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湘文化与工匠精神耦合研究

2019-12-27唐永芳

武夷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湖湘耦合工匠

唐永芳

(湖南信息学院 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151)

“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兼收并蓄”的湖湘文化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序列的宏大格局中,有着自己独特的风骨,在历史演变的一次次审视中,焕发着独有的光芒。以尝百草的神龙氏、汉代发明造纸术的蔡伦、唐代“药王”孙思邈、宋代理学鼻祖周敦颐、明末大儒王船山、湘军主帅曾国藩、收复新疆的左宗棠为杰出代表的湘楚人物,无不体现“舍得死,耐得烦,吃得苦,霸得蛮”的精神特质,这与“敬业、益精、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不谋而合。站在“中国制造2025”“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策的历史高度,研究湖湘文化与工匠精神的耦合,无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意义。

一、湖湘文化与工匠精神的耦合机理

“耦合”一词来源于物理学,是一种自然现象,指两种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当达到某一状态时,出现共振效果并释放最大能量的行为。后来逐渐引申到社会科学领域,一般是指两个及以上系统,在各系统间良性互动的基础上,相互协调、彼此依赖、互为促进、双向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动态关联。湖湘文化与工匠精神在历史与现实的环境中通过事物纷繁复杂的联系形成良性互动的作用力,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达到耦合效果。

(一)湖湘文化的内涵

湖湘大地,物华天宝,人文荟萃。物产资源丰富,楚风湘情古朴,风景名胜美不胜收,工艺技术精美绝伦。数千年来,生活在湖湘地区的人民在繁衍生息和智慧碰撞的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汇聚成独具特色的湖湘文化。[1]湖湘文化以楚文化为源头,经宋代“一人(周敦颐)、一楼(岳阳楼)、一书院(岳麓书院)、一学派(湖湘学派)”的发展,到元代文化的低迷和复兴,直至王船山时期湖湘文化的形成,造就了晚清的辉煌,形成独具风格的地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湖湘文化也可以从思维方式和精神价值两个层面来理解。思维方式层面主要体现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淀而成的性格、习惯、心理等,主要表现为具有地域性的文化性格。湖南是一个顽石赭土的山国,崇山峻岭、滩河急湍,这样的生存条件,使得湖湘子民形成了刚勇顽强、勤奋务实的地方性格,代代相传,成为本土化文化传统中最具稳定性、独特性的特点;精神价值层面主要表现为“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兼收并蓄”的精神特质。

(二)工匠精神的内涵

《说文解字注》:“匠,木工也。工者,巧饰也。”中国素有工匠大国之称,鲁班是工匠的典型代表。商周的冶铸业、汉唐的纺织业、宋元明清的制瓷业,工匠群体的分工越来越细,工艺技术水平长期领先世界[2],撑起了中华民族曾经的辉煌,新时代赋与了工匠精神新的内涵。一是“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提高纯度和精度,在毫厘之间把握分寸,用双手的灵巧成就不凡;二是“尚巧创新”的执着追求。不断优化性能,在专业领域上绝不会浅尝辄止,无论是设计、用料还是生产流程,都会不断完善;三是“技以载道”的精神境界。干一行钻一行,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心无旁骛,坚持不懈,以专业的水平、敬业的态度打造最优质的产品和卓越的性能。

(三)湖湘文化与工匠精神的耦合因子分析

从逻辑起点来看,湖湘文化与工匠精神所追求的目标均是尽善尽美。湖湘历史中,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薄如蝉翼、轻若烟雾”的素纱禅衣、被誉为唐代“天下第一窑”的长沙铜官窑、“采菊浏阳石有香”的菊花石雕等工艺器物的浪漫气质和生命意志,凝聚着湖湘子民独特的审美追求。

从价值取向来看,湖湘文化与工匠精神所崇尚的境界都是精益求精。“敢为人先”与 “尚巧”,“吃得苦、耐得烦、舍得死、霸得蛮”与“求精”,湖湘文化与工匠精神耦合的核心要素就是“心无旁骛,执着专注,精益求精”。《周礼·考工记》曰 :“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以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始祖炎帝“制耒耜奠农工基础,尝百草开医药先河”;蔡伦,东汉时湖南耒阳人,造纸工的祖师,“伦有才学,每至休灌木沐,辄闭门绝宾,暴体田野”“以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汉和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后人称之为“蔡侯纸”。《荀子·荣辱》篇曰 :“农以力尽田,贾以察尽财,百工以巧尽械器,士大夫以上至于公侯莫不以仁厚智能尽官职。”[3]工必尚巧,是工匠最基本的职业要求。一辈子安心做一件有益于他人、社会、国家的事情,这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要在所从事的行业中注入文化、态度、热情和对生命的理解,把平凡的事干出彩,做到极致。

