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考释
2019-12-27薛从军王启俊
薛从军,王启俊
(1.安徽和县第一中学,安徽 和县 238200;2.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合肥 238000)
最早出现的“乌江”一词,就现有的文献来说,是《史记》。《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兵败垓下后,“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此时的乌江地域为东城县下的亭。钱穆《〈史记〉地名考》[1]858引证《〈史记〉集解》《〈史记〉索隐》《〈史记〉正义》外,没有作考证。《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辞源》《辞海》对和县乌江只作了概括介绍。目前学术界没有专文考察乌江。本文拟对此作一专论。
一 、“乌江”历史地理意义
从历史地理角度看,“乌江”一词有多种意义。
(一)乌江
1.乌江是长江某段的江而非小河
有《史记》为证: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2]334
所谓“乃欲东渡乌江”的“乌江”,是指这段长江;否则,不好说“东渡乌江”。“渡江而西”与“东渡乌江”相对应,这就证明乌江是这段江的称谓。
《汉书·陈涉项籍传》:“于是羽遂引兵东,欲渡乌江。”[3]1819“乌江”词下注:“臣瓒曰:‘在牛渚。’”[3]1820这就说明乌江就是牛渚这一带江。采石矶又叫牛渚矶,这一带概称牛渚。
《元和郡县志》:“采石戍,在县西北三十五里,西接乌江,北连建业城,在牛渚山上。”[4]684这里“西接乌江”,显然指长江这段江面。《太平寰宇记》“乌江县”条:“江水,经州城北,下五里,与上元县分中流为界。”[5]2457可见,这段江就叫乌江。
上古时,长江各段的名称不一样。长江,古名江,又称大江,三国时始称“长江”。此前文献资料没有检索到“长江”名称,如《史记》《汉书》只称江,不称长江。
《史记·夏本纪》:“三江既入,震泽致定。”《索隐》:“韦昭曰:‘三江谓松江、钱塘江、蒲阳江。’今按:《地理志》有南江、中江、北江,是为三江。其南江从会稽吴县南,东入海。中江从丹阳芜湖县西南,东至会稽阳羡县入海。北江从会稽毗陵县北,东入海。”[ 2]58
陈寿《三国志》称长江,且用得较多,如:
议者咸曰:“曹公豺虎也,然托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6]1261
这里的长江,似指荆州一段的江,而非现在的长江全称。《辞海》(缩印本):“秦置乌江亭,因附近有乌江得名。在今安徽和县东北苏皖界上的乌江镇。楚汉之际,项羽垓下战败,至此自刎:晋置乌江县,明初废。”[7] 74“因附近有乌江得名”,可见乌江是这段江的名称。
2.乌江又是长江下游北岸的重要渡口,渡口叫乌江浦
项羽西渡伐秦,由此过江,《史记·项羽本纪》曰:“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闻东婴已下东阳,使使欲与连和俱西。”[2]296可以推断,项梁西渡,应是西渡乌江。项羽战败逃亡,“乃欲东渡乌江”,是从旧渡口返回。
《太平寰宇记》:“乌江浦,在(乌江)县东四里。”[5]2457《方舆胜览》卷四十九:“乌江浦,在乌江县东四里,即亭长舣舟待项王处。”《明一统志》卷十七:“乌江浦,在州城北,故乌江县东四里,项羽败于垓下,东走至乌江,亭长舣船待羽即此地。唐代胡曾诗: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又僧诗云:拔山力尽乌江水,今古悠悠空浪花。”
