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科布多参赞大臣设立探析
2019-12-27关青云
关青云
《八旗通志》载:“喀尔喀、青海、西藏、其驻防之将军参赞大臣皆由特简掌其军政会盟。”[1]由此可知,科布多参赞大臣由皇帝特旨拣选充任,地位尊崇、位高权重,“举凡各部落之游牧、粮饷之出纳、屯兵之数艺、台卡之稽防”[2],无不在其辖制范围内。参赞大臣是清朝设在西北边疆,威慑漠西蒙古、防范沙俄渗透、镇守疆土封疆大吏,参赞大臣制度延续达150余年之久。由此也可知科布多其地的重要性。
一、战略要地——对漠西蒙古用兵的前沿阵地
康熙之际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开始强盛,成为有清一代西北边疆劲敌。康熙帝大败噶尔丹后,西北疆土战事稍定。然雍正九年(1731),噶尔丹之侄噶尔丹策零东犯外蒙古喀尔喀各部,雍正帝以傅尔丹为靖边大将军,负责对噶尔丹策零的用兵。同年三月,傅尔丹奏“查科布多地方,按连布娄尔与库里野图相近,系进兵大道,请于此处筑城”[3],得旨允行。在和噶尔丹策零交手的过程中,傅尔丹多次奏称“贼人又来犯科布多地方”[4],可见战争期间双方在科布多一带的争夺甚为激烈。
乾隆继位以后,准噶尔部内部矛盾突显,斗争激烈,逐步走向没落,势力范围向西收缩,随着清朝向西推进,“喀尔喀之西与科布多接壤,科布多横亘于准部喀尔喀之间”[5]的战略缓冲地的作用开始突显。鉴于此,乾隆二十二年(1761)谕:“著唐喀禄等彻兵退回至科布多、布延图等处歇息,牧养马畜。”[6]除大军整修、牧养马畜之外,成衮扎布还奏称“屯田科布多,以省粮运”,得旨:“派参赞大臣一员,领绿旗兵百名,往科布多屯田。”[7]这就说明,在和漠西蒙古的较量中,科布多战略位置的重要性伴随战争的结束,并未随之削减,为防止准噶尔部东山再起,也鉴于“阿尔泰山尤为雄伟,曲抱科布多之三面,实外蒙古喀尔喀西北之屏障也”[8]的特殊地形,设置参赞大臣以治之,其性质亦由纯军事场所转变为战略缓冲之地、转运屯驻之所,以加强对科布多的开发利用。
二、屯垦边疆——加强开发并保证驻防军队的物资供应
科布多“气候温暖,土地肥沃水草丰茂,人烟尤密”[9],这就为屯田、牧场提供了优良的环境,在雍正年间和漠西蒙古战争之际,雍正帝就谕令文平郡王:“仍撤回科布多、择形胜处驻劄,休养马匹。”[10]科布多参赞大臣每年开春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将辖境内的雨水、土地、籽种具奏呈报;每年四月间布种全完后,将动用籽种数目“屯田雨水情形,临期具奏”[11]。另外,关于农具的使用、购买、牲畜的数目、购买、死亡这些具体事宜都由科布多参赞大臣负责向中央汇报。
乾隆帝在结束和准噶尔部的战争后,出于对其忠诚度的疑虑,在科布多一带,仍然驻有一千余兵力,以卡伦兵、蒙古兵和东台兵为主;另外,乾隆帝看到科布多是屯垦的优良之所,因而决定屯垦科布多,同时为避免科布多“绵亘千里,一望无边,土著不识耕耘,地利终于废弃”[12]的情况出现,清廷实行军屯政策,即让军人参与土地的开垦,这样既可以开地利增税收,又可节省军费及内地转运靡费。军屯政策实行后每年从屯垦中得银四万两左右,用于开支。
清朝在科布多实行屯垦政策,促进了参赞大臣之设;而参赞大臣的设立,可以有组织、有计划地屯田,统一指挥调度,无疑又促进了科布多的开发。所以,清代在科布多的屯田政策和参赞大臣之设,两者是互为表里,相互促进的,这让科布多由蛮荒向前进了一大步。
三、镇抚蒙古——国家政策和监视的双重运用
漠西蒙古作为清朝西北边疆最大的威胁,乾隆时虽表示臣服,但是其内部的隐性敌对因素并未消除,这在上层贵族中表现尤为明显,因而乾隆帝彻底平定漠西蒙古后,“筑城于乌里雅苏台及科布多二处以镇抚之”[13]。科布多,这个处于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连接点的关键位置,常年驻有“卡伦兵八百五十名”“东台兵一百六十名”“南台兵八十名”“北台兵四十四名”,如果再把屯兵、牧场兵等名目兵丁算上,有两千名之多。这些兵丁的任务就是在未和蒙古各部发生冲突之时,由参赞大臣负责日常行政、屯驻之事;一旦战事发生,科布多将成为前沿阵地,首先派兵入疆,并负责由科布多进疆的大军及物资转运。这些兵丁存在的价值就是镇抚新疆各部落,同时监视新疆各民族的动作,保证中央随时知晓其动向,这就需要参赞大臣居中监督、调度,也便是设立参赞大臣的意义所在。
