西方社会思潮,才能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教师的人文素养有更高的要求。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多是选派年轻辅导员兼任,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了解不充分、理解不透彻、解读不深刻、运用不到位,对于古典的传统文化了解得更是少之又少,难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8]。不少教师在讲授传统文化时有力不从心的感慨。教师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的欠缺,势必会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
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是教师必须有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才能精选教学内容,探索相关教学点,确定课程的重点、难点,区分教学中的解析与识记内容。在教学中有意识地选取一些爱国典故、名人名句,帮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记忆。通过赏析生活中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使学生领悟传统文化的价值,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为此,熟练地解读与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建设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质是非常必要的。此外学校还可以采用“专兼结合”的模式,专职教师负责拟定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兼职教师根据各自专长和兴趣选择专题进行教学,以学术专长形象生动地开展课堂教学,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也需变革,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入翻转课堂、慕课(MOOC)、SPOC、微课等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
翻转课堂是课前把授课内容的视频发给学生预习,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交流、讨论,然后讲解学生提出的疑惑。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学形式与内容的变化,有利于学生接受教学内容。慕课(缩写MOOC)是将授课材料发到互联网上,学生自主学习。慕课提供的教学资源,可以多维度地展现知识,有利于学生思考。慕课丰富的教学资源,促进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教学模式(缩写SPOC)包括实体教学环节(基础性环节)与在线教学环节(拓展性环节)。实体教学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基础理论知识,实行传统面授教学方式,力求知识理论全面系统。在线教学主要包括优质慕课学习资料、论坛交流、学生间评价和线上作业的完成等。另外,还可以将教学内容的疑点、难点、重点等制作成10-15分钟的教学微课,将微课的播放和问题的解答结合起来进行知识解读,提升教学效果。
在考核上可采取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线下考核主要是课堂表现、到课率、到课时间,终结性评价是以线下考试的完成情况为准。线上评价是以网络教学平台所记录的客观数据为依据,包括线上考试成绩、平台资源的学习时间与时段、学生间交流对话内容、评论内容,学生日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