为什么叫乌江呢?钦定四库全书《大清一统志》卷九十一“乌江浦”条说:“乌江浦,在州东北四十里,土多黑壤,故名。”其实,这一带有一个山名叫乌石山。陈钧的《正统和州志》卷一:“乌石山在州西北六十里顺天乡十三四都。”易鸾《嘉靖和州志》卷二 :“乌石山在州城西北六十里,两山相峙路径,其中多黑石,因名。”乌江、乌石山,都因为土壤或山石是黑色而命名。
3.乌江又为地域名称
《史记》这段文字 “乌江”注引为:
瓒曰:“在牛渚。”[索隐]曰:按:晋初属临淮。[正义]曰《括地志》云:“乌江亭即和州乌江县是也。晋初为县。《注水经》云:水又北左传黄律口,《汉书》所谓乌江亭长舣船以待项羽,即此也。”[2]337
乌江亭,乌江县,就是这段地域的名称。又如:《三国志》卷九:“又诏仁移屯颍,迁大司马,复督诸军据乌江,还屯合肥。”[6]276《宋书》卷二九(志第一九):“元嘉二十一年,木连理生历阳乌江,南豫州刺史武陵王讳以闻。”[8]716这里的乌江、历阳,都是地域名称。
(二)乌江亭
乌江最初为县下亭的地域,属于东城县。亭为 秦汉时的基层行政单位。
汉承秦制,当时楚汉相争,历阳与东城是两个不同的县,都属九江郡。《汉书·地理志》:
九江郡,户十五万五十二,口七十八万五百二十五,县十五:寿春邑、浚遒、成德、柘皋、阴陵、历阳、当涂、钟离、合肥、东城、博乡、曲阳、建阳、全椒、阜陆。[3]1569
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3]743
平均每一县有19个亭,大县多一点,小县少一点。
《后汉书·志》第三十八 “亭有亭长,以禁盗贼。本注曰:主求捕盗贼,承望都尉”句下注引:
《汉官仪》曰:“亭长课徼巡……设十里一亭,亭长、亭候;五里一邮,邮间相去二里半,司奸盗。亭长持二尺板以劾贼,索绳以收执贼。”《风俗通》曰:“汉家因秦,大率十里一亭。亭,留也;盖行旅宿会之所馆。亭史旧名负弩,改为长,或谓亭父。”[9]3624-3625
由此知道,所谓乌江亭,其实是当时县乡下一个行政单位,而不只是一个亭子。亭有亭长,亭长持更板以劾贼,索绳以执贼。
当时乌江亭属于东城县,不属于历阳县。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明确记载这件事:“(项羽)南走至乌江亭,灌婴等追羽,杨喜斩羽于东城。”[4]236乌江亭与东城对举,可见乌江属于东城县。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指出:“晋太康六年(公元285年)始于东城县界置乌江县。”[5]2457北宋欧阳忞著的《舆地广记·附札记》载:“乌江县,本东城县之乌江亭,项羽欲渡乌江即此。”[10]226
(三)乌江县
在太康六年(285)从东城县分离出来为乌江县。
《元和郡县志》指出乌江县“隶历阳郡”[4]236。晋武帝在位时的年号叫“太康”,史称“太康之治”,280年至289年,共计十年。《太平寰宇记》指出乌江县“隋为乌江郡”[5]2457。公元285年前,乌江一直是东城县下属的亭。285年后为乌江县。 乌江县比现在的乌江镇地域大,除现在和县的乌江镇地域外,还有今江浦的高旺、龙山、兰花塘、桥林、石桥、汤泉等地。
《太平寰宇记》:“乌江县,东北四十里,旧十五乡。今四乡。”[5]2457《元丰九域志》“淮南路”乌江县:“州东北三十五里,四乡,汤泉、永安、石绩、新市、高望五镇。有四隤山、大江、乌江浦。”可见原乌江县地域面积较大,到宋太平兴国年间地域面积缩小。 但到元丰年间乌江县面积又增添。
乌江从太康六年到洪武初年,共有1083年县的治所历史。
(四)乌江郡(又称同江郡)
乌江历史上曾经为郡的治所。杜佑《通典》卷一百八十一 “和州乌江县”条:“梁(502—557)置江都郡,北齐(550—577)改为密江郡,陈(557—589)改为临江郡,后周(557—581)改为乌江郡。”
刘昫《旧唐书》志第二十:“乌江,汉东城县之乌江亭,属九江郡。北齐为密江郡,陈为临江郡,后周为乌江郡,隋为乌江县,皆治此。”[11]1575
“皆治此”,就是说,乌江作为郡的治所时间有83年。
(五)乌江镇(乡、区)
