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沙格列汀与格列美脲对T2D患者BMI及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
2019-12-26陈科艳司马全徐贵丽
黄 倩,陈科艳,余 昉,司马全,徐贵丽
2型糖尿病(T2D)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疾病,典型的临床症状为烦渴、乏力、多饮、多食、多尿。近几十年来,T2D的全球患病率一直在增加,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全球有4.51亿糖尿病患者[1],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沙格列汀和格列美脲是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沙格列汀通过抑制DPP-4酶的活性降低血糖;格列美脲可促进胰岛素的释放,为磺脲类降糖药。多项研究表明,T2D患者在服用沙格列汀或者格列美脲后会出现低血糖,但两者低血糖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尚未有定论。本研究通过检索整理沙格列汀和格列美脲单用、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或者甘精胰岛素治疗T2D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数据进行Meta分析,比较沙格列汀与格列美脲低血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体重增加也是两种药物常见的副作用,故同时分析比较二者对体重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研究类型: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研究对象: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处理措施:研究组给予沙格列汀单药治疗或者联合二甲双胍、甘精胰岛素治疗;对照组给予格列美脲单药治疗或者联合二甲双胍、甘精胰岛素治疗;结局指标:体质指数(BMI)、低血糖发生率,纳入的文献必须包含上述指标之一。排除标准:文献综述、会议摘要、病例报告、新闻、专家讲座论坛;重复文献;数据缺失文献。
1.2 检索策略 本研究在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以“沙格列汀”、“格列美脲”和“2型糖尿病”为主题词进行检索; 在 Embase、Pubmed和 Cochrane library中,以“saxagliptin”、“glimepiride”、“type 2 diabetes”为检索词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7月。
1.3 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 文献检索和数据提取过程均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完成,然后进行汇总,汇总核对时如有分歧,通过讨论决定是否纳入。使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文献质量。
1.4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软件为RevMan5.3。使用相对危险度OR值作为计数资料的效应尺度;对于连续性变量,使用x±s进行分析。各个效应量均以95%置信区间(95%CI)表示。通过χ2检验和I2统计量来评估纳入文献间的异质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使用漏斗图评估发表偏倚。
2 结果
2.1 纳入文献情况 图1为文献筛选流程图,共纳入25篇符合条件的文献[2-26]。在纳入的25篇文献中,7篇为两单药对比文献,14篇关于联合二甲双胍、4篇关于联合甘精胰岛素的研究(表1)。其中18篇研究[2-5,7,9-16,20,22,24-26]提供了具体的随机分配方法,4篇研究[6,8,17,18]未提及随机分配方法,3篇研究[19,21,23]随机分配方法风险性较高;所有研究结局数据均完整报道,但都未提及分配隐藏的方案。
图1 文献筛选流程
2.2 结局指标
2.2.1 低血糖发生率 19个研究[3-21]报道了药物治疗后的低血糖反应,异质性检验的结果为:I2=0%,P=1.0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沙格列汀低血糖发生率低于比格列美脲[OR=0.16,95%CI(0.12~0.21),P< 0.01](图 2)。 按处理措施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沙格列汀无论是单用还是联合二甲双胍,它的低血糖发生率都低于格列美脲(单用:[OR=0.17,95%CI(0.09~0.35),P< 0.01];联合二甲双胍:[OR=0.15,95%CI(0.11~0.21),P< 0.01])。
2.2.2 BMI变化 共有14篇研究[2,3,8,9,11,12,17,18,20,22-26]报道了患者治疗前后BMI的变化,异质性检验的结果为:I2=83%。利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MD=-1.57,95%CI(-2.28~-0.86,P< 0.01)(图3),表明与格列美脲相比,沙格列汀在控制BMI方面有显著优势。按处理措施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当沙格列汀联合用药时,它对BMI的控制效果优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MD=-1.12,95%CI(-1.87~-0.37),P< 0.01];联合甘精胰岛素:[MD=-3.04,95%CI(-3.78~-2.30),P< 0.01])。
2.3 发表偏倚分析 对BMI和低血糖发生率两个结局指标作发表偏倚分析,绘制漏斗图。两个结局指标均未发现明显的发表偏椅(图4)。
3 讨论
到目前为止,T2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明确,胰岛素抵抗和分泌不足是其主要特征。而体重增加可加重胰岛素抵抗[27],不利于血糖的控制,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28]。血糖过低的现象也经常在糖尿病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出现,它会导致患者不适、甚至危及生命。故在选用降糖药物时,必须考虑药物对患者BMI及低血糖的影响。
本研究纳入的25项RCTs的疗程在12~52 w,人群多为中国人。研究结果显示,在控制患者BMI变化方面,总体上沙格列汀组优于格列美脲组。但亚组分析的结果显示两药单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47~95%CI(-1.54~0.60),P=0.39]),这可能是因为此亚组才纳入了3项RCT,样本量太小,提示大样本量分析的必要性。在低血糖发生率上,沙格列汀无论是单用还是联合二甲双胍,低血糖发生率都显著低于格列美脲组。这可能是因为沙格列汀是通过升高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水平来调节血糖的。而GLP-1是以葡萄糖依赖的方式作用于胰岛β细胞的,当患者体内葡萄糖水平低于一定的值,GLP-1将不会再起作用,故低血糖发生率较低[29]。
表1 纳入文献基本信息
图2 低血糖发生率的Meta分析森林图
图3 BMI变化的Meta分析森林图
图4 低血糖发生率漏斗图
综上所述,对T2D患者,特别是体重肥胖的中国患者,沙格列汀在控制BMI变化和低血糖发生率上更具优势。