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源结构变化的高职学生思政教育供给方法研究

2019-12-27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生源育人思政

杨 建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团委,江苏 淮安 223003)

为着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矩阵,搭建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立交桥”,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在2013年出台,鼓励分阶段下放招生权力。2014年在《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要求进一步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截至目前,通过学生自主选择、学校多元录取的入学方式已成为高职院校招生的主要渠道。在2019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1],鼓励更多青年学生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

生源层次和类型多元化的新样态,“这将对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内容组织、教学方法和培养方式等各方面提出新的挑战。高职院校必须作好应对的准备。”[2]在“立德树人”这个根本目标和“工匠型人才培养”这个既定目标下,生源结构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在2019年2月发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成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之一。面对新形势、新挑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客观上要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文艺学等多学科的方法,不断充实思想理论教育方法体系,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吸引大学生这个思想活跃群体的注意力与兴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只有依据不同生源特点,对症下药、巧妙介入,才能实现精准供给、有效供给。

1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源结构及学情分析

普高统招生、提前自招生、对口单招统招生、对口单招注册生、普高注册生是目前高职院校的主要生源形式。其中,普高统招生分为3年制专科、“3+2”专本连读、“4+0”联办本科等形式。此外,符合招生条件的企业青年、复转军人、农民工等社会人员也可以申请入学。一般情况下,对这部分考生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不做要求。招生渠道的多样化虽然缓解了高职院校的生源危机,但却加剧了生源间的学情差异性,也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各类学校要通过多种方式,整体收集、科学研判、快速响应青年需求,找准青年所盼和思想政治教育所能,厘清创新脉络、明确主攻方向,把想法变成做法,把思路变成项目,不断迭代更新服务内容,推动青年成长成才。

“一人一天地,一木一自然”。找准学情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条件。普高统招生作为当下各高职院校的主力生源,是参加普通高考的高中毕业生。从生源质量来看,此类生源普遍文化成绩较好,基础知识相对扎实,理解能力较强,对自身要求比较高,且往往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大部分学生入学后提前准备“专转本”“专接本”“专升本”,平时不爱参加校园文体活动,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普遍较弱。提前自主招生是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特色和专业背景设置考试科目,自主命题、自主组织考试、自主阅卷、自主面试和录取。该类生源中有部分学生具有艺术、体育等专长,个性张扬,表现欲较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高,但文化基础薄弱,对学习缺乏自信心,且学习习惯较差,课堂管理难度相对较大。对口单招统招生主要是中职类考生,该类学生以就业、创业为导向,思想活跃、实践技能较强,热爱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和技能竞赛,但学习习惯和兴趣较差、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不高、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重点关注对象。对口单招注册生兼具对口单招生特点,普高注册生类似高考统招生,但两者文化基础相对而言更加薄弱,个体行为往往自由散漫、缺乏自我约束力,易沉迷于网络游戏,不遵守学校纪律,甚至出现打架斗殴、抽烟酗酒等行为。

2 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困境

2.1 思政课程的“孤岛化”

早在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发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重要指示。全国各高职院校积极响应号召,纷纷强化主体责任,出台相关配套文件,但收效甚微。重专业技能教育、轻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在高职院校还普遍存在,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工作,与专业课教师无关”的人不在少数,专业课程中自觉融入“思政元素”的少之又少,思想政治课“单打独斗”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观,“课程思政”的圈层效应还未显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依然没有实现同频共振。

2.2 课堂教学“单向化”

高职院校“两课”教师习惯于传统的单向式知识灌输,“配方”陈旧、“工艺”粗糙、“包装”不时尚,加上知识本身生硬晦涩,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甚至出现厌倦排斥现象。有些教师不重视对生源主体特点的研究与分析,采取“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陈旧、手段单一,不注重互动式探究式学习,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性。学生上课迟到、玩手机、睡觉等行为时有发生,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甚少。长此以往,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成了“水中月”“镜中花”,思想性、政治性逐渐被淡化与消解。

2.3 教育方法“公式化”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就是要打破传统的“公式化”“一刀切”的做法,找到适合学生学情特点的教育方法,有针对性地教育。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依托课堂教学、主题班会、论坛讲座、志愿公益、社会实践等形式,但由于受到活动时间、空间和资源的限制,很难兼顾不同生源主体的个性需要。不论什么项目,大家都可以报名参加,并且获取相应的“第二课程”积分。这固然扩大了活动的受益面,却因此丧失了活动的针对性和获得感,达不到主题教育的成效。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公式化的“处方”,理应依据不同生源特点进行项目的“私人订制”。

2.4 网络创作“媚俗化”