早在宋代一度时间降为镇,但只有两年。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九: “(乌江县)隋初废郡,县属和州。唐因之。宋绍兴五年,废为乌江镇。七年,复为县。元因之。明初省。今仍为乌江镇。《志》云:‘镇东北去江浦县七十里。’”[12]1319顾祖禹,中国清初沿革地理学家和学者。这里的“今”,指清朝。
明初乌江县裁为镇。张廷玉的《明史·地理志》:“南有牛屯河巡检司,后移于乌江镇,即故乌江县也。”[13]678从此乌江县就成了镇的建置。 明、清后一直为镇建制,属和州。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一统志》卷九十一:“乌江镇,即乌江废县。”钦定四库全书赵宏恩《江南通志》卷二十四:“牛屯巡检署在州南六十五里乌江镇。”镇,是重要或险要的地方。 杜甫诗:“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镇,也是明、清时军队的编制单位。清末编练新军,也称为镇。乌江镇,设牛屯河巡司,主要是巡查这一带长江,管理江面四十里。
现在乌江镇分南北两镇,北乌江镇属于江苏南京浦口区;南乌江镇属于安徽和县。说乌江镇,一般指南乌江镇。
南乌江镇地处皖苏两省交界处,自长江逆水而上,为八百里皖江第一镇,是安徽面向长三角的东大门,与南京江浦一衣带水,同钢城马鞍山隔江相望。乌江区位优势显著,坐拥长江黄金水道,两个码头通江达海,三条省道(宁乌路S124、巢宁路S105、滁芜路S206)穿境而过,距南京长江三桥20公里,马鞍山长江大桥30公里,马和轮渡6公里,安徽省北沿江高速10公里。
霸王祠旧址上新增设“三贤阁”“虞姬园”等景点,霸王祠被确定为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
二、乌江建制与沿革
乌江的建制与沿革,秦统一前,先后属吴、越、楚。
夏朝时,东城属“扬州之邑”“淮夷”“东夷”,尚没有东城之名。《尚书·禹贡》:“淮海维扬州。”“淮海维扬州”是什么意思?《〈史记〉索隐》:“孔安国曰:‘北据淮,南距海。’”意谓淮海这一带属于扬州。
春秋(前771—前476)先属吴,吴亡入越,越亡入楚。《正统和州志》:“春秋属吴。”《万历和州志》:“春秋属勾吴,吴亡入越,越亡属楚。”
战国(前476—前221),《太平寰宇记》:“战国时犹为楚地。”[5]2453《正统和州志》:“其后,楚东侵至泗上,遂属楚。”
秦统一后,乌江最先属东城县,不属于历阳县。东城县的历史沿革,就是乌江的历史沿革。直到公元285年从东城县析出乌江县后,则乌江县行政区划变化较大。
秦王政二十四年灭楚,置东城县,属九江郡,西汉沿秦制。《汉书·地理志》指出,东城县与历阳县同属扬州九江郡。乌江地域不属历阳,属九江郡的东城县。《万历和州志》:“(历阳)汉高帝四年封英布为淮南王,都六邑。历阳属焉。武帝元狩元年,淮南王叛,国除,复为九江郡,分县十五,历阳其一。”东城县也归属淮南国。这段时间此地曾为淮南王的封地。
王莽篡汉,改九江郡为延平郡,改东城为武城县,归属延平郡。
东汉恢复西汉旧名,建初四年(79),东城县改属下邳郡。东汉末,乌江归属东城郡。《后汉书》:“下邳国”“武帝置临淮郡,永平十五年(73)更为下邳郡”“十七城”“东成,曲阳(侯国)”[9]3462。下邳国属徐州。
而历阳则属扬州九江郡。《后汉书·郡国四》:“九江郡”“历阳,侯国,刺史治。”[9]3486
三国魏黄初元年(220),东城复属九江郡。黄初二年(221),改属淮南郡。太和六年(232),改为楚国。嘉平三年(251),为淮南郡,东城县属之。