从历史传承来看,湖湘文化与工匠精神所坚守的信仰都是百折不挠。近代以来,湖南先后涌现出影响中国政治进程的六大人才群体,如理学经世派的先行者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经学主变派的先驱者魏源、陶澍,资产阶级改革派的先遣者谭嗣同、唐才常、熊希龄,资产阶段革命派的践行者黄兴、蔡锷、宋教仁、焦达峰,君主立宪派的先导者谭延闿、杨度,新民学会派的开拓者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等,他们联袂而起、结群而强、不屈不挠、前赴后继,在政治舞台上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为推动历史进程树立了不朽的丰碑。

二、湖湘文化与工匠精神的耦合同构要素

湖湘文化与工匠精神二者在不变中求变化,在变化中保持相对稳定的精神元素,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在工作实践中继承创新,与时俱进、与时偕行。表现为内生动力的一致性、时代变迁的使命感和家国情怀的人才观。

(一)同构内因:传统文化的先进性

湖湘文化和工匠精神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二者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对国家和民族都有各自的贡献。同时经中华文化数千年潜移默化,二者既表现出鲜明的区域特征,又具有文化个性,工匠文化的审美观念、价值取向就是湖湘文化传统中所包含的道德伦理、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

湖湘文化诞生在自然物质条件贫瘠,但精神文化丰富的环境里。早期的楚文化就非常突出,道县玉蟾岩遗址中有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谷;青铜器“四羊方尊”造型之美、工艺之精,令世人称羡;长沙走马楼的吴国简牍,声震寰宇,这些工艺器物、文化形态是早期楚文化繁荣的见证。[4]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蛮”“倔”“刚”“烈”的湖湘人在历史的大变革中敢为人先,从维新运动到辛亥革命,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推动着转型中的湖湘文化顺应时代的要求,再度发出了夺目的光彩。

“师夷长技以制夷”出自湖南人魏源,他提倡“凡有益民用者,皆可于此造之”,成为洋务思想的开端,也使湖南人成为近代工业史上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曾国藩、左宗棠所创办的“洋务运动”以此为纲领和指南,使中国开始从闭关锁国的落后愚昧中走出,就有了“吾湘变,则中国变;吾湘存,则中国存”的说法。习近平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5]这是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的尊重和思考,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先进性,择其善者而从之,才能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行。

(二)同构外因:时代变迁的使命感

《周礼·考工记》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湘、资、沅、澧四大水系河网交错,堤垸纵横。湖南是楚国的主要粮仓和物资供应地;三国时“长沙好米”之名在中原地区广为流传;西晋时为调运湖南的粮食,杜预开凿的“起夏水,达巴陵千余里,内泻长江之险,外通零桂之漕”(《晋书杜预传》)的运河;加之南北朝战争的需要,极大地促进了湖南地区造船业的兴起和发展。“湘州七郡,大艑所出,皆受万斛。”[6]《陈书·华皎传》描绘了湘州运输繁忙、营造战船的景象。宋元时期湖南也是全国重要的产粮基地,湖南的造船业更为繁荣,漕船以“巨舰漕米、一船万石”而称绝,潭州(长沙)、鼎州(常德)是当时内河船舶的两个制造中心。

王船山主张“道莫盛于趋时”,湖湘文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演变和重构。从电视湘军到出版湘军,从体育湘军到动漫湘军,从重型机械产业集群到轨道交通团队,这些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有较大影响力的产业,凝聚匠心提升品质,将湖南制造推向纵深发展,让世界爱上“湖南造”。

(三)同构载体:家国情怀的人才观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湖湘文化也好,工匠精神也好,都是通过典型人物的行为轨迹来表征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变革,工匠们作坊式生产模式逐渐被工场现代化流水线批量生产模式所取代[7],社会生产方式以及职业伦理精神悄然转变,“工匠”的范畴不再局限于过去的匠人,而是指各行各业中系统掌握专业技能,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技术和服务人员,他们的共同特点有三个,即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和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一丝不苟的作风,扎实过硬的专业能力,制造优质产品;以不惧挑战的态度,敢为人先的作风,尽善尽美的追求,勇于开拓大胆创新;以兢兢业业的态度,耐心细致的品格,热情周到的服务意识,为社会提供奋发向上的能量和价值,具有家国情怀的人才观构成了两者同构的载体。