康熙帝亲征噶尔丹,多伦会盟之后,清廷在漠北蒙古实行盟旗制度,此时的科布多是喀尔喀蒙古和乌梁海各部的游牧之地,“乾隆十八年冬,因畏准噶尔逼,率族内附,旋依内蒙古例,编制佐领,以札萨克领之”[14]。乾隆二十六年(1761)参赞大臣设立伊始,共领有25旗,到乾隆末年(1795),又增加5旗,共有三十旗。科布多的具体事务由参赞大臣管理,涉及各旗事务以及各部之间的纷争之时,由参赞大臣和盟长共同裁定。
清代设立科布多参赞大臣的目的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要监视、镇抚漠西蒙古,以防叛乱向东波及;另一方面,漠北蒙古虽然不像漠西蒙古一样离心率太强,但是如果漠西蒙古东扩至漠北一带,那漠北各部很可能在其威逼利诱之下投降,为了消除这一隐性威胁,在盟长之外又设参赞大臣掌军政实权,以强化管理,扼住科布多这一咽喉要地,所以,科布多参赞大臣的设立是盟旗政策和监视的双重运用和发挥,清政府在处理漠西蒙古事务时已由传统的“应激—反应式”转变为“预防—反应式”,可以看出清朝统治层在处理蒙古事务中娴熟的政治手段和长远性眼光。
四、防范外敌——抵制沙俄或者其利用蒙古各部南侵
清朝和沙俄的直接冲突始于康熙朝,其从东北南侵计划在雅克萨之战中被打破,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确定了双方在东北的边界;之后沙俄便开始在中俄边境中部和北部扩张,雍正时双方相继签订《布连斯奇条约》《恰克图条约》,又分别确定了中俄中部和北部的边界问题;在中部和北部的侵略被遏制以后,其又暗中支持漠西蒙古向东扩张。从地域上看,沙俄对于我国的边界入侵由东北逐渐向西北转移;其方式也由直接插手转为间接干预,即利用清朝内部民族矛盾以达虎狼之欲。
乾隆帝继位后,显然是看到了沙俄的饕餮之欲,考虑到康熙朝出现的沙俄暗中支持准噶尔部东侵,造成漠北各部土地被侵、人口逃亡的现象,乾隆帝认为有必要在东西蒙古之间,也就是地位日益突显出来的科布多地区,设置参赞大臣,一来可以防范漠西蒙古,二来科布多和俄境接壤,便于处理中俄事务,以达到“御俄之道,惟有强蒙古以藩中国”[15]之目的。事实证明的确如此,乾隆四十八年(1783),科布多参赞大臣奏请收留俄罗斯逃人,考虑到“定例内、即有不得隐匿逃人一款”,谕令将其“尽可擒缚,送至恰克图,交与俄罗斯”[16]。在与沙俄边界的贸易上,乾隆帝时刻不敢松懈。为牟取暴利,不法商人利用科布多买卖城交易禁售物资——大黄,乾隆帝多次谕令科布多参赞大臣“不得将大黄令其出口。一则减少中俄人口、贸易争端,二则防止沙俄利用商业贸易侵犯内地。
科布多参赞大臣设立之初侧重于防范漠西蒙古,但是随着近代化的开始,其抵挡沙俄南侵的作用逐步突显。双重作用并重,在此时表现得较之雍乾时更为明显,这是清朝统治者意料之中而又意料之外的事。
五、结语
科布多参赞大臣最初的设立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清政府考虑到当时蒙古各部错综复杂的内部矛盾;二是走向近代以来沙俄内犯,中俄民族矛盾突显,边境领土问题争端向纵深方向发展。科布多参赞大臣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大将军暂管到设立专职大臣管理的过程,并按照“关键一点、由点到面”的思路去布置,即在漠西蒙古和漠南蒙古之间抓住科布多这一关键节点,利用科布多参赞大臣这一“中央特选简派、满蒙官缺、流官统治”方式牢牢把控科布多军政大权,以达到监控蒙古各部、防范外夷的目的;这背后还包含有清一代统治者在西北设立的三道防御体系:第一道也是最前沿的是利用科布多防范漠西、沙俄;第二道是利用内蒙各部防范喀尔喀各部;第三道是将整个内外蒙古作为有机体,屏障京师,以保根本。科布多地区作为三道防御体系的战略前沿,科布多参赞大臣承担着重要任务。事实证明,科布多参赞大臣的设立在维护西北边疆的稳定、防止沙俄南侵、促进民族交流、加强对于科布多农业的开发利用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对于今天的边疆防御和建设仍然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