三国(220—280)时,乌江为重镇,即驻兵之地,属东城县。《三国志》卷九:“又诏仁移屯颍,迁大司马,复督诸军据乌江,还屯合肥。 ”[6]276这是魏国驻兵。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百十八“舆地考四”:“三国时,淮南属魏,而江南属吴也。魏、晋亦置扬州。”大部分时间为吴地。《正统和州志》:“三国时属吴,为重镇。”乌江也为吴驻兵之地。此地在三国时称江东。《三国志·诸葛亮传》:“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6]913孙权建都建康,故称孙权所统治的地区为江东,包括江北的一部分。
晋(265—420)从285年开始,乌江为乌江县,与东城、历阳并列,同属淮南郡。直到西晋惠帝时才开始隶属历阳郡。
《正统和州志》:“晋属淮南郡,有历阳、乌江、阜陵三县。后改历阳郡,历阳、乌江、龙亢三县隶焉。”
西晋(265—317)乌江与历阳是并列的县,属淮南郡(县十六)。《晋书·志第五》:“淮南郡属扬州。”[14]346《文献通考》指出:乌江县西晋惠帝永兴元年(304)属于“历阳郡”。《晋书》指出,乌江县惠帝永兴元年(304) 属于“历阳郡”。
东晋(317—420),元帝时,乌江县、 历阳县、阜陵县、龙亢县都归属历阳郡。《太平寰宇记》:“含山县本龙亢县 ”[5]2457《宋书· 志第二十六》:“惠帝置历阳郡,属扬州,安帝割属豫州。”[8]876安帝(376—410)时,乌江县、历阳县、阜陵县、龙亢县属于豫州历阳郡。
南北朝(420—589)时,乌江县先属历阳郡,后为临江郡,再后为江都郡、齐江郡、同江郡(乌江郡)。郡之上有州,时为南豫州或豫州。北齐时设和州,领历阳郡、齐江郡。此段时间,乌江县与历阳郡或和州时及时离。
永初三年(423)分淮东为南豫州,淮西为北豫州。文帝元嘉七年(431)合二豫州为一,十六年又分,二十二年又合,孝武大明三年(460)又分。
宋刘武帝(420—423)乌江县隶历阳郡,属南豫州。《宋书》:“永初(420—423),郡国惟有历阳、乌江、龙亢。”文帝(424—451)时,乌江县属豫州历阳郡。孝武帝时,乌江县属南豫州历阳郡, 历阳县、龙亢县、雍邱县、酇县,也属于历阳郡。
南朝宋大明五年(461),乌江县与怀德县合并,置临江郡。《宋书·志》:“大明五年乌江县与怀德县合并,立临江郡。”[8]
永光元年(465)撤临江郡,乌江属历阳郡。前废帝(465)时,乌江县属南豫州历阳郡,历阳县、龙亢县、雍邱县、酇县,也属于历阳郡。明帝(465—472)时,乌江县,属豫州历阳郡。后废帝(472—477)时,乌江县属南豫州历阳郡。 永明二年(484)雍丘县划归陈留郡,历阳郡辖历阳、龙亢、乌江三县。
南齐(479—502)高祖(479—483)时,乌江县属豫州历阳郡,后又属于南豫州。《南齐书 》:“永明二年,割扬州宣城、淮南,豫州历阳、谯、庐江、临江六郡,复置南豫州。”[15]196“临江郡,建元二年罢并历阳,后复置乌江、怀德、酂。”[15]197
梁(479—502)乌江县属江都郡,治乌江县。《隋书》:“乌江县,梁置江都郡。”[16]775
北齐(550—577) 文宣帝(550—560)设和州,领历阳郡、齐江郡。《太平寰宇记》:“高齐立为和州,领历阳、齐江二郡。”[5]2453-2454齐天保六年(555)冬十月乙酉以齐梁通和于历阳,设和州,乌江县称乌江令,属于南豫州和州,南豫州与和州的治所都在历阳。
《正统和州志》:“梁敬帝绍泰元年,北齐文宣送贞阳侯萧渊明至历阳盟于江北,而后济江,齐以二国和协,故谓之和州。领历阳、齐江二郡。后省齐江郡,乌江并入历阳为一郡。”
梁、后齐、陈、周时,乌江县属于江都郡、齐江郡、临江郡、同江郡。《隋书·地理志第二六》:“乌江,梁置江都郡。后齐改为齐江郡。陈又改为临江郡,周改为同江郡。”[16] 775
北周静帝(557—581)时设和州,领历阳郡(历阳县、龙亢县)、同江郡(乌江县)。《太平寰宇记》:“龙亢县,周天和元年(566)并入历阳。”[5]2457
隋唐之时,乌江县为历阳郡或州的下属县。
隋(581—618)时,乌江隶历阳郡或和州 。 隋文帝时设和州,领历阳县、乌江县。 《太平寰宇记》:“隋开皇十三年(594)罢郡,省齐江之谯县入历阳县,以为和州。”[5]2454《正统和州志》:“隋文帝开皇十三年罢郡为和州,炀帝大业初复为历阳郡。”炀帝时(605—617)时,乌江县、历阳县属历阳郡。《太平寰宇记》:“炀帝初州废,复立历阳郡”[5]2454。