现阶段网络准入门槛较低,网络监管不严,互联网充斥着不文明、不道德的作品。尽管各高职院校都有专属的新媒体平台,且努力创作能够彰显学院特色有教育意义的网络文化产品,但作品层次普遍较低,缺乏专业团队指导,存在粗鄙化、媚俗化、同质化的创作弊端。客观而言,媚俗的网络创作满足了各类网民的一时快感,但却背离了高职校园一直倡导的工匠文化、高雅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直接威胁健康网络文化的发展,很难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网络文化产品创作存在迎合时尚,“人云亦云”“你有我也要有”现象。虽然恶俗的东西能够吸引学生的目光,但这恰恰是一种与主流意识形态相悖的误导。《中国很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进四信》等正能量素材理应成为主旋律并大力宣传和弘扬。因此,在生源多元化的背景下,高职院校要“把握好网络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4]。

3 基于生源结构变化的高职学生思政教育的供给方法

3.1 全课程育人: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

“思政课程”,顾名思义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以及蕴含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相关主题教育活动的总称。一般是通过“理论+实践”教育组织教学,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坚定“四个自信”。“课程思政”是党和国家对新时期教育的重要指示和要求,表明任何学科、专业都要把育人放在第一位,鼓励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课程育人是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课程思政”取得预期成效,必须狠抓四个方面:抓课程、抓思政、抓教师、抓学生。其中,抓学生尤为关键,如果未能抓住不同学生群体的特点,“课程思政”就失去了针对性,难以达到育人实效。被誉为“千禧一代”的新时代大学生,成长在一个思想舆论相对多元化的环境,思想活跃,自信张扬,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学习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但个人主义浓厚、合作意识淡薄、缺乏辨识力。不同生源主体在思想道德水平、行为习惯养成、心理健康素质等方面差异明显,需要思想教育工作者综合考虑。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并不是否定“思政课程”作用,而是要努力发挥两者的独特优势,形成协同效应,实现育人同频共振、同向同行。

3.2 主渠道育人: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变

课堂教学,依然是当前高职院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渠道。在生源多元化的背景下,学院要立足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针对生源主体特点,有的放矢地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制定课程标准,对每个班级的每节课都要依据其特点进行精准化设计。对于理论基础比较厚实的普高生,可以适当加强理论的熏陶和引导,通过系统的理论阐释和灵活的案例佐证,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创新推进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帮助学生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知的升华,提高其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理论基础比较差的单招生、注册生,需要加强哲学思维和政治意识的培养,将教材理论进行通俗化转化,通过辩论赛、游戏式、体验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在双向互动的思想交锋与碰撞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学习中接受,在接受中感知,在感知中体验,在体验中践行。此外,学校还要注重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融入专业实习实训、顶岗实习等活动中,依据生源主体不同进行教学内容“加减乘除”,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只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起来,师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才能夯实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3 分层次育人:从“千篇一律”向“因材施教”转变

把脉不同生源主体的特点,才能对症下药、精准施策,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习近平曾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5]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突出需求导向、问题导向,认清出发点,找准着力点,紧扣落脚点,夯实支撑点。要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和专业背景,立足思想引领、行为养成、媒介素养和价值观教育,注重学生就业素质的提升,做精准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高考统招生而言,通过正常的新生入学教育、主题班会、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等教育,适时辅以人文关怀,基本能够满足其需要。对于提前单招生而言,要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勇敢面对每一次挑战,引导他们克服自卑感和挫折感。对于对口单招生而言,要在做好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对课堂考勤、宿舍卫生、节假日去向等情况做好监督、检查。对于注册生而言,多进行榜样教育,及时肯定和表扬进步学生,让后进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充分营造“比、赶、帮、超”的班风、校风。此外,针对文理差异、艺体特长的实际,针对单亲家庭、重组家庭、孤儿的实际,针对退伍军人、社会青年、双创人员的实际,要探索最适宜的教育模式,做到有针对性地帮扶,实现精准的教育供给。

3.4 微平台育人:从粗放供给向精准供给转变

“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5]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只有依托新媒体、善用新资源、占领新阵地,创新“新媒体育人模式”,才能助推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于此,一是坚持问题导向,供给改革破题。在新媒体育人实践中,要调研不同生源主体喜好、关注点,在供给内容和质量上下功夫,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价值引领、人格塑造。二是坚持内容为主,提高供给质量。在传播内容上,要多推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旋律的,“有时代热度、有人文温度、有思想深度”的,“00后”大学生喜闻乐见且能引起共鸣的优秀文化作品,盘活“网络思政”内容传播的全要素生产,实现优质网络内容的供需平衡。三是坚持需求导向,聚焦青年发展。快速准确研判不同生源的群体特点,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以一种更便捷、更有效、更直观的途径切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旨,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比如:直播、抖音、微电影等为当下网络中最为流行的传播方式,那么在高职院校“微”平台的构筑过程中,可逐步加入此类“动态”元素,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猜你喜欢

生源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跨省生源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