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腹膜透析治疗尿毒症脑病1例
2019-12-26王少清罗阳燕
高 芳,王少清,罗阳燕
病例女,45岁,既往有糖尿病病史10年,因“维持性腹膜透析5个月,意识不清2d,抽搐2次”,于2016年5月3日入院。腹膜透析处方为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1.5%PD 液 1500 ml,经腹腔灌注,3 次/d,腹膜透析全天超滤200~300 ml,尿量800 ml/d左右。入院查体:血压160/74 mmHg,神志不清,意识模糊,轻度贫血貌,面色苍白,颈静脉无怒张,心肺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腹壁膨隆,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入院后辅助检查:血红蛋白82 g/L,血小板221×109/L。血生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9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4 U/L,白蛋白 26.9 g/L,尿素氮34.56 mmol/L,肌酐 964.1 mol/L,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 3.89[ml/(min·1.73m2)],葡萄糖 14.80 mmol/L,钾 5.61 mmol/L,离子钙 0.97.mmol/L, 磷 1.89 mmol/L;甲状旁腺激素435 pg/ml;β2微球蛋白16.2 mg/L,B型钠尿肽 2012 pg/ml。头颅CT提示未见出血、占位等病变 (图1);头颅MRI提示双侧基底节区及左侧卵圆中心长T1、T2信号的异常改变(图2)。入院后4 h内发作两次抽搐,发作时伴双眼凝视,第1次持续约1 min,自行缓解;第2次持续2 min,静推安定后缓解,患者进入持续昏迷状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4分。
图1 头颅CT未见出血、占位等病变
图2 头颅MR示双侧基底节区及左侧卵圆中心长T1、T2信号的异常改变
患者入院诊断尿毒症脑病 (癫痫状态),治疗方案由CAPD改为自动化腹膜透析(APD)治疗,APD治疗方案为腹膜透析液1000 ml保留2 h,持续治疗;同时给予丙戊酸钠0.4 g静脉推注,限制饮水及摄入盐分,降压降糖、纠正贫血等综合处理。APD持续治疗24 h后,患者意识恢复,GCS评分15分,丙戊酸钠改为口服0.2 g,1次/d;APD持续治疗72 h,患者未再发作抽搐。APD治疗全天PD液治疗量 10 000 ml,全天超滤 800~1000 ml,24 h 尿量 800ml。72 h后,APD治疗方案调整为1500 ml,保留3 h,全天PD液治疗量9000 ml。患者住院期间APD治疗7 d,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可,未再发生抽搐。于2016年5月14日改为CAPD方案:1.5%PD液2000 ml经腹腔灌注,4次/d。出院后继续门诊随访至2019年8月28日,行规律CAPD治疗,未再发生抽搐,一般情况好。
讨论尿毒症脑病是终末期肾病常见的危急重症,其发病与β2微球蛋白等多种尿毒症毒素升高有关[1],预后极差。目前临床报告的常规治疗手段有血液灌流(HP)、血液透析滤过(HDF)、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等[2-5],但需要血液透析相关设备,费用较贵、医护人力投入大,多数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无法顺利开展。因此,亟待探寻一种临床简单可行、费用更低廉的治疗方法。自动化腹膜透析(APD)利用腹膜3孔原理的生物特性,可对β2微球蛋白等中分子毒素进行有效清除[6],且其费用较血液净化治疗更低廉。使用自动化腹膜透析机做APD治疗具有个体化、灵活调整透析处方、达到更好的超滤毒素和水分,减少频繁操作增加感染风险等特点,对抢救危重患者有独特的优势。本例通过APD个体化透析处方调整,有效清除尿毒症毒素,患者神经症状明显改善,预后较好,且花费低廉,患者满意度高。
通过本病例的诊治有以下体会:(1)尿毒症脑病是终末期肾病常见并发症,病情危重,临床上因无血液净化设备以及患者经济条件差,无法行HP、HDF、CVVHDF治疗的患者,可以选择APD治疗。(2)在尿毒症脑病患者合并严重神经病变、意识丧失、重症监护病房无换液操作条件时,APD治疗优势尤为突出。(3)APD治疗价格低廉、医护人力成本投入较低,且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上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