唐(618—907)时,乌江隶和州历阳郡。 历阳郡属淮南道。 武德三年,设和州,历阳县、乌江县属和州,和州属淮南道。《太平寰宇记》:唐武德三年(620)“因杜伏威归顺,因改为和州。”天宝(742—756)元年,“改为历阳郡”。乾元(758—760)元年,“复为和州”[5]2454。武德六年设和州。乌江县、历阳县、含山县属淮南道和州。 武德八年及太宗年间,设和州。乌江县、历阳县属淮南道和州。武后长安四年,乌江县、武寿县、历阳县属淮南道和州。武寿县就是含山县。《新唐书·地理志》:“含山县,长安四年复置,更名武寿县。”[17]1053中宗神龙元年,乌江县、含山县、历阳县属淮南道和州。《新唐书》:“含山县神龙元年复故名。”[17]1053元宗天宝元年, 乌江县、历阳县、含山县,属淮南道历阳郡。 肃宗至德元年,设和州历阳郡。乌江县、历阳县、含山县属淮南节度使和州历阳郡。《新唐书》:“肃宗至德元载置淮南节度使。”[17]1053统属和、寿、扬等十三州。乾元元年,设和州, 乌江县、历阳县属淮南节度使和州。德宗贞十六元年设和州,乌江县、历阳县、含山县属舒庐滁和都团练使。德宗贞元十六年,“设舒、庐、滁、和四州都练使”[17]19。昭宗天佑元年,设和州,乌江县、历阳县、含山县,属淮南节度使和州。 昭宗天佑元年,“废舒庐滁和四州都练使,仍隶淮南节度使”[17]19。
五代(907—960)时基本沿袭唐制。梁唐吴设和州。乌江县、历阳县、含山县属和州。《乾隆和州志》:“五代梁唐之间,为吴杨行密所据,晋汉之际则为南唐之地。”[18]19《光绪直隶和州志》:“和州,按,《五代史·职方考》:和、吴、南唐、周有旧志。吴与南唐,更有其地。周世宗显德五年破李璟,地入于周。”[19]25
宋(960—1279 )时,乌江隶和州,和州属淮南道。乌江、历阳、含山三县属淮南路和州;熙宁五年(1073),淮南路分东西两路,三县属淮南西路和州。 淮南西路(县三十三)。[20]2183-2184“西路:府,寿春;州六,庐、蕲、和、濠、光、黄;军二,六安,无为;县三十三。”“乌江,绍兴五年废为镇,七年复。”[20]2182-2184
元(1206—1368)是乌江属和州或和州路。乌江、历阳、含山三县先后隶属和州、庐州路、和州路。《元史》:“大率以路领州、领县。”[21]1346“庐州路,州三:和州、无为州、六安州。”“元至元十三年(1277)”,“明年”“又明年,升和州路”[21]1411。至元十三年,设和州镇守万户府,乌江县、历阳县、含山县属淮西总管府和州。十四年,设和州安抚司,乌江县、历阳县、含山县属庐州路总管府和州安抚司。十五年,设和州路,乌江县、历阳县、含山县属和州路。二十八年,设和州,乌江县、历阳县、含山县属庐州路和州。
明(1368—1644),设直隶和州,属南京庐州府凤阳府。 和州只领含山县一县,乌江县、历阳县均降为镇。洪武年间基本是直隶和州,只领含山县一县,乌江为镇。明成祖永乐元年,为直隶和州,只领含山县,属南京京师。《明史》:“东北有乌江县,洪武初省。”“明正统六年(1442)州有9乡35都6镇。”“永乐元年仍曰南京。”[22]931
《正统和州志》:“和州直隶省部,洪武二年二月改和州为历阳县,而隶庐州府。其年九月,从知县陈善请,复为和州,仍隶省部。后乃领含山一县焉。”“州境内九乡35都六镇。”
《嘉靖和州志》:“本州七里九乡三十四都六镇:在城统一里、二里、三里、四里、五里、六里、七里;历阳乡,正理乡,长寿乡,顺天乡,鸡笼乡,翔鸾乡,东梁乡,遵教乡,怀德乡;乌江镇,在州北四十里;姥下镇,在州西南三十里;岁丰镇,在州四十里;青阳镇,在州北七十里;裕溪镇在州南九十里;平疴镇在州北四十里。含山县一里十七都三镇。”
可见,和州在明代为直隶京师或直隶省部,历阳县已不存在了,改为历阳乡。乌江县也不存在,改为乌江镇。和州只领含山一县。
自西晋太康六年(285)于东城界置乌江县至明洪武年初(1368)废县为镇,乌江共有1083年治县历史。今江浦、高旺、龙山、兰花塘、桥林、石桥等地皆是乌江县辖地,治所在乌江镇。