三、湖湘文化与工匠精神的耦合实现过程

(一)相融相生的耦合内容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8]当代中国社会由传统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中心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敢为人先的湖湘性格尤为重要。湖南“三超”——超级稻、超级计算机、超高速轨道交通的占住先机,优先发展,令人瞩目。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如果缺乏工匠精神,是不可能有真正的国际竞争力的。培育工匠文化,弘扬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建设制造强国、发展智能制造的关键所在,同构动力系统、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致认同,是湖湘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转型和工匠精神回归的前提,正如魏源提出的“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9]。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工匠精神的内涵包括不断提升产品品质,降低耗能;增加企业产品附加价值,体现人文关怀;追求周到与细致的服务,打造品牌影响力;真正认同劳动尊严,为工匠厚植土壤。从个人角度而言,工匠精神是一种敢于创新的过人胆识、锲而不舍的精神境界和追求极致的价值取向。工匠精神的思想内核,在一定程度上与湖湘文化中敢为天下先的独创精神和兼收并蓄的开放精神有着高度的契合。

(二)创新开放的耦合原则

文化的生命源于它自我更新的能力,两宋时期崛起的湖湘文化之所以能够在近代和现代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说明了它具备了不断演进、推陈出新的自我变革能力。[10]“四大名绣”之一的湘绣是湖南具有极高地域性文化艺术价值的传统刺绣工艺品,号称“针尖上的芭蕾”,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质朴优美、形象生动的典型特点。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大量绣品是汉代织绣工艺水平的代表,为皇室贵胄所专享。清代时已成为当地妇女普遍从事的一种手工行业;19世纪中后期,经吴仙莲、杨世焯等人的不懈努力,湘绣外销至欧美各国,成为一种外向型手工业;20世纪初,湖南湘绣业达到鼎盛时期,《雄狮》《饮虎》等湘绣精品、《杨贵妃》《望月》等双面全异绣在世界各大博览会上获奖。在“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今天,湖湘人对湘绣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开发有了更深层次的探索和思考。

工匠精神的伟大之处,就是它的锐意进取,不满足于现有、不停留于现成、不止步于现状,永远朝更高目标努力创造不断创新。[11]湖湘文化的内容和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动态变化,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实现自身的涅槃。

(三)动态多元的耦合途径

二者的耦合不是一蹴而就的,改革开放40年来,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国家发展到了关键时期,全社会要以更加包容的姿态和宽广的胸襟来促使二者的耦合,逐步提高耦合程度,使之迸发最大能量。要形成尊重工匠文化的氛围,需要政府、社会和院校共同努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价值认同。湖湘特质和工匠精神作为一种信仰、一种生存方式、一种生活态度,二者的精神力量要直接渗透到社会各界的情感世界,成为湖南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巨大精神驱动力,并对未来产生历史性的推动作用。

二是制度保障。政府和各行各业都要制定激励技能人才的政策措施,搭建成长平台、提高社会地位和待遇,给予技艺精、品行优、贡献大的工匠足以施展才华的舞台,获得感、成就感更强,更有尊严,引导产业工人队伍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和人生追求,形成学习工匠、争当工匠、赶超工匠的氛围。

三是教育培植。面对当前培养工匠精神的热烈呼声,建立科学完善的“能工巧匠”培养体系,各高校也要切实行动,并积极探索,从教育功能、社会评价、学生心理等方面重构工匠精神培养路径,补齐湖南制造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缺乏这块“短板”,进而为制造强省战略提供强大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四是队伍建设。产业升级的本质是人的升级,有力推进以“芙蓉工匠”为引领的“工匠湘军”队伍建设,并将“芙蓉工匠”打造成为“有湖南特色、有全国影响、有时代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品牌,加快制造强省建设进程。

在社会迅速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的今天,通过湖湘文化和工匠精神的耦合,让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每一位湖湘学子的精神世界,让工匠精神融入到各行各业的普通人血液中,让他们既具备心忧天下的胸怀,集聚奋发向上的正能量,更具有技艺精湛的过硬本领,才能体现出两者共同的价值和意义,上升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象征,成为一种辨识度极高的竞争力。

常言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湖湘文化承载了湖湘大地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更是湖南人自强不息、敢作敢为的丰厚滋养。[12]

工匠精神蕴含着敬业守信、不畏困难、勇于挑战、敢于担当等源远流长的人文情怀。湖南的浏阳夏布、墨晶石雕、醴陵瓷器等传统工艺举世闻名,中车株机、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知名企业都是彰显工匠精神的亮丽名片。站在改革创新、全面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更需要有根有魂的文化来滋养,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氛围,多管齐下形成合力,全方位培育大国工匠,才能让湖南制造的筋骨更强健、品牌更响亮。

猜你喜欢

湖湘耦合工匠
基于增强注意力的耦合协同过滤推荐方法
90后大工匠
擎动湾区制高点,耦合前海价值圈!
工匠风采
复杂线束在双BCI耦合下的终端响应机理
我是湖湘儿女
基于磁耦合的高效水下非接触式通信方法研究
工匠神形
咏“湖湘教师写作夏令营”
工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