清(1616—1911),为和州直隶州,辖县一:历阳。乌江为镇。清光绪十四年,隶属安庐滁和道。《清史稿》:“和州直隶州:隶安庐滁和道。明初以州治历阳县,省入,寻复和州,直隶江南。顺治初因之,属江南左布政使司。康熙六年,分隶安徽省。”[23]2016
和州直隶州,州领含山县,乌江为州下的镇 。《光绪直隶和州志》:“顺治二年,隶江南左右布政使司;十八年,分属左布政使司。”“康熙六年,属安徽布政使司。”“乾隆时,属安徽巡抚部院。”[19]31乌江依然为镇。
乌江的行政区域的变化,主要是亭、县、郡、镇的变化。在隋之前,政区级别逐渐提升:秦汉时为县下的亭,到晋时才为县,南北朝时为郡。隋唐宋元时期基本上维持县的级别。明清时代,由于和州为直隶和州,乌江与历阳两县降为镇,直属州。晋至南北朝时期,乌江县隶属变化大。隋唐之后基本上隶属历阳郡或和州,变化较小。乌江政区的变化,反映乌江地理区位的重要性提升或降低。
三、订正文献资料的错误
文献资料有相互矛盾之处,须辩正分析。
《元和郡县志》:“晋太康六年(285)始于东城界置乌江县,隶历阳郡。”[4]1077这里提出乌江县开始归属历阳郡。乌江县析出后属于历阳郡呢,还是另有归属?
《晋书》记载:“淮南郡: 统县十六,户三万三千四百)寿春,成德,下蔡,义城,西曲阳,平阿(有涂山),历阳,全椒, 阜陵(汉明帝时沦为麻胡),钟离(故州来邑),合肥,逡遒,阴陵,当涂(古涂山国),东城,乌江。”[14]346此时,乌江与东城、历阳等县,同属于淮南郡。此时还未设历阳郡,谈不上归属历阳郡。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晋太康六年,置乌江县,属淮南郡。”[12]1319
《元和郡县图志》说乌江县从东城县析出后隶属历阳郡,是错误的。
乌江郡问题。《旧唐书》《通典》《文献通考》等书认为后周时为郡,或言同江郡,或言乌江郡;但隋时乌江为县。 不过,《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十四记载隋时为郡:“晋太康六年始于东城界至乌江县。隋为乌江郡。”[5]2457
隋时到底为郡,还是为县呢?《隋书》说得明确:“历阳郡,后齐立和州。统县二,户八千二百五十四。历阳,旧置历阳郡,开皇(581—601)初郡废。大业(605—617)初复置郡。”[16]775“乌江,梁置江都郡。后齐改为齐江郡。陈又改为临江郡,周改为同江郡。开皇初郡废。大业初置历阳郡。有六合山。”[16]
杜佑《通典》:“乌江,本乌江亭,汉东城县也。梁置江都郡,北齐改为密江郡,陈改为临江郡,后周为乌江郡,隋为乌江县。”
《文献通考》:“乌江,本乌江亭,汉东城县。梁置江都郡,北齐改为密江郡,陈临江郡,后周乌江郡,隋为县。有项亭。”《舆地广记》:“乌江县,本秦东城县之乌江亭,项羽欲渡乌江即此。二汉属九江郡,晋置乌江县,属淮南郡。梁置都江郡,北齐改为齐江郡,陈改为临江郡,后(汉)[周]改为同江郡,隋开皇初,郡废,属和州。”[10]226
钦定四库全书潘自牧的《记纂渊海》卷二十一:“乌江,本秦东城之乌江亭,汉属九江郡。晋置乌江县,属淮南、历阳二郡。梁置江都郡,北齐改齐江郡,陈改临江郡,后周改同江郡,隋开皇废郡,以县属和州,大业为历阳郡治,唐属和州。”
据此,应该是开皇(581—601)初历阳郡、同江郡都被废,改为历阳县、乌江县,属于和州。大业(605—617)初又回复历阳郡。后周时设乌江郡,隋设乌江县。 这里的“后周或周”,应该指南北朝时的“北周”(557—581),而非五代时的后周(951—950)。后周时乌江郡又称同江郡。
《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乌江”条失收和县乌江。该词典收录乌江亭、乌江县、乌江镇,失收乌江郡。[24]54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